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乳 第13页

乳 第13页

  • 按摩敷贴治乳腺炎

    按摩敷贴治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多发生于产后3-4周的妇女,尤以初产妇多见。主要因为乳汁瘀积和感染病原菌所致。疾病早期,开始有恶寒发热,继而乳房肿胀疼痛,触之有包块,边界不清,触痛明显,表面皮肤微红或正常。炎症继续发展,出现寒战、高热,乳房疼痛加剧,局部红肿发热,青筋(静脉)暴露,炎症局限而形成脓肿。到后期肿块自行破溃,向表面排脓。中医学称此为“乳痈”。 1.按摩 在患侧乳房上涂少许润滑油,患者用于掌由乳房四周轻轻向乳头方向按摩。但不宜用力挤压或旋转按压,应沿乳腺管方向施以正压,同时用手指轻提乳头数次。在按摩前做...

  • 治乳痈经验

    治乳痈经验

    经验方:仙人掌150克,青黛粉、朱砂各30克,冰片15克。 用法:仙人掌去皮刺、捣烂如泥状,将青黛粉、朱砂、冰片与仙人掌共调成糊状,直接涂于乳痈患处并保持湿润,干后再涂。 疗效:本方治疗乳痈患者132例,痊愈115例,好转6例,无效11例。...

  • 治乳腺增生食疗二方

    治乳腺增生食疗二方

    一、海带鳖甲猪肉汤 海带(洗净,切块)、鳖甲(打碎)各15克,瘦肉 100克,共煮汤,汤成后加入适量盐、麻油调味即可。每日分2次温服,并吃海带与肉。常饮此汤,不仅可防治乳腺小叶增生,而且对预防乳腺癌有效,是价廉物美的食疗方。 二、青皮山楂粥 将青皮10克,生山楂30克,分别洗净、切碎后一起放人砂锅,加适量水,浓煎40分钟,用洁净纱布过滤,取汁待用。将粳米 50克淘洗干净,放人砂锅,加适量水,用小火煨煮成稠粥,粥将成时,加入青皮、IU楂浓煎汁,拌匀,继续煨煮至沸即成,分早、晚分食。本方能疏肝理气、解郁散结,适...

  • 川楝子治急性乳腺炎

    川楝子治急性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中医称为“乳痈”,常见于妇女产后。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中药川楝子疏肝郁,清胃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川楝子配以红糖,可防川楝子之苦寒伤胃,又可缓解川楝子的毒性,还可温经通络。   取川楝子20克,加水500毫升浸泡半小时,水煎约15分钟,去渣取汁,加入红糖50克溶化,分3次服,每日一剂。或将川楝子连皮和仁捣碎晒干,炒微黄,研细末。每次取9克,加入红糖60克,用黄酒或开水100~200毫升冲服,每日1~2次,连服2~5次可愈。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郭旭光)...

  • 乳腺增生经验方

    乳腺增生经验方

    经验方:橘核、王不留行、昆布、海藻、莪术各12 克,穿山甲10克,柴胡、茜草根、山慈菇、淫羊藿、肉苁蓉各8克,炙甘草4克。 加减:触痛明显加乳香、没药各6克,路路通10 克;肿块坚硬加鳖甲、龙骨、牡蛎、三棱各10克;脾胃亏虚加白术、茯苓、党参各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乳腺增生患者20例,治愈7例,显效4 例,有效3例,无效6例。...

  • 血府逐瘀汤治乳癖之见

    血府逐瘀汤治乳癖之见

    理论依据:《疡科心得集》云:“乳中结核,形如丸卵,不疼痛,不发寒热,皮肤不变,其核随喜怒而消长,此名乳癖。”说明乳癖之病因多与肝郁血滞有关。乳癖因肝郁不疏,肝血行而不畅;肝气犯脾,脾伤则运化不力,则湿聚成痰,并积于乳房所致。 选方理由:故笔者选用王清任之血府逐瘀汤加地鳖虫、地龙、海藻,并有意用反药来治此病。为什么呢?因为上方加味系由桃仁12克,当归、红花、生地、牛膝各15克,枳壳、赤芍各6克,川芎、桔梗各4.5克,地鳖虫、地龙各9克,海藻18克,柴胡、甘草各3克组成,方以四物汤为基础,用赤...

