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足跟痛 第3页

足跟痛 第3页

  • 足跟痛的治疗方法 中药垫方

    足跟痛的治疗方法 中药垫方

    足跟痛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与受寒有关,有个简单的方法,就是自制花椒药垫垫在鞋底,能有效地缓解症状。中医认为,花椒和吴茱萸性辛、苦、热,有温里散寒止痛的功效;五味子性酸温,具有舒扩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组织营养代谢的功效。同时松软的药垫能消除神经末梢的机械性刺激,共同达到止痛的效果。 具体方法:取花椒、吴茱萸、五味—广各10克,研细末。按足跟大小缝制小布袋,将药末装入布袋内封门,放入患足鞋内,保证足跟踩在药袋上。每5大更换药袋内药末1次,15天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每晚用热水泡脚。 ·治足跟...

  • 足跟痛的中医治疗:花椒药垫

    足跟痛的中医治疗:花椒药垫

    足跟痛足老年人的常见病,多与受寒有关,有个简单的方法,就址自制花椒药垫垫在鞋底,能有效地缓解症状。 具体方法:取花椒、吴茱萸、五-味子各10克,研细末。按足跟大小缝制小布袋,将药末装入布袋内封口,放人患足鞋内,保证足跟踩在药袋上。每5天更换药袋内药末1次,15天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每晚用热水泡脚。 点评:中医认为,花椒和吴茱萸性辛、苦、热,有温里散寒止痛的功效;五味子性酸温,具有舒扩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组织营养代谢的功效,同时松软的药垫能消除神经末梢的机械性刺激,可达到止痛的效果。...

  • 足跟痛用跌打丸外治

    足跟痛用跌打丸外治

    足跟疼痛是老年人常见病,用跌打丸外治足跟痛有良好的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效果。 1.取跌打丸1枚,白酒50毫升,艾条1根。备小瓷碗1个,倒人白酒,将其点燃,放人跌打丸约10分钟后自动灭火,用残余的白酒涂擦患处数次,至局部皮肤发热后,将药丸捏成5X5X0.3厘米大小的薄饼,贴敷于患处。点燃艾条,行隔药饼灸。温度以不烫伤皮肤为度,每次30分钟为宜。灸毕,用敷料及胶布固定。以后用同样的方法,每天换药1次,5天为1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基本可愈。 2.取跌打丸2枚,白酒适量。将跌打丸用白酒蒸化成膏状备用。洗净患处...

  • 泡敷熏治足跟痛

    泡敷熏治足跟痛

    在生活中,经常会听到一些人抱怨,走路时间稍长一点,脚后跟就又酸又痛,这种情况在中老年人和产后的妇女身上更为常见。足跟痛让人很难受,但是往往没什么好办法。中医认为,这是肾气虚损、经络凝滞所致,用醋腐热敷能有效缓解疼痛。醋腐可软坚散结、舒筋通络,其温热作用能使气血流通,防治足跟痛。其实,对付足跟痛,应用日常生活中一些简易的方法就很有效。 1. 花椒有辛温发散的作用,所以花椒煮水也是常用的治疗足跟痛的方法。只需用15~20克的花椒与2升水共煮,然后用煮好的花椒水泡脚即可。 2. 将新鲜豆腐切成 2厘米厚的小块,放入箱冷冻...

  • 介绍一个治足跟痛有效浴脚方

    介绍一个治足跟痛有效浴脚方

    足跟痛可由足跟脂肪垫炎、跟腱炎、跟骨骨刺等疾病引起。中医认为,跟骨痛主要与肝肾阴虚导致筋骨失养,寒湿趁虚侵入,导致气滞血瘀、经络受阻有关。外治法(包括足浴)是治疗此症常用而有效的方法之一。现介绍一个治足跟痛有效浴脚方。 方法:取皂荚、血余各100g,加水2000ml,水煎至1500ml,每晚临睡前泡脚20分钟,经试用,第三天足跟痛有所减轻,坚持泡三个疗程,10日为1个疗程,足跟痛症状就消失了。 方中皂荚,又称皂角,为豆科植物皂荚的果实,其性辛温,有微毒,主要有祛风痰、除湿毒、止痛等作用,可治中风...

