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疗 第716页

疗 第716页

  • 肖定远对皮肤病治疗有独特之处

    肖定远对皮肤病治疗有独特之处

    肖定远,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闽医萧氏外科第七代传人。他从事中医外科临床诊疗60多年,从小就接到受中医世家文化的熏陶,继承了萧氏中医在外科疾病方面的独特疗法,与中医经典著作、各名家学说有机地结合。他对中医外科疾病造诣很深,特别是对皮肤病、疮疡、乳房疾病治疗有独特之处,现将其学术思想总结为以下七点:   重视基础,博采众长   肖定远自临床以来,勤学古训,积极思考,吸取前人经验,融会贯通,理论联系实际,于实践中不断创新,所谓“师古...

  • 古代浮针疗法治带状疱疹

    古代浮针疗法治带状疱疹

      李某,女,89岁。右肋灼热刺痛8天来诊。病初发热,倦怠乏力,右肋皮肤潮红,继而出现簇集性栗粒大小丘疹,迅速发展成似绿豆大小水疱,疱液清亮,疱壁紧张,簇集成群,基底色红,排列呈带状分布。出现难以忍受的灼热刺痛。坐卧不安,夜不能寐。经服镇痛药罔效。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诊为“蛇串疮”,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带状疱疹”。   治疗方法:活血通络,化瘀止痛。用浮针中号针具,以至阳穴为进针点,常规浮针刺法,进行旋扫2分钟,疼痛完全消失,留管72小时,拔出浮针软套管。皮疹消退,临床体征消失,无疼痛后遗症。   浮...

  • 多形红斑的病因病机中医治疗

    多形红斑的病因病机中医治疗

    □ 周涛 周冬梅 北京中医医院   多形红斑是一种急性炎症性皮肤疾患,皮疹多形,可伴有黏膜损害。重症型有严重的黏膜和内脏损伤。皮损多形性,好发于春秋季,年青女性多见。   本病与中医学文献记述的“雁疮”“猫眼疮”相类似。如《诸病源候论》雁疮候记载:“雁疮者,其状生于体上,如湿癣疬疡,多著四肢乃遍身,其疮大而热疼痛。得此疮者,常在春秋二月八月雁来时则发,雁去时便瘥,故以为名。”又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猫眼疮记载:“初起形如猫眼,光彩闪烁,无脓无血,但痛痒不常,久则近胫。”已故著名皮肤病专家赵炳南先生...

  • 中药内服治疗面部激素性皮炎

    中药内服治疗面部激素性皮炎

      愈来愈多的激素类外用药,应用不当,会给患者尤其是面部肌肤造成不应有的损害。不少患者面部只要有痒感,便用激素类外用药外搽,久而久之导致激素性皮炎,症见面部红色斑片,自觉干燥、灼热、发痒等。笔者临床体会,中药内服治疗本病,获效良好。   组方:生地黄15~30克,牡丹皮10克,地骨皮10克,赤芍10克,玄参15克,黄芩10克,知母10克,麦冬10克,白鲜皮12克,蛇床子10克,地肤子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第3煎药液待凉后,用纱布蘸药液湿敷患处,至皮损完全消退,热痒感症状消失。    方中生地黄味甘苦寒,可清热滋...

  • 治疗冬季痒 中医有良方

    治疗冬季痒 中医有良方

    医常依急、慢性期诊治。临床上,病程常分为急性期与慢性期,急性期以疏风清热、利湿为主要治法,慢性期依体质又分为气血虚弱、寒凝血脉、肝肾阴虚等三类型,治疗宜对症用药。 疏风清热法一般是用在冬季痒的急性发作期,或是因为搔痒过度,进而产生伤口而发生感染时,会以具有改善体表血液循环的消炎性药物为主,如消风散就是临床常见的处方之一。 中医治疗冬痒症主要以滋阴养血、祛风止痒为主。 临床上多用滋燥养营汤加减:生地15克,熟地15克,当归12克,白芍15克,丹参20克,秦艽10克,何首乌30克,胡麻仁10,地肤子10克,蝉衣6克,...

  • 药疹的中医治疗

    药疹的中医治疗

    凡口服、注射或皮肤粘膜直接用药而引起的机体异常反应叫药物反应。其中反应以皮肤粘膜发疹为主者则叫药物性皮炎,简称药疹。中医统称“药毒”。中医治疗分以下五型辨证施治。 一、风热型:患者皮肤相当于麻疹样、猩红热样,或荨麻疹样型的初起阶段。患处皮肤为丘疹,红斑,风团,来势快,多在上半身,分布疏散、或密集,发热作痒,伴有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散风清热。     处方:桑叶、菊花、牛蒡子、黄芩、蒲公英、白鲜皮、连翘、地肤子各.10克,山栀9克,荆芥、防风、甘草各6克,蝉蜕5克。     用...

