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第2273页
-
咳喘痰多 冯世纶抄方 射干麻黄汤案三则
笔者有幸跟随经方名家冯世纶教授抄方以来,受益颇多,从中摘取射干麻黄汤案三则,以飨读者。 医案 案一:张某某,男,56岁。咳喘1月,干咳无痰,喘息,受凉或下午喘重,喘时汗出,侧卧可眠,口中和,有哮鸣音,小便可,夜尿3~4行,苔白腻,脉细弦,左反关。 处方:麻黄10克,射干10克,紫菀10克,款冬花10克,五味子15克,细辛6克,姜半夏15克,炙甘草6克。7剂。服后咳喘愈,未再服药。 按:咳喘上气,喉中痰鸣,受凉喘重并喘时汗出,微兼有表,正合射干麻黄汤证。 案二:林某,...
-
临证治流行性感冒验方
王某,男,50岁,职工。2009年10月18日初诊。主诉近日偶感风寒,发病已2日。证见发热恶寒,鼻流流涕,咽喉疼痛,咳嗽无痰,口干思饮,体温37.5℃,下午全身酸痛、寒热较甚,脉象浮数,舌质红苔黄。 诊断:时行感冒(流行性感冒)。 辨证:风寒侵袭,入里化热。 治则:清热解毒,宣肺利咽。 方药:流感清解饮。处方:银花、连翘、桑叶、菊花、大青叶、鱼腥草各15g,生石膏30g,柴胡、黄芩各12g,牛蒡子、杏仁、羌活、葛根各10g,桔梗、甘草各6g。水煎服,每日1~2服,早晚分2次服,重症者每4~6小时...
-
外感风寒之邪出现咳嗽 刘渡舟经验方
咳嗽是外感、内伤疾病中常见的症状,是六淫外邪侵袭肺系或脏腑功能失调伤及肺系,肺气不清,失于宣肃而成的疾病,既可是单独的疾病,亦可为其他疾病的一个症状。程钟龄《医学心悟》中有言:“咳嗽者,肺寒也。肺主皮毛,寒邪侵袭皮毛,连及于肺,故令人咳。宜用止嗽散加荆芥、防风、紫苏子主之。”风寒咳嗽多可遵此方治疗,取效颇佳,下为临床常见病案一则。 患者向某,女,33岁,咳嗽咽痒5天就诊。咳白色黏液痰,气急。初起曾有鼻塞流涕,自服感冒药后缓解,现唯有咳嗽而来诊,察舌苔薄白,脉浮。予处方如下:麻黄10克...
-
防治感冒足浴方
1.桂枝20克,川椒、红花、艾叶各10克。放入药罐中,加水800~1000毫升,煎取400~600毫升,去渣取汁备用。每晚临睡前置温水适量,兑入药汁约100~200毫升,将双足浸入水中。每晚1次,连续使用1~2个月。 2.桂枝20克,麻黄、羌活、独活各15克,红花、细辛、艾叶各10克。放入药罐中,加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煮沸后倒入浴盆中,兑入温水适量,将双足浸入。每晚1次,每剂可用3天,连续使用1~2个月。 3.威灵仙、伸筋草各20克,当归15克,食盐25克。放入药罐中,加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煮沸后倒...
-
肺燥干咳 心火上炎 虚烦失眠食方大全
肺燥干咳 蜂蜜炖蛋 材料:蜂蜜35克,鸡蛋1 枚。 做法:先将蜂蜜加水300 毫升煮沸,打入鸡蛋,煮至微 沸,顿服,早晚空腹服用。 功效主治:本汤具有润肺 止咳的功效。适用于肺燥干 咳、久咳。 刘庆阳 心火上炎 饮芝莲茶 材料:黑芝麻(捣碎)15 克,莲子(带芯)20克,冰糖适 量。 做法:加水煮沸10余分 钟,去渣,代茶饮,每口1剂。 功效主治:用于心火上炎 所致的心胸烦热、手足心热、 口干咽干、心悸怔仲、失眠多 梦有良效。同时还能起到强 心、降压的功效。 覃海 猪尾狗脊汤 可治关节炎...
