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巧治 第10页

巧治 第10页

  • 药膳两款巧治“糖足"

    药膳两款巧治“糖足"

    糖尿病足是威胁糖尿病患者的 严重并发症。对于轻度糖尿病足的 患者,可以配合以下药膳辅助治疗。 方一:丹参、红花各6克,桃仁9 克,常法煎煮。取药汁,然后用药汁 煮鸡蛋2枚,只吃熟鸡蛋。丹参、红 花、桃仁都有活血化瘀的功效,鸡蛋 则能温补气血。气血运行通畅,则有 利于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 方二:鲫鱼1条(约0.5公斤), 当归10克,红花5克,鲜荷叶1张。 将鲫鱼去内脏清洗干净,把当归和 红花装入鱼肚,外面用荷叶包裹,上 蒸锅蒸10分钟,去当归、红花即可 食用。当归活血、补血,红花祛瘀、生 新,鲫鱼利水消肿,荷叶...

  • 菠菜根粥巧治糖尿病胃功能素乱

    菠菜根粥巧治糖尿病胃功能素乱

    胃功能紊乱为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约50%的门诊糖尿病人存在胃功能紊乱,以上腹部胀闷、痞满,食欲减退,食后饱胀,甚至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用菠菜根粥治疗本病76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76例中,男性4l例,女性35例;年龄 35~73岁,平均4.5.2岁;糖尿病病程3.5~15 年,平均6.5年,合并胃功能紊乱病程1~13 个月,平均4.8个月。 二、治疗方法 取鲜菠菜根0.25公斤,洗净切碎,加水2000毫升,加入鸡内金10克,共煎煮 30—40分钟,然后加人大米50克,...

  • 中药熏蒸巧治春季眼结膜炎

    中药熏蒸巧治春季眼结膜炎

    春季卡他性眼结膜炎是变态反应性疾病,季节性很强,常侵犯双眼。每当春暖花开时发病,到秋末天寒时症状消失。每年复发,轻症者3~4年后即不再发,重症者可连续复发10余年。本病特点为双眼奇痒,睑结膜出现大而扁平的乳头及角膜缘附近结膜胶样增生。用中药熏蒸治疗春季卡他性眼结膜炎35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般资料 治疗男20例,女15例;年龄4~25 岁;病程10个月~6年;球结膜型10例,睑结膜型16例,混合型9例。 治疗方法 处方:车前子12克,防风、蝉蜕、黄芩、地肤子各10克,荆芥6克,甘草、黄连各3克。...

  • 老人眼干中医巧治

    老人眼干中医巧治

    一些老人总感觉眼睛干涩、怕光,看一会儿报纸、电视眼睛就很累,有的人还伴有眼内异物感(总是觉得眼睛里有东西1。其实,这些都是干眼症的征兆。 一旦有了上述不适,最好及时诊治,若是任其发展,有可能导致角膜溃疡、瘢痕,角膜血管翳等,病情进一步发展则使角膜透明度下降,视力明显减退,严重者会导致失明。目前,西医临床治疗干眼症没有什么特效方法,一般多采用人工泪液缓解眼睛干涩的症状,药物一旦停用,症状往往复发,无法根治。中医治疗干眼症,通过辨证分型,从根本上对阴虚燥热的病理状态进行调理,增加人体津液的生成;津液足则泪液足,眼目得...

  • 中药湿敷巧治“干眼”

    中药湿敷巧治“干眼”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社会用眼 强度和用眼环境都发生了变化,造成 人们眼睛不适的最主要原因往往是 干眼。采用中药热敷的治疗方法,能 促使睑板腺和泪腺的分泌,该方法操 作简单,药物比较廉价,容易在临床 上进行推广,能够在临床取得比较满 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治疗方法 处方:黄芩、野菊花、桑叶、枸杞 子、生地、红花、麦冬、玄参各10克。 用法:加水1000毫升,大火煮开 后文火熬煮2小时,灭火前5分钟加 入薄荷12克。煎至500毫升的浓剂。 取纱布分别浸湿中药和 生理盐水敷于患者眼 部,用喷雾器距离眼部30...

