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验方 第18页

验方 第18页

  • 治老年月经复行经验方

    治老年月经复行经验方

    经验方:熟地、黄芪各30克,当归、山萸肉、土炒白术各15克,香附、阿胶(烊化)、木耳炭各 10克,黑荆芥、甘草各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疗老年月经复行患者23 例,服用3~18剂,停用其他止血药,结果治愈 21例,无效2例。...

  • 治妇女倒经经验方

    治妇女倒经经验方

    经验方:当归、熟地各12克,沙参、白芍、牛膝、茯苓各 15克,丹皮、黑荆芥穗各10克。 加减:肝经郁火加栀子、黄芩各6克;阴虚加天冬、麦冬各12克;腰痛加续断、杜仲各12克;咳嗽加川贝母6克,杏仁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妇女倒经患者26例,治愈20例,复发6例。...

  • 治未婚未产妇女之闭经验方

    治未婚未产妇女之闭经验方

    中医将闭经称为经闭,多由先天不足,体弱多病,或多产房劳,肾气不足,精亏血少;大病、久病、产后失血,或脾虚生化不足,冲任血少;情态失调,精神过度紧张,或受刺激,气血郁滞不行;肥胖之人,多痰多湿,痰湿阻滞冲任等引起。   组方:石榴皮30克,红花20克,路路通12克。  用法:水煎两次取汁混合,分两次服,每日1剂。至月经来潮后,再隔24天服1-2剂(即下次月经来潮前三天)。  注:此方适用于未婚、未产妇女之闭经。一般有月经征象前服用二剂为妥,然后在下次月经前继服,效果良好。 做好计划生育,尽量减少宫腔手术,能有效预防闭...

  • 妇科带下病 刘启廷多年临床经验方

    妇科带下病 刘启廷多年临床经验方

      带下病指带下绵绵不断,量多腥臭,颜色异常,并伴有全身症状者。常见于现代医学的阴道炎、子宫颈炎、盆腔炎、妇科肿瘤等疾病引起的带下增多。正常女子自青春期开始,肾气充盛,脾气健旺,任脉通调,带脉健固,阴道内即有少量白色或无色透明无臭的黏性液体,特别是在经期前后、月经中期及妊娠期量增多,以润泽阴户,防御外邪,此为生理性带下。但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导致霉菌、阴道滴虫、念珠菌等细菌感染后引发妇科炎症,常出现白带色、质、量、味的异常,引发带下病。   病因脾肾亏虚,湿热入侵   中医学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脾气虚弱,...

  • 治疗倒经验方

    治疗倒经验方

    妇女月经量减少.甚至每次无月经出血.而月经周期前后出现鼻衄或吐血、咳血,持续几天后即自止.此症称为倒经.主要因经期血管脆性改变引起.少数患者可由子宫内膜异位所致.中医称其为逆经或经行吐衄.现介绍几则中药验方.供患者参考使用. 1.柴胡、郁金各6 克.丹皮、山栀子、生白芍、香附、怀牛膝、白茅根、茜草各10克。加水 1000毫升.煎取450毫升药液.分早中晚3次空腹服用.每日1剂。每次月经周期前1周左右开始服用。 2.荆芥炭6克.地骨皮、玄参、生白芍、北沙参、女贞子,怀牛膝各 10克.生地、熟地各15 克.旱莲草1...

  • 中医中药治疗血崩验方

    中医中药治疗血崩验方

    血崩是指月经过多或非时而下,像河流决堤,崩泻而下,凡功能性子宫出血、生殖器炎症、肿瘤等妇科疾病均可出现这一症状。严重的患者可持续数十天出血不止,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慌气短和全身无力等一系列严重贫血症状。治疗月经过多的方法虽多,但如应用不当往往会有一定的副作用。 中医中药治疗血崩有一定效果,副作用也小。血崩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西医以消炎止血或免疫治疗为主,如青霉素、止血敏、头孢曲松钠等。 现有一验方介绍如下。 方瓜种40~100 g,焙干研为末;杏树内皮40~100 g,焙干研为末。以上两药末加在一起,...

