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痒 第2页
-
中医祛风止痒治老年人皮肤瘙痒
中医认为,老年人皮肤瘙痒,多为气滞血瘀所致,治宜凉血化瘀、祛风止痒。 方一苍术、生地黄各100克,荆芥、赤芍各50克,水煎洗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或将药液浓缩,再加老醋适量,外搽患处,每日1剂。 方二苦参100克,加入食用白醋适量,浸泡3-5天即成。每晚取苦参醋液30-50毫升,放入浴盆中洗浴,或用棉签蘸药液外搽瘙痒处,每日2-3次,连用5-7天。 方三荆芥、防风、苦参、丝瓜络、蛇床子、当归各30克,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洗浴,每次10-20分钟,每日2-3次,每日1剂,连用5-7天。 方四红花、...
-
丘疹性荨麻疹偏方 止痒搽剂
丘疹性荨麻疹为春夏秋季儿童最常见的皮肤病,以2~13岁为多。发病主因是跳蚤、蚊子、虫子接触叮咬皮肤;另有一些患者是对某种食物过敏,其中食鱼、虾,牛、羊肉等最多见。可发于身体任何部位,以四肢、腹部、臀部为多,奇痒难忍,痒剧时晚间不能安眠,有的在小腿、足背、足跖发生大疱或丘疱疹。不少患儿由于经常被叮咬,多数皮疹是此愈彼起,反反复复,消退后留有暂时性色素沉着;或因反复搔抓,引发感染成脓疱疮。 笔者临床体会,采用中药外用搽剂,疗效非常显著。药用滑石粉100克,地肤子粉100克,白鲜皮粉100克,薄荷脑10克,冰片1...
-
止脱发止痒去头屑 透骨草熏洗
取透骨草45克,煎汤熏洗头发,每人l剂,每次20 分钟。洗后勿用水冲洗头发。用药4~12天。本方具有止脱发,止痒,去头屑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脂溢性脱发。 按:透骨草为大戟科地构叶属植物地构叶或凤仙花属植物风仙花的全草。味辛、苦、性温。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功能。用于风湿痹痛,筋骨挛缩,寒湿脚气,疮癣肿毒等症。 现代中医临床很少应用。脂溢性脱发类同于中医的阴血亏虚脱发,多见于壮年人,毛发油亮、光泽明显,头皮油脂多,或脱屑发痒,脱发多发生在头顶或两额角,经常脱发,渐成秃顶。治疗以滋补肝肾、养血祛风为法。临床一般口服用...
-
洁发止痒各种方法锦集
洁发止痒 洁发止痒是指具有祛除头发垢腻白屑、止头皮瘙痒作用的一类方子。主要用于头发垢污油腻,难以洁净,甚至毡结不解,难以梳理,或白屑纷纷,飞如雪片者。主要作用机理为祛风清热,实卫固表,凉血润燥,除垢止痒。常用的洁发止痒的偏方主要如下。 [方一] 火麻仁250克,秦椒250克,皂荚末50克。将秦椒去目,3药共捣碎,用水浸1宿,去渣后洗头。 本方祛治头痒,搔之血屑纷纷。 [方二] 荆芥穗、莎草根(去毛)各150克,甘草(炙、切)105克,甘菊花(拣)15克,川芎、白芷、羌活(去茅头)、防风(去叉)各900克。8味,捣筛...
-
润肤止痒 马建国治疗皮肤瘙痒方
名医治皮肤瘙痒(阴虚肺热)方 处方:沙参25克,麦冬15克,生地18克,玉竹、知母、地骨皮各12克,天花粉、百合、黄芩、桑白皮、白鲜皮、蛇床子各10克,浮萍9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清肺滋阴止痒。用于治疗皮肤瘙痒,中医辨证属阴虚肺热型。症见全身皮肤呈阵发性瘙痒,痒剧时难以人眠,并有口咽干燥,皮肤发干无润感,触之肌肤有明显热感,伴抓痕血痂,大便干,舌质红,苔少,脉数。 创方者:马建国 名医治皮肤瘙痒(气血亏虚)方 处方:黄芪25克,白芍、熟地各20克,党参18 克,当归、酸枣仁...
-
结节性痒疹 除湿热止痒疏风散熏洗
结节性痒疹是常见皮肤病,其病因多为夏秋季节被蚊虫叮咬有关。由于瘙痒难忍,经常不断搔抓,使皮损表面粗糙,角质增厚,呈现出黄豆至樱桃大小圆形坚实结节,淡褐色或灰褐色,有些伴有抓痕血痂及少许黏液渗出。数目不一,多散在分布,贯发于四肢,以小腿伸侧多见。 该病常规用抗组织胺西药内服,外搽激素类霜膏,不少患者认为收效甚微。中医认为属湿热久蕴肌腠,感受风邪,聚成痒性结节所发。据其发病机理,笔者在临床中治疗此病,采用除湿热止痒疏风散结中药水煎后熏洗,获效比效显著,介绍如下。 组成:土茯苓50克,苦参50克,...
