首页 口 第127页

口 第127页

  • 口舌生疮一清颗粒

    口舌生疮一清颗粒

    进入5月,一些市民开始出现上火的情况,主要表现是口舌生疮。南宁市老百姓大药房药师苏小宁介绍,出现这样的情况,市民可以服用一清颗粒。 一清颗粒是一款中成药,副作用较小,主要由黄连、大黄、黄芩配伍而成,有清热泻火、化瘀凉血的功效。如果市民因饮食问题导致急性“上火”,有身热烦躁、目赤、口舌生疮、咽喉牙龈肿痛、咽炎、扁桃体炎症状时,可以每天泡水饮用三四次。 相比其他清热解毒的药物,一清颗粒能够快速降火。在服药期间,应注意忌口辛辣食物,最重要的是多喝水。...

  • 小儿手足口病服用己椒苈黄丸合参附汤

    小儿手足口病服用己椒苈黄丸合参附汤

    小儿手足口病的诊治与预防 小儿手足口病为临床多发急性传染性疾病, 多发于3岁以下儿童。临床主要以手、足、口腔和臀部发生水疱疹为主要特征。病原体主要为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其中柯萨奇病毒A16型及肠道病毒71型为最常见的病毒。无论感染何种病毒, 多数患儿均可自愈, 但部分患儿会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继而出现无菌性脑膜炎及肺水肿, 有病情发展快和死亡率高的特点。现主要分析其预防及诊治方式。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山西省儿童医院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收治...

  • 体内“有火”易患口疮

    体内“有火”易患口疮

    按照中医的阴阳理论,人体的健康有赖于体内阴阳的平衡,,从阴刚理伦上看,可以把“上火”分为两种:阳盛所导致的实火和阴虚所导致的虚火。具体在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属中医“口疮”范畴)上,中医一般也将其分为虚实两种类型: 阴虚火旺型:口腔溃疡的溃烂面颜色灰白,周围黏膜淡红或不红,溃烂点数量少,一般 1—2个,易于反复发作或此愈彼起、绵延不断。舌质红少津,舌苔少。可选用的中成药有知柏地黄丸和大补阴丸。 实火上炎型:口腔溃疡的周围黏膜鲜红、微肿,灼痛明显,说话或进...

  • 经验方治疱疹性口炎

    经验方治疱疹性口炎

    疱疹性口炎是一种由单纯疱疹病毒所致的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临床上以出现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有自限性,易复发,以6个月到2岁的婴幼儿最易罹患。 经验方:生地、栀子、淡竹叶各5克,木通、蝉蜕各4克,甘草3克,黄连2克。 加减:口渴加芦根、天花粉各6克;小便短黄加茯苓、车前子各10克,滑石12 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疗疱疹性口炎患者40 例.临床治愈28例,好转8例,无效4例。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主要通过飞沫、唾液、及疱疹液直接接触传播,也可以通过食具和衣物间接传染,传染方式主要为...

  • 治鹅口疮经验 小儿鹅口疮方

    治鹅口疮经验 小儿鹅口疮方

    治鹅口疮经验 方法:取吴茱萸、白扁豆各15克,大黄8克。共研成粉,装瓶备用。用时取药粉2 克,醋调为糊状,外敷双侧涌泉穴,每晚1次。 主治:鹅口疮,中医辨证为实热型,症见口腔黏膜附着点状或斑片状白色乳凝块样物,伴发热,大便于,小便短赤,舌质红,苔厚黄,脉数。 治小儿鹅口疮方 鹅口疮多以小儿口腔红肿、糜烂、白斑、自觉疼痛为特点,乳儿可拒吸吮。 煅珍珠1.5克,冰片、硼砂各5克,青黛6克,牛黄、麝香各1克。上药共研细末,每次取少许涂于患处,每日4-5次,本方清热解毒,疗效颇佳,一般用药5-7日可愈。...

