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黄褐斑 第3页

黄褐斑 第3页

  • 祛除黄褐斑

    祛除黄褐斑

    黄褐斑是一种令中青年妇女烦恼的色素增生性皮肤病。它的主要表现是面部皮肤出现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色素斑,颜色多为淡褐色、黄褐色,也有咖啡色或淡黑色。一般是对称地分布在眼周围附近、额部、颧颊部、鼻旁和口唇周围,边界清楚,表面皮肤光滑,不痛不痒,没有皮屑。 黄褐斑的发生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似与多种原因有关。应用中药治疗黄褐斑可以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中医认为,肝失条达,气机郁结,郁久化火,灼伤阴血,血行不畅,可导致颜面气血失和;脾气虚弱,运化失健,不能化生精微,则气血不能润泽于颜面;肾阳不足,肾精亏虚等病理变化均可导致颜面发...

  • 去黄褐斑的特效方法

    去黄褐斑的特效方法

      黄褐斑是一种色素增多性皮肤病,好发于面颊、额部、鼻和口唇周围,呈淡褐色或深褐色斑片状,青壮年女性多发。因其病治疗时疗程长,较难治愈,不易完全消退,且容易复发,属皮肤常见病及疑难病之一。笔者经多年临床实践认识到,黄褐斑的病因病机多与肝肾功能失调,情志不遂,脉络空虚,阴阳失衡进而瘀阻,致气滞血瘀,精血不能上荣于面有关。其中以肾气不足,肝肾精血亏虚为其本,七情内伤,肝气怫郁为其标。且由于“久病成瘀”,无论肝肾亏虚、七情内伤、冲任失调等均可致气血运行不畅,气血不和,导致气滞血瘀,脉络瘀阻,面部肌...

  • 治黄褐斑中药自拟方

    治黄褐斑中药自拟方

    黄褐斑是色素代谢障碍性损坏性皮肤病,多对称分布在面颊两侧,呈浅褐色至深褐色不规则形状的色素沉着斑,有的形似蝴蝶,故称蝴蝶斑。中医学称其为面尘,黛黑斑,好发于中青年女性。笔者自拟下方治疗该病取效良好。 方药组成:当归、茯苓、栀子、白术、丹皮、益母草各12克,赤白芍、熟地、川芎各9克,浙贝母、葛根、白芷各15克。水煎服,日1剂。 情志抑郁,肝郁化火加生地、柴胡、香附、黄芩、栀子;脾虚湿盛加薏苡仁、泽泻、扁豆、白蔻仁;肾阴亏虚加山萸肉、知母、女贞子、旱莲草、黄精;瘀血内阻加桃仁、红花;大便秘结,饮食少进,加火麻仁、郁...

  • 治疗黄褐斑方4

    治疗黄褐斑方4

    白附子、滑石、白芷各150克,研极细末,调匀,每次一匙,早晚清洗面部后,涂于患处,治黄褐斑。...

  • 二方治黄褐斑

    二方治黄褐斑

      验方1   丝瓜络10克,白茯苓10克,白僵蚕10克,白菊花10克,珍珠母10克,玫瑰花3克,红枣10克,先急火后文火煎煮,内服。   验方2   取益母草适量,用沸水浸泡,代茶内服。...

  • 祛风消斑治黄褐斑雀斑方

    祛风消斑治黄褐斑雀斑方

    处方:生地、熟地、女贞子各 12克,当归、川芎、赤芍、白芷、紫草各8克。 加减:月经量少或过期不行,少腹胀痛者,加制香附、红花各8克,以理气活血。 用法:每天1剂,水煎分3次服,连服1~2个月。 功效:养血活血,祛风消斑。 主治:妇女面部黄褐斑,见淡褐色或淡黑色斑疹,形状不规则,或呈蝶翼状,对称分布于颧、额、鼻等颜面皮肤,或兼月经失调,眼干目花,腰膝酸软,脉细无力。 胡晓娟 治雀斑方 处方:取芫荽(又名香菜)一把,加水浓煎,洗患处。 主治:雀斑。 马德才...

  • 雀斑黄褐斑 养颜祛斑方

    雀斑黄褐斑 养颜祛斑方

    不少女性朋友为了脸上的雀斑、黄褐斑苦恼,这类病证多见肝郁气滞,伴随胸胁胀痛、月经不调等。 养生方推荐:玫瑰陈皮酒 槟榔20克,陈皮10克,青皮10克,砂仁6克,荔枝核10克,请药店加工成粗颗粒,装入布袋,加入黄酒1600毫升,再用小火炖20到30分钟,密封。每天服用两次,每次大概20毫升左右。孕妇忌服。...

