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治 第6页

医治 第6页

  • 神经性皮炎“顽癣”中医治方

    神经性皮炎“顽癣”中医治方

      神经性皮炎,中医称为“顽癣”。顽癣者,顾名思义,大多是顽固难愈的。《诸病源候论》记载:“摄领疮加癣之类,生于颈上,痒痛,衣领拂着即剧”。实际情况正是这样,大多数“顽癣”患者的病灶确是发生在颈项部,此外,还有发生在肘窝、胳窝、前臂、股、小腿、后腰部、会阴和肛门周围的。其症状多为:皮肤上出现聚结性扁平丘疹,呈圆形或多角形,大小如粟粒或高粱粒,沿皮脊方向扩延,状似席纹,皮肤变厚变硬,呈苔癣状,剧痒。其病因多由情志不遂,闷郁不舒,心火过旺,以致气血运行失调,凝滞于皮层;也有因脾脏湿热,复感风邪,蕴阻肌肤而发病。现代医学...

  • 四川名医治皮肤瘙痒方

    四川名医治皮肤瘙痒方

    四川名医治皮肤瘙痒(外感风寒)方: 处方:麻黄、桂枝各6克,蝉蜕、炙甘草各5克,黄芪30克,地骨皮、白芍、茯神、大枣各15克,当归、川芎、熟地、杏仁、防风、远志各10克,生姜3片。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补气血,调营卫,祛风寒。用于治疗皮肤瘙痒,中医辨证属外感风寒型。这类证型多因气血不足,营卫失调,卫外不固,感受风寒之邪所致。症见每遇冷风、冷水刺激后,全身起风团,成片,以头面、四肢裸露部位多见。风团常多白色,抓后变红,同时瘙痒难忍,在温暖的环境中逐渐消失。病程较长,常年难愈。体质虚弱,畏...

  • 中医治皮肤瘙痒症 凉血祛风汤

    中医治皮肤瘙痒症 凉血祛风汤

      中医认为,皮肤瘙痒症多因素体不足,阴血亏损,又感风邪,郁于皮肤腠理,邪正交争,邪盛正衰,则出现全身皮肤瘙痒不适。治宜活血凉血,清热燥湿,疏风止痒。笔者采用凉血祛风汤治之,收效颇佳。   方法 生地30克,白鲜皮、玄参、苦参、金银花、连翘各15克,地肤子、牡丹皮、赤芍各12克,紫草、荆芥、防风各10克,升麻、薄荷、生甘草各6克,蝉蜕3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药渣再加水煎汤反复擦洗患处。一般用药两剂后即可。   上方中生地清热凉血;白鲜皮、苦参清热燥湿止痒;玄参滋阴凉血,清热解毒;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

  • 中医治愈女子全身水疱

    中医治愈女子全身水疱

    近日,在吉林省四平市,专治疑难杂症的中医丁云才再次来到患者刘洋家中,为她治病。丁云才采用口服汤药,中药制剂肌肉注射、喷雾、静脉注射等综合疗法,刘洋全身天疱疮基本消失,体表大面积出现了结痂。   去年5月,在四平车站前一家品牌快餐店打工的刘洋,突然发现手脚起水疱,红肿发痒,不久发展到全身,被诊断为大疱性类天疱疮,打针、吃药、涂药,均不见好转。因腿部发肿达到了不能下床走路的程度,再加上全身起大疱、淌黄水,奇痒无比,刘洋被这种痛苦折磨得生不如死。   刘洋大学毕业才2年,母亲双眼高度近视,父亲患抑郁症整天...

  • 临床用以医治顽固性皮肤溃疡

    临床用以医治顽固性皮肤溃疡

    中医把疮疡溃后总称溃疡,多由外感、内伤等要素形成气血瘀滞,堵塞经络,郁久化热,湿毒内蕴,蕴腐成疮。医治颇为扎手。中药黄芩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敛疮生肌之成效。临床用以医治顽固性皮肤溃疡,作用满意。   取黄芪200g,加入清水1500ml,武火煎沸后以文火煎至700ml,取二层洁净纱布过滤,再将药液以文火浓缩为500ml,冷后装洁净瓶备用。医治时以洁净纱布渗透药液外敷溃疡面,干后淋以药液,坚持湿润。一般用药3~5天后溃疡面渗出显着减轻,2周后即有新生肉芽安排,1个月为1个疗程。(魏忠义)...