  • 卵巢囊肿内服外用合治验方

    卵巢囊肿内服外用合治验方

    卵巢囊肿在临床上多表现有小腹疼痛,小腹不适,白带增多,白带色黄,白带异味,月经失常,而且通常小腹内有一个坚实而无痛的肿快,有时性交会发生疼痛。中医内服外用合治效果良好。 外用方:丹参、桃仁、赤芍、炮穿山甲、鸡血藤各10克,水蛭6克,共研细末,加食醋调成膏状,做成药饼,敷患囊肿的小腹部,纱布覆盖固定,并用热物热熨15分钟,每24小时加醋适量调和1次,3日后更换药物,经期停用,3个月为一个疗程,连用1~3个疗程。 内服方:鹿角霜 30克,熟地20克,白芥子 30克,干姜10克,半夏12 克,陈皮10克,浙贝母10 克,...

  • 崩漏中医典型病案 李丽芸的治验方

    崩漏中医典型病案 李丽芸的治验方

    “崩漏” 是指妇女经血非时而妄下, 或量多如 注, 或淋漓不尽。本病是临床医生颇感棘手的疾病, 具有难治且易复发的特点。李丽芸为广州中医药大 学教授, 广东省名中医。业医 50 余载, 有扎实的理 论基础及丰富的临床经验, 对于崩漏的诊治有独到 的见解, 现将其治疗崩漏的经验撷要介绍如下。 1 疑难重症细究病因 李丽芸认为 , “崩为漏之甚, 漏为崩之渐” , 崩与 漏交替, 因果相干, 致使病变缠绵难愈, 成为妇科最 常见的疑难重症。诊断需与多系统疾病相鉴别,...

  •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 经验方七子益肾理冲汤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 经验方七子益肾理冲汤

    在临床中,备孕女性一般都需要检查卵巢储备功能。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是指卵巢内卵母细胞的数量减少和(或)质量下降,伴抗缪勒氏管激素水平降低、窦卵泡数减少、促卵泡激素升高,表现为生育能力下降和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比如月经稀发、月经量减少、闭经、不孕、潮热汗出、失眠等症状。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肖承悰教授为燕京萧氏妇科第三代传承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治疗本病有独特经验和思路,现总结如下。 冲任不足、血海空虚为病机 中医古籍中并无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

  • 洪子云传授的治痛经验方

    洪子云传授的治痛经验方

      编者按 北京聚医杰医药科学研究院院长江淑安13岁起跟师学徒,后又上中专、本科、研究生等学习中医。其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管理工作近40年,临证经验丰富,是深得时任卫生部部长崔月犁和卫生部中医司司长吕炳奎等肯定赞扬的铁杆中医。本版现设专栏介绍其临床常用且有良效的经验方。   处方:枸杞子、鸡血籐、炒杜仲、薏苡仁、白茯苓、山药各15克;补骨脂、菟丝子、女贞子、淫羊藿、桑寄生各10克;旱莲草12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月经来潮前一周开始服用。连服3个月为1疗程,或加大剂量熬制膏剂服用。   疗效...

  • 慢性盆腔炎可缓解症状的验方

    慢性盆腔炎可缓解症状的验方

    慢性盆腔炎是常见的妇科疾病,属于中医“妇人腹痛”“带下病”“痛经”范畴。盆腔炎是指女性生殖道及周围组织的炎症,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等。盆腔炎常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常转化成慢性,还会导致不孕和异位妊娠,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 中医认为,该病主要由瘀导致。患者因受凉、产后体虚、外伤、情志不畅等因素影响,会出现机体气血运行不畅的情况,日久化瘀,瘀血阻塞不通,不通则痛,导致局部疼痛。气血不能温煦,故...

  • 脾肾两虚型痛经 江淑安经验方

    脾肾两虚型痛经 江淑安经验方

      处方:熟地20克,山药15克,山茱萸15克,人参10克,菟丝子10克,枸杞15克,白术15克,白芍15克,丹参20克,当归15克,鸡血藤30克,甘草6克。   服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分3次服,连服20剂为1疗程,连用2~3个疗程。   说明:经闭又称闭经或不月,是指女子超过18岁月经未来(原发性闭经)或来经后又中段三个月以上不来者(继发性闭经)。在临床上分虚证、实证两种,本方是专门针对虚证。如属继发性闭经,如每月月经来潮时而无经来,却出现乳房、少腹胀满者,可于方中加入桃仁10克,红花6克或三菱1...

