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痤疮 第5页

痤疮 第5页

  • 中医治疗痤疮 清心泻肺解毒散结

    中医治疗痤疮 清心泻肺解毒散结

      刘茂林,男,出生于1937年。河南中医学院教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诊治内科杂病40余年来,以诊治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为特长,创立新方近20首;主编《金匮阐要》、《高等中医应试指南·针灸学》,参编中医论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科研成果奖6项,主持3项。   组成紫草10克,白花蛇舌草30克,龙胆草8克,桑白皮15克,地骨皮20克,大黄10克,黄连8克,黄芩10克,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蝉蜕8克,薄荷8克。   功能清心泻肺,解毒散结。   主治痤疮属心...

  • 刘启廷治痤疮“粉刺”以清肺排毒汤为基础方

    刘启廷治痤疮“粉刺”以清肺排毒汤为基础方

      痤疮,又称“粉刺”,中医称之为“肺风粉刺”,因多发生于青春发育期的青年男女,故俗称“青春痘”。早在两千多年前,《内经》中就已有关于“痤疮”的记载,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云:“汗出见湿,乃生痤疿……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   中医认为,痤疮虽生长在皮肤表面,但与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其中,尤与肺胃郁热关系最为密切。如《医宗金鉴&middo...

  • 临床经验拟治痤疮的经验方

    临床经验拟治痤疮的经验方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患,本病好发于颜面、前胸、后背,即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始以丘疹,轻度瘙痒,自感疼痛,或痛痒交加,数日形成结节或脓疱,结节处可挤出白色碎米样粉汁,遗留瘢痕为特征的一种皮肤病,多发于青春期发育的男女。病由湿热内蕴,交阻于肌表,致毛囊皮脂腺导管口径变小,湿聚栓塞毛囊口,而成痤疮。   笔者据临床经验拟治痤疮的经验方,组成:麻黄20克,金银花20克,败酱草20克,连翘20克,赤小豆30克,桑白皮20克,焦麦芽20克,薏苡仁30克,生地黄3克,甘草3克。用水16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滓,...

  • 痤疮外治法

    痤疮外治法

      痤疮是常见的一种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疾病。属中医“肺风粉刺”范畴。临床好发于颜面及胸背等处,表现为黑头粉刺、炎性丘疹、继发脓疮或结节。笔者用下列验方治疗,效果良好:   1.蛇床子、地肤子、白蒺藜各15克,白矾12克。水煎取汁200毫升,分别于早晚洗患处。15日为一个疗程。   2.栀子15克,黄芩15克,黄柏15克,当归15克,白芷15克,薏苡仁20克,杏仁10克,枇杷叶15克。研末混匀。取上药50克,用温水调匀敷于患处,30分钟后取下,每周一次。   3.大黄、白芷、白及等量烘干,研...

  • 治疗痤疮的偏方5

    治疗痤疮的偏方5

    辣椒3个,松香适量。 制用法:将松香装入辣椒,锅内焙焦研成细面,用棉油调擦患处,每日数次。 疗效:5—7日痊愈。...

  • 泻心汤治疗痤疮

    泻心汤治疗痤疮

    疮是青春期常见的皮肤病,我们用《金匮要略》中的泻心汤治疗本病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方药:黄芩10克,黄连10克,大黄15克,丘疹型加玄参15克,赤芍12克;脓疱型加蒲公英30克,连翘20克,水煎服,隔日一剂,连服7日为1疗程。近年来,用本方治疗痤疮68例,痊愈39例,好转27例。多数患者服药4~7日显效,3~5个疗程痊愈。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炎症。笔者遵循内经“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及“心主血脉,其华在面”的理论,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心火亢盛,肺热血瘀有关。泻心汤方中以黄连泻心火,心火清,则心能华其面;...

