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止血 第3页

止血 第3页

  • 地榆凉血止血药 治疗肿瘤发挥作用

    地榆凉血止血药 治疗肿瘤发挥作用

    地榆作为传统的凉血止血药,在治疗肿瘤领域发挥了更大、更新的作用。   《神农本草经》谓其“主妇人乳产痉痛,七伤带下五漏,止痛,止汗,除恶肉,疗金疮”;《名医别录》谓其“止脓血,诸瘘,恶疮”《日华子本草》谓其可治“赤白痢并水泻,浓煎止肠风”;《本草纲目》引用杨士瀛“诸疮痛者加地榆,痒者加黄芩”之说;王孟英《潜斋医话》用地榆煮酒服,治疗妇女“房后阴痛”。以上均提示地榆的止痛作用及其在治疗妇科、肠道肿瘤方面的作用。   尤其是《神农本草经三家合注》中张隐庵对地榆治疗“带下五漏、止痛”方面的发挥,可谓是对妇...

  • 活血止血类食物

    活血止血类食物

    活血止血类食物     活血、止血类食物,都属于理血类食物。理血类食物又分两种:一种可促进人体气血运行,宜于治疗血瘀证,称为活血类食物,妇女月经期,妊娠期忌食。另一种有止血作用,宜于吐血,便血证,叫做止血类食物。 茄子  味甘、性凉,归脾、胃、大肠经。作用:清热止血。宜于便血,便秘。虚寒泄泻、孕妇忌食。 柿子  味甘涩、性寒,归心、肺、大肠经。作用:润肺止咳,凉血止血,涩肠止泻。宜于热证吐血,便血,反胃,呃逆。虚寒证、湿证忌食。 藕  味甘、性寒,归心、脾、胃经。作用,生用凉血散瘀,清热生津,熟用健脾开胃,养...

  • 止血安神 桂香明湖白莲藕

    止血安神 桂香明湖白莲藕

      主料:明湖白莲藕4节   配料:糯米500克、红糖200克   调料:桂花酱、蜂蜜、白糖   【制作】糯米洗净,浸泡2小时,藕洗净,一端切开,灌入米,边灌边拍,填满。用一藕片错开眼位,用竹牙签订牢,锅内放一平盘,将藕放上,加水盖过藕,大火烧开,小火焖煮2小时至熟透,捞出晾凉。熟藕削去表面粘皮,切薄片摆盘中。锅放清水适量,烧开后放入白糖、蜂蜜、桂花酱烧开,勾淀粉芡汁,稍冷浇在藕片上。   【养生功效】 补心益脾,止血安神。   【小贴士】 大明湖白莲藕是济南名产,济南市大明湖种植莲藕,自唐代已有记载,莲藕有红莲藕...

  • 凉血止血治紫癜方

    凉血止血治紫癜方

    处方:玄参、当归(炒炭)、金银花(炒炭)各15克,女贞子12克,大枣10枚。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养阴清热,凉血止血。 主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中医辨证为阴虚火旺型,症见皮肤出现紫斑较多,时发时止,伴有齿龈出血、鼻出血,潮热,心烦,口渴,手足心热,腰部酸软,盗汗,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施君望 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方   处方:鲜白。茅根,鲜藕节各60 克。将白茅根洗净、切段;将鲜藕节 洗净、切片,二者同入锅,加水适量 煎煮30分钟,去渣取液,分3次服, 每日1剂。  ...

  • 调补气血和营止血治幼儿阴道出血

    调补气血和营止血治幼儿阴道出血

      2005年秋风时节,有5岁女孩来诊。其母诉:素日体虚,经常感冒。一日,突见患儿阴道出血,色红量不多,约30~40毫升。此后每月出血一次,似有周期。母疑其病重,急来求诊。   观患儿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六脉细弱,苔薄白舌体略胖大。家父诊断为气血双亏,治以调补气血,和营止血。   组方:当归9克,川芎3克,炒白芍9克,生地12克,党参9克,焦白术9克,茯苓6克,芥穗炭3克,藕节炭3克。3剂,水煎服,每日1剂。   5日后二诊,服药后患儿精神好转,面微红,阴道出血减缓,有少量淡红血下。前方加炒山药12...

