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易水

易水

  • 梳理温习“易水学派”学说

    梳理温习“易水学派”学说

      中医学派的产生和发展,是推动中医学术创新和进步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辨证分型论治日益被诟病的今天,重新梳理、温习“易水学派”学说,是有一定现实意义的。   易水学派创始于金代张元素,中坚人物是金元李东垣,弟子及再传弟子有王好古、张壁、罗天益,传承与发扬者有明清医家薛己、赵献可、张景岳、李中梓等。   易水学派著作甚丰,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有《医学启源》《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阴证略例》《此事难知》《汤液本草》《卫生宝鉴》《内科摘要》《外科发挥...

  • 李时珍与易水之学

    李时珍与易水之学

      李时珍在编著《本草纲目》的过程之中,搜罗百氏,其于医药学理论方面独重易水张元素、李东垣之学。本文就李时珍对易水之学的继承与发挥分4个方面予以讨论。   继承与发展元素医药学理论   易水学派之开山祖乃金元时期的张元素。李时珍认为张氏医药学观点深得《内经》奥旨。张氏继《灵枢经》、《中藏经》、《千金要方》之后,受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五脏辨证的影响,创立以脏腑为中心辨明寒热虚实的病机辨证学说。李时珍说:“欲疗病,先察病源,先候病机。”从《本草纲目·百病主治》看,每病皆...

  • 张元素制方用药理论 易水学派用药心法

    张元素制方用药理论 易水学派用药心法

    张元素,字洁古,易水学派开创者,早年为儒生,后因科举不利而潜心医学。弃儒从医的人生经历、同期著名医家的医学思想以及当时的文化背景均对张元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宋代盛行的理学和运气学说。他借鉴宋代理学思辨成果,“援易入医”,对传统的制方用药理论进行了重构,经数十年努力,张元素独树一帜,在脏腑辨证、制方遣药等方面自成一家,按照药物的“气”“味”对药物性用、制方进行分类整理,并引入“阴阳”“五行”等哲学...

  • 易水学派思维的启示

    易水学派思维的启示

    曾有一名专科医生向我提过一个问题:“我是从事肾病诊疗工作的,如何看待肾与脾的关系?如何在肾病中运用易水学派思维进行治疗?”这个问题涉及了传统中医理论体系和现代专科疾病诊治的关系和如何对接的问题。 中西医“肾”的概念不同 “肾病”的“肾”,是西医学中的肾,是“体”层面上的概念。“脾肾”的“肾”,是中医学中的肾,是“用&r...

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