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不良 第5页
-
消化不良用香连丸
香连丸(包括胶囊剂)是夏季常用的一种中成药,由木香、黄连两味药组成,方中黄连苦寒,入心、肝、胆、胃、大肠经,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木香能行气止痛、调理胃肠气机而止痢。现代药理研究指出,香连丸中所含小果碱、黄连碱等,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及绿脓杆菌等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还能促进胃肠蠕动,缓解胃肠气胀所致腹痛。近年来,通过临床实践发现,还可治疗以下疾病。 ●单纯性消化不良香连丸(水丸)口服,每次2-3克,每日3次,3天为1个疗程。该药能健胃,促进消化液分泌,故能用于消化不良的治疗。 ●急性胃肠炎香连胶囊口服,每...
-
功能性消化不良还主要是对症治疗
进入夏季,许多人都经常出现上腹部不适、疼痛或者吃一点东西就觉得饱,有些还伴有嗳气、腹胀、呕吐等症状。到医院看病,做过腹部超声、胃镜、血化验等等检查,却被告知没有异常。这时难免会感到奇怪:我这么难受,为什么就是查不出原因呢? 其实,令这些“健康人”烦恼的疾病,正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消化系统常见的功能性疾病,主要症状包括餐后饱胀、上腹胀气、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嗳气、恶心、呕吐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通常认为与胃动力下降、胃、十二指肠内脏神经过于敏感以及精神心...
-
消化不良 胀气打嗝 小饮方
冬天人们为了驱寒进补吃火锅或大餐,吃多了就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肚子胀气、打嗝等问题。 中医认为,消化不良多与脾胃有关。人们在暴饮暴食、过食生冷后,易产生食谷不化,脾气不升,胃气不降,中焦不运等问题,聚成痰湿,进而使中焦气机升降失常,从而造成消化不良。 中医将消化不良分为四种类型:肝气犯胃型,饮食停滞型,脾胃虚弱、痰湿停止型和寒热互结、气不升降型。 由此出发,中医认为消化不良应从肝、脾、胃论治,脾虚是发病的基础,肝郁是发病的条件,胃气不降是引发诸症的原因,健脾、疏肝、降胃为治疗的基本法则。 例如针对...
-
运动防治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以腹胀、嗳气、吞酸或恶心、呕吐、腹痛为主要表现,多发生于体力活动较少的脑力劳动者。其致病原因主要是由于胃肠蠕动能力减低。运动防治消化不良,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散步 这是一种轻缓的体育运动,运动中腹壁肌肉有规律地收缩和膈肌的上下活动,对胃肠道起着良好的按摩作用,可增强平滑肌的蠕动,改善消化系统的血液循环,从而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腹式呼吸与腹肌练习 腹式呼吸与腹肌练习的目的,在于加强腹壁肌肉的张力,并通过膈肌的运动,对胃肠道起按摩作用。腹肌是排便的动力肌,加强腹肌力量,可促使排便通畅。 腹部按摩 在左上...
-
治消化不良腹胀腹泻偏方
小茴香敷脐治消化不良 春节期间,过食油腻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时,可用白萝卜2个切成细丝后煮熟,再将60克小茴香研成细末,与白萝卜一起调成药泥,趁热贴在肚脐眼周围,用纱布包扎好。此法有很好的散寒、行气、止痛、消食的效果,对消化不良、积食、虚寒型腹痛都有效。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 主任医师李志刚献方 腹胀腹泻喝山楂茶 山楂具有消食化积的作用,特别是善于消化油腻的肉食,春节期间喝点山楂茶既可以消食化积,又可以降脂降。取山楂10克,茶叶5克,沸水冲泡后代茶饮,能消食化积、...
-
疏肝和胃 王均治非溃疡性消化不良
名医治消化不良(脾胃虚寒)方 处方:党参、炒白术、茯苓、山楂各15克,于姜、 法半夏各12克,枳壳、代赭石(打碎先煎)各18克, 砂仁、木香、吴茱萸各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健脾温中,和胃理气。用于治疗非溃 疡性消化不良,中医辨证属脾胃虚寒,中焦气滞型。 症见脘腹胀满,时有脘腹疼痛,暖气,食欲不振,面色 少华,神疲,畏寒,喜热食,便溏,舌淡,苔薄白或白 腻,脉沉缓。 创方者:王均 名医治消化不良(胃阴亏损)方 处方:沙参、麦冬、玉竹、石斛、自芍、谷芽、枳壳 各12...