  • 中药熏鼻巧治鼻炎

    中药熏鼻巧治鼻炎

    天气转凉,冷空气刺激鼻腔,使得许多患者慢性鼻炎症状加重或复发,表现为鼻塞流涕、头痛、嗅觉减退,且长年不愈。慢性鼻炎属中医“鼻渊”范畴,因邪犯鼻窍,日久湿热蕴结,酿成痰浊。用中药芳香之品加经霜老丝瓜热熏鼻窍,疗效明显。 方法:取辛夷花20克,经霜老丝瓜 100克,加水煎煮1小时。将药汁滤出,患者以热气熏鼻,使热气上熏,直至鼻孔内有分泌物流出。早晚各1次,l剂可用 2次,7天为1个疗程。 裘可亲...

  • 7个妙方巧治鼻出血

    7个妙方巧治鼻出血

      中医认为鼻出血与肺、胃、肝、肾有关,与肺尤为密切。通常除有鼻出血外,还有口干咳嗽,或鼻燥,口渴欲饮,口臭或头痛眩晕;心烦易怒;亦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症状。下面推荐7个妙方巧治鼻出血:   1组成及用法:桑叶9克,菊花6克,白茅根15克,白糖适量。水煎服;每天1剂,连服数天。   功效:此方适于肺热明显者。   2组成及用法:莲藕50克,白糖120克,头发灰少许。莲藕洗净切片,与白糖、头发灰(布包)煎水服;吃葱咽汤;每天1剂,连服3~4天。   功效:此方清泄肺热,止血安络。   3组成及用法:白萝卜洗净切碎绞...

  • 棉球浸葱汁巧治鼻炎

    棉球浸葱汁巧治鼻炎

    鼻炎指的是鼻腔粘膜和粘膜下组织的炎症,每遇风寒、感冒、过劳等因素易复发或加重。急性发作时可表现为充血或者水肿、鼻塞、流涕、鼻痒、喉部不适、咳嗽等症状。除了过敏性鼻炎外,鼻炎常与多种致病菌感染有关。鼻炎病人如有鼻塞、鼻痒或流鼻涕等症状时,用棉球蘸葱汁塞鼻,可起到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方法:取适量新鲜葱白,洗净捣烂,放几小团指甲盖大小的药棉浸葱汁备用。治疗时先用棉签沾淡盐水清洁鼻孔,然后将浸了葱汁的小棉花团塞入鼻孔内,每次塞鼻30分钟至1小时。1天2~3次。用葱汁不宜久贮,每次能现捣汁马上用效果更好。 点评:葱是常用的...

  • 麻黄汤巧治过敏性鼻炎

    麻黄汤巧治过敏性鼻炎

      患者武某,男,30岁。因外出受风寒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周身酸痛,颈项部尤甚,舌淡,苔薄白,脉浮紧。四诊合参,辨证为太阳伤寒证,治以辛温解表,祛风散寒。方选麻黄汤加减,用药如下:麻黄10克(先煎),桂枝10克,葛根20克,杏仁10克,炙甘草6克。2剂,水煎服。嘱其温覆取汗,暂避风寒。2天后,患者复诊,述以上诸症一剂而减,两剂即愈。与此同时,多年的过敏性鼻炎也明显减轻,望继续治疗其鼻炎,遂在原方基础上减麻黄5克,加用细辛3克,白芷15克。3剂,水煎服。服后病愈,随访半年未复发,并按此法治疗多例过敏性鼻炎,效果良好...

  • 中药熏蒸巧治鼻炎

    中药熏蒸巧治鼻炎

    笔者临床用中药熏蒸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显著,介绍如下。 具体方法是:取辛夷、苍耳子、细辛、薄荷各15克,玄参20克,甘草10克,加水500毫升煎沸,熏鼻腔至药液变凉。1剂药煎用4次,早晚各熏蒸1次,5剂药为1 个疗程,连用2~4个疗程。 浙江温州 张富裕 点评:熏蒸法是利用中药煮沸后产生的气雾进行熏蒸,借药力热力直接作用于患部(皮肤或鼻腔等),从而达到治病效果的一种治疗方法。临床证明,采用中药熏蒸治疗鼻炎,不失为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上方是由治疗鼻渊(中医病名,包括现代医学的鼻炎、鼻窦炎)专方“...