  • 解毒凉血治口烂饮杨桃茶

    解毒凉血治口烂饮杨桃茶

    阳气生发,肝火较旺,如吃辛辣燥热的食物,极易导致上火、生口疮。饮用杨桃茶能迅速祛火.消除口疮。 杨桃性凉,《陆川本草》中记载其有“疏滞,解毒.凉血.治口烂”的功效。现代研究显示.杨桃含有大量挥发性成分和胡萝卜素类化合物,可预防和治疗因上火引起的口腔溃疡。 取杨桃2个.削去棱角边缘,切成五棱花状薄片。加蜂蜜60毫升腌制3 天即可。用沸水冲泡红茶,然后加入腌制好的杨桃3~4片,10分钟后饮茶吃杨桃,每周1次。 杨桃性稍寒.多食易使脾胃虚寒,便溏泄泻.所以不宜服食过多。另外,不宜加冰服用。...

  • 手足口病运用中医药辨证治疗

    手足口病运用中医药辨证治疗

    手足口综合征,简称“手足口病”,临床以手足肌肤、口咽部疱疹为主要症状。一年四季均可发病,而以5~9月份多见。本病主要发生在10岁以下的儿童,以5岁以下发病率最高。传染性强,患儿及带病毒者为主要传染源,可经呼吸道及接触传染。中医古籍对本病无专门记载,根据其发生具有暴发性、季节性及传染性的特点,中医认为是感受手足口病时邪引起的急性时行疾病,应属于中医温病、湿温、时疫等范畴。近年来,笔者诊治手足口病患儿众多,根据患儿症状、体征情况,运用中医中医药辨证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手足口病之...

  • 张涤教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经验

    张涤教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经验

    张涤教授系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导,湖南省中医名家,从事中医儿科临床工作10余年,对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张涤教授认为“肺脾不足”的生理特点,在外易感湿热疫毒,在内易生湿热,两邪相搏结而致本病。临床上主要是以清热利湿解毒,佐以疏风清热,解毒透疹为法,疗效显著。现将其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手足口病属中医“时疫”“温病”“湿温&rdq...

  • 口疮、口角疮 民间良方

    口疮、口角疮 民间良方

    [方一] 鸡蛋油治口疮 舂夏季着急上火,易生口疮,疼痛难忍不说,连说话喝水都成问题。这时,不妨擦点鸡蛋油,能尽快消除它。 方法:将鸡蛋带皮煮熟,取出蛋黄,锅中炒制。因鸡蛋油的提取很费时,可以在炒制中加些香油,帮助提取鸡蛋油。油出来后,将少许冰片加入其中搅匀,用棉棒涂擦于患处,治疗口疮效果很好。 提供人:陈仲祥 [方二] 治口角疮 口角疮又羊胡疮。极常见且易复发,常见医药多无效。 方法:农村多取锅盖水(也可用蒸馏水)少许,拌醋数滴搅匀,涂患处,每天5—8次,连用两三天,可消炎止痛,效果极佳。如口内生疮(复...

  • 治口疮升麻药方二款

    治口疮升麻药方二款

      升麻配黄连   升麻发散阳明风邪,升胃中清气;黄连善降阳明胃火,二药合用,升降相伍,其清泻胃火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胃有积热,郁结不解之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口腔糜烂、咽喉肿痛、乳蛾喉痹等症,疗效尤佳。如《兰室秘藏》“清胃散”,以黄连为君药,配伍升麻为臣药,善治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千金方》“治口热生疮:升麻三十铢,黄连十八铢。上二味末之,绵裹含,咽汁。”升麻清热解毒,治胃火牙痛,有“火郁发之”之意。升麻与黄连相伍,黄连苦寒泻胃火,得升麻之升散...

  • 小苏打水清洗口腔治鹅口疮

    小苏打水清洗口腔治鹅口疮

    鹅口疮是新生儿的常发病,此病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小儿会因黏膜充血、烧灼疼痛而哭闹不休,影响喂养和睡眠。 小儿鹅口疮可用2%~5%的小苏打水清洗口腔,每天清洗数次,能有效清除向色念珠菌。此方法简单、安全且有效,值得家长试用。张亦...