  • 气血不通畅容易出现足跟痛 熬水泡脚洗一洗

    气血不通畅容易出现足跟痛 熬水泡脚洗一洗

    有一年镇里有个老奶奶,说她的足跟疼了三个多月了,右脚脚后跟不敢沾地,现在得天天杵着拐杖才能行走。我上前去看了看,老奶奶的脚后跟不红不肿,但轻轻一按就疼。 这明显是足跟痛,医学上叫跖筋膜炎,是由于足跟的骨质、关节、滑囊、筋膜等处病变引起的疾病。它是一种无菌性炎症反应,所以用中医来整体调理的效果比较好。 我跟老奶奶说,人的骨头其实跟树皮差不多,刚开始都是光溜的,但是年轻的时候如果不注意,磕着碰着了,或者站时间长了,脚后跟就会受伤,就跟有人在树上面划一下碰一下,树皮就会起疤起疙瘩一样。 年老...

  • 治疗足跟痛外用方

    治疗足跟痛外用方

    足跟痛也叫跟痛症,起病缓慢,多为一侧发病,主要症状为足跟部的局部疼痛及明显压痛,有时局部红肿;多数患者早起站立时疼痛较重,行走片刻后稍好,但行走过久,疼痛复又加重。该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尤以老年妇女发病者居多。临床发现,足跟痛是由跟骨结节部的前缘骨刺赘生、足脂肪纤维垫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减退、扁平足、急性滑囊炎、跟骨类风湿等病变引起,有些外用验方可取得良效。 方一取祁艾60克,乌梅10克,放入水中煎出药汁,倒入浴足盆内;再将烧砖烧红放入药液盆内,患足放于蒸汽上熏蒸(要注意预防烫伤)。待药冷至温度适当后,将患足...

  • 治足跟痛 脚气方

    治足跟痛 脚气方

    治足跟痛验方 黄砂500 克.加入花椒 150克 (捣碎),食盐150 克.生姜100 克(切碎),共置入锅内炒热.装入布袋内,热熨患处,每日2次.每次20~30分钟.1周左右可愈。 (潘东曙) 花椒盐水治脚气 取花椒10克,食盐20克,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待水温降到可耐受程度时,将双脚泡入水中,每次20-30分钟,每晚睡前泡1次,3天为1个疗程,每次药物可用一疗程,即3次。下一疗程换药,一般3个疗程可治愈。 治咳血便血方 处方:干红薯藤30克,仙鹤草15克。每天1剂,水煎去渣,取液分多次代茶饮。...

  • 治过敏性结肠炎 闭经 足跟痛方

    治过敏性结肠炎 闭经 足跟痛方

    治过敏性结肠炎方 处方:茯苓、山药、白扁豆各等份。用法:研磨成细粉,置锅中焙炒,勿使炒焦。每日2次,每次30克,用开水调成糊状,加糖服,宜空腹。一般服1~2个月。本方主治过敏性肠炎。 杨胜 治闭经方 处方:熟地、山药、枸杞子、女贞子各12克,当归9克。水煎2次,药液混合后分3次服,每日1剂。 主治:闭经,中医辨证为肝肾阴亏型,症见月经闭止日久,日见消瘦,头晕耳鸣,眼干涩,口干咽燥,手足心热,午后低热,两颧潮红,多梦盗汗,腰膝酸软,大便干燥,阴道无分泌物,舌红少苔,脉细弦。段兰 治足跟痛方 处方:黄豆...

  • 验方六则:治浮肿 足跟痛 尿路结石

    验方六则:治浮肿 足跟痛 尿路结石

    治浮肿方 黄精20克,洗净切成片,装入纱布袋内,扎紧袋口泡人 500毫升白酒内封口,30天即成。随时饮用,每次一小杯。用于面部和四肢浮肿。 治足跟痛方 白芷、白术、防风各10克,研末装人布袋。使用前先将药袋放人清水中浸泡15分钟。另找一块红砖,中央凿一个不穿底的大洞。然后将砖置炉火上烧热。取下砖头置于平地上,迅速往砖心凹洞里倒人食醋适量,再将药袋塞人。将患足足跟放在洞中布袋上,熏20分钟左右。每天一次。一般两次见效,五六次巩固疗效。 治尿路结石方 石苇、半边莲、天胡荽、海金沙各30克,木通、茅根各...