  • 中医医治小儿紫癜

    中医医治小儿紫癜

    过敏性紫癜也称享—舒综合症,是一种以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炎症为病理根底的结缔组织病。临床特色除皮肤紫癜外,还有关节痛苦、腹痛、便血和肾脏危害。多见于学龄儿,男孩发病率高于女孩,四季均发病,但冬春季为多见。   学龄儿童患紫癜 中医医治有优势   中医学以为,本病发病的外因多为外感风热、湿、毒等外邪,或进食鱼、虾、海鲜、辛辣等炎热腥发起风之品,内因主要为素体,血分伏热。内因与外因相合,风热相搏,热入血分,扰动血脉,迫血忘行,血液溢于肌肤而发为紫癜;损伤肾络,血溢脉外,留而为瘀血,然后加剧病况。因此紫癜以风热...

  • 北京名医治连续性肢端皮炎方

    北京名医治连续性肢端皮炎方

    北京名医治连续性肢端皮炎(气滞血淤)方     处方:萆薜20克,土茯苓、鱼腥草、车前子、川芎、栀子、降香各10克,三棱、莪术、黄连、黄柏、黄芩、泽泻各9克,鸡血藤、当归尾各1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活血通络。连续性肢端皮炎,是一种以指(趾)末端的慢性、局限性、无菌性脓疱为特征的少见的皮肤病,病因不明,其发生常与指趾外伤或感染有关。本病初发于一个指(趾)末端的末节背侧皮肤,表现为化脓性甲沟炎,后出现指(趾)末端的群集小脓疱,常伴有甲损害。缓慢发展逐渐向近端蔓延,其...

  • 皮肤病中医治疗有明显优势

    皮肤病中医治疗有明显优势

    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等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过敏性皮肤病同病异治初探 皮肤病病种甚多, 中医治疗有明显优势。在明确 病性的前提下, 中医皮肤病的辨证以整体观念为核心, 审查内外, 整体察病。这就要求临床医生有良好的中 医思辨能力。中医思维方法包括经验思维、 取象思维、 逻辑思维、 辨证思维、 整体思维、 直觉思维、 灵感思维、 正向思维、 反向思维等 [1 ] 。由于皮肤病学是一门以皮 损形态学为特征的临床学科, 直观性较强, 故以取象思 维方法指导皮肤病中医治疗 。“象思维” 是通过取象 比类的方式, 在思维过程中对被...

  • 四川名医治再发性皮炎方

    四川名医治再发性皮炎方

    四川名医治再发性皮炎(肺经风热)方:     处方:桑白皮、地骨皮、牡丹皮、僵蚕、蝉蜕各10克,生地15克,白芍18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泻热祛风止痒。用于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中医辨证属肺经风热型。症见皮损多表现为明显红斑上覆少许鳞屑,患者自觉颜面皮肤紧绷灼热,伴轻度瘙痒,二便调或大便干,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专家点评:颜面再发性皮炎为在颜面反复发生红斑鳞屑性皮炎,多发生于女性,属于中医学“桃花癣”范畴。方中桑白皮、地骨皮清泻肺热;牡丹皮、生地凉血清热而不伤阴...

  • 皮肤瘙痒怎么办 中医治方

    皮肤瘙痒怎么办 中医治方

    皮肤瘙痒怎么办 (血热)治方     处方:当归、知母、苦参、紫草、凌霄花、牛蒡子各8克,防风、生地、丹皮各10克,蝉蜕6克,白鲜皮15克,槐花12克,薄荷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热凉血,祛风止痒。用于治疗皮肤瘙痒,中医辨证属血热型。发病多急而进展快,肌肤灼热,皮肤瘙痒较剧,遇热加重,得凉痒减,可见抓痕、血痂。全身症状可有身热心烦,口渴咽干,大便干,小便短赤,舌质红或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或弦数等。此为风热相博,客于肌肤所致。     专家点评:瘙痒是多种皮肤病的自觉症状...

