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蒲公英 第2页

蒲公英 第2页

  • 蒲公英治疗春季上火牙痛

    蒲公英治疗春季上火牙痛

    蒲公英是春季人们 常食用的野菜,可别小看这种不起眼的野菜,它对春季上火引起的牙疼有很好的疗效。 中医认为,蒲公英性味甘、微苦、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药理研究发现,蒲公英中含有蒲公英甾醇、蒲公英素、蒲公英苦素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等多种细菌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治疗春季上火牙痛,将新鲜蒲公英(带根)30克洗净,放入锅中水煎15分钟,温热服用,每日两次。需注意的是,一次使用量不可超过50克,否则会引起腹泻。(中医硕士 刘云雨)...

  • 口腔消毒用用蒲公英

    口腔消毒用用蒲公英

      蒲公英,俗称黄花地丁,是作用非常广泛的一味中药,有清热解毒的妙用,而且能对抗多种病菌,堪称中药里的“广谱抗生素”。经常容易口腔溃疡的人,可用鲜蒲公英150克,或干品50克(去中药房购买)煎浓汁漱口,同时口服,每日漱口8次,口服4次,另加竹叶10克泡茶服,连用五天后一般有效果。   新妈妈如果乳汁较多,婴儿停止吮乳后,乳汁瘀滞而出现乳房胀痛,也可用干蒲公英解除乳房的胀痛。方法是,取蒲公英30克,水煎两次,分两到三次服,每天一剂,可助回乳。   小孩子春天容易患腮腺炎,也可以用蒲公英鲜品...

  • 饮蒲公英汁治失眠

    饮蒲公英汁治失眠

    中老年入睡眠质量下降,容易出现多梦、易醒、记忆力减退等,用蒲公英熬汁饮用可有效改善失眠症状。中医认为,五脏阴阳平衡是良好睡眠的基础,春夏失眠多由肝火过亢引起,春季野菜蒲公英是—种很好的清肝安神良药。 蒲公英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清肝利胆安神的成分,将鲜蒲公英50克或干品30克,加水500毫升烧开5分钟后,取汁代茶饮用,每天1次,连饮3周可见效。蒲公英性味平和,无安眠药物所引起的副作用,适合中老年人长期饮用。...

  • 单味蒲公英治疗胃炎、胃溃疡

    单味蒲公英治疗胃炎、胃溃疡

    蒲公英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之功效。临床应用证明,单味蒲公英治疗胃炎、胃溃疡病及十二指肠溃疡有良效。 蒲公英(干品)50克,水煎,早晚分服,连用10天为1疗程,一般服用3—5天时,胃痛、胃胀、不适症状会明显缓解或消失,且无任何副作用。 蒲公英也可用鲜品,每日取200克水煎,分两次服完。 此方最适宜胃热患者(胃寒者效果稍差)。 胃热主要表现有:烧心、胃胀痛、吐酸苦水、口臭、小便黄等症状。如果胃酸过多、胃溃疡出血(程度不重者),可与白芨或海鳔蛸合用,效果更好。 编辑/陈涌波...

  • 蒲公英治感冒 生姜治感冒

    蒲公英治感冒 生姜治感冒

    葱白、生姜治感冒 用料:葱白4段、生姜5片。 制法:把葱白、生姜放入水中煎煮。 用法:当茶水饮用。 冬青、蒲公英治感冒 用料:鲜冬青叶60克,蒲公英40克。 制法:把冬青叶、蒲公英洗净,加水1公斤煮十分钟。 用法:当茶水饮用。...

  • 蒲公英外用防止瘀肿瘀斑

    蒲公英外用防止瘀肿瘀斑

      不管扭伤,还是外伤,都容易留下瘀肿瘀斑,甚至有的导致化脓感染等。蒲公英外用可以防止这种瘀肿瘀斑。   用蒲公英30克,红花10克,鸡血藤30克,黄柏20克,水煎,热敷瘀肿瘀斑处,每日1剂,分3至4次热敷。一般1周左右明显好转,该方法可以用于外伤术后疤痕瘀斑等。...