  • 治复发性口疮验方8则

    治复发性口疮验方8则

    1.明矾10g,加开水200ml溶解。每次用15~20ml漱口2~3分钟,每日3~5次。一般治疗3~7天可愈。 2.大黄30g,加水250ml,煎至200ml。饭后温服,每日2次。 3.吴茱萸15~30g,研细末,以醋调和为膏,敷双足涌泉穴,每日换药1次。 4.青黛、冰片各适量,共研细末。取药末少许撒于患处,每日3~5次。 5.取新鲜柏子仁30g,洗净,用开水冲泡当茶饮用,直至药汁色淡为止。一般连服2~4次获效。 6.茵陈30g,煎汤,轻则每日漱口数次,重者代茶饮用...

  • 小儿流涎,小儿流口水作热证实证治疗

    小儿流涎,小儿流口水作热证实证治疗

    小儿流涎(俗称流口水)是儿科临床常见症状,尤其是小儿口炎时容易出现。所以,小儿流涎如果不仔细辨证,很容易认为是炎症,被当作热证实证治疗,不但无效,反而可能加重病情。 患儿何某,男,6岁,因流涎不止一周来诊。患儿感冒后出现流口水,在某诊所被诊断为扁桃体炎,予以西药抗生素输液治疗3天。结果流涎不但未减轻,反而加重。来诊时患儿一两分钟就要吐口水,否则口水就从嘴角溢出。吐出口水稀薄,口腔中无疼痛。患儿嘴唇周围因经常被口水浸渍和用纸擦口水而红肿。精神较差,食欲不振,睡眠不佳。 望诊患儿面白,口腔无溃疡,咽...

  • 治小儿手足口病 鹅口疮经验方

    治小儿手足口病 鹅口疮经验方

    治小儿手足口病经验 经验方:生石膏30克(先煎),土茯苓、白鲜皮各12克,防风、炒栀子、决明子、升麻各6克,玉蝴蝶、蝉蜕、甘草各3克。 用法:本方为3岁儿童剂量,每日1剂,水煎分4次服。 疗效:本方治小儿手足口病患者50例,服药 3~6剂,治愈45例,好转5例。 治鹅口疮经验 方法:取五倍子12克,冰片3克,共研极细粉末,用蜂蜜调匀,敷于发病部位。 主治:鹅口疮。 谭琛梅...

  • 慢性口疮涂丁香液

    慢性口疮涂丁香液

    方法:取中药丁香15克,打碎,放入小瓶中,用冷开水浸过药面,4小时后便成棕色药液。朋时取棉签蘸药液涂住口疮上。每日用药6~8次。 主治:慢性口疮(口腔溃汤)。一般2—3口即可见效。 韦 宇...

  • 治水痘鹅口疮方

    治水痘鹅口疮方

      银紫汤金银花30克,紫草20克,板蓝根20克,生地20克。上药水煎2次,取汁混合,浓缩至200~300毫升,分2~3次服用。其中3岁以下者每日服200毫升,3岁以上者每日服250毫升。本方有清热泻火,解毒透疹之功。   清痘解毒汤蝉衣15克,丹皮10克,金银花10克,白鲜皮10克,生地黄10克,生薏苡仁10克,玄参10克。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一般用3~7日。   土蒲药浴方土茯苓30克,蒲公英20克,紫花地丁20克,大青叶10克,紫草10克,苦参10克,百部10克,甘草10克。每日1剂,...

  • 中药外用治口疮

    中药外用治口疮

      方药1   组成:青黛散或西瓜霜。   用法:任选一种,取适量涂敷患处,每日3次。   主治:胃火内蕴的实证口疮。   方药2   组成:冰片3克,硼砂6克,玄明粉12克,朱砂6克,青黛6克。   用法:共研细末。每次适量,涂敷患处,每日3次。   主治:火热内炽之口疮。   方药3   组成:吴茱萸15~30克,研细粉。   用法:醋调,睡前敷于两涌泉穴,胶布固定,次晨去除。   主治:虚火上浮型口疮。   方药4   组成:乌鱼1条,老陈醋适量。...