-
风市穴拔罐放血 祛风止痒治慢性荨麻疹
解放军第255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王胜,是唐山市名中医;他从医30余载,理论功底深厚,临床经验丰富。笔者有幸随师出诊,今将其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经验简要总结如下。 病因病机:气血不和,外风引动 慢性荨麻疹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使皮肤、黏膜、血管发生暂时性充血与组织内水肿的一种疾病,病程超过6周称为慢性荨麻疹。此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临床上多通过药物进行抗过敏治疗,但疗效不够理想,且副作用较大。 中医认为皮肤瘙痒的病因、病机主要是风、湿、热、虫之邪客于皮肤肌表,引起皮肉间气血不利而成,或由于血...
-
祛风止痒单方治慢性荨麻疹
处方:熟地20克,白鲜皮、党 参各12克,何首乌、黄精、黄芪、 当归、升麻各10克,白术、川芎、 白芍各8克,防风、荆芥、甘草各 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固卫养血,祛风止痒。 主治:慢性荨麻疹,中医辨证为 气血亏虚、卫表不固型,症见风团色 淡红,反复发作,迁延数月或数年, 午后或夜间发作加剧,舌淡苔白,脉 沉细。 曲 宣 治慢性荨麻疹单方 1.紫苏叶50 克,水煎取液,外洗患处,每日1剂,10 剂为1个疗程. 2.炉甘石洗剂.外洗患处.每日1次。 3.蚕沙150克.水煎取液。外...
-
治以滋阴清虛热止痒 治皮肤瘙痒症
刘某,男,45岁,全身皮肤瘙痒,搔抓后皮肤触之有灼热感,每于午后及睌间痒剧,自觉发热,但测体温基本正常,已3个月余。其间经用葡萄糖、葡萄糖酸钙、地塞米松、维生素C、硫代硫酸钠、苯海拉明等注射,服息斯敏、盐酸西替利嗪、赛庚定疗效不著。查见患者周身有不规则条状抓痕,点状血痂及色素沉着。述其手足心热,囗干咽噪,骨蒸潮热,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中医诊为痒风,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皮肤瘙痒症。证属阴津不足,虚热内生,蒸灼肌肤致痒。治以滋阴清虛热止痒。 以清骨散加减:银柴胡10克,胡黄连10克,秦艽9克,鱉...
-
散寒止痒 主治荨麻疹用全蝎
处方:黄芪、乌梅各15克,蝉蜕12 克,荆芥、桂枝各10克,防风、炙甘草 各9克,蛇蜕6克,麻黄4克,细辛3 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扶正祛风,散寒止痒。 主治:荨麻疹,中医辨证为风寒束表 型,症见水肿性斑块白色或皮肤色,瘙 痒,遇寒加剧,得暖则减,伴周身畏寒, 舌淡苔白,脉浮紧。 罗亚男 全蝎鸡蛋 治荨麻疹 慢性荨麻疹为临床常见皮肤病,一 年四季均可发生。该病常反复发作,时轻 时重,可迁延数月或更久,患者深感苦 恼。临床验证,采用全蝎鸡蛋治疗,有较 好的疗效。 全蝎鸡蛋做法:取散...
-
熄风祛风止痒 骆常义治皮肤瘙痒方
名医治皮肤瘙痒(血热内蕴)方 处方:生地、赤芍各15克,槐花、煅龙骨、牡蛎、白鲜皮各20克,丹皮、玄参、地榆、僵蚕、刺蒺藜各 10克,蝉蜕8克,蜈蚣l条,甘草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热凉血,疏风止痒。用于治疗皮肤瘙痒,中医辨证属血热内蕴型。症见皮肤瘙痒,抓破之处呈条状血痕,每于遇热、躁烦或饮酒后瘙痒加剧,伴有口干心烦,渴喜冷饮,大便干燥,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象弦数。 创方者:骆常义 名医治皮肤瘙痒(血虚风燥)方 处方:北沙参、黄芪各20克,麦冬、白芍、生地、当归、制首乌...
-
慢性湿疹 自拟方滋阴清热祛湿止痒汤
有不少慢性湿疹患者,因病情发展变化,往往表现出阴虚火旺之象,如皮损潮红,遇热尤重,瘙痒较剧,或皮损粗糙,鳞屑痂皮覆着,甚则呈现皲裂状,触之灼热,并具口燥咽干,五心烦热、午后尤甚,舌质红,苔少,脉细数等症状。笔者临床体会,治疗时不能局限于清热除湿止痒,亦应顾阴,若不滋阴必造成阴愈虚、热愈盛之虚火上炎趋势。对于此型湿疹,以自拟方滋阴清热祛湿止痒汤,收效比较显著。 组方:生地黄30克,玄参30克,麦冬12克,沙参12克,天花粉10克,知母10克,地骨皮10克,栀子10克,胡黄连10克,鳖甲12克,黄柏10克,白鲜...