  • 术后低热中药蒲公英

    术后低热中药蒲公英

    笔者于2012年做鼻息肉摘除手术,术后第三天开始每于傍晚出现低热,体温在37.5℃至37.9℃左右,伴恶寒,持续一周左右,曾口服抗生素及退热药物治疗,但一直无好转,仍是至晚间即发热, 故自拟蒲公英单味药50克,煎水约500毫升,分多次温服,服后汗出,体温降至正常,恶寒减轻, 每晚1剂,至服药第三晚体温未再上升,恶寒消失,观察三日,体温正常而痊愈。...

  • 单味蒲公英治颈部淋巴结疼痛

    单味蒲公英治颈部淋巴结疼痛

    周女,53岁,2008年7月25日就诊。患者主诉颈部淋巴结疼痛,牙龈肿痛,口角疼痛,感冒初愈,咽痛咽痒,咳嗽,清涕转为黄涕,大便如羊屎状,排出困难,舌偏红,苔黄,脉细弦。处方:蒲公英60克,4剂。水煎服。 二诊(7月29日):颈部淋巴结痛止,牙龈肿痛止,口角痛减七成,咽痛止而不痒,不咳;大便仍干如羊屎,后治疗便秘。 《本草衍义补遗》:“解食毒,散滞气,化热毒,消恶肿结核疔肿。”《医林纂要》:“化热毒,解食毒,消肿核,疗疔毒乳痈,皆泻火安上之功。”本...

  • 鲜蒲公英治中耳炎

    鲜蒲公英治中耳炎

      方药鲜蒲公英。   用法捣汁滴耳,每日3~4次。   说明据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蒲公英对金色葡萄球菌耐药菌株、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故用于治疗中耳炎有良效。...

  • 百合治耳鸣 蒲公英治中耳炎

    百合治耳鸣 蒲公英治中耳炎

    百合研粉治疗耳鸣 耳鸣是指人们在没有 任何外界刺激条件下所产 生的异常声音感觉,常常 是耳聋的先兆,因听觉机 能紊乱而引起。方法:取 百合90克研成粉末,每 次用温水冲服9克,每日 两次,对阴虚火旺所致的 耳鸣及听力减退疗效较 好。 钱东明 蒲公英汁 治中耳炎 中耳炎是儿童常见病, 蒲公英治疗中耳炎有良好疗 效。方法:取鲜蒲公英全 草,洗净晾干,捣成糊状取 汁,将耳道污物清洗干净滴 人药汁,每天3次。3~5岁 每天用蒲公英3株,6~10 岁每天用5株,10岁以上 每天用7株。 赵庆春...

  • 水煎蒲公英治结膜炎

    水煎蒲公英治结膜炎

    去年夏季,我患结膜炎,服用多种西药、中成药,同时以眼药水滴眼,均收效甚微。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根据食疗书中所说,在园中摘了一把蒲公英(婆婆丁),放在大电热杯内熬开,滤出三分之二药液备用。 用电热杯内所存药渣及药液的热气熏患眼,不冒气时,加热再熏洗至水淙,然后将先滤出的三份之二药汁口服,日用2剂,次日见效,3日愈痊。...

  • 菊花蒲公英治急性结膜炎验

    菊花蒲公英治急性结膜炎验

      1.桑叶或菊花水煎,倒入杯中或碗中,将患眼接近热气熏眼。冷却后将此水洗眼。   2.蒲公英30克,加水煎,头汁服用,二汁熏洗患眼。   3.龙胆草18克,研末分二天吞服,每次3克,每日3次。(良方)...

  • 蒲公英、川牛膝治麦粒肿

    蒲公英、川牛膝治麦粒肿

    蒲公英60克,川牛膝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头煎内服,二煎趁热先熏后洗患眼,每次20-30分钟,一般1-3剂可愈。 蒲公英味苦、甘,性寒,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的作用;川牛膝入肝经,有引血下行、消肿止痛功效,二药合用对麦粒肿有特效。 药蛋滚熨治小儿咳嗽 苍术、麻黄各50克,鸡蛋1个,将上药和鸡蛋加水500毫升,用小火煎煮30分钟,趁热用鸡蛋(不去壳)滚熨肺俞穴(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及双侧涌泉穴(足底)。汤冷后再煎,如此反复3-5次。家长先要试温,不要烫伤小儿。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 蒲公英疗养麦粒肿

    蒲公英疗养麦粒肿

    麦粒肿俗称“针眼”,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眼脸腺体化脓性炎症,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临床上有内麦粒肿和外麦粒肿之分。患部具有红肿热痛的典型急性炎症表现。抵抗力低下的儿童、老年人以及糖尿病患者、营养不良或其他慢性消耗性全身疾病的人得了外麦粒肿;可演变为眼睑蜂窝组织炎,若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引起败血症或形成海绵窦血栓而危及生命。临床常规治疗方法,主要是在初期局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有助炎症消散,若脓肿形成须切开排脓。也可运用贴敷疗法治疗。 将鲜蒲公英20克捣碎,直接外敷于患部(注意不要使药物进入眼中...