  • 治疗带状疱疹经验

    治疗带状疱疹经验

    经验方:生薏苡仁、茯苓、绿豆、黑豆各15克,赤小豆30克,泽泻、甘草各10克。 加减:疱疹大、浆液混浊者,加滑石15克,车前子10克;疱疹根周皮肤掀红、痛甚者,加白木通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疗效:本方治疗带状疱疹患者18例,服药3—7天后,治愈13例,好转2例,无效3例。治愈者均无后遗症。...

  • 用于治疗皮肤病 方解肤光净

    用于治疗皮肤病 方解肤光净

    曾定伦,1947年生,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重庆市名中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重庆市中医药行业协会秘书长。主编学术专著1部,专利2项,取得重庆市中医药科技成果8项,从医40多年,对内科、妇科、儿科及皮肤科等各科疾病的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组成:半枝莲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石决明25克,草决明25克,黄柏12克,白芷12克,苦参15克,白鲜皮20克,浮萍30克。   功效:清热燥湿、祛风止痒。   主治:主要用于治疗皮肤病(如脂溢...

  • 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偏方

    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偏方

      带状疱疹中医称之为蛇串疮、缠腰火丹。好发于体质虚弱者、老年人或正气虚于一时之人。四季皆发,以春、秋季发病率较高。   辨证论治   1.肝经郁热证   症状:疱疹红赤,疱壁紧张,灼热刺痛,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火,泻湿热。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主要药物: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泽泻、当归、车前子、生地黄、甘草。大便干者,加生大黄;起血疱者,加牡丹皮、赤芍;发于眼部者加石决明;发于面部者加桑叶、菊花;疼痛明显者加制乳香、制没药。   2...

  • 中药治疗秋季五大常见皮炎

    中药治疗秋季五大常见皮炎

    皮肤瘙痒症指仅仅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皮损的一种皮肤病。在中医属于“痒风”、“风瘙痒”等范畴。多见于年老体弱或兼有慢性疾病的患者,特点是仅有全身性瘙痒和伴有继发性抓痕、血痂、脱屑和色素沉着,而无原发性皮损。对于长期瘙痒者应排除内脏疾病和恶性肿瘤的存在。 用药参考1.内服法:可口服乌蛇止痒丸,每次3-5克,每天2次;或口服湿毒清丸,每次3粒,每天3次;或六味地黄丸,每次5克,每天2次;或安神祛痒冲剂,每次1包,每天3次。2.外治法:可外涂祛风止痒霜,每天2-3次;或涂1%...

  • 中药浸泡治跖疣疗效好

    中药浸泡治跖疣疗效好

    跖疣属中医“枯筋箭”、“牛程 蹇”、“千日疮”、“疣目”等范畴。多由 风热毒邪搏于肌肤而生,或怒动肝 火,肝旺血燥,筋气不荣,肌肤不润, 局部气滞血瘀所致,外伤、摩擦常为 其诱因。临床用中药浸泡疗效显著, 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共76例,均为皮肤科 门诊患者。其中,男42例,女34例; 年龄最小6岁,最大78岁;病程最短 2周,最长5年。 诊断标准:西医参考《临床皮肤 病学》制定的跖疣诊断标准。中医...

  • 温成平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临证经验

    温成平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临证经验

    温成平教授, 博士生导师, 国家中医药免疫风 湿病重点学科带头人, 国家 “百千万工程人才” , 浙 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 擅长治疗系统性红斑狼 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 类风湿关 节病、 痛风等风湿免疫病, 尤其在参与国家重大项目 “从毒瘀虚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增效减毒方案构 建与应用” 的研究中, 结合经典理论、 现代机制探索 及大型临床研究, 积累了丰富的SLE临证经验, 现总 结如下。 辨标本缓急,扶正...

  • 夏季皮炎可用苦瓜汁治疗

    夏季皮炎可用苦瓜汁治疗

    夏季皮炎是热天常见的皮肤病,表现为以双侧上下肢为主,其次是胸腹部的皮肤,开始为红色粟粒大小的丘疹,成群排列,以后逐渐连成片状。一般无水泡和渗出液。如果搔抓继发感染会有糜烂。瘙痒明显,难以忍耐,尤其在阳光照射下瘙痒更为剧烈。 夏季皮炎可用苦瓜汁治疗,方法是:取未成熟的鲜苦瓜250克捣烂取汁,用苦瓜汁涂抹患处,约摸30分钟后再涂抹哈西奈德药水,待药水干后再涂抹必舒软膏或者皮炎平软膏,每日三次,连续两天就可治愈。...