  • 去除黄褐斑 自制玫瑰醋

    去除黄褐斑 自制玫瑰醋

    用风干的玫瑰花苞加上白醋,自制成玫瑰醋,可促进新陈代谢,帮助消化,调节生理机能,从而起到去除黄褐斑的养颜美容之效。让人面色红润、精神焕发,使肌肤看起来更年轻。 将250克玫瑰花苞放到罐子中,加入白醋,醋要淹没玫瑰花,泡3天,玫瑰花吸收了部分醋,再补充一些醋。再泡5天,等醋的颜色变得比较深时,将玫瑰花取出食用,醋可以加水稀释后饮用。如果觉得口味难以接受,也可以和蜂蜜混合之后喝,口感酸酸甜甜的很好喝。玫瑰醋也可以外用,将醋以1:8 的比例加入矿泉水,用来泡纸面膜,然后将纸面膜敷贴在脸上,每周使用2~3次。注意白醋要使...

  • 中医对黄褐斑区分来加以治

    中医对黄褐斑区分来加以治

    特约专家、北京市西城区民政中医门诊部副主任医师 曹淑芬 黄褐斑是一种面部的色素沉着病, 其特症为黄褐斑片会分布于面部,也称 肝斑,而在中医上古称黧黑斑。一些妇 女在怀孕中容易出现此斑,而在生产后 却减轻或消失。因其多出现于脸上,故 当侵犯的面积较大时,便会造成容貌上 之困扰,而影响病患心理及人际交往等 活动。传统中医认为,黄褐斑虽为皮肤 病变的一种表现,但其是为诸多原因所 引起内在脏腑之功能失调所致。此类病 患可能因长期生活忙碌紧张或休息不足 以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出现中医所谓 之肝气郁结、肝经火旺的症候,且也会...

  • 去黄褐斑验方3

    去黄褐斑验方3

    炙黄芪30克,党参24克,炒白术15克,朱茯神15克,炒枣仁12克,炙远志15克,龙眼肉15克,当归15克,蝉蜕6克,炙甘草6克,大枣6克,熟地15克,枸杞子15克,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水煎服,适用于心脾两虚,肾阴不足者...

  • 分虚实治疗黄褐斑

    分虚实治疗黄褐斑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色素增加性皮肤病,常继发于妊娠、肝病、肺结核、慢性酒精中毒、癌症、口服避孕药及苯妥英钠等药之后。其发病机制是黑素细胞活性增加所致。用中医药治疗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中医临床辨证发现,黄褐斑患者有虚证,也有实证,虚证多过实证,多是虚实相夹。实证则用泻药,泻掉实邪,脸上的斑点就能去掉;若为虚证,则补气血,血气充足,血管扩张,而色就能红润,并渐渐地将脚点化掉。 肝郁气滞:面生黄斑,迅速增多,伴两肋不舒、口苦咽干、易怒易惊,方用凌霄花、益母草各15克,香附10 克,柴胡、丹皮、当归、赤芍、白...

  • 中医治黄褐斑 中药面膜方

    中医治黄褐斑 中药面膜方

    黄褐斑,中医又称“肝斑”、 “黧黑斑”,是一种后天性黑色素沉着过度性皮肤病。皮损为淡褐色、深褐色或黑褐色斑片,其境界清晰,边缘常不整‘,形如地图或蝴蝶,对称分布于面部,表面光滑,无鳞屑,无自觉症状,常于日晒后加重。本病常见于妇女,从青春期到绝经期均可发生。如发生于孕妇,称妊娠性黄褐斑,可于分娩后逐渐消失,无需治疗。临床治疗除辨证施治内服中药外,辅以中药面膜外治,疗效颇佳。 中药面膜方:白芍、白芷、茯苓、 白菊花、白及、白僵蚕、白鲜皮、丹 参、丹皮。上药等...

  • 黄褐斑方三

    黄褐斑方三

    生熟地各15克,玄参、天花粉、知母、黄柏、炙龟板、茯苓、山栀、柴胡、丹皮各10克。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本方用于因肾虚蕴热而导致的黄褐斑。...

