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片 第4页

片 第4页

  • 生口疮可含洋参片

    生口疮可含洋参片

    许多人口腔溃疡反复发作,终年不断,此起彼伏,严重影响进食、休息,非常痛苦。对于这种常年反复发作的溃疡,西洋参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口腔溃疡,是口腔黏膜疾病中最常见的溃疡性损害,具有周期性复发的规律,所以称为复发性口疮。本病属中医 “口疳”、“口疮”范畴,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易反复发作。中医认为其病机是阴虚火旺,虚火上炎。所以治疗宜滋阴泻火。 中药西洋参具有滋阴补气,清热生津的功效,补而不燥是其特别之处。“西洋参性凉而补+凡欲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者皆可...

  • 止咳妙法:含服甘草片

    止咳妙法:含服甘草片

      前段时间,我因一次感冒,留下了咽痒咳嗽的后遗症,润喉片、止咳药吃了无数,效果都不显著。   一天晚上,正在酣睡的我,突然被一阵如虫咬般的咽痒搅醒,眼睛还未睁开,止不住的咳嗽已猛然袭来,我急忙起床找药,只找到几粒甘草片,不管三七二十一,用开水服下一粒,但半小时后,又开始咳嗽,我又拿起一粒甘草片,将其放到嘴里,由于没有开水了,只能含着,一直到它慢慢溶化时才咽下去。可就在这时,奇迹出现了,含化不到2分钟,即觉咽中舒适、咳嗽顿时消失。之后我又睡了过去,竟没有再复发。   我为这一“新发现”而感到...

  • 油炸姜片治咳嗽

    油炸姜片治咳嗽

      用适量生姜切片放入锅中,用少量油把姜片炸黄续上半碗水,煮十几分钟,放上糖,一次喝完。再多喝点温白开水。咳嗽患者,不妨一试。...

  • 大便带血 蒜片偏方疗

    大便带血 蒜片偏方疗

    我今年78岁,是一名退休职工。2004年的一天,我大便后用手纸一擦,纸上都是血。这件事让我想起了母亲。母亲60岁那年,也是大便带血,到医院做检查,结果患了直肠癌。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不得不做了切除手术,可是手术半年后她就去世了。 我一直很关注这方面的信息,此前,我曾看到一篇文章,说是吃蒜片有抗癌作用。从这一天开始,我又开始吃蒜片。每天早晨,我将一头大蒜剥好,全部切成薄片,晾15分钟再吃,分早晨、中午两次吃完。早晨我是就着饼子(白面、玉米面蒸的)吃蒜片,中午家人吃什么,我就吃什么,再加上吃蒜片,就这样,我一直...

  • 丝瓜切片煮水可降糖

    丝瓜切片煮水可降糖

    夏季,糖友制定食谱除了要考虑总热能、三大营养素的搭配比例、个人的体形、劳动强度等具体情况外,还应重视中医的“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实者泻之,虚者补之,春秋有别,冬夏不同”的原则。 以下食疗方,有助您控制血糖。 1.冬瓜皮、西瓜皮各100克,瓜蒌根250克,加水煎1小时,去渣再将汤用文火浓缩为黏稠样,每次10克,代茶饮。 2.丝瓜200克,茶叶适量,将丝瓜切片煮熟,再加茶叶冲泡,每日1次。 3.鲫鱼500克,绿茶适量,清蒸,每日1次。 4.芹菜汁200毫升,早晚各服1次。...

  • 治“阴暑”银翘解毒片

    治“阴暑”银翘解毒片

    【病例】傍晚,在田里劳作了一下午的李伟收工回到家里,他急忙抓起妻子早为他准备好的凉开水咕嘟咕嘟喝了个痛快。晚饭后他又约了本村的几个小伙到村后小河边纳凉。阵阵凉风吹来,他们感到非常畅快,直到夜深人静了,才各自回家。第二天,李伟开始呕吐、腹泻症状,伴有畏寒头痛、鼻塞流涕、四肢酸痛、发热无汗等症状。乡医告诉他这是中了“阴暑”。 “阴暑”是夏日过于避热贪凉引起,由于夏季暑热湿盛,人们毛孔张开、腠理疏松,人们睡眠、午休和纳凉之时,若过于避热趋凉,如夜间露宿室外,或坐卧于阴寒潮湿...