  • 河北名医治皮肌炎方

    河北名医治皮肌炎方

    处方:生石膏、白花蛇舌草各30克,知母、金银花、生地各18克,牡丹皮、赤芍、生甘草各10克,玄参、大青叶各15克,玳瑁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散瘀通络,凉血消斑。用于治疗急性进展期皮肌炎、多发性皮肌炎,中医辨证属热毒内盛,痹结血络,气血瘀滞者。此期发病急骤,症见高热烦躁,肌肉、关节疼痛无力,胸闷心悸,严重者可见神昏谵语、抽搐,皮肌炎有紫红色水肿性斑,面、颈和胸部红斑,舌红绛,苔黄厚,脉数。常有感染、出血等并发症。此阶段,人体内自身免疫反应活跃,免疫性损伤严重,实验室检查示血肌酶明...

  • 多形红斑的病因病机中医治疗

    多形红斑的病因病机中医治疗

    □ 周涛 周冬梅 北京中医医院   多形红斑是一种急性炎症性皮肤疾患,皮疹多形,可伴有黏膜损害。重症型有严重的黏膜和内脏损伤。皮损多形性,好发于春秋季,年青女性多见。   本病与中医学文献记述的“雁疮”“猫眼疮”相类似。如《诸病源候论》雁疮候记载:“雁疮者,其状生于体上,如湿癣疬疡,多著四肢乃遍身,其疮大而热疼痛。得此疮者,常在春秋二月八月雁来时则发,雁去时便瘥,故以为名。”又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猫眼疮记载:“初起形如猫眼,光彩闪烁,无脓无血,但痛痒不常,久则近胫。”已故著名皮肤病专家赵炳南先生...

  • 药疹的中医治疗

    药疹的中医治疗

    凡口服、注射或皮肤粘膜直接用药而引起的机体异常反应叫药物反应。其中反应以皮肤粘膜发疹为主者则叫药物性皮炎,简称药疹。中医统称“药毒”。中医治疗分以下五型辨证施治。 一、风热型:患者皮肤相当于麻疹样、猩红热样,或荨麻疹样型的初起阶段。患处皮肤为丘疹,红斑,风团,来势快,多在上半身,分布疏散、或密集,发热作痒,伴有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散风清热。     处方:桑叶、菊花、牛蒡子、黄芩、蒲公英、白鲜皮、连翘、地肤子各.10克,山栀9克,荆芥、防风、甘草各6克,蝉蜕5克。     用...

  • 中医治麻疹发热

    中医治麻疹发热

      患者陈某,女,9岁半。发热七八天,伴轻咳。余观其神,神疲乏力,似睡非睡,察其色,颜面潮红,目泪汪汪。发际及耳根部,在灯光下隐约可见数枚散在性红色疹点,隐隐于皮肤之下,累累在肌肉之间。体温39.2℃,舌红苔薄黄,脉浮数。综观脉证,拟诊为风毒犯肺,肺气不宣之“麻疹——见形初期”。治宜辛凉透表,清热解毒。《麻科活人全书》告诫:“麻为火毒喜清凉”,又云“出之太迟,发表为贵;出之太甚,解毒最宜”,指明了该病的病性和治法要点...

  • 外阴瘙痒中医治方

    外阴瘙痒中医治方

    外阴部瘙痒甚至灼热痛痒难忍,伴有白带增多、异味或阴部干燥,可令人寝食难安。引起本病的原因有滴虫性阴道炎、真菌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外阴湿疹、外阴白色病变、卫生巾过敏、白带过多等。 外洗方:博落回100克,防风、白芷各50克,薄荷25克(后下),每日1剂。水煎浓缩为1500毫升,每次坐浴15分钟。一般用1次痒即止。 内服方:生地、当归、党参、丹参、茯苓各15克,五味子、天冬、麦冬、酸枣仁、玄参、甘草各10克。 加减:兼外风侵袭者加防风6 克,地肤子10克。阴虚肠燥者加制首乌、胡麻仁各10克。血分有热...