  • 警惕:性冷淡引起乳腺病

    警惕:性冷淡引起乳腺病

    性冷淡是指性欲缺乏.通俗地讲即对性生活无兴趣。据调查。35%以上的女性存在性冷淡的问题。从表面上看.性冷淡的女性好像仅仅是达不到性高潮或得不到性满足.而实际上。性冷淡对乳房的危害极大.常常可以引起下述3个问题。 乳房胀痛 正常性生活时.女性进入性兴奋期,乳头即竖起.乳房充血,整个乳房胀满增大。到持续期,乳晕充血.乳房胀大更加明显.其体积可增大25%左右。至性高潮期.乳房胀大达到极点。随后乳房充血减退.体积逐渐缩小,恢复到原状。这一过程一般需要持续15~30分钟。性冷淡的女性.由于性兴奋来得慢.而且不易达到性高潮...

  • 产后乳肿胀 包心菜外治

    产后乳肿胀 包心菜外治

    妇女产后2—3天,常出现乳房周围皮肤毛细血管充盈,两乳膨胀、疼痛。由于乳腺导管乳汁积聚,触诊乳房可有触痛明显的硬块,乳汁分泌少,同时伴有体温上升;因静脉及淋巴管淤积,甚者可出现两腋下淋巴结肿大或伴有压痛;个别产妇有副乳腺同时增大、胀痛,体温上升至39度以上。产妇常因畏痛而拒绝实施热敷、按摩、挤奶等措施,故易并发乳腺炎。 方法是:取磨盘型包心菜一棵,将每片菜叶完整剥下,沿着腋下胸大肌、整个乳房,将菜叶全部覆盖,另用胸罩略加压,使菜叶与皮肤充分接触,持续24小时即取下。 点评:包心莱为十字花科植物甘蓝的茎叶...

  • 乳腺小叶增生 中医内外合治

    乳腺小叶增生 中医内外合治

    乳腺小叶增生是常见的妇科疾患,多发生于育龄妇女。采用内服结合外敷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所治56例患者中,年龄最小者23 岁,最大者41岁,其中28~37岁者38例;病程最短者6个月,最长者12年,平均3 年7个月;其中单侧增生者37例,双侧增生者19例。 二、治疗方法 内服处方:柴胡9克,当归12克,白芍15克,茯苓、白术各10克,炙甘草3 克。 加减:面红目赤,急躁易怒者,加丹皮、炒栀子各10克;面色苍白,烦躁者,加熟地、阿胶(烊化)各10克;面色晦暗,舌暗有瘀斑者,加川芎9克...

  • 乳腺疾病的食疗保健

    乳腺疾病的食疗保健

    乳腺病已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 重要疾病,不仅发病率大大高于女 性的其他慢性常见病,而且还可能 发展为乳腺癌。以下介绍最容易引 发乳腺病的三种因素与食疗方法。 一、情志失调 经常闷闷不乐、急躁易怒最伤 乳腺。中医认为,肝主疏泄,性喜条 达;情志不畅,所愿不遂,肝失条达, 气机不畅,气郁则瘀;肝郁克犯脾 土,运化失职则痰浊内生,肝脾两 伤,经络阻塞,痰瘀互结于乳房,轻 则乳腺增生、乳腺结节、乳腺纤维 化,重则发展为乳腺癌。表现为乳腺 肿块胀痛,经期不准或经期乳房胀 痛,胸闷,善太息,胁肋胀痛,每遇精 神刺激则症状加重...

  • 软坚散结 主治乳腺增生

    软坚散结 主治乳腺增生

      组成威灵仙30克,泽兰10克,三棱6克,莪术6克,急性子10克,生山楂15克,水蛭粉3克(冲),炒橘核15克,生牡蛎30克,夏枯草20克,炙鳖甲15克,香附10克,当归15克,菟丝子10克。   功效行气活血,软坚散结,调理冲任。   主治乳腺增生。   用法水煎服,日1剂,经期停用。   方解乳腺增生病属于中医学乳癖范畴,《疡科心得集》谓“乳中结核,形如丸卵,不疼痛,不发寒热,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而消长,此名乳癖”。本病多由于郁怒伤肝,肝郁气滞;思虑伤脾,脾失健运,痰湿内蕴,以致肝脾两...