-
几款药粥疗法供消化不良者选用
不少人经常会出现上腹胀痛或胸骨后痛、嗳气,甚或恶心、呕吐、烧心、反酸,但去医院做胃肠道检查,却查不出明显的相关器质性疾病。其实,这就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采用药粥对症治疗,有较好的效果。下面介绍几款供消化不良者选用。 一、普洱茶粥 材料:陈年普洱茶12克,大米O.1公斤。 做法:先将普洱茶块加清水煮取茶汁,然后将茶汁与大米同放粥锅内煮粥。 功效:消食除胀。此方对过食油腻、食滞不消者尤为适宜。 二、保和粥 材料:山楂、神曲、陈皮各5克,麦芽 30克,茯苓、法半夏、连翘各IO克,大米 0.1公斤,砂...
-
艾灸里内庭穴 治愈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性腹泻属继发性小肠吸收不良,多因过食生冷肥甘厚腻及脾胃虚弱,消化功能减退所致。采用艾灸奇穴里内庭,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2l例,其中男性13 例,女性8例;年龄5~76岁,平均48岁;病程3~7天。患者每日大便5次以上,粪便稀薄,含有未消化食物,无脓血。患者均有排便急迫,肛周不适甚至失禁等症状。 二、治疗方法 以艾条点燃后,对内庭穴对应脚掌前部的里内庭穴(即在足底部,当足掌面第2与第 3趾的夹缝之中,与足背胃经内庭穴相对处)施以温和灸,艾条距皮肤1~1.5厘米,灸至患者...
-
健脾开胃为治消化不良饮食方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持续性上腹部 不适,可伴有食后腹胀,腹部胀气,暖气泛 酸,恶心呕吐等症状。许多消化道疾病以 及全身性疾病都可以引起消化不良,如溃 疡病、反流性食道炎、肝炎、胆囊炎、胃癌 及胰腺疾病等,若只有消化不良症状而无 其它器质性病变,可认为是功能性消化不 良。功能性消化不良可能与胃动力障碍、 精神因素、胃酸敏感性增加、幽门螺旋杆 菌感染有关。 注意饮食规律性,少吃多餐,低脂肪 膳食,避免刺激性食物,避免过劳及精神 紧张,尽量戒烟戒酒,可有效地预防功能 性消化不良的发牛。中医认为,本病多为 肝郁气滞、运化失...
-
捏脊治疗消化不良、腹泻、厌食
不打针不吃药治疗消化不良、厌食,可以试试捏脊法。此法通过自下而上捏拿小儿脊背上的督脉、膀胱经上的穴位,可以达到调节脏腑功能的治疗目的。中医认为督脉在脊背中央,是阳中之阳,捏拿督脉能起到振奋阳气的作用。脊柱两侧的膀胱经上,有多个与脏腑相关的穴位。捏拿后背部的皮呋,就可以通过刺激脏腑相关穴位而治疗疾病。 捏脊法治疗消化不良、腹泻、厌食等病症的方法是:俯卧,操作者手的拇指与其他四指相互配合,从尾骨处的皮肤开始,沿着脊柱两侧 —直向上,提捏起局部的皮肤,向上拉一下后松开,重复此动作,一直向上做,到达肩颈部位。每...
-
消化不良中成药有招
患者若有消化不良的症状.可表现为上腹疼痛不适、餐后饱满、腹部胀气、易饱、厌食、恶心、呕吐、胃灼热等症.也可有大便稀薄.或伴有食物不消化、大便酸臭、大便秘结等症状。根据常见病因.中医将消化不良大致分为四种类型. 肝胃不和型 多与情绪有关.因为一些不顺心的事,有食欲不振、嗳气、胃部胀痛、饮食无味等症状。此时患者可选用沉香化气丸等. 饮食停滞型多与饮食有关.发生在暴饮暴食之后。出现脘腹饱满、厌食、嗳腐酸臭、矢气酸臭、大便干或恶臭、舌苔厚腻等症状,可选用保和丸、槟榔四消丸、大山楂丸等。 湿浊困脾型多发生在梅雨季节或过...