  • 干苦瓜片治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方

    干苦瓜片治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方

    处方:干苦瓜片30克,麦冬10 克i黄连5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 1剂。 主治:糖尿病,中医辨证为阴虚热盛型,症见烦渴多饮,多食易饥' 尿频量多,尿色混黄,大便于结,舌红,苔薄黄面干,脉细数。 孙高寿 治糖尿病肾病方 处方:枸杞子、生地各20克,山 药、山萸肉、当归各10克,丹皮、茯 苓、泽泻各8克,菊花7克,羊肝O.1公 斤。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补肾养肝。 主治: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为肝 肾两虚型,症见水肿,神疲乏力,少气 懒言,手足心烦热,口咽干燥,两目干 涩,腰膝酸痛...

  • 冰片核桃油治中耳炎

    冰片核桃油治中耳炎

      方法 取冰片1克,研细末,放入核桃油10毫升,不断搅和,使其溶解,用时先洗净外耳道内的分泌物,用棉球拭干后滴入药液2~3滴,再用棉球将外耳道堵住,以免药液外溢。急性者一般5天(每日滴药1次)痊愈,慢性者8~10天痊愈。   注 患者应加强体育锻炼,防止伤风感冒,勿使污水入耳;及时治疗其邻近器官的炎症,如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等,以免引起本病复发。...

  • 柿树叶3片治咽炎

    柿树叶3片治咽炎

    咽炎指咽部黏膜、黏膜下组织和淋巴组织的炎症。用柿树叶3片,浸泡代茶饮,或酌情加少许蜂蜜治疗咽炎,效果较好。需要注意的是,此茶需少量频饮,茶水进口后慢慢咽下,可起到润喉利咽、滋阴清热、利湿解毒的作用。 柿叶含有大量维生素C、胡萝卜素及黄酮甙等,其中黄酮甙有很好的抗菌解毒作用。代茶饮时,应频繁饮用,使药物在患者的咽部保持一定的浓度,以增强其对局部的作用,提高疗效。而且这种方法可促使患者大量饮水,加快毒素的排泄,有利于治疗。本法简便易行,疗效好,无副作用,可放心饮用。 (王鹏) ·慢性咽炎(秘方数:6)...

  • 喉痒咳嗽含复方甘草片

    喉痒咳嗽含复方甘草片

    长沙读者郭女士来电咨询:我3月初得了急性咽喉炎,声音嘶哑不能发音有一周时间,因工作忙没去就医,从一开始我就自购了阿奇霉素服用,在用了两周后声音不嘶哑了,但喉咙开始发痒而引起不断咳嗽,接着又自服了一周的咽立爽口含滴丸,可是喉咙仍痒,咳嗽有小量白痰。请问我该怎么办? 湖南省中医附二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彭斌回复:您现在喉咙发痒伴咳嗽仍是上呼吸道感染没有完全好的表现。您在发病初期服用阿奇霉素来消炎是对的,但建议不超五天,咽喉痒用咽立爽口含滴丸没效,是因咽立爽主要针对咽喉痛、灼热等症状改善要明显些,对气管的作用相对...