  • 补气养血通络治产后乳少

    补气养血通络治产后乳少

    张某,女,35岁,2012年10月15日诊。 产后10天,乳汁少,伴有气短乏力,汗出,腰酸。舌淡,苔白,脉细弱。 辨证:气血亏虚,乳络不通。 治则:补气养血,益精通络。 处方:黄芪30克,党参10克,当归15克,炙山甲5克,王不留10克,通草6克,鹿角片10克,熟地15克,陈皮3克。3剂,水煎450mL,分早中晚3次温服,日1剂。另,食猪蹄1个,饮汤。 二诊(10月18日):药后乳汁增加,气短乏力及汗出减轻,腰已不酸。又取3剂。...

  • 中医治乳腺增生经验

    中医治乳腺增生经验

    乳腺增生足乳房一种非炎症疾 病。属于中医学“乳癖”范畴。其特点是 乳房肿块,经前肿痛加重,经后减轻, 好发于30~40岁妇女。中医采用地肤 子汤治疗有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治疗方法 处方:地肤子60克,橘核30克, 柴胡12克,枳实9克,白芍10克,甘 草6克。 加减:证属肝郁痰凝,伴有心烦易 怒,失眠多梦,情绪急躁,乳房胀痛,苔 薄白,脉弦滑者,加陈皮、郁金各10 克,金银花、蒲公英各30克。证属肝郁 气滞,伴有两胁及乳房胀痛,低热,舌 红少苔,脉弦数者,加陈皮、生地、玄 参、...

  • 治疗产后乳房结块方

    治疗产后乳房结块方

      梁某,女,32岁,2010年12月初诊。   患者产后36天,主诉:喂乳受凉,右侧乳房胀痛,乳汁滞留难出,继则红肿,触之乳房有小结块,恶寒重,发热轻,头痛身困,口不渴,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弦。   辨证属产后阳气不足,加之复感风寒,寒邪痹阻乳络,发而为乳结。治疗当温经散寒,通络散结。立方:麻黄3克,附子6克,细辛3克,羌活9克,香白芷6克,王不留12克,六路通9克,丝瓜络9克,甘草3克。3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药后热退,乳房肿块明显变小,患者仍倦怠乏力。前方加黄芪30克,以益气通乳,...

  • 急性乳腺炎 乳络瘀滞方治乳痈

    急性乳腺炎 乳络瘀滞方治乳痈

    马某某,女,29岁。2013年8月4日初诊。 患者于2月前足月顺产一男婴后,乳汁较少,担心乳汁不通,影响胎儿喂养,自行反复挤压双乳,乳汁逐渐增多。半月后,乳汁量多,每次孩子不能吸吮完,逐渐出现双乳房有刺痛感。求诊几位西医,畏及影响婴儿,未给予药物治疗,嘱其热敷,疗效不显,前来就诊中医。 诊见患者体胖,无发热,双侧乳房有包块感,右侧为甚,时有乳房刺痛,偶有牵扯腋下疼痛。婴儿发育正常,乳汁较多,孩子每次不能吸吮完, 舌淡苔厚腻,脉洪数。 西医诊断:急性乳腺炎。 中医诊断:乳痈,证属痰浊内阻,乳络瘀滞。...

  • 操膻中穴防乳腺病

    操膻中穴防乳腺病

    膻中穴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膻中穴主要治疗范围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心肺疾患和乳腺系统相关疾患。由于它归属任脉,临近乳房,是预防治疗乳腺系统相关疾患必用的穴位;故为“妇科要穴”之一。女性乳腺系统相关疾患一部分出现在哺乳期,如乳腺炎,产后缺乳;一部分出现在月经前后,如经行乳房胀痛;最多见是乳腺增生和乳腺癌。女性朋友发现不舒服或者异常情况,一定要到医院检查诊断。在日常乳房保健中,自我按摩膻中穴是一个简便易行,效果理想的方法。 具体方法有揉法和推法,揉是指用中指端按...

  • 右乳下筋痛硬肿 血府逐瘀汤除之

    右乳下筋痛硬肿 血府逐瘀汤除之

    患者为38岁女性,主要病情是右乳正下缘到腹股沟,有一条“筋”鼓了起来,伴剧烈疼痛,看上起像是皮下埋了一根铁丝,长约一尺,坚硬不移,表面不红、不黑,皮色完全正常。起病时为右乳下缘至右侧少腹部痉挛疼痛,数日之内,疼痛处迅速肿起,且疼痛逐渐加剧。我问她是否受过伤?她说没有。问她疼不疼?她说疼得要命!想用手指轻轻去触触,还没按着她就哇哇叫疼,而左边一点事都没有,另外舌苔是薄白的,脉是弦的。在西医院检查,诊断为肋间神经炎,消炎药、止痛药,都没效。就这么个怪病,可以算个疑难病吧! 我看了以后...