  • 药粥疗治皮肤瘙痒症

    药粥疗治皮肤瘙痒症

      皮肤瘙痒症是好发于秋冬季节的常见病,对于该病,不妨采用以下粥疗方。   一、苡仁百合粥:薏苡仁30克,百合30克,大米150克,白糖30克,将苡仁、百合、大米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35分钟,加入白糖搅匀即成。每日1次,每次喝粥150克,具有清热,祛湿、止痒的功效。   二、莲子黑米粥:莲子30克,红枣8颗,黑米100克,百合20克,冰糖30克。莲子洗净,去心;红枣洗净,去核;百合洗净;黑米淘洗干净;冰糖打碎成末。黑米、红枣、莲子、百合同放锅内,加清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

  • 传统疗法治“冬痒”

    传统疗法治“冬痒”

    很多人尤其是老年人,一到冬季皮肤就会瘙痒不止,特别是大腿外侧、小腿和胳膊外侧等处皮肤刺痒,夜间尤甚,俗称“冬痒症”。中医药对防治“冬痒症”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不妨一试。 ●内服方(在医生指导下选用) 1、何首乌26克,当归、槐花各10克,生地黄16克,丹参12克,胡麻仁5克,全蝎、蝉蜕各3克。 2、生地、熟地、当归、何首乌、钩藤各9克,天门冬、地骨皮、黄芩各4克,刺蒺藜15克。 3、党参、黄芪各20克,白术、茯苓各15克,当归、丹参各12克,升麻、柴胡各10克。 4...

  • 学用审平汤治疗皮肤病

    学用审平汤治疗皮肤病

    审平汤治疗皮肤病   丁酉之年,木运不及,燥金亢盛,特别是下半年受在泉少阴君火的影响,痤疮、疖肿、银屑病、湿疹、皮炎、紫癜类疾病等发病增加。我自今年9月份学用审平汤治疗皮肤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隋某,女,9岁。口唇周围皮肤出现丘疹、脓疱反复发作2年余。曾在外院诊为嗜酸粒细胞增多性毛囊炎,无痛痒,用过皮质类固醇激素内服治疗半年余,好转但停药则发,其它药物如抗过敏药、抗生素等治疗多日无效,2年来亦辗转应用中药治疗,但收效甚微,于2017年5月份于我处门诊,先后给予中药玉女煎、竹叶石膏汤、犀角地...

  • 治疗缠腰蛇的偏方

    治疗缠腰蛇的偏方

      方剂组成:生大黄30克,冰片5克,蜈蚣3条。共研为末,香油调和搽患处,每日早晚各一次。临床观察,轻则3日愈,重则5~6日可愈。   带状疱疹为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病,中医学称之为“缠腰火丹”,“蛇丹”等。本病多属肝经湿热之故。湿热之毒相互搏击,经络气血不畅,不通则痛,热毒盛则发生赤红灼烫,湿不疏泄则成水疱。治疗当以清热利湿为主。大黄、冰片泻火解毒,可去热毒,蜈蚣搜风通络,以毒攻毒,三药合用,清热、利湿、解毒,共建其功。...

  • 中药膏外敷治带状疱疹疗效好

    中药膏外敷治带状疱疹疗效好

    采用自制中药膏外敷治疗带状疱疹 32例,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32例中,男性23例,女性9例;年龄16~68岁;病程3~18天,’其中发病后 1~2天内就诊者25例,5天内就诊者7 例。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疱疹及皮损。 二、治疗方法 处方:黄连、黄芩、黄柏、大黄、木芙蓉叶、泽兰各等份。 制法:上药研成细粉,另取4倍量的凡士林,加热至。70%~80%,使之熔化,待温度降至40~C1~j.,将上药加人凡士林中,调成20%软膏,装入消毒密封罐内备用。 用法:使用时先用...