-
风寒风热感冒防治便方
感冒俗名“伤风”,是一种四季都可能发生的疾病,天 气时冷时热的时候,受凉受热,最容易得病,一般有头痛、 鼻塞、流鼻涕、打喷嚏、怕风怕冷、个身发烧等症。但由;于 气候的冷热和人体体质不同,又有风寒,风热的分别,治疗也应分别对待。 风寒 发烧怕冷,头痛,颈项活动不灵活,鼻塞,流清 涕,打喷嚏,咳嗽,吐痰稀白,浑身酸痛,不出汗,口不 干。脉浮有力,舌苔薄白。治疗宜用辛温解表,疏散风寒。 处方 (1)鲜葱头(切碎)5个 淡豆豉10克 生姜3片 水煎服。 (2)紫苏10克 路边荆15克 水煎服。...
-
董幼祺治疗流行性感冒经验方
董幼祺,全国名老中医,著名的董 氏儿科第六代传人,其临床上以推理论 病、推理论治作为指导思想,并运用董 氏儿科的独特经验治疗各种常见病和疑 难杂症。本期举验案介绍董老治疗流行性感冒经验,以飨读者。 1.湿温(湿热并重):王某某,女,15 岁。发热2天。前天起发热,体温39~(2 以上,伴咽痛,轻咳,流涕,恶心纳呆,稍有 恶寒。昨天在外院就诊,予阿洛西林、 阿昔洛韦静脉滴注及退热剂等,发热不 退。今晨起呕吐3次,无明显腹泻,同上 输液1次,发热反剧,呕恶不食,体温 39.8~C,服退热剂汗出而热不退,求助中 医。诊...
-
防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中医方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5月7日印发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中医药预防方案,为公众防疫开出中药处方。1.太子参10克、苏叶6克、黄芩 10克、牛蒡子10克煎服方法: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服为宜。专家解析:适用于素体虚弱,易于外感的人群。 2.大青叶5克、紫草5克、生甘草 5克煎服方法:每日1J良,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服为宜。专家解析:具有解毒清热功能,适用人群:面色偏红,口咽、鼻时有干燥,喜凉,大便略干,小便黄。3.桑叶10克、白茅根15克、金银花12克煎服方法: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一...
-
快速治感冒的民间便方
风寒感冒时,可以采取用温水泡脚出汗祛寒的方法,效果很不错。受凉是风寒感冒的诱因,通常感冒时有手脚冰凉的症状,多为受凉引起的风寒感冒,治愈感冒尽快排出寒气是关键。泡脚最好用木桶泡.更易出汗。受风寒严重时.可以一边喝生姜红糖水,一边泡脚,也可以取清艾条1/4 根。搓碎后放入木桶中,用滚开的水冲泡化开后,再加入温水泡脚,泡到全身冒汗。再多喝温开水,寒气同样很快能排出。 葱、姜、蒜是祛寒最好的食物,可以用儿片生姜加上一勺红糖煮水喝,可祛除寒气:也可以用几颗葱煮水喝发汗:当受凉又伴有咳嗽时,在生姜红糖水中加入几瓣大蒜一起煮,...
-
盛夏暑湿感冒中医治方
盛夏季节,气温较高,加之雨水很多,空气潮湿闷热,人们容易出现中暑症状。而很多病症又都与湿邪有关,所以盛夏应防湿邪侵袭。 湿既是一种致病因素,又是一种病理产物,它与脾胃密切相关。湿邪的存在,不同程度会影响脾胃之气的升降、胃的受纳及肠的传导,从而导致口苦、口黏、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溏薄不爽等现象。 中医认为,湿为阴邪,好伤人体阳气。因其性重浊黏滞,故易阻遏气机,病多缠绵难愈。不仅如此,湿邪亦好伤脾阳,因脾性喜燥而恶湿,一旦脾阳为湿邪所遏,则可能导致脾气不能正常运化而气机不畅,脾气不升,水液随之滞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