  • 干燥鼻出血藕节巧治疗

    干燥鼻出血藕节巧治疗

    两年前,我因干燥等原因出现过 鼻出血现象,时好时坏,延时将近一 年。后来,一位老中医介绍给我一个偏 方,用藕节煎水内服。 具体方法是:每天将十余个藕节 洗干净,水煎2次,每次文火煎半小 时,混合2次所煎汁液约700毫升,当 茶频频饮用,汁液中不必添加糖或盐。 我连续喝了1个多月,鼻出血现象消失。 中医认为,藕节性味涩、平,人肝、肺、胃三经,具有很好的收涩止血作用。因此,若患者未患恶性肿瘤等疾病,仅仅是一般的出血症状,使用藕节水煎服用,既简单又节约。 河南信阳 吴 娟...

  • 食疗巧治鼻出血

    食疗巧治鼻出血

    鼻出血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多因鼻腔局部病变引起,或由全身疾病所引起,偶见因鼻腔邻近病变出血经鼻腔流出者。鼻出血多为单侧也可为双侧,可间歇反复出血亦可持续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鼻涕中带血,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反复出血则可导致贫血,多数出血可自止。 出血时可用冷敷额头、鼻梁的方法暂时止血;缓解后可取白茅根30克或藕节15克,水煎代茶饮。 另外,可常喝猪肝汤——猪肝300克,菊花30克(用纱布包好),共煮至肝熟,吃肝喝汤。...

  • 过敏鼻炎中药巧治

    过敏鼻炎中药巧治

    过敏性鼻炎是受外界环境因素如尘螨、寒冷等刺激后免疫系统失衡引发的,其症状主要表现为鼻痒、流清涕和打喷嚏等。 临床应用辛夷花、菊花、白芷各10克,大葱、香菜、鲜姜各50 克。将大葱洗净切碎,鲜姜切丝,与上药水煎沸10分钟去渣趁热服下,早晚各1次,连服3-5天。 此方对过敏性 鼻炎、遇冷流清涕、打喷嚏有较好的疗效。 王梁栋...

  • 丝瓜花代茶频饮巧治鼻炎

    丝瓜花代茶频饮巧治鼻炎

    夏季患上鼻炎,常表现为风热型,症见持续鼻塞,嗅觉减退,鼻燥咽干,涕黄稠,气味臭,头胀不适,心烦耳鸣,并见发热,微恶风,头痛以前额为甚,咳嗽痰粘,舌质红,苔黄,脉数。治宜清热散风解毒,宣肺通窍。用丝瓜花泡茶有良效。 方法:取丝瓜花5克,开水冲泡10分钟,代茶频饮,每日1剂。 庄士文...

  • 苏子降压汤巧治高血压鼻出血

    苏子降压汤巧治高血压鼻出血

    老年人因高血压而致鼻出血者,临床颇为常见,往往出血量大不易止,出血前有搏动感。但人至老年,多病缠身,症状繁杂,治疗时往往顾此失彼,颇难措手。用苏子降压止血汤治疗,不仅止血,降压亦颇有效。 处方:苏子、茜草各10克,降香15克,血余炭(打碎)、白茅根、仙鹤草、杜仲(炒)、山茱萸各30 克。 方解:苏子、降香之下气行气;茜草凉血行血,血余炭化瘀行血;杜仲、山茱萸补益肝肾;仙鹤草强壮止血,白茅根之清热止血。 病案:王某,女,55岁。鼻出血3天来诊。有10年高血压病史,一直服用尼莫地平、利血平等,近日血压不稳,头晕,...