  • 足跟痛(秘方数:4)

    足跟痛(秘方数:4)

    足跟痛主要是指跟骨底面由于慢性损伤所引起的疼痛。常伴有跟骨结节部的前缘骨刺。 《诸病源侯论》说:“夫劳伤之人,肾气虚损,而肾主腰脚”,说明劳累过度与肾气不足均可引起腰脚痛。跖腱膜自跟骨跖面结节起,向前伸展,止于五个足趾近侧趾节的骨膜上,如果长期持续的牵拉,可在跖腱膜的跟骨结节附着处发生慢性损伤,亦可引起局部疼痛。 临床表现为起病缓慢,多为一侧发病,可有数月或几年的病史。早晨起床后站立时疼痛较重,行...

  • 足跟痛(秘方数:8)

    足跟痛(秘方数:8)

    足跟痛: 足跟痛也叫跟痛症。该病多发于40~60岁老年人,尤以老年妇女发病居多。它是由骨结节部的前缘骨刺足脂肪纤维垫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减退,扁平足、急性滑囊炎、跟骨骨刺、跟骨类风湿病变引起;脚掌痛除扁平足原因外,盖因足横弓过度疲劳、慢性损伤所致。起病缓慢,多为一侧发病,早起站立时疼痛较重,行走片刻后稍好,但行走过久,疼痛复又加重等症状。 方 名...

  • 中医食疗消除足跟痛

    中医食疗消除足跟痛

    足跟痛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多发病之一。中医认为,肝主筋,肾主骨,足跟为肾所主,肝肾亏虚则筋骨不健,跟骨疼痛,所以食疗当以补益肝肾、强健筋骨为本,从根本上消除足跟痛。 以肾气不足为主要病机的足跟痛.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固定不移、行走不利、行走则疼痛加剧,或伴有头目眩晕、腰膝酸软、肢软乏力等症状。当以补肾气,强筋壮骨为木进行医治。可选用韭菜100 克、羊肝100 克.调味品适量。将韭菜洗净,切段;羊肝洗净,切片,加水淀粉适量拌匀,锅中放植物油适量,烧热后下羊肝翻炒,待熟时,下韭菜,翻炒至熟,调味服食。每周2 次。 以肝肾阴虚...

  • 食疗缓解足跟痛

    食疗缓解足跟痛

    足跟痛是中老年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中医认为,肝主筋,肾主骨,足跟为肾所主,肝肾亏虚,则筋骨不健,跟骨疼痛,当以补益肝肾,强健筋骨,防止外邪侵袭为治。治疗可通过中医辨证分型,根据不同的证型选用不同的药膳治疗。 风邪侵袭型 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行走不利、行走则疼痛加剧或伴畏风、舌淡苔薄白等。当以祛风通络,散寒除湿为治。可选用麻黄萝卜汤:麻黄5 克、生姜3片、萝卜1个(150克)、蜂蜜30毫升。将萝卜切片,与麻黄、生姜同放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炖至萝十熟后,纳入蜂蜜即可食用,每日1次。 寒邪阻滞型 主要表现为局...

  • 老人跟腱炎也致足跟痛

    老人跟腱炎也致足跟痛

    中老年人常见的足跟痛有一部分原因是跟腱炎造成的。跟腱炎是因跟腱变性所引起的炎症、部分断裂和损伤。主要的原因是腱纤维平时锻炼少,偶尔运动过度,反复牵拉跟腱导致无菌性炎症。 跟腱炎造成的疼痛一般从跟骨结节(跟腱附着点)上方2—6厘米处发生,运动会使疼痛加剧。患者主动屈踝关节时疼痛会加剧。如果急性期失治误治,病情会慢性化,疼痛持久不愈而妨碍日常活动。 本病的治疗方法是及时制动,使用局部冷敷。有时可使用支具保持足背伸90度中立位。慢性期时可采用按摩及理疗等保守治疗,4—6个月症状无改善,可考虑手术治...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