  • 口腔溃疡用蒲公英

    口腔溃疡用蒲公英

    复发性口 腔溃疡是口腔 黏膜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 溃疡形成后有剧烈烧灼痛,重症患者 常伴头痛、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且 反复发作。传统治疗方法往往效果不 佳,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I临床验 证。发现蒲公英单方治疗复发性口腔 溃疡有很好的疗效,方法如下。 一、治疗方法 蒲公英100克,加水500毫升,煮 沸后转小火 煎15分钟。 用药汁漱口,每日早中晚各1次。用药 期间禁辛辣食物、忌烟酒等。 二、体会 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的功效。临床用此法治疗40例患者, 35例治愈(疼痛、溃疡消失),5例...

  • 蒲公英药膳经验方

    蒲公英药膳经验方

      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入药用其全草。春夏花初开时采集,洗净晒干备用。   蒲公英,是味苦性寒的药物,功能为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它是治疗外科痈疡的常用药,主要用于疔疮、乳痈、瘰疬、肠痈,以及肺痈、目赤、咽痛、热淋、黄疸等疾患。对于急性热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胆道感染、急性肝炎等,功效最为显著。   蒲公英还有清泻胃火的作用,有人认为:一味蒲公英,功胜白虎汤。胃经有火,蒲公英比黄连的作用还好。长期服用,对胃亦无大碍。若研末服用,还可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我国...

  • 干燥上火喝点蒲公英水

    干燥上火喝点蒲公英水

    暮春时节,大自然由阴转阳,阳气的复苏给很多人带来的是蓬勃的生机和朝气,但对于阴虚的人来说,阳气太过并不是一件好事。 有不少人在这个季节容易上火,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的黄煜猷副主任医师建议,可以适当喝一点蒲公英水来调理。 蒲公英始载于唐朝《新修本草》,古方记载蒲公英为“解热凉血之要药”、“至贱而有大功”。黄煜猷说,自己在临床上碰到不少咽喉肿痛的患者,只要辨证为阴虚火旺的,用蒲公英来治疗,效果都很不错。 这是因为蒲公英性寒,具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的功效,在中草药...

  • 蒲公英疗病药膳

    蒲公英疗病药膳

    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散结 消肿、除湿利尿等功效。主治乳 痈、肠痈、诸疮肿毒、痄腮、瘰疬、 风火赤眼、咽肿喉蛾、胃脘疼痛、 泄泻痢疾、黄疸、小便淋痛、噎隔 癌肿、蛇虫咬伤等,非实热证者 禁服。《本苹纲目》记载:“蒲公英 主治妇人乳痈肿,水煮汁饮及封 之立消。解食毒,散滞气,清热 毒,化食积,消恶肿、结核、疔 肿。” 蒲公英可生吃、炒食、做汤、炝拌,风味独特。 蒲公英粥 蒲公英30克,粳米100克,煮成粥,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蒲公英茵陈红枣汤 蒲公英50克,茵陈50克,大枣10枚,白...

  • 春季上火 喝点蒲公英水

    春季上火 喝点蒲公英水

      春季,大自然由阴转阳,阳气的复苏给很多人带来的是蓬勃的生机和朝气,但对于阴虚的人来说,阳气太过并不是一件好事。   2月28日,18岁的晓亮(化名)刚开学不久,就因为咽喉肿痛而不得不请了病假到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仁爱分院就诊。该院耳鼻喉科的黄煜猷副主任医师观察到,晓亮体型偏瘦、满脸青春痘、舌质偏红、脉搏有力,因而判断他是阴虚火旺的体质。   黄煜猷表示,这类体质的人在春天往往容易因阳气过盛而上火,他建议可以适当喝一点蒲公英水来调理。      蒲公英是清热凉血之要药   蒲公英始载于唐朝《新修本草》,古方记...