  • 蛇床子外治皮肤性病疗效好

    蛇床子外治皮肤性病疗效好

    《本草新编》指出:“蛇床子,功 用颇奇,内外俱可施治,而外治尤 良。”临床用其治疗男女皮肤性病, 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治疗方法 1.治顽固性阴痒 处方:蛇床子50克,苦参、龙 胆草各40克,白矾(打碎)20克, 猪胆(取汁)2枚。 用法:前4味加水适量,小火 煎沸半小时后加入猪胆汁搅拌均 匀,再离火将药汁倒人盆中,熏蒸 患部。熏蒸半小时许,再用棉球蘸 药汁温洗患部,每日2次。翌日再 用原药汁煎热煮沸,用法如前;如 此l剂熏洗2天,连用3剂。 2.治足癣湿疹 处方:蛇床...

  • 小功法疗神经性皮炎

    小功法疗神经性皮炎

    神经性皮炎是一种瘙痒性的皮肤病。其发生与精神紧张、焦虑或胃肠道分泌紊乱有关,本功法通过调节精神来治疗神经性皮炎。 功法一:练功者自然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松垂于身体两侧,头顶正直,舌抵上腭,全身放松,两眼微闭,两膝微屈,思想集中,呼吸绵绵。呼气时意念全身毛孔都张开,向外排气,使一切病气、浊气都排出去;吸气时想全身毛孔都在采精华之气,内脏各器官也与宇宙中大气同呼吸。每次站桩20分钟后收功。 功法二:练功者自然站立,全身放松,眼向前平视。同时,沉肩垂肘,两手自然抬起,手心斜向前上方,高与腰一致。吸气时意念想两...

  • 婴儿尿布皮炎治疗方

    婴儿尿布皮炎治疗方

      尿布皮炎常发生于乳婴儿,主要见于臀部会阴部等尿布覆盖的地方。由于皮肤长期受湿尿布的刺激,或因尿布粗糙、过硬,经常摩擦所致。初见皮肤粗糙发红,继之出现斑血疹及小脓疱,更进一步出现糜烂,表浅溃疡。治宜祛湿解毒。   (一)   处方:银花甘草汤,由银花、绿豆衣各10克,甘草3克组成。   用法:水煎频服,每日1剂,连服3~7天。   (二)   处方:滑青散,由滑石5份、青黛1份组成。   用法:研细末调匀,将小儿臀部用温水洗净后拭干,扑撒患处,每换尿布1次,扑撒1次。   (三)   处方:炉甘石(粉)20克,石...

  • 脓毒症发热三个时相 确立三步治疗法

    脓毒症发热三个时相 确立三步治疗法

    笔者根据脓毒症发热的三个时相,确立了三步治疗法,供大家参考。 体温上升期 此期是发热的初始阶段,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身痛、鼻塞无汗等,在中医学中属表热证,卫分证,是邪热侵犯体表,卫阳被郁阶段。 治宜:清热解表 处方:银翘散加减 金银花40克,连翘15克,薄荷10克,竹叶10克,牛蒡子20克,生甘草10克,芦根50克,生石膏40克。 加减:热甚者加黄芩15克,板蓝根20克;渴甚者加花粉20克;咳嗽重者加杏仁10克,贝母10克。 高热持续期...

  • 超声波疗带状疱疹

    超声波疗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病毒入侵而致的疾病,其表现以局部疼痛为主。治疗带状疱疹,除了服用药物、局部治疗之外,还可以运用超声波技术。所使用的超声波为低强度、低频率,按疼痛部位分区治疗。每个治疗区域面积大小约为20平方厘米,皮肤先涂上石蜡油,治疗2分钟后换一个部位。每天治疗1次。 治疗的时间安排在傍晚,治疗后疼痛减轻,以便让病人能够得到良好的睡眠。此疗法可用于疾病初期皮肤疱疹明显时,也可用于疱疹结痂后后遗疼痛症状的治疗。 (江峰)...

  • 神经性皮炎 [外敷疗法]

    神经性皮炎 [外敷疗法]

    神经性皮炎初发时,仅有瘙痒感,而无原发皮损,由于搔抓及摩擦,皮肤逐渐出现粟粒至绿豆大小的扁平丘疹,圆形或多角形,坚硬而有光泽,呈淡红色或正常皮色,散在分布。因有阵发性剧痒,患者经常搔抓,丘疹逐渐增多,日久则融合成片,肥厚、苔藓样变,表现为皮纹加深、皮嵴隆起,皮损变为暗褐色,干燥、有细碎脱屑。斑片样皮损边界清楚,边缘可有小的扁平丘疹,散在而孤立。皮损斑片的数目不定,可单发或泛发周身,大小不等,形状不一。[外敷疗法] 方法一 取位:患部 操作方法:取土槿皮30克、蛇床子30克、百部根30克、五倍子24克、密陀僧18克、...