  • 中药含漱疗法治口疮

    中药含漱疗法治口疮

    口疮又称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病,属中医的口疳、口疮、口舌生疮等范畴。多因脾胃积热、心火上炎,或素体阴虚、虚火上浮所致。现介绍几则行之有效的中药含漱疗法,供患者选用。 1.茵陈蒿30克,加开水250毫升浸泡取液,每日漱口数次。一般 3~4日即可治愈。此法适用于单纯性口疮。 2.硼砂2克;薄荷5 克,用沸水冲泡后漱口,每目数次。一般2~3日即可见效。此法适用于脾胃积热之口疮。 3.黄连3克,甘草9 克,煎水频频含漱。一般 2日即可收效。此法适用于心火上炎之口疮。 4.生地黄、麦冬、玄参各等份,煎水含漱...

  • 秋季口疮吃石榴

    秋季口疮吃石榴

    中医认为,秋季老人口腔溃疡的主要原因是阴虚内热、虚火上扰,吃石榴治疗口疮有明显效果。石榴味酸、性凉,可以养阴生肌、解毒敛疮,常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现代医学证实,石榴富含锌及维生素C、E,有明显的的抑菌、止血、促进溃疡愈合作用。 石榴100克去皮,果肉连籽捣烂,用温开水250毫升浸泡1小时后取汁饮用,分2-3次服完,连用1周。因石榴含有鞣酸,不宜空腹服用。...

  • 六偏方治鹅口疮

    六偏方治鹅口疮

      1.五倍子30克,枯矾24克,白糖24克,先将五倍子炒黄加入白糖,稍炒片刻,待白糖熔化,倒出凉干,加枯矾共研细末备用。用时将香油和药末调成糊状,抹于患处,每日2~3次,抹药后,白膜即脱落。   2.生半夏6克,黄连3克,栀子3克,共研细末,陈醋调成糊状(一次量),睡前涂患儿两足涌泉穴,纱布包扎,重者可连敷2~4次。   3.生石膏24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冰片3克,黄连10克,青黛10克,共研细末,抹患处,每日3~6次。   4.板蓝根30克,千里光30克,加水浓煎,涂患处,每日5次,亦可...

  • 民间方治口疮

    民间方治口疮

    冰糖:长“口疮”时,在口里含几块冰糖,对“口疮”有一定疗效。 维生素C片:取维生素C药片适量,用一纸对折,把药片夹其中,用硬物对外挤压成粉末,把粉末涂在“口疮”患处,一两次就有效。 云南白药:用云南白药涂患处,连续涂3天可痊愈。 二锅头酒:在口中含一口二锅头酒,用气将酒顶向“口疮”的部位,两三分钟后,咽下或吐掉都可以,一天2~3次,第二天疼痛消失,再治一两天“口疮”就会痊愈。 花椒香油:用...

  • 治口疮以养阴生津为主

    治口疮以养阴生津为主

      药用生地黄9克,生石膏30克(先煎),知母10克,麦冬10克,元参15克,川黄连3克,川牛膝10克,甘草5克。   胃火旺加金银花12克、芦根12克;大便干结加大黄10克;心火偏旺加竹叶6克;阴虚加石斛9克。水煎服,每日一剂,饭后分两次温服。   口疮发病机理,多为阴虚火旺,心胃经火热偏盛,故治疗以养阴生津为主。笔者以生石膏、知母、黄连、金银花、竹叶泻心火,佐以牛膝引火下行以收全功。...