  • 脱发怎么办 老中医治脱发方

    脱发怎么办 老中医治脱发方

      中医认为,脱发最根本的原因是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因此,在治疗上应以补肝养肾为主——   补好肝肾让脱发远离您   周仲瑛 著名中医专家介绍:脱发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脱发是指头发正常的脱落;而病理性脱发是指头发异常或过度的脱落。   典型案例:2001年,周老曾接诊过一位女性脱发患者,37岁,有脱发史。1993年产后脱发加重,早晨起床梳头时一抓一大把,后来成片脱落。就诊时,头发稀疏、没有光泽,头皮有几块指甲大小的光滑皮肤,伴有身体消瘦、头昏、腰酸、怕冷、舌质黯淡、舌苔薄白等症状。经...

  • 全身性皮肤瘙痒 中医治“瘾疹”

    全身性皮肤瘙痒 中医治“瘾疹”

      患者刘某,男,75岁。2013年3月13日初诊。   主诉:全身性皮肤瘙痒1周,伴加重2天。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情况下突然发生全身性皮肤瘙痒,越抓越痒,前胸后背均可见满布的焮红色斑丘疹,抚之粗糙不平,发热感,更甚时头发内,四肢亦有瘙痒,尤以晚间休息时为甚。自述患此病已有20余年,每届春季必发。今春曾在当地村卫生室抗过敏治疗3天,一度皮疹完全消失。刻诊:患者一般情况可,无畏寒发热。胸部背部遍布焮红色斑丘疹,以手抚之碍手,有灼热感,无渗出及明显抓痕。经仔细追问病史,患者素有喜吃肥肉之嗜好。药用:荆芥10克,...

  • 春天多见荨麻疹中医治方

    春天多见荨麻疹中医治方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表现为边缘清楚的红色或苍白色瘙痒性风团块,可迅速发生与消退。春天万物复苏,是荨麻疹的多发季节。   荨麻疹按照病期,有急、慢性之分,急性荨麻疹风团发生较快,数小时内逐渐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迹,但可反复发作,甚至1日可发作多次。慢性荨麻疹全身症状较轻,皮疹数目较少,躯干四肢有大小不等的风团块,有痒感。中医治疗荨麻疹,给以疏风清热,凉血止痒的方药。   脱敏汤:金银花30克,连翘30克,菊花15克,桑叶15克,大青叶30克,白鲜皮20克,地...

  • 中医治脱发四类型

    中医治脱发四类型

      头发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生长过程和状态是不同的。根据《黄帝内经》中的描述,女孩在7岁,男孩在8岁的时候头发开始长得茂盛了;女性在28岁,男性在32岁时头发应该是最浓密、黑亮的;女性到35岁左右头发开始脱落,在42岁左右白发增多,男性稍晚一些,在40岁头发掉得多了,48岁左右白发明显增多。这是大多数人的生理过程,如果我们头发脱落、变白的时间提前出现,就说明我们身体的衰老程度太快太早了。   那么,脱发有哪些原因呢?根据中医理论,临床上常见的脱发大致有四种类型。      1、气血两虚型      这一型多见于久病,产...

  • 中医治疗白发

    中医治疗白发

    一般认为白发是由于机体功能逐渐衰退,气血精亏,不能上承于头,而出现白发。通常是从颈部开始,逐渐波及整个头部,这是老年生理变化。白发的形成主要与头发的皮质、髓质中含有色素颗粒的多少有关,色素颗粒多则发黑而泽,色素颗粒少则白无华。中医认为与精血亏虚、气滞血瘀有关。内服药物如下:      1、当归12克、白芍12克、川芎10克、熟地12克、白果5个、首乌9克、桑叶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2、生地15克、白薇15克、赤芍12克、丹皮12克、地骨皮12克、桑寄生12克、青皮9克、香附12克、远志12克、夜交藤...