  • 土豆片贴敷慢性咽喉炎

    土豆片贴敷慢性咽喉炎

    不少人感冒后会嗓子干燥、发痒、沙哑,有灼烧疼痛感,而且易反复发作,这是慢性咽炎的表现,不妨用土豆片贴敷的方法来治疗。土豆味甘、性平、微凉,人脾、胃、大肠经,有解毒消炎,活血消肿、益气强身之功效。局部贴敷能调理气血,增强咽部抵抗力,有效缓解咽炎不适。 可将土豆去皮,清洗后切成厚度约0.5 厘米的片。躺下仰卧,将4-6 片土豆片并排敷在颈部,约 10分钟后更换一次即可,最后用清水洗净贴敷部位。注意宜选中等大小新鲜的土豆,不可用已发芽的土豆。 (中医硕士 刘云丽)...

  • 治慢性咽炎口含片

    治慢性咽炎口含片

    慢性咽炎患者如有咽干、咽痛等不适,可选用口含片,如华素片、草珊瑚含片、银黄含片、泰乐奇含片、西瓜霜含片等,以减轻或解除症状;也可选用多种中成药,如万应胶囊、清咽利喉颗粒、一清胶囊、十味龙胆花颗粒;还可用冰硼散、锡类散等吹于咽喉处,每日3次。也可含服铁笛丸,每日数次。 慢性咽炎极易反复,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治疗或据药敏试验选用相应的抗生素治3-5天,急性症状消失后马上停药。同时,病人需多休息、多饮水及进食流质饮食。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 贾代杰...

  • 细辛冰片治牙痛

    细辛冰片治牙痛

    细辛10克,冰片1克,共研碎,用脱脂棉包好。左面牙痛放在左鼻孔里,右面牙痛放在鼻孔里,十几分钟后牙痛即可缓解。苏州常新 专家点评: 牙痛是一种常见疾病,表现为牙龈红肿、疼痛、面颊部肿胀等。牙痛大多是因牙龈炎、牙周炎、龋齿(蛀牙)或折裂牙而导致牙髓(牙神经)感染所引起的。中医认为牙痛是由于外感风邪、胃火炽盛、肾虚火旺、虫蚀牙齿等原因所致。 鼻腔中的黏膜,对药物有很好的吸收作用,中医治疗经常利用该渠道给药,属于塞鼻法。细辛能祛风、散寒、行水、开窍,中医认为它能治风冷头痛、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药理研究发现该药能起到...

  • 止牙疼偏方 一小片芦荟

    止牙疼偏方 一小片芦荟

      河南刘先生提供:前几天,我牙疼得厉害,在网上看到一个偏方,据说可以止牙疼。具体方法是:割一小片芦荟,剥除外皮,把内含黏性液体的果肉含在疼痛处,我口含两小时左右后,疼痛果然缓解了。   专家点评:临床上容易引起牙疼的疾病有很多种,譬如说牙髓炎、根尖周炎、冠周炎等。此外,上火也可以引起牙疼。芦荟具有一定的消炎降火作用,针对上火引起的牙痛,口含芦荟会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患者可以尝试。但是,对于根尖炎症、牙髓炎症引起的牙痛,这一方法作用就很小了。所以,患者如果症状严重,最好还是先到口腔科查明病因。   要提醒...

  • 秋天的咳嗽 勿滥用止咳药 滥用润喉片 滥用抗生素

    秋天的咳嗽 勿滥用止咳药 滥用润喉片 滥用抗生素

    秋天的咳嗽,多以燥性咳嗽为主,俗称为“秋季燥咳”。与一般咳嗽相比,秋季燥咳患者5个用药误区一定要注意: 滥用止咳药 传统的止咳药一般分为两种:一种可以直接抑制咳嗽中枢,从而产生止咳作用;第二种是作用末梢神经的止咳药,常用的有复方甘草合剂和各种止咳糖浆,口服后能覆盖在发炎的咽部黏膜上,使咽部黏膜少受刺激,从而达到止咳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用止咳药来止咳,治标不治本,往往会掩盖病人的症状,以至于耽误治疗。如果强行镇咳,会导致痰液滞留在气道内,反而容易继发感染。因此,...