  • 大蒜巧治慢咽

    大蒜巧治慢咽

    大蒜别名:葫,葫蒜,荤菜,独蒜,独头蒜。性味:温,辛、甘。大蒜,多年生草本植物,百合科葱属。地下鳞茎分瓣,按皮色不同分为紫皮种和白皮种。辛辣,有刺激性气味,可食用或供调味,亦可入药。 大蒜性温,味辛平,人脾、胃、肺经,能够杀虫解毒,温中行滞。民间用大蒜治疗慢性咽炎,疗效良好。 方法:大蒜蒜瓣1个剥皮洗净,切成 3~4片,放入咽部含化,每次2~3片,视咽炎轻重,每日可含3~4次。 吴龙兴...

  • 声音嘶哑偏方巧治

    声音嘶哑偏方巧治

    声音嘶哑是生活中常见的事,有时适当休息或喝点菊花茶就好了,但对于经久不愈的声音嘶哑,可要慎重。 中医把声音嘶哑称失音,指在神智清楚的情况下讲话吃力、声音粗糙、嘶哑或发不出声响。可以时好时坏,可伴有咽喉疼痛、咽干口燥、干咳,甚至呼吸不顺。 声音嘶哑的原因有多种,常见的有语声过多、声带疲乏,可引起喉窍不利。外感寒热、风寒风热之邪有损声户、肺失宣降以至失音。肺或气管的炎症所累,痰浊凝聚,淤结成块,可使声带肥厚、局部生长息肉,良、恶性肿瘤,以致声带开合不利,引起声音嘶哑,声带的赘生物往往需要手术治疗。 民间有诸多的偏方、验...

  • 萝卜橄榄汤巧治咽喉炎

    萝卜橄榄汤巧治咽喉炎

    白萝卜性平、味辛,入胃、脾经,具有消积化滞、化痰止咳、下气宽中、解毒等功效。橄榄味甘、性凉,入肺、胃经,具有清肺利咽、生津止渴等功效。将二者合用,能起到散热毒、滋咽喉、化痰顺气等功效,对治疗顽固性咽喉炎有良效。 取橄榄12枚,白萝卜0.2公斤。二者洗净后,把白萝卜切成丝,再用刀劈开橄榄。然后,在砂锅内放入适量的清水。待水沸后,倒入切好的白萝卜丝和橄榄。用小火慢煮20分钟后即可服用。咽喉炎患者可每日服用一次。 赵紫琳...

  • 药茶巧治慢性咽炎

    药茶巧治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是由慢性感染所引起的弥漫性咽部黏膜炎性病变,多发于成年人,占城市居民咽喉疾病的10%-20%左右。其病因主要为急性咽炎反复发作未能彻底治愈,粉尘或有害气体长期刺激,烟酒过度或其他不良生活习惯,鼻窦炎分泌物刺激,过敏体质或身体的抗力下降,细菌和病毒反复感染,以及由于职业因素,长期讲话刺激咽部,引起咽部慢性充血等原因而致病。临床症状多样,主要为咽部不适,或痒,或干燥感、烟熏感、异物感、痰粘滞感,刺激性咳嗽,或有咽痛等。由于该病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故选择适宜的药茶常饮,既方便易行,价廉物美,患者容易接受,且疗效亦好...

  • 外感咽炎石榴巧治

    外感咽炎石榴巧治

    冬季感冒常伴有咽炎,这是细菌或病毒及分泌物积存于咽部所致,喝石榴汁有助于防治咽炎。石榴中的五:倍子酸具有抗炎、抗病毒的作用,能修复因感染而损伤的黏膜细胞,以免炎症再次产生。 方法:当咽部出现不适,异物感或发干痒时,取鲜石榴2个,去皮后榨汁,调入适量凉开水后饮用。 高凌云...

