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 第3页
-
如何用贝母蒸梨治咳嗽
贝母蒸梨是民间流传治疗咳嗽的一个验方,在秋冬比较干燥的季节,一些人出现感冒咳嗽后,就用贝母煮梨吃。有的人吃了有效,有的人吃后咳嗽反而加重了。这主要是因为不对症和制作方法的问题,一般人制作贝母蒸梨时都以为就是把贝母放梨里面蒸熟食用这么简单。其实,贝母蒸梨治疗咳嗽是有好多讲究的。 首先,贝母有川贝母和浙贝母之分。川贝母也称川贝,是一种比较贵的中药材。浙贝母即是浙贝,价格比川贝便宜许多。川贝和浙贝都可用于止咳,川贝止咳化痰效果较好,且有润肺的功效,特别适用于肺燥或秋燥所致的咳嗽。患者表现为咳嗽,伴有痰少、难咯,或痰中带血...
-
治咳嗽 川贝母和浙贝母
最近,覃女士9岁的儿子因感冒、发热,输液一个星期,烧是退了,但咳嗽依旧。于是,她按照老人的说法,给孩子炖了川贝雪梨冰糖,可连吃了5天,咳嗽非但没有好转,反而加重了。后来,她带着儿子到医院就诊后才治愈。覃女士很纳闷,川贝雪梨不是有良好的镇咳作用吗,我儿子吃了怎么会没有效果呢,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广西南宁市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李艳鸣点评: 川贝雪梨冰糖是有良好的镇咳作用,但覃女士的儿子经过抗感染治疗后,虽然呼吸道炎症得到了基本控制,但气道内仍有少量分泌物未排尽,此时应以疏风止咳、宣肺化痰为治疗原则,而服用川贝则...
-
冬季止咳三宝:川贝母冬花杏仁
冬季,感冒咳嗽的病人多了起来。咳嗽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等,患者需要到医院诊断用药,同时根据咳嗽的不同形式,也可以在家中做些中药茶饮,自我调理。 温肺止咳的款冬花 款冬花性味辛、温,为润肺止咳良药。 百合冬花饮百合30-60克,款冬花10-15克,冰糖适量。将二药同放砂锅中,加水浸泡半小时后,先大火后小火煎煮两次,每次20分钟。两汁合并后加入冰糖,饮水食百合。适合秋冬咳嗽,咽喉干痛,略见有痰者,对支气管炎、哮喘可作辅助治疗。 清热止咳的川贝 川贝性味苦甘、微寒,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作用...
-
咽喉发干疼痛 嗓子发痒 百合贝母茶胖大海茶
秋天天气干燥,喉咙常常干痒不适,造成很多咽喉问题。中医认为,喉是肺的门户,呼吸的通道。秋季气候干燥,外界燥邪侵犯肺部,易伤津液,肺失滋润,清肃失司,就会出现咽喉发干疼痛、嗓子发痒的感觉。所以治疗嗓子干痒的问题,应该从滋养肺阴、清除燥邪入手。日常预防嗓子干痒,不妨选择一些中药茶来保护嗓子,治疗咽喉疼痛等问题。 百合贝母茶 材料:百合、贝母粉、沙参各10克。 做法:将材料加入600毫升的沸水冲泡,焖5分钟后即可饮用。 功效:适用于过敏时,咽喉发痒干咳,咽喉充血、发炎等症状。因沙参...
-
青黛贝母粉枯矾治口腔溃疡
方法青黛、贝母粉、枯矾,按10:6:1的比例调匀备用。每次3~5克,外敷溃疡部位,日4~5次,同时用青黛10克开水吞服,每日3~4次。疗程1~3周。 病案举例罗某,男,35岁。2010年5月6日初诊。平素有药物、食物过敏史。平时吃鱼虾及某些药物(如扑热息痛、阿莫西林等)后易致全身起药疹,口腔黏膜溃疡,每每停止过敏源后都要2~4周口腔黏膜溃烂才愈合。近日因食火锅致口腔黏膜溃烂3天,自行购买草珊瑚含片、维生素B2片、地塞米松片等治疗后未见好转。诊见:口腔内多处凹陷性溃烂。诊断:口腔溃疡。用上述方法治疗1周后,溃...
-
化橘红:适用慢支肺气病人 推荐食膳甘橘炖川贝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丘振文主任中药师 产于化州地区的化橘红,是橘红中的上品。该药味辛苦,性温,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也提示化橘红有祛痰、消脂、促进平滑肌蠕动的功效,气滞型慢阻肺、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人不妨选用陈皮作为日常保健食材之一。但化橘红对于久嗽气泄或燥咳、阴虚咳嗽、痰热咳嗽的病人则不太适合。 推荐食膳 甘橘炖川贝 材 料:甘草3g,化橘红10g,半夏10g,川贝10g,瘦肉50g; 做 法:药材洗净后加水20...
-
贝母柚化痰又止咳 香菜消食下气治伤风
蜂糖贝母柚化痰又止咳 柚皮配伍川贝,可下气消食、止咳化痰、镇呕止呃、润肠通便。取一个柚皮,洗净后剥去内层的白瓤,将皮切碎,加川贝母10g,适量蜂蜜和饴糖,入锅蒸烂后密闭贮存。每天加少量黄酒内服,早晚各1次,每次1匙。此方主要用于医治老年性咳嗽和气喘。(魏中意) 香菜消食下气治伤风 香菜有发汗透疹,消食下气之功,适用于伤风、小儿麻疹或风疹透发不畅、消化不良等。取100g大米煮粥,煮至粥熟时下30g香菜末及调味品,再煮沸即成。每日1剂,连续3~5天。适用于风寒伤风、麻疹疹出不畅等。(...
-
当归贝母苦参丸引申应用
当归贝母苦参丸是《金匮 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 篇中治疗妊娠小便难的方剂。 在此方的基础上加味,用于证 属湿热为患的慢性肾孟肾炎 急性发作,急性子宫内膜炎、 直肠黏膜下脓肿等病,取得较 好的疗效,兹介绍如下: 病案1唐某,女,38岁。 三年前曾患急性肾盂肾炎, 经医院给服呋喃坦啶、肌注 庆大霉素等治愈。此次复发 已一周,再用上药疗效不显, 证见腰酸胀痛,尿频尿急,身 体疲乏,伴有低热,舌苔黄 腻,脉象濡数。辨证为湿热之 邪流注下焦。洽宜清热解毒 利湿。方用当归贝母苦参丸 汤剂:当归10克,浙贝母...
-
祝贺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 评论摘编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陈士林:屠呦呦教授获奖,表明了国际医学界对中国医学研究的深切关注,表明了中医药对维护人类健康的深刻意义,展现了中国科学家的学术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中国医药卫生界的骄傲。 青蒿素的发现是举国体制下的一次重大科研成果,是中医药工作取得的一次胜利,是全国科技工作者、科学家群体,共同努力的成果。在发现青蒿素的过程中,屠呦呦领导的课题组系统收集、整理了历代医籍、本草、民间方药,对多种中药开展了实验研究,历经380多次失败。 当前我国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