  • 首乌肝片

    首乌肝片

    用料:首乌20克,鲜猪肝0.25公斤,水发木耳25克,青菜叶少许,酒、醋、盐、淀粉、鲜汤、酱油、葱、姜、蒜、油各适量。 做法:首乌加水煎汤浓缩,取20 毫升药汁备用,猪肝剔筋洗净切片,葱、姜切丝,蒜切片,青菜叶洗净控干。将猪肝片放人首乌汁内浸蘸(取一半首乌汁),加少许食盐,放适量淀粉搅拌均匀,另把剩余的首乌汁、酱油、酒、醋、淀粉和鲜汤兑成滋汁。炒锅置大火上,烧热入油,待油热用勺子取少量油,淋入拌好的猪肝片。锅内剩少量油,下入蒜片、姜丝,略煸出香味,下猪肝、水发木耳,暴炒数分钟,后将青菜叶入锅翻炒数次,八成熟时倒入...

  • 牛黄解毒片外用治病新用途

    牛黄解毒片外用治病新用途

      牛黄解毒片是常用中成药,由牛黄、雄黄、石膏、冰片、大黄、黄芩、桔梗、甘草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常用于火热内盛之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等症。近年来,临床发现它外用治病的新用途:   带状疱疹:将牛黄解毒片压碎,加入生理盐水调成糊状外涂患处,每日3~4次。一般用药3~6天即获显效,且愈后不留后遗症。   乳腺炎:将牛黄解毒片研末,同酒糟和匀外敷患处,每日两次。一般用药3天既可肿块变软,肿消痛除,乳汁畅通。   毛囊炎:将牛黄解毒片研为细末,用蜂蜜将药末调成糊状,外涂局部,每日1~2次。   疖肿...

  • 牛黄解毒片外用新招

    牛黄解毒片外用新招

    牛黄解毒片为传统中成药,过去有丸剂,现在又有片剂。主要用于咽喉肿痛、牙龈炎、目赤肿痛、口舌糜烂等病症的治疗。近年,通过临床实践,发现了它的外用新功效。【处方】人工牛黄 5g 雄黄 50g 石膏 200g 大黄 200g 黄芩 150g 桔梗 100g 冰片 25g 甘草 50g 1.治皮肤病 可治热疖、疗疮、无名肿毒、丹毒、痤疮、带状疱疹等。取牛黄解毒片2—3片,压碎,加入生理盐水调成糊状,用消毒棉球蘸涂患部,每日早晚各1次;重症者,将浸有牛黄解毒药液的棉球敷于患部并包扎。 2.治带状疱疹将牛黄解毒片压...

  • 龙马起废片治疗脊髓炎瘫痪案

    龙马起废片治疗脊髓炎瘫痪案

      在《朱良春医集》中曾介绍“龙马起废片”治疗唐山地震脊髓外伤性截瘫患者,效果较好。笔者在临床中使用该方加减治疗带状疱疹脊髓炎遗留一侧或双侧肢体瘫痪,也取得较好效果。   龙马起废片组成:制马钱子0.15克,鹿角片0.4克,乌梢蛇、炙地鳖虫各1克,地龙、露蜂房各1.5克,此一日量。可装胶囊或研粉、制片均可,分3~5次口服。   病案举例:招某,男,28岁,2008年12月10日初诊。因“腰痛1月,头痛伴左侧肢体疼痛乏力半月余”入院。   患者头顶及左颞...

  • 十病九痛 中成药元胡止痛片

    十病九痛 中成药元胡止痛片

      俗话说“十病九痛”,疼痛是多种疾病的表现之一,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元胡止痛片是一种止痛效果明显的中成药。   元胡止痛片组方很简单,由延胡索(醋制)、白芷两味中药组成。延胡索性味辛、苦、温,入心、肝、脾经,有活血、定痛、行气之功,既能入血分而活血化瘀,又能走气分而行气止痛,为血中之气药,止痛之佳品。利气、止痛、通小便,广泛用于由气滞血瘀所致的多种疼痛。现代研究表明,延胡索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止痛和催眠等作用,且有抑制胃液分泌及抗溃疡作用,无论是复方煎剂还是研末口服,疗效都不错。...

