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木 第11页

木 第11页

  • 柿饼木耳防治痔疮

    柿饼木耳防治痔疮

    痔疮经常伴有便血,一般都是无痛性的,血液与大便不相混合,多在排便时出现手纸带血、滴血或射血,且出血呈间歇性。饮酒、劳累、便秘、腹泻等诱因常使便血症状加重,出血严重或是长时间出血,可出现继发性贫血,所以要引起高度重视。在日常生活中,除了避免以上诱因外,还可配合食疗,防治出血。 用柿饼100克、木耳5克。将木耳发好洗净去蒂;柿饼洗净,切成小块状,与木耳同置锅内加水大约500毫升,放在炉火上加白糖熬至大半碗成糊状,盛碗温饮。一日2次,早晚各饮1次。 中医认为,柿饼甘、涩、平;具有润肠、涩肠、止血的功效,故可用于防治...

  • 补气活血 治四肢麻木症

    补气活血 治四肢麻木症

    处方与用法:制川乌10 克(先煎2小时),生姜汁1匙,蜂蜜3匙,粳米 100克。肥胖加薏苡仁10 克,畏寒加秦艽3克。川乌先煎,入粳米(或其他药物,药物用纱布包好) 共煮成粥,再入姜汁、蜂蜜,温服。以空腹时服用效果较好。 功效:补气活血,治四肢麻木症,食欲减退,脉虚而数等。 (徐水兴) (编者按:制川乌性大热,有微毒,注意先煎,且不可随意加大用量;体质虚热者,如经常口干舌燥、大便秘结、 口鼻出血、尿黄、舌红、脉细者,不可用本方) (明秀) ·截瘴风湿酒 ·临床表现及分型 &midd...

  • 腿转筋(腓肠肌痉挛) 食木瓜

    腿转筋(腓肠肌痉挛) 食木瓜

    许多中老年人在晚上入睡后,经常出现小腿肚转筋的现象,甚则牵连腹部拘急,痛苦难忍。其实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的木瓜就可以防治腿转筋。 转筋就是西医所说的腓肠肌痉挛。中医认为,肝主筋,所有 一切肢体筋脉牵掣拘 挛,都责之于肝。木瓜性味酸、温,酸能走 筋,尤入肝经,可舒筋活络、益筋走血、缓挛急。现代研究发现,木瓜中含有黄酮类、维生素C、枸橼酸、酒石酸等,有缓解四肢肌肉痉挛的作用。木瓜治疗腿转筋,可取其干品(中药店有售)10克,泡水代茶饮。另外需注意,胃酸过多者不宜食用。(郝友)...

  • 木芙蓉花叶辅治痛风

    木芙蓉花叶辅治痛风

    中医认为,木芙蓉花性平味辛,有清热、凉血、解毒、消肿、排毒之功,适用于肺热咳嗽、月经过多、白带过多、痈疽肿毒、疔疮、水火烫伤等证。《本草纲目》言其“治一切大小痈疽,肿毒恶疮,消肿,排脓,止痛。”药理研究表明,木芙蓉含黄酮苷、花色苷等成分,其花的水煎剂对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叶的水煎剂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因此,上方对痛风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治疗方:木芙蓉叶、花各30克,择净,放入药罐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温时浴足。每日1剂,...

  • 白芍木瓜汤合止痉散妙治颈椎病

    白芍木瓜汤合止痉散妙治颈椎病

    颈椎病是一种临床常见多发疾 病,中老年是此病症的主要发病群 体。临床应用白芍木瓜汤联合止痉 散治疗的颈椎病患者83例,效果显 著,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共83例颈椎病确诊 患者,男女比例45:37;年龄25—71 岁;病程3天一25年;病因:既往 外伤史1l例,慢性劳损33例,诱 因未明39例;病情:交感型17例, 混合型21例,椎动脉型23例,神 经根型12例; 纳入标准:采用x线、cT及 MRI检查结果均符合《中药新药临 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诊断标准。 二、治疗方法: 处方:...

