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汁 第5页
-
主治缺乳方 症见产后乳汁少乳房胀痛
治缺乳经验三则 一法:取蒲公英、夏枯草各 15克,白酒1杯。前两味研粉,用 酒炒热,敷乳房上,外盖纱布,胶 布固定,每日1换。 二法:取葱白10根。洗净,捣 烂,加少许食盐,煎成饼,贴敷乳 房,每日1换,连贴敷3 H。 三法:取三棱15克。水煎2 次,混合,洗乳房,每FI洗2~3次, 以乳汁出为度。 主治:缺乳,中医辨证为肝郁 气滞型,症见产后乳汁少,乳房胀 痛,胸胁胀闷不舒,情志抑郁,苔 薄黄,脉弦细或数。 李芳明 治产后缺乳方 处方:党参20克,当归12克, 王不留行、路路通、穿山甲各6克, 通草...
-
治乳汁淤积验案 慢性盆腔炎中药袋
治乳汁淤积验案 病例:李某,女,35岁。产后 一直母乳喂养,现女儿已经1岁, 欲断乳。诊见双侧乳房胀痛伴溢乳, 无红肿,触之双乳有硬结,肤温稍 高,舌淡红,苔薄白,脉弦。诊断 为乳汁淤积。治以回乳除胀,化淤 止痛。处方:炒麦芽100克,炒山 楂60克,益智仁30克,五味子15 克。每天1剂,水煎分早中晚3次 服用。每日1剂,连服5天。5天 后复诊时双乳无肿胀,无乳汁溢出。 体会:方中麦芽消食、和胃、 回乳,具有回乳、催乳的双向调节 作用,关键在于量的差异,小量催 乳、大量回乳。炒山楂健胃消食、 活血化淤,妇人乳...
-
下奶的药食治乳汁不足
母亲乳汁不足,婴儿自然吃不饱,这会影响婴儿的正常生长发育。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母亲在生产前1个月就要特别注意乳房及乳头的保养,可每日一次在局部用温开水热敷,持续30分钟,并轻轻按摩两侧乳房特别是乳晕,垂直向外轻轻牵拉两个乳头,并为孩子出生后顺利吮吸提供方便。 孩子出生后若发现母亲乳汁不足,可以左手或右手的食指及拇指放在乳晕两旁,先往下压,再向两旁推开;或是以乳头为中心,采取左右、上下对称的方式按摩,使乳头向外突出。要勤于喂奶,至少每两小时一次,让婴儿多吸吮母亲的乳头。母亲的乳汁越少,越要增加婴儿吮...
-
产后缺乳 乳汁不通无乳 中草药
产后缺乳多是由于气血虚亏或肝郁气滞引起。肝郁气滞所致的缺乳是因为乳汁不通,而非本身无乳,主要表现为乳房胀痛或有硬结,这类缺乳用蒲公英治疗有良效。 取蒲公英15克(鲜品用60克),水煎服,每日1 剂,分两次服,连服2-3剂。蒲公英属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药,它能治疗缺乳,可能与其能调节神经、扩张血管、疏通经络、促进乳汁分泌等作用有关。 一般来讲,婴幼儿母乳喂养8-10个月后需要慢慢断奶,此时母亲需要及时回乳,否则会因乳汁瘀滞而引发乳房胀痛等不适,多见于体质较好、乳汁较多的产妇。蒲公英煎水服可有效回乳。...
-
产后缺乳乳汁不足 中医调治养生指导
产后哺乳期间,乳汁甚少或全无,称为产后缺乳,亦称乳汁不行或乳汁不足。 中医学认为,乳汁由气血化生,受阴阳调控,与冲任、心、肝、脾、肾、胃等经脉有关,其中尤以肝胃两经与乳头、乳房关系密切。产生缺乳的病因多由情志失和,劳逸失度,素体气血虚弱,复因产时失血耗气,体质虚弱等导致气血不足,阴阳失调,而使乳汁产生减少。 本病的病机主要有虚实两种。虚者多为气血虚弱、乳汁化源不足所致;实者则因素体抑郁,或产后七情所伤,肝失条达,气机不畅,气血失调,以致经脉涩滞,阻碍乳汁运行,因而缺乳。 现代医学认为,...
-
中医产后自汗案 产后发热案 产后乳汁自出案
全国名中医、山东省潍坊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张奇文认为产后元气受损,百脉空虚,冲任不固,易感外邪。产后病的病机以虚为主,虚实夹杂。治疗应辨证论治,认真观察,仔细揣摩。遣药须遵法度,无论药味多少,还是剂量轻重,都应中病即止。现介绍张奇文辨治产后病验案三则如下。 产后自汗案 孙某,女,43岁。初诊日期:2016年4月19日。诉产后3个月,汗出多7天。患者自述受风后,汗出多,不能自止,时有恶风身冷,身着棉衣,重时寒气透骨,面色白,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大而弱。 诊断:(气虚型)产后自汗。...
-
蒲公英清热解毒的良药 消痈通乳汁
有人说,没吹过蒲公英的童年是不完整的。确实蒲公英给很多人留下了难忘的童年回忆。那团白色的绒毛轻轻一吹,很多烦恼也被吹远吹散,那种简单纯朴的快乐让人记忆犹新,虽然只是短暂的一瞬间。 •营养丰富的野菜,生熟皆美味 蒲公英有很多别名,比如黄花地丁、婆婆丁。特别是婆婆丁这个名称,颇有怀旧意境,让人联想起外婆的厨艺和久违的美味。很多城里人到农村田野间采摘蒲公英,一来是因为辨识度高,二来是因为口感好。实际上,蒲公英浑身是宝,生吃可以将其的鲜嫩茎叶洗净,沥干蘸酱,略有苦味,鲜美爽口。凉拌也很简单美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