  • 洁尔阴新癀片的妙用

    洁尔阴新癀片的妙用

    洁尔阴的妙用 洁尔阴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外用洗液,不仅治疗外科疾患疗效显著,同时在皮肤病的治疗中也有较好的效果。 1.头虱。先将所有头发用温清水浸湿,取洁尔阴洗液15毫升,双手搓摩于头上,留置5~10分钟后,用清水洗去洁尔阴残液。每日2次,3—5日即可痊愈。 2.阴囊湿疹。阴囊湿疹常引起患部瘙痒,由于奇痒难忍而影响患者的饮食、睡眠。洁尔阴洗液中的蛇床子、独活、艾叶具有清热燥湿止痒、活血散风之功效。取洁尔阴洗液20毫升,兑清水 1000毫升,坐浴洗涤。每日2次,每次 15分钟。 3.疥疮。每晚取洁尔阴...

    秘方方剂 2024-03-07 8 0 妙用
  • 疲乏无力 甘草30克生姜3片

    疲乏无力 甘草30克生姜3片

      邻妇赵某,39岁,患病卧床,于2008年9月10日邀余诊治,自诉心慌气短,食欲不振,头晕,口舌生疮,疲乏无力,寒热时作,观其面色萎黄,消瘦无华,舌红少苔,脉沉细无力。问及病史,诉其患病已半年余,曾多处求医治疗,服药无数,罔效。两月前曾在当地医院做全面检查,未有异常所见。查看诸医处方多以二陈汤、半夏泻心汤、温胆汤等加减治疗,服药百余剂,门前药渣如山,但无一方中的,缓解症状。   近几天,患者自觉心慌乏力加重,动辄汗出,口舌生疮,余定思之,此症为神经官能症,属中医虚劳杂症。治当以调节情绪,饮食调理为主,而服...

  • 丹参片的临床应用 简单介绍

    丹参片的临床应用 简单介绍

    丹参是一味常用中药.性味苦,微寒,归心、肝经,有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的作用。丹参历来被列为活血化瘀药的上品。丹参片是采用现代制药技术,从主要药物丹参中提取有效成分精制而成的中成药。它保留了生药的有效成分,同时,服用安全方便,且价格低廉,在多个疾病领域的临床应用中都取得可靠疗效。现就丹参片的临床应用作简单介绍。 冠心病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使心肌急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冠心病心绞痛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人群日趋年轻化。 冠心...

  • 片仔癀向肝病发起挑战

    片仔癀向肝病发起挑战

      日前,上海中医药大学顺利完成了片仔癀治疗慢性肝损伤药效学研究。该研究给广大的慢性肝病患者带来了福音,研究发现,片仔癀在治疗慢性肝纤维化、酒精性慢性肝损伤和高脂饮食诱导的慢性脂肪肝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向肝病发起挑战   上海中医药大学最新研究发现,片仔癀能显著改善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减轻肝脏纤维化程度;能显著降低慢性脂肪肝大鼠血清水平,减轻脂肪肝程度,减轻炎症;能显著改善慢性酒精性肝损伤肝脏的炎症反应,降低血脂和血清转氨酶等。三种模型治疗实验显示,片仔癀对肝纤维化、慢性酒精性肝损伤、高脂诱导的慢性...

  • 国药之宝“片仔癀”

    国药之宝“片仔癀”

    漳州在福建省东南部,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北承长三角,南接珠三角,东临台湾,又与东南亚有着传统的贸易往来,真是得天独厚的宝地。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漳州这个文明古城未来大都市的格局已经初露端倪。所以有人描述道:“走在漳州历史街区看到的是唐代的街,宋代的庙,明清的石坊,民国的商铺,影影绰绰,古榕参天,小桥流水,旗幔当风,空中飘着醉人的甜香。入夜后,游人如织,光影盈江,满城灯笼,直上彩虹桥,古寺隔江,也是一片祥光。”此言真切,一点也不夸张。 人杰地灵的漳州还有特有的...

