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病 第2页
-
瓜蒂散治疗温疫胸膈满闷,心烦喜呕,欲吐不吐,虽吐而不得大吐,腹中满,欲饮不能饮,欲食不能食,此疫邪留于胸膈;太阴病,得之2-3日,心烦不安,痰涎壅盛,胸中痞塞,欲呕者,无中焦证。瓜蒂散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瓜蒂散的秘方制作方法,瓜蒂散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温疫胸膈满闷,心烦喜呕,欲吐不吐,虽吐而不得大吐,腹中满,欲饮不能饮,欲食不能食,此疫邪留于胸膈;太阴病,得之2-3日,心烦不安,痰涎壅盛,胸中痞塞,欲呕者,无中焦证。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瓜蒂散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温疫胸膈满闷,心烦喜呕,欲吐不吐,虽吐而不得大吐,腹中满,欲饮不能饮,欲食不能食,此疫邪留于胸膈;太阴病,得之2-3日,心烦不安,痰涎壅盛,胸中痞塞,欲呕者,无中焦证。...
-
甘草汤(《伤寒论》。)治疗伤寒少阴病,咽喉干燥,疼痛灼热;肺痿涎唾;小儿撮口;痈疽热毒;羸劣老弱,体性少热,因服石散,而寒气盛,药伏胸膈,冷热不调,烦闷短气欲死,药既不行,又不能大便;中蛊欲死;热毒肿,身生瘭浆;舌卒肿起,满口塞喉,气息不通,顷刻杀人;豌豆疮欲出。甘草汤(《伤寒论》。)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甘草汤(《伤寒论》。)的秘方制作方法,甘草汤(《伤寒论》。)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伤寒少阴病,咽喉干燥,疼痛灼热;肺痿涎唾;小儿撮口;痈疽热毒;羸劣老弱,体性少热,因服石散,而寒气盛,药伏胸膈,冷热不调,烦闷短气欲死,药既不行,又不能大便;中蛊欲死;热毒肿,身生瘭浆;舌卒肿起,满口塞喉,气息不通,顷刻杀人;豌豆疮欲出。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甘草汤(《伤寒论》。)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伤寒少阴病,咽喉干燥,疼痛灼热;肺痿涎唾;小儿撮口;痈疽热毒;羸劣老弱,体性少...
-
茯苓汤治疗太阳病,若小便少者,津液当还入胃中故也;凡发汗太过,大小便难者;太阴病,无大热,其人烦燥,此为阳去入阴。茯苓汤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茯苓汤的秘方制作方法,茯苓汤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太阳病,若小便少者,津液当还入胃中故也;凡发汗太过,大小便难者;太阴病,无大热,其人烦燥,此为阳去入阴。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茯苓汤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太阳病,若小便少者,津液当还入胃中故也;凡发汗太过,大小便难者;太阴病,无大热,其人烦燥,此为阳去入阴。...
-
半夏汤(《伤寒论》。)治疗少阴客寒咽痛,伏气咽痛;伏气之病,谓非时有暴寒中人,伏气于少阴经,始不觉病,旬日乃发,脉微弱,法先咽痛,似伤寒,非喉痹之病,次必下利者;少阴病,咽中痛,恶寒呕逆;少阴病,为寒邪所客,痰涎壅塞,其人但咽痛而无燥渴、心烦、咽疮、不眠诸热证。半夏汤(《伤寒论》。)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半夏汤(《伤寒论》。)的秘方制作方法,半夏汤(《伤寒论》。)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少阴客寒咽痛,伏气咽痛;伏气之病,谓非时有暴寒中人,伏气于少阴经,始不觉病,旬日乃发,脉微弱,法先咽痛,似伤寒,非喉痹之病,次必下利者;少阴病,咽中痛,恶寒呕逆;少阴病,为寒邪所客,痰涎壅塞,其人但咽痛而无燥渴、心烦、咽疮、不眠诸热证。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半夏汤(《伤寒论》。)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少阴客寒咽痛,伏气咽痛;伏气之病,谓非时有暴寒中人,伏气于少阴经,始不觉病,旬日...
-
白通加猪胆汁汤(《伤寒论》。)治疗少阴病,阴盛格阳,下利不止,厥逆无脉,面赤干呕而烦躁;及寒湿腰痛;久坐湿地伤肾,肾伤则短气腰痛,厥逆下冷,阴脉微者;少阴中寒,阴盛格阳,热药相拒不入。白通加猪胆汁汤(《伤寒论》。)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白通加猪胆汁汤(《伤寒论》。)的秘方制作方法,白通加猪胆汁汤(《伤寒论》。)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少阴病,阴盛格阳,下利不止,厥逆无脉,面赤干呕而烦躁;及寒湿腰痛;久坐湿地伤肾,肾伤则短气腰痛,厥逆下冷,阴脉微者;少阴中寒,阴盛格阳,热药相拒不入。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白通加猪胆汁汤(《伤寒论》。)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少阴病,阴盛格阳,下利不止,厥逆无脉,面赤干呕而烦躁;及寒湿腰痛;久坐湿地伤肾,肾伤则短气腰痛,厥逆下冷,阴脉微者;少阴中寒,阴盛格阳,热药相...