  • 黄褐斑方五

    黄褐斑方五

    益母草粉7.5克,白附子6克,白及7.5克,白蔹6克,轻粉1,5克,钟乳粉6克,密佗僧4.5克,细辛末1.5克。各研极细末,混合均匀,装瓶备用。晚上睡前用人乳或温水调和,涂患处,次日用温水洗去。本方治疗黄褐斑有效。...

  • 治黄褐斑 老年斑经验方

    治黄褐斑 老年斑经验方

    治黄褐斑经验 方法:取冬瓜汁、白醋各等量,调匀搽面部,一日2~3次,搽后过10分钟洗去,连用半月即可除净。 主治:黄褐斑、蝴蝶斑。 董安国 治老年斑经验 方法:取芦荟适量,挤汁液涂抹患处,早晚各1次,1个月左右老年斑便可由深变浅以至消失。 主治:老年斑。 梁慈心...

  • 黄褐斑的去除方法

    黄褐斑的去除方法

    黄褐斑,又名“肝斑”、 “蝴蝶斑”,为颜面部出现局限性淡褐色皮肤色素改变,其病损为黄褐色或咖啡色斑片,形状不同,大小不等,表面光滑无鳞屑,好发于颧、鼻、额及口周围,常呈对称性分布,个别患者,可波及整个面部,有时可互相融合,状如蝴蝶,日晒后可加重。 本病以中青年妇女为多见,一直困扰着广大爱美的女性。该病多由体内激素分泌水平下降,加上来自,工作、生活各方面的压力,心情抑郁,精神紧张,很容易造成内分泌紊乱而引起皮肤干燥,面部晦暗无光,色素沉着,又因日光照射或化妆品的不良刺激...

  • 三方法淡掉黄褐斑

    三方法淡掉黄褐斑

      如何淡掉黄褐斑?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主治医师毛曦晔介绍,市民可以通过几个方法淡黄褐斑。   治疗法。第一是,在背部膀胱经辨证取穴针灸调理。中医认为,黄褐斑主要是淤血所致,通过膀胱经刺激穴位,可以调理淤血情况;第二是,在长黄褐斑的部位,通过针刺加电针疗法,疏通经络,达到淡斑效果;第三是,通过耳穴埋豆疗法调理。耳朵上有很多穴位,对应人体各个脏腑和部位,通过辨证埋豆,可以调理。   按摩法。黄褐斑比较严重者,平时也可以多按摩迎香穴、下关穴、太阳穴、合谷穴和三阴交等穴位,这些穴位可以疏通气血,同样可以...

  • 黄褐斑方二

    黄褐斑方二

    党参12克,黄芪15克,白术10克,淮山药15克,扁豆、茯苓各12克,黄柏、黄芩、泽泻各10克,六一散6克。水煎服,日1剂,早晚服。本方健脾利湿清热,适再于因脾虚湿热而导致的黄褐斑。...

  • 中药祛除黄褐斑2

    中药祛除黄褐斑2

    脾虚血瘀证可见面色苍白或萎黄,神疲乏力,气短心慌,饮食减少,脘腹胀满,经来延迟,经血稀淡,舌质淡,脉细。可用基本方加炙黄芪6克,潞党参10克,炒白术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3克。...

  • 主治黄褐斑药方

    主治黄褐斑药方

    方药:柴胡、川芎、香附、白芍、丹皮、茯苓、丹参、当归各10克,黄芪15克。水煎早晚分服,每日1剂,30天为1疗程。主治:黄褐斑。 疗效:治疗46例,显效25例,有效1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3%。...

  • 中药祛除黄褐斑3

    中药祛除黄褐斑3

    肾阳虚寒证可见面色白,形寒肢冷,腰膝酸软无力,小便多,舌淡苔白,脉沉细,斑色深褐难治。基本方加熟附片6克,炙桂枝6克,熟地12克,仙灵脾10克,菟丝子15克。   以上各方需连服二个月。每天一剂。如有效果,可继续服用一个阶段。...

  • 去黄褐斑验方4

    去黄褐斑验方4

    。②柴胡9克,生地15克,白术9克,丹参15克,香附12克,茯苓12克,薄荷3克,煨姜15克,蝉蜕6克,水煎服此方用于肝郁脾虚者。...

  • 黄褐斑外治法方1

    黄褐斑外治法方1

    五白膏(含白芷、白附子、白及各6克,白蔹、白丁香各4.5克,密陀僧3克,共研末,加蛋白或白蜜调膏备用)外涂。...