  • 常饮木瓜茶防治腿转筋

    常饮木瓜茶防治腿转筋

      在迈过四十岁这道坎后没两年,我明显感觉体质开始衰退,不是经常头疼脑热、眼花耳鸣,就是腰酸背痛、精神不振。更糟的是从前年冬天开始,夜间睡觉的时候经常发生“腿转筋”,几次痛得我从睡梦中醒来……   医生说我缺钙,要我天天喝牛奶、晒太阳,多喝骨头汤与鱼汤等。这一切,我都照办了。腿转筋现象并没有缓解,反而趋向严重。有时候,我不仅腿转筋,甚至连腹部肌肉也发生抽筋,痛得我腿不敢动,也不敢深呼吸,简直要我的命,闹得一家人惊恐不安。   去年秋天,我到南京的一家大医院请中...

  • 痔疮经常伴有便血 柿饼木耳方

    痔疮经常伴有便血 柿饼木耳方

    痔疮经常伴有便血,一般都是无痛性的,血液与大便不相混合,多在排便时出现手纸带血、滴血或射血,且出血呈间歇性。饮酒、劳累、便秘、腹泻等诱因常使便血症状加重。出血严重或是长时间出血,可出现继发性贫血,所以要引起高度重视。在日常生活中,除了避免以上诱因外,可还配合食疗,防治出血。 方法是:取柿饼100克,木耳15克。将木耳发好去蒂洗净;柿饼洗净,切成小块状与木耳同置一个锅内,加水约5000毫升,放在炉火上加糖熬至大半碗成糊状,盛碗温饮。1日2次,早晚各1次。 林 英...

  • 益气养阴的“木耳香米粥”食疗方

    益气养阴的“木耳香米粥”食疗方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熬夜多,加之饮食精细、不规律,运动少,便秘发病率较高。沈阳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孙晔主任说,此多属于中医“气虚”,或兼有“阴虚”的便秘,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大困扰。推荐一款益气养阴的“木耳香米粥”食疗方,经常食用,对功能性便秘可有帮助。   取木耳20克(野生的最好),核桃仁20克,香米100克。将木耳泡发洗净后切成小块,香米加水熬熟,再将木耳块、核桃仁加入,并用大火煮开,开后小火再煮10分钟,加入适量蜂蜜即可食用...

  • 肝属木藏血 治疗肝病典型案例

    肝属木藏血 治疗肝病典型案例

      肝属木,藏血,主疏泄条达,脾胃属土,主受纳运化,肝与脾胃木土相克,其疏泄条达正常既可助脾运化使清阳之气生发,又可助胃受纳腐熟,使浊阴之气下降。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所谓“土得木而达”。七情郁结最易伤肝,一旦肝有病变,则易影响脾胃。反之,中焦受病也会导致土壅木郁或土虚木贼而出现病情加重、肝气失调之征。   肝病多由情志变化、恼怒忧郁引起,尤其女性因生理、心理特点,更易致肝之疏泄太过或不及而导致肝脾(胃)病变。疏肝和胃法是治疗脾胃病诸法中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消除胃痛的基...

  • 增强肝功能木瓜籽15粒

    增强肝功能木瓜籽15粒

    随着年龄增大.中老年朋友肝脏的免疫、解毒、排泄等功能减弱.易诱发多种疾病,饮木瓜籽茶对保护肝脏、增强肝功能大有帮助.木瓜籽中所含的木瓜酚、齐墩果酸等是保肝护肝类药物的主要成分.具有保肝护肝、抗炎抑菌、降脂等功效.可有效预防肝细胞脂变及坏死.防止肝细胞肿胀和气球样变。 另外,木瓜籽中含有多种氧基酸及大量维生素 c.能够清除氧自由基、增加肝细胞的抵抗力.促进肝细胞再生和肝糖元合成.从而促进受损肝脏的修复。 取木瓜籽15粒:水煎2分钟后去籽代茶饮用.每次200毫升。午饭后2小时饮甩效果最佳.连饮 2周。 (中医硕士...