-
从少阴病论治心肌致密化不全1例
心肌致密化不全是胚胎期心肌致密化过程失败 所导致的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肌病,其临床表现缺 乏特异性,以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血栓形成为 主,误诊及漏诊率较高。西医以对症处理为主,缺 乏特异性的治疗方法,而中医药在此方面有独特的 优势。本文报告 1 例明确诊断为心肌致密化不全的 患者,经西药治疗效果欠佳,从中医少阴病进行论 治取得了显著疗效。 1 病历资料 患者,男,29 岁,2016 年 9 月 2 日初诊。主 诉: 胸闷、气短 4 年,加重半个月。患者于 2012 年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以上症状逐 渐...
-
治顽固性呃逆 厥阴病之主方
病案:廖某,男,63岁。呃 逆频作1月余。一个月前自觉 有气自小腹上攻,攻至腹则腹 胀,胸闷气短,心中烦热,易 怒,全身无力,继则频频呃逆, 不能自止。舌淡、苔薄白,脉沉 弦无力。证属肝阳虚衰,冲气 上逆。 治以补肝阳,平冲降逆。 方选乌梅丸加减。处方:鸟梅、 黄连各6克,茯苓12克,白术 8克,炮附子(先煎)、干姜、川 椒各5克,细辛、黄柏各3克, 沉香4克,桂枝、当归、党参各 10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 剂。此方加减共服21剂,诸症 渐愈。 体会:乌梅丸出自《伤寒 论》,乃厥阴病之主方,古人主 要用于蛔...
-
乌梅丸作为厥阴病的主治方剂 治疗失眠
《伤寒论》中,乌梅丸作为厥阴病的主治方剂,对于治疗失眠等病症具有显著效果。笔者曾跟师上海市浦东新区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医师凌江红学习经方,现将笔者用乌梅丸治疗厥阴病失眠心得体会整理分享如下。 在接触经方之前,笔者曾治疗过许多失眠患者,部分患者有所改善,但多数患者疗效不佳。有些患者甚至因为长期服用安眠药物而出现耐药性,导致失眠症状反复发作。学习经方后,笔者了解到厥阴病失眠的病机主要在于阴阳失调、寒热错杂,且厥阴经当令在于凌晨1~3点,故对于一部分在固定时间醒来的失眠患者,尤其是在...
-
伤寒厥阴病经验方 当归四逆汤 乌梅丸 四逆散
厥阴病是伤寒发展过程中出现阴阳消长、寒热错杂的复杂病变,为六经病的最后阶段,多由传经而来,或病邪直中,或治疗不当,邪气内陷所致。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山东省名中医刘启廷从医70余年,善用经方,现将其临床运用《伤寒论》厥阴病四方经验整理如下。 当归四逆汤 《伤寒论》351条: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辨证要点:手足厥寒,麻木,甚至青紫,脉细欲绝。证属血虚寒厥。 药用:当归9g,桂枝9g,芍药9g,细辛9g,炙甘草6g,通草6g,大枣25枚。上七...
-
少阴病助阳抑阴四方经验 四逆汤 干姜附子汤 附子汤 真武汤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山东省名中医刘启廷从医70年,善用经方,现将其临床运用《伤寒论》少阴病助阳抑阴四方经验分享如下。 四逆汤 《伤寒论》323条: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辨证要点:脉沉细,但欲寐,精神萎靡,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呕吐,无热恶寒,或大汗出,或身有微热,热不剧,小便清长,舌苔白。证属亡阳欲脱,阴寒弥漫。 药用:炙甘草6g,干姜4.5g,附子9g。上三味,以水600ml,煮取240ml,去渣,温服。 方解:方中附子温肾回阳,...
-
衷中参西解读“厥阴病”
时振声(1930—1998),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是中医临床家,中西医结合专家。他幼承庭训,得到其父名医时逸人的口传心授,为他在中医理论和临床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是我国杰出的中医肾病学家,对肾脏病的中医辨证进行了许多规范化研究,率先提出了以正虚为主,兼顾邪实的辨证方案;他运用伤寒与温病理论对各种急性热病进行治疗,均能比较迅速地使病人体温恢复正常,缩短治疗过程。尤其是治疗中毒性痢疾、急性肝坏死、病毒性脑炎等危急重症,都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和卓著的疗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