  • 按摩巧治慢性咽炎

    按摩巧治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四季均可发病,主要表现为咽部不适,如干燥、刺痛、瘙痒、烧灼、异物感等。中医认为,本病多由阴虚痰热阻滞咽喉所致。若采用穴位按摩治疗慢性咽炎,效果满意。   1.用中指指端点揉廉泉(舌骨体上缘的中点处)、翳风(耳垂后下缘凹陷处)、下关穴(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处,合口有孔,张口即闭)各100次。   2.用力拿捏大鱼际(手掌内大拇指根部肌肉丰实处)、少商(大拇指外侧距指甲角0.1寸处)、合谷穴(虎口上)各20~30次。   3.用双手大鱼际按揉太阳穴50次。   4.拿捏太溪(足内...

  • 自拟中药方巧治急性扁桃体炎

    自拟中药方巧治急性扁桃体炎

    用自拟中药方治疗急性扁桃体炎98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治疗98例中,男性46例,女性52例;12岁以下儿童52例,成人46例,其中50岁以上者 7例;病程1~10天者66例,ll~20天者27例, 21~30天者5例;12例病情较重。 临床表现:患者均有咽部充血,扁桃体充血肿胀,有黄色脓点,并伴有发热、畏寒、头痛、身痛、咽痛、口渴等症状,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中医辨证为热毒型。 二、治疗方法 处方:板蓝根、白茅根、蒲公英、鱼腥草、白花蛇舌草、金银花、连翘各12克,山豆根、浙贝母...

  • 中药巧治梅核气

    中药巧治梅核气

    木蝴蝶苦寒,性升,轻散理气,为治咽喉疾患的常用药;常用于治疗咳嗽、喉痹等证,亦有疏肝止痛之效,如《本草纲目拾遗》曰:“治心气痛,肝气痛。”柿蒂苦平,性降,临床常用以降逆顺气,《本草拾遗》曰:“蒂煮服之治哕气。”柿蒂味苦降泄,专人胃经,善降胃气而止呃逆,为止呃要药。 因其性平和,故凡胃气上逆所致各种呃逆均可应用。《本草纲目》:“古方单用柿蒂煮汁饮之,取其苦温能降逆气也。”二药配伍,一升一降,升散理气,降逆顺气,可使咽部气机升降平衡。 可用于生气动...

  • 中药巧治咽炎

    中药巧治咽炎

    慢性咽炎 患者常自觉咽 喉部不适,有 异物感,咳之 不出,咽之不 下,发痒、干燥、 微痛,常出现刺 激性干咳。中医 认为,本病为阴 虚火旺、咽喉失 养所致,治疗应以滋阴清火驱 邪。 取玄参15 克,麦冬、桔梗、人参须各10 克,胖大海2 枚,放入砂锅,加水适量煎煮后代茶饮,每2天1剂(可煎煮2次)。 由于此病为咽部黏膜、淋巴组织的弥漫性卡大性炎症,症状顽固,不易治愈,所以选用人参须补益正气,玄参、麦冬、胖大海清热祛火,两者相配以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桔梗则可引药达到咽喉部,并有祛痰止咳之效。...

  • 沙参凤蜜汤巧治咽喉炎

    沙参凤蜜汤巧治咽喉炎

    我患有慢性咽喉炎多年,服用多种药物,均未治愈。后来,一位朋友告诉我一个中药方,我用过之后,咽喉炎果真治好了。具体方法为:北沙参、麦冬各10克,凤凰衣(鸡蛋内膜)5克,蜂蜜1匙。将它们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隔水蒸熟(水开约20 分钟)后,去渣稍冷后服用。同时禁烟酒,忌食辛辣食物及强刺激调味品,多饮淡盐开水。连服10天后,喉炎症状可消失。 北沙参养阴清肺、祛痰止咳;麦冬养阴生津、洲肺清心;凤凰衣滋阴、利咽、止咳,3药合用,共同发挥滋阴利咽、生津润燥功效,因此,对于慢性喉炎阴虚肺燥者有一定疗效。 广东惠州 罗美娟...