  • 茵陈治疗痤疮的偏方

    茵陈治疗痤疮的偏方

      方药茵陈50克。   用法水煎,每日分2次口服,7天为1疗程,一般治疗2个疗程,个别患者服用3个疗程。服药期间禁用油脂化妆品和外搽药物。   说明茵陈一药,临床上多用以治疗黄疸,风痒疮疥多因湿热所致,故茵陈亦可治之。《医学入门》即谓之“消遍身疮疥”。《本草再新》亦谓之“疗疮火诸毒”。《圣济总录》茵陈蒿散,“治风瘙瘾疹,皮肤肿痒”。   《千金方》用茵陈煎汤,“洗遍身风痒生疥疮”。足见其治疮之功不同凡响...

  • 治疗痤疮的偏方6

    治疗痤疮的偏方6

    绵羊角1个。 制用法:烧灰研细面,用棉油调抹患处。抹药前先用花椒水洗净疮垢,日1次。 疗效:5—7日痊愈。...

  • 治疗青春痘的偏方 中医治疗痤疮

    治疗青春痘的偏方 中医治疗痤疮

      治疗青春痘的偏方 痤疮病机多属血热、湿热、热毒、血瘀,一般多将本病分为肺热证、血热证、胃肠实热证、热毒证、湿毒血瘀证等,治疗上分别选用泻白散合枇杷清肺饮、桃红四物汤、清胃散、五味消毒饮和除湿解毒汤等。但我们发现,临床辨治此类疾病也不尽如是,急性病注重辨病,而慢性病则注重辨体质,体质的调理对慢性病来说尤其显得重要。一贯煎、葛根汤、桂枝茯苓丸、荆芥连翘汤、黄连解毒汤、防风通圣散等经典名方使用的几率也较高。近来,笔者运用一贯煎原方或加味方治疗年轻女性的痤疮多例均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发现本方证所主治的痤疮等各种疾病患...

  • 痤疮怎么治疗

    痤疮怎么治疗

    中医认为,痤疮主要是由于先天素体肾之阴阳平衡失调,肾阴不足,相火天癸过旺;加之后天饮食生活失理,肺胃火热上蒸头面,血热郁滞而成。中医治则是滋阴泻火,清肺解毒,凉血活血,调理冲任。不同的体质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一般临床中常分为三种证型。 1.阴虚内热 面部皮疹以红色或肉色粉刺丘疹为主,或伴有小脓疱、小结节。症见口干、心烦、失眠多梦、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少苔或薄黄苔,脉数或细数。治以滋阴泄火,凉血散结。常用方剂有二至丸合六味地黄丸加味。药用女贞子20克,旱莲草15克,生地15克,丹参15克,淮山15克,茯苓20克,...

  • 治疗青年痤疮方

    治疗青年痤疮方

    治疗青年痤疮方:基本方:黄芩、黄连各10克,黄柏6克,苦参、桑白皮、枇杷叶、生地各10克,丹皮12克,土茯苓30克,赤芍9克,连翘15克,野菊花18克,蚤休10克,甘草6克。皮疹以颜面为主者或形成脓疱者,加白芷9克,桔梗10克;以项背为甚或兼口渴者加葛根10克,天花粉15克;呈结肿质硬者,加夏枯草20克,穿山甲珠6克,皂角刺9克,桃仁10克;以囊肿为主者,加瓜蒌皮、浙贝、玄参、牡蛎各10克;便干者,加大青叶20克,熟大黄6克。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直至皮疹消退。...

  • 清胃泻肺 治痤疮 丘疹脓疱方

    清胃泻肺 治痤疮 丘疹脓疱方

    治痤疮方 处方:桑白皮、山楂、白花蛇舌草、生地、益母草各15克,枇杷叶12克,黄芩、丹皮各lO克,升麻、羌活各8克,黄连5克。 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清胃泻肺。 主治:痤疮,中医辨证为肺胃蕴热型,症见颜面皮肤潮红光亮,丘疹、脓疱、粉刺较多,口干渴,小便黄,大便秘结,舌红苔薄黄,脉弦滑。 孙永富...