  • 治疗乙肝 用啄木散每每获效

    治疗乙肝 用啄木散每每获效

      乙型肝炎(乙肝)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传染病,它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并引起多种器官损害.笔者根据中医理论,通过多年观察治疗实践,应用啄木散每每获效。   治疗方法:采用自拟啄木散口服,主要药物组成:三七200克,僵蚕200克,瓦楞子200克,板蓝根200克,鹿角霜200克,白芥子200克,绿矾50克,半夏200克,地鳖虫50克。精选以上地道中药材,共研细沫,每服5克,每天3次,淡白糖水冲服,服后大便发黑或绿色属正常,无需停药。禁用食醋。30天为一疗程,间隔10天,再继...

  • 生姜蒜头治手足麻木

    生姜蒜头治手足麻木

    【疾病】手足麻木 【组成】生姜20克,大蒜头20 克 【制法】二者切碎捣烂再加陈醋100毫升,清水1碗 【用法】煎开熏洗患处,10天为1个疗程,一般2-3疗程病愈。 【出处】中医中药秘方网...

  • 跌打损伤 临床经验及中医自拟苏木灵仙汤

    跌打损伤 临床经验及中医自拟苏木灵仙汤

    软组织损伤是指各种暴力因素直接或间接作用于机体,引起机体软组织损伤,发生一系列病理改变的疾病,是骨伤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瘀斑、肢体活动功能障碍等,属中医学筋伤范畴。《圣济总录·伤折恶血不散》记载:“若因伤折,内动经络,血行之道不得宣通,痞结不散,则为肿为痛。”《血证论》曰:“凡跌打未破者,其血坏死,伤其肌肉则肿痛瘀血凝滞之故也。”该病是由气滞血瘀、经脉不通所致,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肿胀是由于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 坐骨神经痛证治一得 芍药钩藤木耳汤

    坐骨神经痛证治一得 芍药钩藤木耳汤

    一 郭永来《杏林集叶》精华文------坐骨神经痛证治一得 坐骨神经痛是现代诊断病名,典型的坐骨神经痛证状是:沿着坐骨神经分布区,自腰骶部经臀部,大腿后部,小腿后外侧,并向足趾放射性疼痛,疼痛性质剧烈,可呈烧灼性持续性或阵发性加剧,一般多以单侧,也可表现为双侧,多于晚间,阴冷天气,或于弯腰,走路,打喷嚏等肢体活动时加重。一般局部无红肿现象,疼痛的程度也因人而异,不尽相同,虽无生命危险,然而疼痛剧烈者,几至生活不能自理,患者十分痛苦,临床上中西医对此病都少有特效之疗法。笔者对此病探索有年,按中医对痹证与痛痹...

  • 白芍木瓜汤治颈椎病

    白芍木瓜汤治颈椎病

    颈椎病属“痹证”“眩晕”“心悸”等范畴,主要是慢性劳损、重力外伤等多种要素导致椎动脉或神经根受压,引发一系列颈椎功能障碍的症状,表现为椎间盘病变,椎间韧带、关节变形,导致骨质、关节增生。白芍木瓜汤治颈椎病,效果显著。 处方:白芍、鸡血藤各15g,宣木瓜、川芎、鹿衔草各10g,全蝎、羌活、葛根、杜仲各7g,甘草5g,蜈蚣1条。风寒堵塞加白芷、蔓荆子各9g;气阻血瘀加乳香、没药各9g;血气缺乏加黄芪、党参各15g。 用法:水煎,...