  • 唐汉钧:内外合治疗疮疡

    唐汉钧:内外合治疗疮疡

    •“益气养荣、清化托毒”药物除直接抑菌外,更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自身抗病能力,间接杀灭病原体。通常认为在感染严重阶段同时使用中药辨证治疗,可避免因抗生素长时间应用所致的毒性反应、二重感染,以及细菌产生耐药性等毒副反应。 •唐汉钧提出“祛瘀补虚生肌”的原则治疗皮肤溃疡的规律,并将此内治理论运用到外治方法上,在此理论基础上自创了外用药物“复黄生肌愈创油膏”。因为采用液体的油剂,在创面的浸渍湿润疗法和窦道的灌注、拖线...

  • 诊治带状疱疹 疗效斐然 举例如下

    诊治带状疱疹 疗效斐然 举例如下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痛。又因其成簇水疱沿身体单侧呈带状分布,排列宛如蛇形故又名蛇串疮。该病多见于成年人,好发于春秋季节。   浙江省上虞市中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章关根是浙江省第一批基层名中医。笔者在跟师期间,见师针药并进,诊治带状疱疹,疗效斐然,举例如下。   肝经郁热 内蕴火毒   许某,男,46岁,2013年7月16日初诊。   诉:3日前右颞侧头部刺痛,继而见右侧颈、肩背、胁部皮肤起丘疱疹或水疱,触之刺痛难耐...

  • 中医“热痱”中药外洗治疗

    中医“热痱”中药外洗治疗

    临床采用夏枯草煎剂外洗治疗 热痱20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 果,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20例中,男9例,女.11 例;年龄最小2个月,最大3岁;病 程最长10天,最短2天;患者均表 现为颈、背部及上胸部或腋窝及股 内侧等皱襞部皮肤处,初期起片状 红斑,继之出现多发密集的丘疹或 疱疹,如针尖大小,内含胞浆液,瘙 痒刺疼灼热难忍,舌红苔黄。中医诊 为“热痱”。 二、治疗方法 取夏枯草花穗(干品)25克,加 水适量,小火煎取液,用以洗患处每 日3~5次。同时注意保持患儿居处 通风...

  • 经方治疗带状疱疹

    经方治疗带状疱疹

      患者,女,58岁,2011年6月11日就诊。诉带状疱疹2月余,遗留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疼痛难忍,已有轻生之念。2月来多方治疗无效,观其方有麻黄附子细辛汤、升降散等。刻下症见:下肢疱疹疼痛难忍,现以左足为重,遗留色素沉着。口干、口黏、口苦,不欲食,大便2~3日一行,下肢痛连及肛门,欲大便而无便排出,胃脘闷。舌淡苔白,脉沉弦细略数。   冯世纶认为口干、口苦、便难,为少阳阳明合病。病久且疼痛难忍,属于病久夹瘀入络,属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方证。处方:柴胡12克,黄芩10克,清半夏15克,白芍10克,枳实10克,桂枝10...

  • 带状疱疹 2治疗效方

    带状疱疹 2治疗效方

    一 【配 方】冰片和雄黄等量,土茯苓20克,蕲蛇30克,地榆15克 【制 法】研成细末,匀和适量蜂蜜或医用凡士林外涂患处,日三次。 【功 效】治疗带状疱疹 二 【配 方】小儿惊风七厘散(0.2g)5~10支,乌梢蛇、全蝎各等份 【制 法】研细末,匀和适量医用凡士林外涂患处,日三次。 【功 效】治疗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方数:8) ·带状疱疹止痛一法 ·带状疱疹三治法 ·带状疱疹偏方 ·治疗带状疱疹的六种中成药 &mid...

  • 验方治疗日光性皮炎

    验方治疗日光性皮炎

      日光性皮炎是春夏季好发于对日光过敏者的一种皮肤病,中医称之为日晒疮。其病变主要累及暴露的皮肤区域,如面部、颈部、胸背部及手背部等,患部皮肤出现红斑、肿胀,甚至发生水疱,患者自觉灼热刺痒或疼痛。下述验方治疗此病效果颇佳。   取藿香、青蒿、黄柏、苦参、地骨皮各9克。水煎服,每日一剂,7天为一个疗程。若配合外用药则效果更好。可用当归、艾叶、黄连、甘草各30克,水煎后冷湿敷患处,每次15~30分钟,每日一剂,每剂药可用3~5次,直至痊愈。   夏季应避免长时间曝晒,并注意保护暴露部位;局部瘙痒时严禁搔抓,...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