  • 男性乳房病症种种 偏方草决明治之

    男性乳房病症种种 偏方草决明治之

    乳头硬结一侧或双侧 可摸到硬结,有触痛,大小不 超过1厘米,有时伴有痒感, 无其他不适。此现象属暂时 性的,无病理改变,与青春期 内分泌功能旺盛或内分泌紊 乱有关。硬结为已退化萎缩 的乳腺组织对雌激素的反应 性增生,可随身体的进一步 发育和内分泌功能的逐渐稳 定而消失,不必治疗。 乳头“泌乳”在乳头硬 结存在或即将消失时,有些 男子偶可从乳头内挤出小量 稀薄、黄浊样液体,此现象也 为暂时性的,无不良后果。其 产生机理与乳头硬结相同, 故不必担心,但提醒有此现 象的男子,应禁忌反复用力 挤压...

  •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是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是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是指发生于乳腺导管上皮的良性乳头状瘤,可发生于青春期后任何年龄的女性,经产妇多见,尤多发于40-50岁妇女,本病恶变率达5-10%,被称之为癌前病变,临床上应予足够重视,必要时要对肿块行针吸细胞学检查或活体组织病理检查。一般认为本病与雌激素的过度刺激有关。乳头溢液:间歇性、自主性乳头溢出血性、浆液血性液体,20%的病例可触及乳晕结节或条索状肿块,体积一般较小,多在0、5-1CM之间,偶可在2CM以上,多数病例不伴有疼痛,少数病例体积较大堵塞导管时可有疼痛,溢液后有所减轻。一般来讲单发的大导管内乳头状...

  • 乳腺癌的好发什么部位

    乳腺癌的好发什么部位

    乳腺癌的好发部位以乳房外上象限者为多。乳房肿块也以外上象限最多见。据有关资料统计,乳腺癌有60%发生在外上象限;12%发生在乳晕下;12%发生在内上象限;10%发生在外下象限;6%发生在内下象限;肿块累及全乳,占满全乳房者较少。...

  • 母乳喂养的妈妈 注重“催奶汤”

    母乳喂养的妈妈 注重“催奶汤”

    刚生完宝宝的王小姐想给孩子喂奶,但却发现自己居然挤不出一滴奶水,两只乳房却胀痛到难以忍受。看着嗷嗷待哺的宝宝和疼痛厉害的双乳,全家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陕西省友谊医院儿科王楠主任称,乳胀常常是新妈妈遭遇的第一件痛苦的事。对于生理性的乳胀,要做到“三早”,即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新妈妈产乳之后,要坚持让宝宝充分有效的吸吮。 第一口母乳非常宝贵 刘女士是剖宫产,一直顾着伤口了,没主意第二天乳房胀得像个球一样,一碰疼得要命。王主任告诉刘女士,要避免和消除开奶之前的乳房肿痛,最好的办法...

  • 什么是乳腺纤维瘤状呢

    什么是乳腺纤维瘤状呢

    乳腺纤维瘤多发生于25岁左右的青年女性,在乳房内用手一压,来回活动,不痛不痒,椭圆肿块可对该病进行乳房区段或整个切除,而无处不有的变异细胞却不可能全部消除。不管是增生,纤维瘤及中晚期乳腺癌,都无法根除,多不被病人所接受。...

  • 常做人工流产患乳腺癌

    常做人工流产患乳腺癌

    经常做人工流产的妇女,患乳腺癌的机会较多。人工流产突然中止妊娠,卵巢分泌激素骤然下降,乳腺突然停止生长,腺泡萎缩。这是一种逆生理状态,除了有卵巢功能失调外,还可能造成乳腺淤滞,引起肿块,发生多种乳腺病,乳腺癌的可能性也就增多。因此,多次人工流产对身体健康是有害的,对乳腺癌发病也有关系,应该注意搞好主动避孕避免多次人工流产。...