-
阴囊湿疹:清热燥湿 祛风止痒
阴囊湿疹是一种男科的常见皮肤病,多由脾胃积热、湿热下注等因素引起。临床应用具有清热燥湿、祛风止痒功效的中成药进行治疗。 1.双料喉风散:清洗患处后,将适量的双料喉风散喷于患处,每日用药3—5次,应连续用药3—5日。此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 2.藿香正气水:清洗患处后,用消毒棉签蘸取适量的藿香正气水涂抹于患处,每日用药3-5次,应连续用药3--5日。此药具有解表化湿、理气止痒的功效。 3.青蛤散:清洗患处后,将适量的青蛤散撒于患处,每日用药3~5次,可连续用药5—7日。若...
-
疮疡 养血通络息风止痒 组方
皮肤病常见病由于风、热、虫、毒、血瘀、血虚、风燥等。其治疗办法不外散风透表、清热解毒、凉血化瘀、养血通络、息风止痒。 组方:麻黄50g,薄荷60g,白芷60g,天仙藤100g,钩藤100g,鸡血藤100g,夜交藤100g,地肤子80g,白芍100g,苦参200g,连翘120g,龙脑60g,甘草80g,炉甘石120g,僵蚕100g,五倍子80g,花椒80g,诸药爆干,粉碎成粗末,每次50g用布包好,扎紧口,放热水浸泡20~40分钟,用浸泡好和药液洗患处,或热敷于疮上,药袋拧干后放存,次日再用,法如前,每50...
-
中药有很好的止痒效果
很多皮肤病都 会伴有瘙痒症状, 一痒起来就难免要挠抓, 可往往是越抓越痒,皮肤 病越抓越重。以下这些中药有很好的止痒效果,皮 肤病瘙痒时不妨试一试。 冰片又称龙脑,味 辛、苦,性微寒,对于热性皮疹有良 好的止痒作用。使用时可将冰片研 粉后加人其它药物制成散剂,亦可 制成l%一2%的洗剂或酊剂。 松香性温,有燥湿、杀虫、止 痒之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疹、慢性皮 炎等皮肤病。研末撒于患处或用醋 调成糊状敷于患处亦可。 蛇床子性温,味辛、苦,有燥 湿祛风、杀虫止痒作用,常用于治疗 肛门瘙痒、女性阴痒、阴囊湿疹、滴 虫性...
-
皮肤瘙痒伴风团或伴皮疹 养血祛风止痒汤
成肇仁,男,1944年生。主任中医师,湖北省知名中医,师从全国著名伤寒学家李培生教授,为湖北省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中医药大学经方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从事中医教学、科研、临床近50年,主持和参与省级以上科研项目5项;主编或参编教材和专著25部;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在学术上主张着力《伤寒论》方的现代临床拓展应用。在临床上,注意理论联系实践,强调四诊合参,善于学习历代名家经验,喜用经方并结合时方治疗各科疑难杂症,尤其对呼吸系统、消化系...
-
自拟祛风止痒汤治疗中老年人皮肤瘙痒症
笔者自1998年始运用自拟祛风止痒汤治疗中老年人皮肤瘙痒症6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68例中,男性38例,女性30例,年龄最小52岁,最大79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6年。临床表现:皮肤干燥,周身瘙痒无皮损,呈阵发性,昼轻夜重,冬春季易发。血常规正常,并排除糖尿病,肝胆疾病,尿毒症等病。 治疗方法 祛风止痒汤药物组成:生地黄、何首乌、浮萍各25g,当归、苦参、银花、白鲜皮、槐花、玄参、地肤子、丹皮、连翘、白芍、紫草、防风、荆芥、土茯苓、蛇床子各12g,...
-
身痒并有红疹 以凉血祛风止痒或清热利湿之品
瘙 痒 彭某,女,45岁。2012年5月5日就诊。诉外出观花,回来后一直身痒并有红疹,入夜尤甚,至今已1月,服诸西医抗过敏药能稍缓解,但很快复发。刻诊:全身红色丘疹,有抓痕。口干欲饮,心烦难寐,小便短赤。舌红、苔薄黄,脉弦数。诸中西医药诊治,疗效不显。 观前医方多投以凉血祛风止痒或清热利湿之品。 处方:生地黄20 g,木通10 g,生甘草10 g,淡竹叶15 g,栀子10 g,白鲜皮30 g,刺蒺藜30 g,赤芍10 g,当归10 g,川芎10 g,丹皮10 g,水牛角20 g(先煎),3剂...
-
面部发红反复发作伴红疹瘙痒 清热凉血疏风止痒方
朱某,男,33岁,2021年12月5日初诊。主诉:面部发红反复发作5年余,伴红疹瘙痒,以颧部及鼻翼两侧为主。患者平素饮食嗜辛辣,饮酒较多。舌红,苔薄黄腻,脉滑数。曾于多家医院诊治,口服氯雷他定片及外用药膏治疗,效果不佳。 辨证:血热夹湿,风邪外袭。 治法:清热凉血祛湿,疏风止痒。 处方:金银花30g,连翘10g,黄芩15g,炒薏苡仁15g,蒲公英30g,生地10g,当归10g,白术15g,茯苓15g,白蒺藜15g,白鲜皮15g,荆芥10g,地肤子15g,蝉蜕6g,甘草6g。5剂,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