  • 治手麻木伴疼痛案

    治手麻木伴疼痛案

      僠某,男,51岁。2009年4月10日初诊。   主诉:左手发麻2个月。患者二月前因受凉后出现左手麻木,伴左肘关节疼痛,右手臂胀痛,不红肿,颈不强,头不昏,平素精神不好,夜寐欠佳,难以入睡,冬季较甚,舌苔薄白,脉弦滑。   邱明义辨为风寒袭表,营卫失和,经输不利,血不荣筋之证,治以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养血荣筋,方以桂枝加葛根汤加减。   处方:桂枝10克,白芍24克,葛根30克,伸筋草30克,鸡血藤30克,忍冬藤30克,桑枝30克,丹参15克,炙甘草10克,当归15克,羌活15克。7剂,水煎服。...

  • 冠心病 吃黑木耳调理

    冠心病 吃黑木耳调理

      得了冠心病,其实并不可怕,平时注重调理之余,常吃黑木耳,也能得到有效缓解呢。   今年春节刚过,我因身体不适检查发现,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变窄,属于冠心病,原准备在冠状动脉硬化和狭窄处安放支架。后因我结肠和胃窦有溃疡,担心放支架后大量服用阿司匹林和波立维,易引起胃肠溃疡出血,无奈搁置了放支架一事。   出院后,医生开了些治疗冠心病的药,要我坚持长期服用,以延缓冠状动脉硬化和预防心肌梗死。并要我每天坚持锻炼半小时以上。我知道,冠状动脉一旦硬化和变窄,就不太可能治愈。吃完医生开的药,因我一直长期服用高...

  • 独活寄生汤合鸡鸣散治下肢麻木

    独活寄生汤合鸡鸣散治下肢麻木

    腰椎间盘突出易压迫坐骨神经,导致腰痛及下肢疼痛,疼痛沿坐骨神经走向分布,因此诊断并不难。急性期以缓解疼痛为主,但是不少患者会遗留下肢麻木,恢复较慢。针对腰椎间盘突出原发疾病及下肢麻木症状,笔者以独活寄生汤合鸡鸣散加减治疗,收到较好疗效,现举例分享。 患者,女性,54岁,腰痛、右下肢疼痛半月,在医院检查CT提示L5-S1突出,经过治疗后疼痛减轻,但是右下肢酸麻胀一月余未缓解,遇冷加重。来诊时舌淡红、苔腻润,右脉细重按弦、左脉细滑。 辨证:湿邪阻滞,经络失养。 治则:温化寒湿、行气通络。...

  • 李杲补气升阳妙治麻木病

    李杲补气升阳妙治麻木病

    李杲(1180—1251 年),字明之,晚年自号东垣老人,宋金时真定(今河北保定)人。李杲在张元素脏腑辨证学说的启示下,以《内经》“人以胃气为本”,“得谷者昌,失谷者亡”,“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肖”等理论为依据,参考古典医籍和临床经验,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论点,形成了独创性系统理论,为发展祖国医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李杲妙用补气升阳法治愈了麻木病。一天,李正臣夫人患病,特邀请李杲前往诊治。李杲通过细察...

  • 高血压手足麻木食疗

    高血压手足麻木食疗

    1.香蕉根300克,地龙10 克.加水煎煮后取药汁服用。活血化瘀效果较好.适用于高血压伴有手足麻木者. 2.用米醋20毫升.加入适量冰糖煮开后饮用。每日1 次。软化血管效果较好.适用于高血压伴有手足发凉.感觉减退者。 3.取玉米须30克.加水煮开15分钟后.倒出药汁.加入冰糖调味服用。每日3次,利尿效果较好.适用于高血压伴有尿色黄赤量少者。 4.取花生仁50克.浸泡在食醋中.7天后取花生仁服用。每天晚上临睡前取醋浸花生仁数粒.嚼碎吞服。降脂效果较好.适用于高血压伴有高血脂、肥胖者。 (何欣)...