  • 泡点蒲公英茶水来去火或保健

    泡点蒲公英茶水来去火或保健

    盛夏盛暑时节,不少人习气泡点蒲公英茶水来去火或保健。殊不知,随意喝蒲公英水也会给健康带来费事。 今年24岁的小倩,因日子不规则,最近总感觉上火了,喉咙干疼,咳嗽咯痰。搭档发现后,给了她些蒲公英,说去火效果很好,泡水喝也很简略。她便趁周末连着喝了两天,其时感觉挺好,咽痛和咳嗽都减轻了。没想到,周一上班后她便开端拉肚子,腹部还阵阵作疼,只得去医院。医师看了说,这是蒲公英水惹的祸。 蒲公英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散布广泛,采收便利,是药食两用常用药材。中医以为,其性味苦甘而寒,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

  • 蒲公英粥 下乳 治乳痈

    蒲公英粥 下乳 治乳痈

    蒲公英粥出自《粥谱》一书,有“蒲公英粥,下乳,治乳痈”的记载。蒲公英又名黄花地丁,为菊科植物蒲公英带根全草,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有“天然抗生素”的美称。蒲公英味甘稍苦,性寒无毒。历代医学家都把它用于治疗乳痈、疮疡,收到很满意的效果.。 处方及用法:鲜蒲公英100克(或干品50克),粳米100克,食盐少许。取新鲜蒲公英带根全草,洗净,切碎,煎取药汁去渣,入粳米同煮为稀粥。蒲公英粥以稀薄为好,每日分2-3次稍温服食。3-5天为1疗程。 急性乳腺炎是因细菌感染而引起的乳...

  • 蒲公英鸡肉圆

    蒲公英鸡肉圆

    原料:蒲公英150克、鸡肉糜150克、黄瓜1根、粉丝、盐、豉油、胡椒粉各适量。 做法:1.将蒲公英洗净并用水焯过后,剁成菜碎,和鸡肉糜拌匀后,加入盐、豉油、胡椒粉等调料制成馅;2.将菜肉馅搓成小圆子装盘入锅,隔水蒸熟;3.黄瓜切薄片、粉丝用水泡开备用;4.锅内放食用油,将黄瓜、粉丝、肉圆一同入锅,并加入盐、豉油及蒸肉圆的汤汁,炖煮2分钟,即可出锅装盘。 功效:中医认为,蒲公英性苦、甘、寒。归肝、胃经。有清热解毒,消肿和利尿;护肝养肝等功效。入菜可焯过后生吃、炒食、烧汤,或配绿茶﹑甘草﹑蜂蜜等,调...

  • 蒲公英入药入菜食用方

    蒲公英入药入菜食用方

    蒲公英是相当接地气的野菜和药材,以其较高的营养价值,显著的功效,被大家称为“药草皇后”。作为生长在大江南北的时令野菜,蒲公英的营养价值很高,是一种高维营养菜。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营养师程清介绍,蒲公英含蒲公英醇、胆碱、有机酸、葡萄糖、Vc、Vd、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素,同时含有铁、钙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其钙元素的含量为番石榴的2.2倍、刺梨的3.2倍,铁的含量为刺梨的4倍、山楂的3.5倍。营养价值高,却具有较低的能量,减肥的人和糖尿病患者均可放心食用。 蒲公英以干燥的全草(包含根、...

  • 蒲公英清热解毒的良药 消痈通乳汁

    蒲公英清热解毒的良药 消痈通乳汁

    有人说,没吹过蒲公英的童年是不完整的。确实蒲公英给很多人留下了难忘的童年回忆。那团白色的绒毛轻轻一吹,很多烦恼也被吹远吹散,那种简单纯朴的快乐让人记忆犹新,虽然只是短暂的一瞬间。 •营养丰富的野菜,生熟皆美味 蒲公英有很多别名,比如黄花地丁、婆婆丁。特别是婆婆丁这个名称,颇有怀旧意境,让人联想起外婆的厨艺和久违的美味。很多城里人到农村田野间采摘蒲公英,一来是因为辨识度高,二来是因为口感好。实际上,蒲公英浑身是宝,生吃可以将其的鲜嫩茎叶洗净,沥干蘸酱,略有苦味,鲜美爽口。凉拌也很简单美味...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