  • 土法熏蒸医治痔疮

    土法熏蒸医治痔疮

    去年,无意中从一位朋友那里得知:她用发生石灰的热气熏蒸医治痔疮还真管用,这个土方法既不花钱,无痛苦,还痊愈得快,不复发。 于是,我便弄来10公斤生石灰,又找来一个装3公斤油漆的空小铁桶,在桶盖中间开一个6-7厘米直径的口子备用;每次意蒸讨装入生石灰约500克在桶里,洒50克左右的水在石灰块上,盖上桶盖。一两分钟后,生石灰块遇水后膨胀时,发出热气腾腾带着一股浓浓石灰味。的气体冲出桶盖口于时;便将患痔疮处熏蒸在气体上,很快便有一种发痒而舒服的感觉。 熏蒸过程中,注意根据气体温度的。变化调整患处与气体的位置,以取得利用气...

  • 三位中医治痤疮的经验体会

    三位中医治痤疮的经验体会

    寻常痤疮是一种与性腺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碍容性皮肤病,好发于青少年颜面部,临床以面部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为特征,易反复发作,中医药因其治疗痤疮疗效肯定,副作用小等特点,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本文介绍三位当代名老中医治痤疮的经验体会,读者可在中医师指导下选用。 1.王德林以风热火毒,湿热火毒二型辨证论治。 王德林,全国名老中医,著名中医耳鼻喉专家。王老认为,痤疮多由风热火毒或湿热火毒郁于肌肤引起,治疗以清热解毒,祛风止痒或清肠通便为原则。风热火毒型是由于肺,胃火毒和血热所引起,症见颜...

  • 中医治疗青春痘套餐

    中医治疗青春痘套餐

      青春痘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饮食不当、排便不畅、睡眠不佳、精神紧张、女性经血不调等均易导致青春痘的发作。   中医认为,从总体上看,如果体内平衡被各种因素打破,就有可能导致青春痘的正面“袭击”。因此,中医强调从饮食、排泄、作息等方面着手,进行综合调理。在这方面,中医有很多“战痘”套餐,颇为有效。   降火套餐:仙方活命饮   对于一些熬夜失眠、高热量饮食者,食物性属燥热,容易改变其血液状态,使身体出现斑、疹等。结合四诊,中医的诊断多是“热毒上火&rdqu...

  • "鬼剃头" 斑秃中医治疗方

    "鬼剃头" 是俗称,医学上的名称是斑秃,若所有头发脱落,称为全秃,全身毛发尽落则称普秃。中医学上认为斑秃是肝肾亏虚所致。头为血之余,头发能反映肾的状态,而肾藏精生髓(髓有造血功能),因此若肾气亏虚,血气不畅,头发便会枯旱脱落。 取蛇床子500克、百部250克、黄柏100克、青矾20克,用75%酒精3000-4000毫升(冬季1000-2000毫升),浸泡1-2周,去渣。每次取100毫升浸液加入甘油20毫升擦摩患处,每天1次,一般1周可见效,连用1个月左右。 中医治疗「鬼剃头」的方法是养血养阴、壮肾及行气活血,藉以改...

  • 名医治痤疮经验

    名医治痤疮经验

    陈彤云,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著名皮肤科专家、国家级名老中医。擅长诊治皮肤科疾病,尤其在诊治黄褐斑、痤疮、扁平疣等损容性皮肤病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从事中医皮肤科临床工作的 60余年中,陈彤云教授曾治愈过无数的痤疮患者。痤疮又叫青春痘、粉刺,是最常见的慢性皮肤病。在我国,约有80%~90%.的成年人患有痤疮或曾经患过痤疮。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陈彤云将痤疮分为红色丘疱疹型、脓疮型、经前型和聚集型,并总结出可有效治疗痤疮的一些验方,现介绍如下。 一、红色丘疱疹型 此型痤疮患者的面部、背部可长出数量不等的红色丘疱...