  • 治寻常痤疮经验

    治寻常痤疮经验

    经验方:紫花地丁20克,桑白皮、赤芍、黄芩各10克,银花、丹皮、白花蛇舌草各12克,生地、白芷各6克,甘草4克。 加减:皮损感染重、脓血疹多者,加蒲公英、连翘各12克;皮肤油脂多,胸背部皮损多且痒者,加山栀子、苦参各10克:有结节或囊肿性皮损者,加红花、夏枯草、土贝母各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饭后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寻常痤疮患者100例,治愈45例,显效28例,好转22例,无效5例。...

  • 颜面痤疮五年 方以防风通圣散加减

    颜面痤疮五年 方以防风通圣散加减

    验案 痤疮 林某,女,20岁,2012年12月16日初诊。 患者颜面痤疮5年,多处服药效不甚理想,近5天突发鼻翼及两颊红色皮疹,伴鼻气热。舌尖边红苔薄白,脉细滑。 处方:荆芥10克,防风10克,生地15克,当归12克,赤芍12克,丹皮10克,黄芩10克,炒栀子10克,连翘15克,薄荷6克,石膏30克(先煎),僵蚕10克,蝉衣6克,炒牛蒡子10克,白鲜皮15克,白蒺藜15克,怀牛膝15克,甘草6克,酒军6克,7剂,日1剂,水煎服3次。 2012年12月23日复诊,颜面痤疮减轻,口鼻气热略减,舌脉同...

  • 治痤疮内服外洗方

    治痤疮内服外洗方

    内服方桑白皮、黄芩、夏枯草各20克,枇杷叶、黄连各9克,连翘、赤芍各15克,山楂、薏苡仁各30克,炮穿山甲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10天为1疗程。 外洗方苦参、皂角、透骨草、土茯苓各30克,贯众、姜黄、防风各20克,生地、地榆、大黄各10克。水煎外洗患处,每日1~2次,每日1剂,直至痊愈。(郭旭光)...

  • 辨治痤疮宜首分阴阳

    辨治痤疮宜首分阴阳

      痤疮,中医称为“肺风粉刺”、“酒刺”、“面皰”等,好发于面部。初期为皮色丘疹,白头或黑头粉刺,脓疱,后期可出现结节、囊肿,毛孔粗大、瘢痕及色素沉着,严重影响容貌。中医方法多从热论治,笔者临床所见,求治患者中以热为主者并不多,故遵《内经》“察色按脉先别阴阳”之旨,主张辨治痤疮应首分阴阳。   历代文献对痤疮的论述   现今中医临床受唐以后论说影响较多,具体到痤疮,文献中如此说:《外科正宗·肺风...

  • 醋蛋治痤疮

    醋蛋治痤疮

    鸡蛋1个带壳煮熟,老陈醋1公斤。将熟鸡蛋(不要去掉外壳)全放人醋中浸泡。 待鸡蛋皮全溶解后,每日用汤匙舀一匙鸡蛋人碗中,用温开水冲服,连服2周。痤疮治愈后继续服用1个月,面部皮肤会变得细嫩。...

    精品偏方 2024-03-08 9 0 痤疮
  • 治痤疮经验

    治痤疮经验

    经验方:枇杷叶(去毛)、桑叶、黄芩、天冬、麦冬、杭菊花、生地、白茅根、白鲜皮各12克,大力子、地肤子、茵陈、丹皮、苍耳子、白芷、桔梗各9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痤疮患者76例,痊愈(停药6月以上无复发)61例,好转7例,无效8例。...

  • 痤疮三种简易疗法

    痤疮三种简易疗法

    中医学对痤疮早有论述,治疗方法也是根据个人的症状,皮损表现的不同,具体辨证论治,所以往往能收到西医意想不到的奇效。 中医将痤疮主要分为以下3型: 1.肺经蕴热证:主要表现为粉刺初起,红肿疼痛,面部瘙痒,可有口干,小便黄,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象浮数。治疗以清肺凉血为主,常用的方剂是枇粑清肺饮,主要中药有:枇粑叶、桑白皮、知母、黄芩、银花、赤勺、生地、生石膏、生甘草等。 2.脾胃湿热证:主要表现为粉刺此起彼伏,连绵不断,可以挤出黄白色碎米粒样脂栓,或有脓液,颜面出油光亮,伴口臭口苦,食欲时好时坏,大便粘滞不爽,舌红苔...