  • 痛经验方 红糖辨证选用

    痛经验方 红糖辨证选用

    痛经是困扰中青年女性的一种常见疾病,轻者尚能忍受,重则疼痛难忍,伴腰部酸痛,必须卧床休息,甚至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厥冷。蒲辅周老中医为中医界泰斗,治疗痛经常用以下验方,简单有效,都有红糖在里面,味道应该也不错,可辨证选用。 茺蔚老姜汤 茺蔚子(益母草代亦可)1两,煨老生姜1两,红糖2两。 煎取3碗,分3次热服。治疗经行腹痛,每月行经时服之,多年痛经往往亦愈。 当归艾叶汤 当归1两,生艾叶5钱,红糖2两。煎熬取3碗,分3次温服,每月经期服。...

  • 产后身痛 产后关节痛 温通止痛验方

    产后身痛 产后关节痛 温通止痛验方

    □ 沈宁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 上海沈氏女科调治胎前产后诸病强调“胎前宜清”及“产后宜温”,切忌攻伐,亦不可峻补,因为这两个时期是妇女特殊易损之时,过者有害,不足亦害,以和为妥,求其平矣。 妊娠必须清热调血,使血循经,以养其胎,即“胎前宜清”。凉药首选黄芩,次用蒲公英、黄连、竹茹、栀子。忌用过凉的秦皮、龙胆草、白头翁等。 注意养胎。“胎脉系于肾,胎气载于脾”。养胎之法,重在健脾固肾,所谓&...

  • 治妇人带下症 家父临床经验方

    治妇人带下症 家父临床经验方

    笔者整理家父临床经验,见其治妇人带下症,多以健脾、益气、利湿收效。对于湿热带下,也少以苦寒清热之剂,且多限于外洗。 湿热带下一般症见白带量增多,或黄带如米泔,或见黄緑加脓样带,或带下赤白相兼、腥臭有味,伴外阴瘙痒,小便短赤,口苦咽干,或伴发热。舌红苔黄,脉数。 对此类患者,家父也很少用止带方、龙胆泻肝汤之类苦寒清解之剂。而常自拟方,用党参、炒山药、炒薏仁、茯苓等品煎服。另用蛇床子、土茯苓、栀子等药每日外洗。 笔者不解。他说:湿热带下内服外洗,可增加疗效。健脾利湿,重于内服,针对带下以湿为病之本;解毒...

  • 治痛经湿热带下经验方

    治痛经湿热带下经验方

    治痛经方 处方:川楝子、香附各10克,元胡、五灵脂各5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主治:气滞型痛经,症见乳胁胀闷微痛,急躁易怒,嗳气频频,月经量少,经行不畅,舌紫暗,苔少,脉弦。 裴全真 治湿热带下经验 方法:取蛇床子、百部、黄柏各15 克,地肤子30克,白芷10克。水煎2次,混合后先熏浴、后冲洗阴道,每日熏洗2 次,每次l小时。每日l剂。 主治:湿热带下,症见带下量多色黄,质粘,腥臭,外阴瘙痒灼热,小便黄,大便干,舌红,苔黄腻,脉数。关伟澜...

  • 治经期腹冷刺痛经验方

    治经期腹冷刺痛经验方

    经验方:赤芍、元胡、没药各15克,当归、川芎、蒲黄、五灵脂各9克,小茴香6 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于行经前7天开始服用,连服7天。 疗效:本方治疗妇女痛经寒凝血瘀型,症见经期腹冷刺痛,月经多挟血块者60例,治愈45例,好转12例,无效3 例。...

  • 治妇女带下腹胀痛经验方

    治妇女带下腹胀痛经验方

    治妇女带下经验 方法:取黑芝麻500克,加红砂糖 (白糖亦可)500克,混合隔水蒸熟,1日 2~3次,1次1汤匙,饭前服。 主治:各类妇科带下证。蒋立人 治腹胀痛经验 方法:取莱菔子500克(中药店有售),白胡椒100克,炒焦研成粉,混匀备用,1日3次,1次50克,饭前服。 主治:气滞腹胀痛。 李允文...

  • 痛经验方五则

    痛经验方五则

    1.益母草30克,香附12 克,水煎服,每日2次。用于气滞血瘀型。 2.干姜15克,花椒6克,大枣10枚,红糖30克,水煎服,每日2次,于经前2-3天起服用。用于寒湿凝滞型。 3.当归、红糖各 15克,米酒15毫升,当归水煎取浓汁,加入红糖、米酒调匀,分 2次服,月经期3-4天服用,每日1剂。用于气血虚弱型。 4.黄精、制首乌各15克、鸡血藤、枸杞子、制香附各12 克,小茴香6克,水煎分2次服。用于肝肾不足者。 5.丹皮10克,黄连5克,生地15克,败酱草15克,薏苡仁24克,红糖12克,当归 15克, 白芍12克...