  • 河南名医治面部色素斑方

    河南名医治面部色素斑方

    河南名医治面部色素斑(气郁血瘀)方 处方:柴胡、赤芍、薄荷、炙甘草各10克,当归、白术、茯苓、生地、白芍各15克,川芎、桃仁、红花各 12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加减:若气郁明显者,加香附、砂仁,以行气化湿和胃;若血瘀明显者,加水蛭、虻虫,以破血祛瘀;若夹热者,加牡丹皮、玄参,以清热凉血散瘀;若大便干结者,加大黄、芒硝,以泻热软坚通便等。 功效主治:行气解郁,活血通脉。用于治疗面部色素斑,中医辨证属气郁血瘀型。症见颧部及前额有黄褐斑,或色素沉着,或黑色斑,或胸胁闷痛,急躁易怒,失眠多梦,心烦,或大便干...

  • 中医治痤疮“肺风粉刺”

    中医治痤疮“肺风粉刺”

      病因病机   现代医学认为,痤疮是由于毛囊及皮脂腺阻塞,引发炎症反应导致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通常好发于面部、颈部、胸背部以及肩膀、上臂等部位,临床以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为主要表现,所有年龄段的人均可发病,但多见于青春期男女。中医将本病称为“肺风粉刺”,古代文献中又有“皶”、“面疱”、“酒皶”、“粉刺”、“面粉渣”、“酒刺”、&...

  • 中医治黄褐斑 中药面膜方

    中医治黄褐斑 中药面膜方

    黄褐斑,中医又称“肝斑”、 “黧黑斑”,是一种后天性黑色素沉着过度性皮肤病。皮损为淡褐色、深褐色或黑褐色斑片,其境界清晰,边缘常不整‘,形如地图或蝴蝶,对称分布于面部,表面光滑,无鳞屑,无自觉症状,常于日晒后加重。本病常见于妇女,从青春期到绝经期均可发生。如发生于孕妇,称妊娠性黄褐斑,可于分娩后逐渐消失,无需治疗。临床治疗除辨证施治内服中药外,辅以中药面膜外治,疗效颇佳。 中药面膜方:白芍、白芷、茯苓、 白菊花、白及、白僵蚕、白鲜皮、丹 参、丹皮。上药等...

  • 中医治疗痤疮 清心泻肺解毒散结

    中医治疗痤疮 清心泻肺解毒散结

      刘茂林,男,出生于1937年。河南中医学院教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诊治内科杂病40余年来,以诊治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为特长,创立新方近20首;主编《金匮阐要》、《高等中医应试指南·针灸学》,参编中医论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科研成果奖6项,主持3项。   组成紫草10克,白花蛇舌草30克,龙胆草8克,桑白皮15克,地骨皮20克,大黄10克,黄连8克,黄芩10克,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蝉蜕8克,薄荷8克。   功能清心泻肺,解毒散结。   主治痤疮属心...

  • 治疗青春痘的偏方 中医治疗痤疮

    治疗青春痘的偏方 中医治疗痤疮

      治疗青春痘的偏方 痤疮病机多属血热、湿热、热毒、血瘀,一般多将本病分为肺热证、血热证、胃肠实热证、热毒证、湿毒血瘀证等,治疗上分别选用泻白散合枇杷清肺饮、桃红四物汤、清胃散、五味消毒饮和除湿解毒汤等。但我们发现,临床辨治此类疾病也不尽如是,急性病注重辨病,而慢性病则注重辨体质,体质的调理对慢性病来说尤其显得重要。一贯煎、葛根汤、桂枝茯苓丸、荆芥连翘汤、黄连解毒汤、防风通圣散等经典名方使用的几率也较高。近来,笔者运用一贯煎原方或加味方治疗年轻女性的痤疮多例均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发现本方证所主治的痤疮等各种疾病患...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