  • 泻浊通腑 治痤疮面部毛囊性丘疹红肿方

    泻浊通腑 治痤疮面部毛囊性丘疹红肿方

    处方:金钱草、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山楂、旱莲草、女贞子各15克,茯苓、泽泻、枳壳各10克。 加减:大便干结者,加大黄5克。 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清宣肺热,泻浊通腑。 主治:痤疮,中医辨证为肺热毒蕴型,症见面部毛囊性丘疹,红肿、疼痛伴瘙痒,可见少量脓点或脓疱,面部油腻,伴口微渴,大便于结,舌边尖红或舌尖部有芒刺,苔薄黄,脉弦数。 王翔云 治面部痤疮经验 方法:取绿豆粉50克,用温 水调匀成糊状,湿敷在面部患处, 做成面膜,保留一夜后清晨掀去, 坚持使用1个月后,皮疹一般可 变小或消失。...

  • 痤疮方五

    痤疮方五

    硫黄、川军各等分。将2味药共研细末,冷开水调敷患处。本方出自《家用偏方》,主治痤疮。...

    精品偏方 2024-03-08 10 0 痤疮
  • 治疗痤疮的偏方15

    治疗痤疮的偏方15

    四环素400毫克,低塞米松3毫克,甘油20毫升。 制用法:研为细末,加入甘油调匀,涂抹患处,日3次。 疗效:治疗多例均痊愈。...

  • 痤疮外治方

    痤疮外治方

    1.加昧颠倒 散大黄、硫磺 各20克,丹参、 大豆粉各15 克.黄连、黄柏 各10克.枯矾5 克.冰片1克。 上药共研为末. 和匀涂敷患处。 此方祛湿消肿、 活血化瘀.适用 于痤疮。 2.白果仁涂搽方将去壳的鲜白果用消毒刀片横切出平面.先用温水洗净患处后频频涂搽患处.同时切去白果用过的部分.按痤疮多少每次用1~2粒白果仁涂擦即可。每晚睡前涂搽1次. 无生白果时可将白果打成粉和水涂敷.或加醋涂敷.皮肤过敏者则不宜加醋.最好是醋和水各兑半。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加醋应3~5 天用1次。 3.半夏瓜子方半夏、冬瓜子、...

  • 治疗痤疮的偏方10

    治疗痤疮的偏方10

    黄柏20克,大枣7个。 制用法:将大枣烧成枣炭,与黄柏共研成细面,加香油煎水洗患处,每晚1次,每次30分钟。 疗效:3次即愈。...

  • 绿萼梅疗痤疮

    绿萼梅疗痤疮

    绿萼梅微酸、涩,平,归肝、胃、肺经,具有疏肝和胃,理气化痰之功,临证常用于肝胃气滞或梅核气证。《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用梅花蛋(鸡蛋1个,一端开孔,放入绿萼梅7朵,封口,饭上蒸熟。去梅花食蛋,每日1个,连服7日)治疗瘰疬不消,既取绿萼梅疏肝理气以散结之功,又取其“助(脾胃)清阳之气上升”之力;制成梅花粥(粳米30~60克,煮成稀粥,加绿萼梅3克,再煮至花刚熟即成。一次服用)治疗素体脾胃虚弱,湿犯脾胃则清阳之气不升,以致脘闷,食欲减退者。梅国强认为痤疮的形成,多与肝、胃、肺三脏密切相关,病因多责之...