  • 回医常用治疗崩漏的经验方

    回医常用治疗崩漏的经验方

    中国回族医药是中华传统医学和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回族医药理论中其对妇女生理结构及功能的认识,特别是在崩漏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将治疗崩漏常用药物及方剂介绍如下。 回医常用治疗崩漏的药物 诃黎勒: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的果实,以黄橙色有光泽坚实者为佳。《回回药方》称“可不里诃子”。其味酸、涩,性温,能敛肺、涩肠、下气,用于治疗久咳、久泻、崩漏、带下、遗精等。 艾叶: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回回药方》称“阿福散汀”。其味苦、辛,性...

  • 产后缺乳自拟验方配合针刺及耳穴埋豆治疗

    产后缺乳自拟验方配合针刺及耳穴埋豆治疗

    首届江淮名医、安徽省名中医李伟莉从事中医妇科临床、科研、教学三十余载,对该病的治疗方面传承中又有创新,用药具有特色。由于孕产妇年龄的升高、剖宫产率的增加、社会心理等因素,导致了产后缺乳发病率升高。缺乳指产妇哺乳期内乳汁甚少,或无乳可下。多发生于产后2~3天至半月内,亦可发生在整个哺乳期。近年来,随着孕产妇年龄的升高、剖宫产率的增加、术后切口疼痛,社会心理因素等,导致该病的发生率升高,同时奶粉使用加重经济负担,奶粉安全问题威胁婴儿的健康。此外,现代医学临床治疗的药物较少,易被新生儿通过乳汁吸收,安全性待进一步研究。中...

  • 治奶水不足验方四则

    治奶水不足验方四则

    1.地锦草30克。水 煎服.或与鲫鱼1条同 煮饮之.连服3~5日。 2.当归15克.王不 留行9克。水煎分2次 服。每日1剂.连服3~ 5日。 3.通草15克.猪蹄 1只。炖服,每日1次,连 服3日。 4.豆腐12克.红糖 30克。上两味食材加水 500毫升。文火煮熟.加 入米酒30毫升.吃豆腐 喝汤,每日1次。连服3~ 5日。 (玉梅) 治卵巢囊肿验方二则 1.瞿麦、半枝连、生 牡蛎、昆布、海藻、白芥 子各30克.天花粉20 克,三棱、莪术、当归各 15克。仙茅、乌药、川 芎、重楼、炮甲、水蛭各一 1...

  • 子宫切口假腔经期延长从整体辨证予经验方原方

    子宫切口假腔经期延长从整体辨证予经验方原方

    近来年,子宫切口假腔一词在妇产科临床中被越来越多地提及,作为剖宫产术后的远期并发症[1],其造成的经期延长,行经时间超过7天以上,甚至淋漓半个月至20天方净,给患者造成了严重的心理负担,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西医学称本病为子宫切口愈合不良[2],是指剖宫产后由于子宫切口缺血或感染导致愈合缺陷损伤血管、组织坏死、缝线脱落、切口裂开等致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目前公认的原因主要为子宫切口位置不当及切口反复感染[3]。而西医目前治疗本病尚无有效而可靠的方法。导师雷磊教授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妇科学学科带头人,湖南中医药...

  • 治疗带下病的验方加味完带汤

    治疗带下病的验方加味完带汤

    张士舜,男,1939年生,第三、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首届名中医、石家庄市名中医。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石家庄市中医学会副理事长、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首倡“三辨论治”理论治疗肿瘤,多年来临床获显著疗效,现介绍其治疗带下病的验方加味完带汤如下。   组方 仙茅15克,仙灵脾15克,白术10克,山药10克,人参10克,白芍10克,车前子10克,苍术10克,陈皮10克,黑芥穗10克,柴胡10克,甘草5克。   功用 补脾肾、疏肝解...

  • 妇女炎症验方 治乳腺增生验方 治疗不孕验方

    妇女炎症验方 治乳腺增生验方 治疗不孕验方

    妇女炎症验方: 两片庆大霉素,两片抗菌优,两片甲硝唑研成粉末,加水溶解,冲洗。这是一位在医院上班的亲戚告诉我的,据说百用百灵!我用过效果很好。 *付医师 根治痛经外敷秘方:速效痛经贴:延胡索30克、五灵脂、三棱、莪术各15克、广木香、肉桂各9克、公丁香3克。研细粉,备用。经前5-7天开始取药粉适量,用白酒调成膏,填满肚脐外敷,胶布固定,每天一次。温经活血、行气止痛。治痛经、子宫内膜异味等。西药止痛药,只能缓解一时之痛,无法彻底根治。此方治疗痛经可以说是治一个好一个。痛经是因为气血不通产生了疼痛,...