  • 去除黄褐斑的土方法

    去除黄褐斑的土方法

      黄褐斑,中医称为“黧黑斑”,“面尘”,因其对称分布,状如蝴蝶,又形象地被称之为“蝴蝶斑”。西医认为本病与内分泌有关。妇女妊娠期较多见,也常见于绝经期及妇科疾病患者。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肾阴不足,肾水不能上承,或肝气郁结,郁久化热,灼伤阴血,或劳伤脾土,气血双亏,使颜面气血失和所致。笔者几年来共收治黄褐斑患者290多例,分为三种证型予以论治,均获满意疗效。   肝郁气滞型:患者以妇女为主,同时伴有肝病、不孕和月经不调病史。证见性情急躁,...

  • 去黄褐斑验方1

    去黄褐斑验方1

    白僵蚕,白牵牛等分为细末,蜜调搽...

  • 治黄褐斑内服外洗方

    治黄褐斑内服外洗方

    内服方 桂枝6克,白芍15克,甘草6克,黄芪30克,当归12克,女贞子15克,五味子10克,大黄10克,土鳖虫1克(研末冲服)。水煎服,每日1剂。一般需服用1个月。   外洗方 茜草、白芷各10克,赤芍、苏木、红花、厚朴、丝瓜络、木通各15克,紫草30克。加水2000~2500毫升,煮沸15~20分钟,外洗面部并湿敷,每日2~3次,2日1剂,直至痊愈。 (郭旭光)...

  • 内分泌失调黄褐斑 陈宝贵经验方

    内分泌失调黄褐斑 陈宝贵经验方

      黄褐斑是一种获得性色素沉着皮肤病,亦称为“肝斑”、“黧黑斑”。主要表现为脸面部的色素沉着斑,轻者为淡黄色或浅褐,点片状散布于面颊两侧,以眼部下外侧多见;重者呈深褐色或浅黑色,似面罩般遍布于面部。本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内分泌失调为主要原因。   陈宝贵临证秉承《灵枢》“司外揣内,司内揣外”之旨,认为凡病正如《丹溪心法》所言:“有诸内者,必形诸外。”根据临床黄褐斑者多为女性,而黄褐斑者十有八九伴...

  • 银耳祛除脸部黄褐斑雀斑

    银耳祛除脸部黄褐斑雀斑

    银耳有滋阴补肾,提神补气的功效。常吃可以祛除脸部黄褐斑、雀斑,使皮肤光泽红润,效果堪比燕窝。 泡发银耳一般用冷水或温水就可以,时间在2~3小时,以完全泡发为准,泡开后摘净根部的杂质,用清水洗几次即可烹制。不过要注意,发好的银耳应一次烹制完,剩余的不宜放在冰箱中冷藏,否则会造成营养成分大量流失。煮熟的银耳也不宜放置过长时间,因为在细菌的分解作用下,其中所含的硝酸盐会还原成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害。所以,再美味的银耳,过夜后也不宜食用。 连淑兰...

  • 黄褐斑及其防治良方

    黄褐斑及其防治良方

    黄褐斑,中医称为黧黑斑、面尘。因其对称分布,状如蝴蝶,又形象的称之为蝴蝶斑。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肾阴不足、肾水不能上承,或肝气郁结,郁久化热,灼伤阴血,或劳伤脾土,气血双亏,使颜面气血失和所致。西医认为本病与内分泌有关。妇女妊娠期较多见,也常见于绝经期及妇科疾病患者。 本病男女均可发生,但以女性多见。皮损对称发生于颜面,尤以两颊、额部、鼻、唇及颏等处为多见。损害呈淡褐色至暗褐色斑片,指甲至钱币或小儿手掌大,边缘清楚或模糊不清,临近者倾向融合。 为了方便读者掌握病情,准确用药,在此分为三种证型予以论治。 1.肝郁气...

  • 黄褐斑病因病机探源

    黄褐斑病因病机探源

    黄褐斑临床属难治之疾,探索促使其发生发展的多种因素,对临床治疗将起到重要作用。   谈到黄褐斑的病因病机,多数学者认为与肝、脾、肾功能失调及外受风邪有关。但国内外既往的研究文献表明,循此思路进行治疗者,有些疗效并不满意。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除肝、脾、肾等因素外,胞宫失常、冲妊损伤在黄褐斑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胞宫失常   黄褐斑之因于女子胞宫失常者主要表现在功能失常和实质失常两方面。   功能失常者常见的有月经不调。女子以经血为用,若血虚、血寒、血热、血瘀、气虚、气滞,易导致痛经、闭经、月经过多、...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