  • 细辛敷脐治小儿口舌生疮

    细辛敷脐治小儿口舌生疮

    小儿口舌生疮多由心脾积热所致,细辛性温,能散浮热,其气清而不浊,故能降浊气,宣泄郁积。 方法取细辛末2.5克,加小麦粉适量,用温水调成粘稠做成饼状,直径为3-4厘米,厚度为0.5厘米,敷于脐上,外用塑料薄膜及纱布固定,早晚各换药1次。3天为一疗程。适用于小儿口舌生疮,症见舌、口腔黏膜溃疡、疼痛,拒食等。朱本浩献方...

  • 治口舌生疮 口腔溃疡经验方

    治口舌生疮 口腔溃疡经验方

    治口舌生疮方 处方:甘蔗0.25公斤,莲子心10克,芦根 50克。用法:将甘蔗切成小块,与莲子心、芦根一起加水煎煮。每日服3次。功效:清心生津。主治口舌生疮。 付嘉怡 治口腔溃疡经验 方法:取栀子1个,去皮,加入20毫升冷开水中搅匀,使水呈黄色,每次口含 10~20毫升栀子水10分钟后吐掉,每日 3次,一般使用1日疼痛即可减轻,2~3 日疼痛消失。 主治:口腔溃疡。 孟云伟 戒烟方 处方:取干南瓜藤50克,水煎 1碗,加红糖适量,一次服下,每日 3次,连用7天见效。 主治:成烟。 黄慈恩...

  • 小苏打水治鹅口疮有效

    小苏打水治鹅口疮有效

    鹅口疮是新生儿的常发病,此病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小儿会因黏膜充血、烧灼疼痛而哭闹不休,影响喂养和睡眠。 鹅口疮属于真菌的一种,也称霉菌。由于弱碱环境不利于霉菌生长,小儿鹅口疮可用2%-5%的小苏打水清洗口腔,每天清洗数次,能有效清除白色念珠菌。此方法简单、安全且有效,值得患儿试用。蒲昭和...

  • 细辛外敷治口疮

    细辛外敷治口疮

    将细辛10克捣碎,加适量温开水调成糊状,填入脐内,上敷塑料薄膜,外用纱布盖上,胶布固定,24小时后取下,4小时后再敷。 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效果好。...

  • 单方细辛敷脐治口疮

    单方细辛敷脐治口疮

    吕仁和,全国名老中医,北京中医药 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细辛,味辛,性温归脾、胃、心经,具 有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通窍之功效。 常用治风寒表证、头痛、牙痛、鼻塞、口疮 等症。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它有解热镇 痛作用。此外,细辛还对人舌粘膜有局 部麻醉作用。关于其治口疮作用,在古 代文献中有所记载。《本草纲目》谓其可 治口舌生疮,散浮热。《重订严氏济生方》 用细辛配黄柏为末敷,治口疮,并名之曰 赴筵散。《卫生家宝方》治小儿口疮,用 细辛末,醋调,贴脐上。论及其作用机理, 张山雷谓:“辛温能散...

  • 口疮怎么治面 茶饮疗法

    口疮怎么治面 茶饮疗法

      处方组成:太子参5克,麦冬3克,玄参3克,金银花3克,甘草3克,通大海1枚。   服法:每日1剂,水煎5分钟后当茶饮之,后加开水即可,以药味尽为度,一般情况连服3~5剂可愈。   张景岳云:“口疮连年不愈者,虚火也。”根据临床观察,口疮属阳虚火旺者为多;常年复发性口疮以气阴两虚为多,故以益气养阴,清热解毒的茶饮自拟方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服用方便,无任何副作用。...

  • 口疮调治三方

    口疮调治三方

    1.白花蛇舌草、一点红各50克,水煎服。用于实火口疮。 2.肉桂5克,含服。用于虚火口疮。 3.吴茱萸20克,研末,醋调糊状,敷于双足涌泉穴(足心),日换药1次。...

  • 治口疮经验

    治口疮经验

    方法:取黄柏10克,水煎约50毫升待凉,以棉签蘸搽,每日数次。 主治:口疮(即口腔溃疡)。 莫戴生...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