  • 治疗痈症验方

    治疗痈症验方

    1.生姜片10克.艾叶3 克.用双手把艾叶揉成10 个小团.把生姜片放在痈上.艾灸在生姜上,点燃艾团.以感觉到疼痛为度,每日灸3次.10日为1疗程。注意:艾灸在痈周围,免得痈扩大。 2.苎麻根40克,芙蓉根30克.蓖麻子20克,用木棒锤烂成酱,外敷在痈上.每日敷1次,连敷 …次.具有清热解痈毒之功。 3.金银花、半枝莲、石膏各30克。黄柏、黄芩、知母各15克.水煎服,每日1 剂.连服15剂,具有清热解毒之效。 上述三种验方治痈症.同时用,效果显著。 (唐中元)...

  • 乳腺癌医治首推疏肝解郁 郁仁存治验方

    乳腺癌医治首推疏肝解郁 郁仁存治验方

    郁仁存是我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从事肿瘤临床研究50年,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共同的中西医结合医治肿瘤的学术思想和名贵经历。笔者作为国家级名老中医学术经历继承人,有幸随师侍诊,获益匪浅。兹将郁仁存医治乳腺癌临床经历总结如下。 病因病机 肝郁气滞为核心病机,医治首推疏肝解郁 “女子以血为本、以肝为先天”。肝的疏泄功用正常,则脏腑气机升降有度,乳房的气血运转晓畅。肝喜条达恶郁闷,郁怒之气在正常生理耐受限度下不会致癌,但若俄然、强烈和长时间接受精力影响,超越个...

  • 验方加减治疗经期延长验案

    验方加减治疗经期延长验案

    丹栀逍遥散出自《内科摘要》,是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逍遥散基础上加牡丹皮、栀子组成,药用炒白术、柴胡、当归、芍药、茯苓各一钱,甘草、牡丹皮、山栀各五分。该方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和营、清热凉血之功效,主治肝郁脾虚、化火生热而致烦躁易怒,或自汗盗汗,或头痛目涩,或颊赤口干,或月经不调,小腹作痛等。 江苏省扬州市名中医、仪征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张恩树认为:女子以肝为先天,以血为用,肝主疏泄,又主藏血,故妇科疾病多从肝论治。肝体阴而用阳,劳役过度、郁怒及经、孕、产、乳等无不耗伤阴血,以致肝失血养、气失疏泄,或气郁日久化...

  • 妇科肿瘤验方三则

    妇科肿瘤验方三则

    乳腺癌验方 柴胡、广木香、砂仁各7克,当归、赤白芍各10克,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生白术各12克,半枝莲、云苓、夏枯草、元胡、焦曲楂各15克,金银花30克,陈皮9克,太子参20克。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期间忌食无鳞鱼、螃蟹、大虾。 外阴癌验方 内服方:萆薢、赤茯苓各15克,薏苡仁30克,黄柏、滑石各20克,泽泻、丹皮、白蔹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外用方:珍珠、雄黄、儿茶各10克,青黛30克,冰片5克,黄柏20克。共研极细末,撒溃疡处,每天熏洗,换药2次。 早期宫...

  • 外阴枯萎症的中药验方防治

    外阴枯萎症的中药验方防治

    外阴枯萎症是绝经后老年妇女的常见病。主要表现为:大阴唇、小阴唇的皮下脂肪组织逐渐减少、消失,大阴唇变得干瘪,皮肤失去弹性,小阴唇和阴蒂萎缩变小.外阴阴毛变脆.容易脱落.阴道口失去张力而豁开。同时.由于外阴局部环境的改变.原来隐藏在阴部皮肤的非致病菌,变成了致病菌,引起局部炎症.使得外阴部的皮肤和阴道黏膜充血。糜烂,患者外阴部瘙瘁、疼痛或极度不适。另外.尿道和膀胱黏膜也多伴有萎缩,使尿道缩短.膀胱肌张力减弱,导致尿频、尿失禁等排尿困难。 因此.患外阴枯萎的老年妇女应保持外阴清洁.每日用温开水擦洗外阴一次.然后在局部...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