    精品偏方 2024-03-08 10 0 痤疮绿
  • 痤疮 方用瓜蒌牛蒡子汤加猫爪草、生山楂

    痤疮 方用瓜蒌牛蒡子汤加猫爪草、生山楂

      痤疮   患者,云某,女,25岁,2010年4月20日初诊。   主诉:面部白头粉刺3年余。患者每年春季发作,时轻时重,曾用仙方活命饮、银翘散加减治疗,不规律外涂软膏。诊见面部白头粉刺,面颊较重,有结节囊肿(尤以颈部、背部为多),结节发暗且触痛,囊肿有波动感。胸闷烦躁,善太息,便秘,舌质暗,苔薄黄腻、脉弦滑。   辨证为肺胃积热,毒瘀痰聚,肌肤失养。方用瓜蒌牛蒡子汤加猫爪草、生山楂。   处方:金银花30克,连翘15克,黄芩30克,瓜蒌30克,生栀子10克,牛蒡子10克,猫爪草15克,天花粉...

  • 中医针刺治疗痤疮

    中医针刺治疗痤疮

      “青春痘”是痤疮的俗称,中医称为“面疱”、“肺风粉刺”、“酒刺”等。现代医学认为,该病的病因为内分泌失调,雄性激素分泌过多。中医认为痤疮病位在肺,病机包括肺经血热、脾胃湿热。如《外科正宗》曰:“肺风、粉刺、酒渣鼻三名同种,粉刺属肺、酒渣鼻属脾,总皆血热郁滞不散。”《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谓:“肺风粉刺,此症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鼻面,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

  • 青春痘痤疮按摩疗法

    青春痘痤疮按摩疗法

    眼睛布满血丝怎么办 整个眼睛充血变红是睡眠不足的证据,眼内充血变红是过度精神紧张的佐证。 此时应注意睡眠,尽量睡足,同时采用穴位疗法,消除眼睛充血。消除充血的最好穴位三眼穴。眼穴在拇指第一关节掌侧,它与眼球表面的角膜有密切关系。 此外,还有治疗颈以上疾患的特效穴合谷,对消除眼充血也很有效。如果是轻度充血,轻轻按压和揉搓这两穴位即可。如果充血还不消失,在刺激眼穴与合谷穴的同时,加鱼际、太陵、商阳、二间、 少冲、少泽6个穴位。有的人稍感疲劳,眼晴立即充血,应从感到疲劳之日开始,按压这些二位,可以预防眼充血发生。这些穴位...

  • 解毒散结 治痤疮毛囊炎自拟方

    解毒散结 治痤疮毛囊炎自拟方

    痤疮系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因其生丘疹如刺,可挤出白色碎米样粉汁,故名粉刺,又叫肺风粉刺、黑头粉刺。痤疮多发于颜面,也可见胸背等处,起皮疹如粟,或见黑头,甚者色赤肿痛,挤破出白粉汁。自觉瘙痒,常搔抓感染形成脓疱,有的伴有结节、脓肿、囊肿及疤痕等。自2002年以来,我们自拟“杷军双花消痤饮”治疗各型痤疮500余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有效率100%。现介绍如下。 处方组成:枇杷叶15克,大黄6克(后下),金银花20克,野菊花10克,连翘15克,栀子6克,黄芩10克,桔梗6克,生甘草...

  • 治急性湿疹 痤疮 验方

    治急性湿疹 痤疮 验方

    治急性湿疹验方 取黄柏、铅丹各50克。先将黄柏烘干,放入粉碎机里碾细,再入铅丹混合再碾,过120目筛装瓶干燥密闭备用。对急性湿疹患处渗出液多者,可直接将药粉撒于疮面上,每日3次,外用消毒纱布、橡皮膏盖好固定;若渗出液少者,则将上述药末以黑芝麻油适量调成糊状,涂敷患处,每日3次,外用纱布盖上,橡皮膏固定。 治痤疮验方 桑白皮、黄芩、夏枯草各20克,枇杷叶、黄连各9克,连翘、赤芍各15克,山楂、薏苡仁各30克,炮穿山甲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