  • 患胃肠炎喝白木汤

    患胃肠炎喝白木汤

    中老年人由于胃肠道功能减退、抵抗力下降等原因,易患胃肠炎,出现食欲不振、恶心、腹痛、嗳气等症状,可食用白扁豆木瓜汤来防治。 白扁豆中的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可促进糖、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保护胃肠道黏膜,还可促进消化液分泌,加快食物的消化。白扁豆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是芹菜的4倍),可有效促进胃肠道蠕动。药理实验发现,木瓜中的酚类物质有很强的抑菌作用,可显著抑制多种肠道菌和葡萄球菌,有效缓解胃肠炎症。此外,木瓜酵素可促进脂肪分解,减轻胃肠负担。 取木瓜100克、白扁豆60克,加水煮熟后吃豆喝汤。饭后半小时食用,每天2次...

  • 轻微血稠喝木耳汤

    轻微血稠喝木耳汤

    黑木耳中的胶质可把残留在人体消化系统内的粉尘、杂质吸附集中起来排出体外,从而起到清胃涤肠的作用,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此外,黑木耳能软化血管,常食用可降血脂。 方法:取10克黑木耳泡发后加入6 小碗水,中火煮沸,再将少量瘦肉丝、3 片姜、5枚红枣一起放人,改小火慢炖40 分钟。关火前,加食盐调味,煲成汤后剩两小碗。每天吃一次,30-45天为一个疗程。为了巩固疗效,可隔几个月吃一个疗程。 孟建阳...

  • 动脉硬化 木瓜籽防

    动脉硬化 木瓜籽防

    人们吃木瓜时常将瓜瓤里黑色的子扔掉,其实,在炖肉时放点木瓜籽对防动脉硬化有很好的功效。 木瓜籽能调整人体血浆中的好、坏胆固醇的比例,避免因摄人过多的肉类导致胆固醇过高引起动脉硬化。木瓜籽还富含钾,能促使体内过剩的钠排出体外,降低血钠含量和降低血压。 将一小把(约30粒)木瓜籽放进纱包里,与肉一起放锅内炖熟即可。 农家慧...

  • 生姜黑木耳治脑血栓后遗症

    生姜黑木耳治脑血栓后遗症

    生姜、黑木耳都是常用食品。全国名老中医、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脑病医院院长王新志说,这两样药食同源的材料代茶常饮,不但能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还可以治疗脑血栓后遗症。 生姜味辛、性温,具有发表散寒、和胃止呕、温肺止咳等作用;黑木耳味甘、性平,具有补气血、润肺、止血等作用。将两者配合代茶常饮,可起到润肠通便、益气宣肺、升清降浊之效,对于血脂异常、高血压、动脉硬化、便秘、气虚、咳嗽等均有一定的治疗和保健作用。脑血栓后遗症可引起各种脑功能障碍,如肢体瘫痪,语言不清或失语。王新志说,除使用药物治疗外,黑木耳茶治疗脑...

  • 生姜木耳泡水饮防血液黏稠

    生姜木耳泡水饮防血液黏稠

    血液黏稠是老人的普遍现象,一旦血液黏稠,日久则会引起高脂血症、动脉硬化以及血栓性疾病,所以及早预防非常重要。每天用生姜、木耳泡水饮用就可以有效降低血液黏稠。 每天晚上取黑木耳10 克,用清水浸泡一夜,第二天早上洗干净木耳,并且将木耳撕成碎片,另外切鲜姜片2~3 片,一同放入杯中,用开水沏泡,待水温后饮用。饮完后,可续水再泡。可根据自身的情况,不定时、不定量饮用,最后将泡完水的黑木耳吃掉。 中医认为,木耳性味甘、平,具有补中益气、润肺补脑、活血止血等功效。现代研究发现,木耳中含有的木耳多糖以及生姜所含的姜酚等.具...

