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治 第12页
-
张景岳辨证巧治毒蘑菇中毒
在明代大医学家张景岳的医案里记载了一则他给一个叫吴参军的人治疗毒蘑菇中毒的病例。这位吴参军年轻时,有一天,因吃了毒蘑菇而发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流涎、流泪、出汗、瞳孔缩小、呼吸困难、腹胀、脉缓等病状。参军的家人先后请来三位当地名医,给用的都是黄连、黑豆、桔梗、甘草、枳实之类的中草药。结果是参军的病更重了,不仅食水都不能进了,而且还严重消瘦、卧床不起了,有时还出现昏睡等症状。在手足无措的时候,参军的家人想起了张景岳,于是就将张景岳请来。张景岳仔细查看了参军的脉象及症状,立即提笔开了处方:人参、白术、茯苓、干姜、附...
-
食物外皮 巧治夏病
生姜皮生姜皮也就是生姜衣,性凉,味辛,归脾、胃、肺经。具有健脾、利水、消肿的功效,多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病症。 夏季腿肿、眼皮肿的患者,可取生姜皮3~6克,加水冲泡,当茶频饮,每日1剂,连续5日。 扁豆皮扁豆皮就是扁豆衣,一般选用白扁豆的皮。白扁豆衣(中药店有售,也可自取,将白扁豆浸泡 4小时,取外皮即可)味甘,性微温,归脾、胃经,具有消暑化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暑湿吐泻、脾虚泄泻、痢疾、浮肿等病症。 夏季人体感受暑湿,易引起上吐下泻,可用白扁豆衣20克,煎水取汁饮用,每日2次。 绿豆皮绿豆皮就是绿豆衣,...
-
麦冬甘草蛋巧治夏季热
夏季热是婴幼儿夏季特有的发热性疾病。最突出的症状是长期迁延且无固定型的发热,体温可达38cC ~40℃。发热可随气温而变化,伴口渴多饮、多尿、少汗或无汗。这里介绍一款验方,简便易行,无副作用,患儿家长不妨一试。 方法:取麦冬、甘草各9克,鸡蛋两个,白糖少许。先将鸡蛋去黄留蛋清。再将麦冬、甘草加水两碗,小火煎至 l碗,冷后将药汁倒人蛋清内,加入白糖搅匀。每日l 剂,将1碗药汁分两次服完。一般连服3~4剂可愈。 注意:治疗期间,宜食有清热解暑作用的新鲜蔬菜水果及蛋白质含量丰富又易消化的食物。忌食辛辣、肥腻和不易消化...
-
握药法巧治病
握药法又名掌心敷药法,是将所用药物制成丸、散、糊状后握在掌心至汗出的一种传统外治法。临床可用于治疗多种病症。 一、虚寒性便秘:临床表现为大便艰涩、排出困难,临厕努挣乏力,挣则汗出气短,便后疲乏,面色苍白,腰背酸冷。取高良姜、白芥子、甘遂、槟榔各等份,共研细末,加水做成丸状。用时先以花椒水洗手,再用麻油涂于掌心劳宫穴(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2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握药至汗出。功能为温中散寒通便。每日2次,7日为一疗程。 二、遗精:芒硝40克,装纱布袋内,放于手心握紧,任其自然溶化。每日2次,10次为...
-
消渴分三类 药膳巧治疗
消渴即糖尿病,是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以烦渴多饮、易饥多食、多尿,以及疲乏、消瘦为主要特征。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但若控制不好,将产生种种并发症而致残、致死。中医一般将消渴分为上消、中消、下消三种类型。采用药膳辨证治疗,有助于降低血糖及尿糖,减轻症状。 中消型:常以多食易饥为主,伴有口渴多饮、口苦、口臭、口干、小便频多、大便干结、头晕目眩、形体消瘦、舌红等症状。治宜清胃泻火、养阴生津。可用山药粳米粥:山药 50克、黄精20克、沙参15克、粳米100克;将山药研为细粉,黄精、沙参水煎煮,过滤取汁,以药汁加粳米、山药粉...
-
壮医巧治高血压:民族奇术
壮族医生治疗高血压,常用一些取材方便的药物来配制药方。常见的治疗处方有以下几种: 一是用香蕉根 300克,地龙10克,加水煎煮后取药汁服用。活血化瘀效果较好,适用于高血压伴有手足麻木者。 二是用米醋20毫升,加入适量冰糖煮开后饮用。每日1次。软化血管效果较好,适用于高血压伴有手足发凉,感觉减退者。 三是取玉米须30克,加水煮开15 分钟后,倒出药汁,加入冰糖调味服用。1日3 次。利尿效果较好,适用于高血压伴有尿色黄赤量少者。 四是取花生仁50克,浸泡在食醋中,7天后取花生仁服用。每天晚上临睡前取醋浸花生仁数粒,嚼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