  • 中医茶饮巧治嗓子干痒

    中医茶饮巧治嗓子干痒

      一到春天,很多人就咳嗽不止,嗓子发干。最近一项网络调查显示,遇到嗓子干痒一部分人会选择吃润喉糖,更有人几乎一天24小时含着润喉糖。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医内科朱欣佚副主任医师表示,润喉糖,作用有限,长时间含润喉糖有害无益。   是糖还是药?   有网友表示吃了润喉糖嗓子舒服了,那么润喉糖真能解决嗓子干痒的问题吗?它究竟是药还是糖呢?对此,朱欣佚指出,润喉糖其实属于食品,本质上是一种糖,只能暂时缓解嗓子不适,治疗效果很有限,更谈不上彻底治疗了。老百姓在药店和超市中购买的润喉糖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属于保...

  • 偏方巧治口腔溃疡

    偏方巧治口腔溃疡

      大家常常因为口腔溃疡到药店买药,虽然药店里也有现成的治疗口腔溃疡的药品,但有时候试试偏方,效果也不错。下面给大家推荐几个既有效又便宜的小偏方。   1、用消毒棉签将蜂蜜涂于溃疡面上,暂不饮食。15分钟左右后可喝水咽下蜂蜜,再继续涂拭,1天重复涂拭数遍,可以加快愈合。   2、用云南白药外敷溃疡创面,一日2次,一般2~3天即可痊愈。   3、将维生素C研成粉末状,若是小溃疡,仅需取少许敷于患处即可;如果溃疡面较大,则要先轻轻刮除溃疡面渗出物,然后再敷药粉。每日用药2~3次,2~3天可痊愈。   4、用针刺破维生素...

  • 药酒外用巧治牙痛 制蜜蒜汁可治鼻炎

    药酒外用巧治牙痛 制蜜蒜汁可治鼻炎

    药酒外用巧治牙痛 处方:生石膏45克,细辛、川芎各3 克,花椒、茶叶各5克,75%酒精300毫 升。 用法:将上药研成粗粉后,置酒精中 密闭浸泡1周,滤出药液,备用。牙痛时, 取药棉浸药液放于患牙处,上下牙咬紧, 一般在用药5分钟内,痛可止。 主治:牙痛。 陆生 制蜜蒜汁可治鼻炎 处方:取大蒜3~4粒。 用法:大蒜捣烂,用纱布包好,取汁, 再取2倍于蒜汁的蜂蜜,混合均匀。再用 纱布蘸少许混合液,塞在鼻孔里即可。两 侧鼻孔交替,每天早晚各使用1次,5天 为1个疗程。一般使用2个疗程鼻炎可 缓解。 主...

  • 突发面瘫 白及巧治

    突发面瘫 白及巧治

    许多中老年人在晨起洗脸、漱口时,突然发现自己的嘴以及半边脸变歪了,这就是面瘫。用白及外敷可辅助治疗此病。 用法:将白及适量研成粉末,用时取 15~20克加适量米醋拌成糊状,敷于患侧脸上,每次敷30分钟,每日早上1次。 外敷治疗时需注意避免将药糊涂入眼睛,涂药后需注意避风及保暖。文方 乐善好施 有益身心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当一个人把钱物赠予穷人时,其脑内的“奖励区域”就会忙碌起来;而当他品尝甜食、在拥挤的车上找到座位、获得意外之财时,这个区域也会有这样的反应。 这是因为此时大脑产生的...

  • 中药外洗巧治下肢动脉硬化

    中药外洗巧治下肢动脉硬化

    痰瘀阻络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症见 患肢肿胀、顽麻、疼痛、发凉,间歇性跛 行,皮色暗滞或见核硬结,肌肤甲错,头 晕头重,胸闷脘痞,食欲不振,泛吐痰涎, 久病而形体不瘦,舌胖色暗,或见瘀斑, 苔白腻,脉沉弦滑,趺阳脉、太溪脉搏动 微弱或消失。临床用中药外洗疗效好。 治疗方法 川芎、当归、金银花、生蒲黄、姜黄、 地龙、五灵脂、香附、秦艽各10克,艾叶、 红花各20克,鸡血藤、虎杖、大黄、瓜蒌、 石菖蒲各30克。将上药煎煮取汁3000 毫升,放入足浴盆中,加入适量温水。水 温保持在35。45~C之间,水位以浸泡至膝 以下...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