  • 木瓜善治头痛

    木瓜善治头痛

      木瓜,性温味酸,入肝、脾经,具有舒经活络,平肝和胃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其对高血压、高血脂、消化系统癌变等均有防治作用。近年来,笔者用其为主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满意。   基本方:木瓜10~15克,川芎10~15克,丹参10克,甘草6克,大枣5克。水煎服,每日1剂,饭后温服。   加减:肝阳上亢型加钩藤15克,黄芩10克;肾虚型加山茱萸10克,杜仲15克;血虚型加熟地黄15克,当归15克;痰浊型加茯苓20克,半夏10克;瘀血型加赤芍15克,红花10克;气郁型加柴胡15克,郁金15克;气虚型加黄芪20克,白术1...

  • 头痛治疗 戴天木验案两则

    头痛治疗 戴天木验案两则

      戴天木,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多年致力于中医经典《金匮要略》的研究,临证三十余载,善于经方时方并用,集群方药力于一体,攻克病邪之所在。笔者有幸随师侍诊,耳濡目染,受益颇多。现撷取其头痛验案两则,以飨同道。   外感头痛案   刘某,女,32岁。2011年2月15日初诊。主诉:头痛10余年,加重3天。患者10年来反复头痛,常于经后或受凉后发作,近3年来失眠易醒,醒后难以入睡。诊见:头痛,颈项强,恶风寒无汗,鼻塞,肢冷,心慌乏力,舌苔薄白,脉浮紧。辨为素体气血虚弱,感受风寒,经脉凝滞,治宜疏散...

  • 治疗头痛常吃木瓜

    治疗头痛常吃木瓜

      木瓜,性温味酸,入肝、脾经,具有舒经活络,平肝和胃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显示,其对高血压、高血脂、消化系统癌变等均有防治作用。有中医用其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显著。   基本方:木瓜10~15克,川芎10~15克,丹参10克,甘草6克,大枣5克。水煎服,每日1剂,饭后温服。   加减:肝阳上亢型加钩藤15克,黄芩10克;肾虚型加山茱萸10克,杜仲15克;血虚型加熟地黄15克,当归15克;痰浊型加茯苓20克,半夏10克;瘀血型加赤芍15克,红花10克;气郁型加柴胡15克,郁金15克;气虚型加黄芪20克,白术1...

  • 哈尼族樟木治胃肠病

    哈尼族樟木治胃肠病

    哈尼族民间医生经常用樟木来治疗胃肠疾病。樟木为樟科植物的木材,有特殊强烈的樟脑香气,性味辛、温,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止痛、消食的功效。 1.胃痛樟木15克,高良姜、香附、白芍各10 克,甘草6克,水煎分3 次服,每日1剂。可治疗胃脘胀满、疼痛,泛酸,食欲减退等。 2.食积腹痛樟木10 克,马蹄香、山楂、神曲各 12克,每几1剂,水煎分 3次服。适合于脐腹疼痛、恶心、不思饮食、腹泻、泻后痛减者服用。 3.胃寒呕吐樟木20 克,草豆蔻12克,丁香、生姜各6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用于治疗胃寒呕吐,时作时止,胃...

  • 哮喘偏方 木萸散贴穴位

    哮喘偏方 木萸散贴穴位

    哮喘偏方: 木鳖子(去壳)、桃仁、杏仁各10克,吴茱萸、白胡椒各5克,冰片3克,鸡蛋1枚。 将以上中药研为极细末,后下冰片,与鸡蛋清调匀成糊状,以不流出为度(太干可加2个鸡蛋清)。摊于塑料薄膜上直接贴双脚涌泉穴,外用绷带固定,24小时换药1次,连用7天为1疗程。哮喘严重者还可贴双肺俞穴、定喘穴。 此方为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喘息性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外用穴位治疗方,有温经散寒、活血祛瘀、止咳定喘、化痰祛风、通宣理肺的功能,价格低廉、操作简单、无副作用,为冬病夏治的有效方。...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