  • 药液热敷加按摩治急性乳腺炎

    药液热敷加按摩治急性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中医称为乳痈,是哺乳期妇女最常见的外利疾患。发病常由于乳汁排出不畅,瘀积于乳房内,在此基础上发生细菌感染。中医认为,乳痈多为肝气郁结,胃热壅滞,以致经络阻滞,血淤乳积,再加上外感而成。患者表现为乳房有硬块,局部红肿热痛,乳汁排出不畅,伴有恶寒、发热、头痛等症状。如治疗不及时,则可形成脓肿。 热敷疗法:取中药金银花、蒲公英、赤芍各30克,黄柏、防风、白芷、连翘、乳香、没药各20克,芝硝(另包)100克。将前9味药加冷水2000毫升左右,浸泡1小时后,煎沸半小时,过滤取汁,再加入芝硝,搅匀,用干净毛巾蘸药液...

  • 急性乳腺炎中医内治法外治法

    急性乳腺炎中医内治法外治法

    急性乳腺炎是乳房疾病中的常见病,属中医“乳痈”范围。临床以乳房局部结块,红、肿、热、痛,并有恶寒发热为特征。绝大多数发生于产后哺乳期,以初产妇多见,好发于产后3~4周。因发病原因和发病时期不同,而有多种名称:在哺乳期发生的称外吹乳痈(又称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在妊娠期发生的称内吹乳痈(又称妊娠期急性乳腺炎),在非哺乳期和非怀孕期发生的称不乳儿乳痈(又称非妊娠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临床上以外吹乳痈最为常见,约占95﹪,内吹乳痈较少,不乳儿乳痈更少。由于中医中药治疗本病有明显的优势,下面介绍下中医治...

  • 藕节治疗妇女乳腺增生

    藕节治疗妇女乳腺增生

      藕节为睡莲科植物莲的根茎节部。其味甘,涩而性平,长于止血,兼能散瘀。临床用以治疗妇女乳腺增生,疗效颇佳。   取藕节60克,加水800毫升,煎至600毫升,分3次饭后服,每日1剂。有效者一般服3~5剂即可消除症状。...

  • 乳腺癌病发病高危因素

    乳腺癌病发病高危因素

    乳腺癌病因不明,其发生目前一般多认为与月经初潮早、初产年龄晚关系较大,同时,如肥胖、精神创伤、内向性格、工作紧张等因素也可能有关。另外也认为,多产次具有保护作用。...

  • 乳腺病与性生活的关系

    乳腺病与性生活的关系

    据乳腺病发病人群调查,晚婚、离婚、孀居、终身未嫁、夫妻感情不和谐者发病率较高。乳房是女性的主要性敏感区之一,性行为受社会心理因素制约,因而精神压抑的女性,或性冷漠、性欲低、没有规律的性生活,其性欲得不到释放,使乳房缺少正常的生理活动。在性生活时,女性的性兴奋第一个信号发自乳房,乳头由于肌肉收缩而竖立,性高潮时乳房有抖动,由于乳腺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大,使皮肤发红,乳腺体积可较性交前增大20%-25%,性高潮过后,乳房逐渐恢复到原有形态,这个过程约30分钟,如性生活不和协,乳房充血消退比较慢,可出现乳房胀痛和胸部不适之...

  • 民族民间治乳腺炎验方

    民族民间治乳腺炎验方

    1.鸭跖草60克.蒲公英30 克,梨头草30克(白族方)。 用法:均为鲜品,洗净泥土切 碎,水煎服,每日l剂,日服3次。 在服上药的同时,再将同 等分量的药捣烂外敷患处,疗 效更好。 2.桃树根30克.柳树根60 克,穿山甲壳20克(白族方)。 用法:药用鲜品,洗净切片, 甲壳沙炒炙,水煎服,每日1剂, 日服3次。 在服药期间同时用煮米汤 热敷患处。 3.骂菩姑(蒲公英)30克。骂 麻剃(紫花地丁)20克(侗族方)。 用法:均为鲜品,水煎内 服,每日3次,药渣敷患处。 注意:药渣外敷患处时,乳 头及...

  • 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

    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

    (1)本病好发于中老年女性。 (2)乳头经常有红色或咖啡样分泌物溢出,或在内衣上发现污渍。 (3)可在乳头乳晕部触及肿块,可移动,质地软,不与皮肤粘连,挤压肿块时可有血性、浆液血性或浆液性分泌物溢出。 (4)如无肿块触及,但在乳晕区用食指顺时针方向挤压后,乳头相应部位溢液者,亦可做出诊断。 (5)乳腺导管造影及分泌物涂片细胞学检查可最终明确诊断。...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