  • 中成药肿节风分散片致病案

    中成药肿节风分散片致病案

    肿节风分散片疑似致肝小静脉闭塞病1例 1 病案介绍 患者,男,24 岁,因 “腹胀、乏力 1 个月, 黄疸 20 天”收住北京协和医院。患者服中成药肿 节风分散片( 浙江维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Z20060254) ,每天 4. 8 g,服药 8 天后出现腹胀、 乏力、厌食、皮肤及巩膜黄染,1 周后出现意识丧 失。外院查肝功能: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 ALT) 1 255 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910 U/L, 总胆红素( TBil) 82 μmol/L,白...

  • 复方丹参片与丹参滴丸

    复方丹参片与丹参滴丸

    日常生活中,复方丹参片与复方丹参滴丸被广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防治。从名字看,这两药只有细微差别,功效应该差不多,那么实际上是这样吗,患者日常服用应该注意什么?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邢俊武介绍,复方丹参片和复方丹参滴丸都含有丹参、三七、冰片这三味药。丹参通血脉、活血祛瘀。三七化瘀通络止痛。冰片芳香开窍、通阳定痛。诸药合用,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效。虽说如此,但两种药还是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区别。 起效缓急不同 邢俊武说,复方丹参滴丸可以口服或舌下含服,复方丹参片一般是口服...

  • 秋季燥咳慎用润喉片

    秋季燥咳慎用润喉片

    秋天的咳嗽,多以燥性咳嗽为主,也被俗称为“秋季燥咳”。燥咳同一般咳嗽相比,既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一定差异,所以在治疗燥咳的过程中,易出现错用药物现象,对此要引起高度警惕。 秋季燥咳常被误诊为普通咳嗽来使用止咳药,这是不对的。传统的止咳药一般分为两种:一是可直接抑制咳嗽中枢产生止咳作用的止咳药;一是末梢性的止咳药,口服后,能覆盖在发炎的咽部黏膜上,使黏膜少受刺激,达到止咳作用。常见的有复方甘草片,各种止咳糖浆。用止咳药来止咳,治标不治本,还会掩盖病人的症状,以至于耽误治疗。 润喉片一...

  • 解毒片会“致毒”清火片伤胃脾

    解毒片会“致毒”清火片伤胃脾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碰到拉肚子、上火、便秘、感冒流涕等小毛病时,会有针对性地服用诸如牛黄解毒片、板蓝根等既便宜又好用的中成药。但长期保持这样的用药习惯,很有可能会让你的身体越吃越糟糕。 解毒片也会“致毒” 案例:一位妙龄女孩为治便秘,每天吃10多片牛黄解毒片,一直吃了2年,最终导致其声音嘶哑、头发稀疏、皮肤呈癞蛤蟆皮状,解毒药最终变成了毒药。 牛黄解毒片做为家庭常备药,到底什么时候吃、怎么吃才安全呢? 分析:案例中的女孩属于典型的用药错误,是过量服用牛黄解毒片导致的砷中毒。...

  • 清除内热 还身体一片清凉的

    清除内热 还身体一片清凉的

      夏天一到,天气也热起来了。从中医角度来看,这时人们很容易由于内热而上火。如何对付这些恼人的热邪呢?有一种专门的“清法”,就是用来清除这些内热,还身体一片清凉的。      清法去实热   内热又叫内火,为内生五邪之一。人体内本来就是有生命之火的,如果火熄灭了,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体内有火是正常而必要的。但如果“火势”过猛,就会灼伤人体,出现红、热、肿、痛、烦等病症。   这时需要运用寒凉性质的方药,通过其泻火、解毒、凉血等作...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