-
油腻造成消化不良 加强运动可以达到健脾和胃
现代人物质生活丰富,各种美食都在中秋佳节蜂拥而至,螃蟹、月饼等中秋特产更是成为了馈赠长辈的热门货。不过,老人的肠胃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在节日期间又会很容易因为高兴而吃得过于油腻,造成消化不良。 广州市中医院综合科肿瘤二区主任、主任医师邓力指出,中医认为脾主四肢、主运化,换句话说,中医的脾胃运化功能也就相当于西医所讲的消化系统功能。所以,对于节后出现消化不良的老年人,适当加强四肢的运动可以达到健脾和胃、助消化的功效。 指导专家 邓 力 广州市中医院综合科肿瘤二区主任、主任医师...
-
饮食调节消化不良 支招巧应对
消化不良是一种临床症候群,是由胃动力障碍所引起的疾病,也包括胃蠕动不好的胃轻瘫和食道反流病。老年人的消化功能减退,易受情绪影响,有时食物稍粗糙或生冷及食物过多、过油腻时也可诱发。那么,老年人在饮食上应当注意哪些方面? 1、忌摄入含蛋白质和钙质过多的食物 乳类、乳制品、瘦肉类、鱼、虾米皮、鸡蛋黄、咸鸡蛋、松花蛋、动物软骨、豆类、豆制品、海带、紫菜等都含大量蛋白质或钙质,若摄入过多,会使大便呈碱性,干燥而量少,难以排出。 2、忌胀气不消化食物 干豆类、洋葱、土豆、薯以及甜食应适当...
-
消化不良解决五法:中医茶方
人们进餐的时候,面对丰盛的食物,不知不觉就吃得太多、太杂,以致消化不良,产生腹痛、腹胀、腹泻的现象,此时可采取下面几项对策。 1.吃一些消化的、含有消化酶的食物,如酸奶、柠檬茶、山楂、乌梅、木瓜;菠萝等。如上餐吃得太多,下一餐可不吃或少吃一点,或只进食一些清淡的如米粥、面条一类的食物,来减轻胃肠负担。同时,忌食生冷或油腻的食物。 2.仰卧在床,将自己的双手十指交叉成小拱桥状。置放在肚脐两旁,然后两手掌根用力,各铙肚脐顺时针与反时针推按腹部 20次即可。二是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提捏全腹20次左右,以腹内出现热感为宜...
-
治功能性消化不良方
方药:苍术15克,厚朴、陈皮各9克,甘草5克,木香4克(后下),砂仁6克(打)。加减:胃痛、泛酸明显者加海螵蛸、瓦楞子各30克;呕吐者加旋覆花、半夏各9克;纳呆者加服连翘、莱菔子、神曲各10克;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者加服仙鹤草、黄芩各9克;腹胀明显者加用槟榔、枳实各10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餐前20分钟服用。连用3周,症状消失或减轻后隔日1剂,再服用2周。主治:功能性消化不良气滞型。 疗效:治疗86例,临床治愈51例(症状体征消失,保持两个月不复发);有效32例(症状体征减少);无效3例(症状体征均无好转)。...
-
治鹅口疮 消化不良药膳
消化不良药膳巧治 小儿脾肾阳虚,可引起消化不 良,症见腹胀食少,食后腹泻,日 轻夜重,黎明最为明显,大便水 样,夹有乳块或未消化食物,腹痛 喜暖,面色苍白,形体消瘦,精神 萎靡,四肢欠温,下肢浮肿,舌质 淡,苔薄白,脉微弱。多见于消化 不良病程迁延者。治宜温补脾肾。 服用自制药膳可有效治疗本病。 方法:根据年龄大小,取肉桂 粉0.3~1.5克,瘦猪肉30克(切 碎),拌匀,盛于小碗内,加清水 5汤匙,隔水蒸熟,肉与汤分2—3 次服。 陈川方 喝茜草水治鹅口疮 幼儿因口腔不洁、黏膜损伤、 营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