臁疮 第9页
-
配制槐柳膏治臁疮50例均有效
发生于小腿内外侧的慢性溃疡,称为臁疮,又称裙边疮、裤口毒。多由于经久站立或担负重物,致下肢脉络淤滞不畅,加之湿热之邪下迫,气滞血凝,蕴酿而成。临床以经久难以收口,或虽经收口,每易损伤而复发为特点。好发于长期从事站立工作,并伴有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 配方及用法:当归15克,生地15克,防风10克,双花10克,连翘10克,透骨草15克,穿山甲15克,轻粉30克,五倍子30克,铜绿30克,乳香15克,没药9克,血竭15克,麻油500克,黄丹120克,槐枝、柳枝若干。将上药(黄丹除外)放入麻油中,文武火煎至药枯去渣...
-
我用单味苍耳子砸猪油治臁疮2剂除根
蒋立顺,男,26岁。右腿下部患臁疮,由膝至踝,皮肤青紫,不时裂纹流黄水,渐渐往四周浸淫,已年余之久,屡治不效。用此偏方2剂除根(第二次加入松香末50克),至今数月未见复发。 配方及用法:苍耳子100~200克炒黄,研成细末;生猪膘油200~300克,放青石板上,用斧子砸如糊状,边砸猪油边掺入药末,使药末与油混匀后待用。用时先将疮面用生石灰水(生石灰500克,开水4000毫升,冲泡1小时,去渣用清水)洗净,然后将药膏摊贴在疮上,外用绷带扎好,冬季5~7天,夏天3日左右取下。 百姓验证:江苏通州机械厂江国妹...
-
我用博落迴冰片臁疮散治臁疮68例全部治愈
主治:臁疮(俗称“老烂脚”)及一切化脓性感染。 配方及用法:博落迴100克,冰片5克。将博落迴闷成炭,研细末加入冰片即成臁疮散。用时取适量敷患处。 疗效:我用此秘方治疗臁疮68例,病程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14年,皆获治愈,治愈率100%。 注意:此偏方只准外用,忌内服。 百姓验证:李某,女,58岁,患臁疮14年不愈。经用臁疮散治疗,100天痊愈。 荐方人:江西南昌市农工中草药第一门诊部特药中医师 朱斯龙 引自:《亲献中药外治偏方秘方》 来源:《中国民间秘验偏方大成(史书达)》...
-
大黄甘草 巧治臁疮
笔者临床用生大黄、甘草治疗臁疮,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方药:生大黄15克,甘草3克。用法:先将大黄研极细末,另取甘草捶碎,去净纤维,取细粉,共搅匀。先用温开水洗净疮面,揩厂后均匀撒布药粉,再用“千层”(又名“千张”或“百叶”,为纯黄豆制成品,以薄而韧者为良)覆盖包好。如有渗出液外流,叮听其自然,第2天再洗。每口换药1次。轻者换药3-5次,重者 8-9次,即可新生肉芽。此n寸不可再洗,药粉可少用或不用,但“千层”必须每日换1次。当结痂牢固时会发生痒感,不可揭去痂盖,隔5-7 日或7门以上,痂盖 会自然脱落。 江...
-
臁疮分型辨治 典型医案
臁疮是发生于下肢经久不愈的溃疡,常继发于下肢静脉功能障碍性疾病,关于臁疮历代医家均有较详尽的论述,《疡医心得集》载:“臁疮者,生于两臁,初起发肿,久而腐烂或津淫搔痒,破而脓水淋漓……”,其表现为以小腿下部内外侧溃疡,经久难愈,愈后不久又溃为特征,故又称为老烂腿、裙边疮、裤口毒等。多由久立或负重,日久耗伤气血,致小腿筋脉横解,青筋显露,郁阻脉络,影响气血运行,复因湿热下注,气血凝滞而成;或因小腿皮肤破损染毒,虫咬湿疹而诱发。病变部位大多在内踝上三寸处(内臁),内侧多于外侧,以痒痛、红肿、糜烂、溃烂、疮口下陷,...
-
臁疮(秘方数:12)
本病是发生于小腿下三分之一胫骨脊两旁、踝部皮肤和肌肉之间的慢性溃疡。因其发病部位在裙边,故又称“裙边疮”。患病后长年不愈,俗称“老烂脚”,现代医学称小腿慢性溃疡。臁疮患者多有经久站立工作史,患肢多有下肢静脉曲张病;溃疡发于小腿下三分之一处,踝骨上端的内外侧,而以内侧为多。溃疡日久不愈,疮口凹陷,边缘形如缸口,疮面肉色灰白,流溢灰黑或带绿色秽臭脓水,若疮面碰伤或损伤血管,容易出血。溃疡周围皮肤色素沉着,可伴有皮炎、湿疹。本病常反复发作,在发作时先痒后痛,焮红漫肿,继则溃烂蔓延很快。如疮面肉色较红,脓水变稠,此为将敛之...
-
恶疮臁疮 委中穴放血等针灸疗法
有些脓液多且严重而顽固的恶疮、溃疡,病程长,病位深,范围大,难敛难愈。这种疾病可以采用委中穴放血等针灸方法,还可参考外用药。豆腐渣就是其中一味良药。 《不药良方》提到:豆腐渣治一切恶疮,无名肿毒,用豆腐渣,在砂锅内焙热,看红肿处大小,制成饼子贴上,冷即更换,以愈为度。《养素园传信方》记载:生豆腐渣捏成饼,如疮大小,先用清茶洗净,绢帛拭干,然后贴上,以帛缠之,一日一换,其疮渐小,肉渐平。 豆腐渣可以单用,也可合用其他药物。《三湘医萃·医话》记载:余行医之初,每见村人患皮肤溃疡,脓水淋漓,终年不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