  •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方治紫癜 小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方治紫癜 小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全国名中医汪受传是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长期从事中医儿科临床多年,有着丰厚的中医学理论基础和临床经验,对小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诊断治疗有独到见解。笔者有幸研读汪受传的病案及临床侍诊,获益良多。现将汪受传诊治小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经验总结如下。 临证治则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新诊断及持续性ITP多以实证为主,汪受传认为临证一般可分为风热伤络和血热妄行证。肌衄,热淫于内,治以咸寒,方中当增入咸寒之味。故热邪为病总体治法为清热凉血解毒。风热伤络证以皮肤瘀点为主症,伴有发热、咳嗽、鼻塞...

  • 精道溢血症自拟活瘀凉血止血的清热饮加减

    精道溢血症自拟活瘀凉血止血的清热饮加减

    郭某,男, 56岁,1984年8月10日来诊。 自述:3日前不明原因发烧一天而愈,次日尿道外口如泉向外溢出鲜血滴沥不断,解小便时先排出红色血液,后变为无色清尿,停尿后继而鲜血外溢、滴沥不止。一直未有热涩和苦楚等苦楚感觉。曾在村卫生所打针止血针,无效而来求诊。 一诊:脉沉弦细数无力。舌质红,苔薄黄。查看:患者郁闷面容,心烦不安,血从尿道外口如泉滴水滴滴溢出。自作丁字纱带包敷阴茎使血溢于布中。大小便正常。体温37.0℃,血压140/80mmHg。 辨证:热伤冲任之络脉,血溢妄行。...

  • 治更年期功血 立方以益气止血汤

    治更年期功血 立方以益气止血汤

    刘某,女,51岁,2010年3月7日初诊。 患者自诉经来半月余,近2日出血量增多,血下如注,伴有块下,腰酸腹胀不适,自觉神疲乏力,头晕目糊,伴有心悸心烦,夜眠不宁。观其面色无华,舌淡白,边有齿痕,舌苔薄白,中心剥脱,脉沉细无力,此乃崩漏。 治法: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立方以益气止血汤。 药用:党参30克,生黄芪30克,当归15克,芥穗炭5克,焦白术15克,炒芡实15克,生地炭15克,茜根5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3剂。 二诊:服药后,血下减缓,色淡,淋漓不断,食欲不振,精神萎靡,...

  • 主治崩漏 养血活血止血方

    主治崩漏 养血活血止血方

    何复东,男,汉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中医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中医诊疗工作50余载。被评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13年初,他带领的工作室确定为“自治州首批高层次人才工作室”,同年又被确定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系昌吉州首个获此殊荣的名老中医。他擅长治疗各科疑难杂病,对心脑系病、肺病、脾胃病、经络肢体病等的研究尤为突出,形成了自成一体的学术思想。   组成:当归10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生地黄15克,阿胶15克(...

  • 崩漏,虚劳,女性不孕症,益气破瘀止血方

    崩漏,虚劳,女性不孕症,益气破瘀止血方

    姓名:林某某 性别: 女 年龄:26岁 职业:职员 初诊日期:2008年11月25日 主诉:月经紊乱1+年,阴道不规则出血2个月,同居未避孕未孕2年余。 现病史:患者2006年结婚,婚后同居未避孕至今未孕。12岁初潮,既往月经经期6—7天,周期28—30天,量中,痛经(一),近1年多月经紊乱,周期60—9O天不等,每次来潮则淋漓难净,经量暗红,有血块,本次发病为阴道不规则出血,量时多时少,时暴下如注,伴下腹剧痛,时量少淋漓难净,伴下腹隐痛。...

  • 引产后阴道流血不止 治法养血化瘀止血

    引产后阴道流血不止 治法养血化瘀止血

    杨某,29岁,保险公司职员,1992 年1月30日初诊。 引产后阴道流血不止48天。1991 年12月13日于孕 4个月因胎膜早破而行引产术,当晚分娩顺利,3天后行清宫术。清宫后阴道流血时多时少,色暗,伴少、小腹隐痛。 1周前阴道流血增多如月经量,色鲜红,夹血块,昼多夜少,纳便尚可。B超示:子宫稍大,在子宫下段前壁见2.5emx2.8em的包块,诊为“子宫肌瘤”。舌边尖红,苔薄黄,脉细数。 诊断:①恶露不绝;②瘕瘕。 辨证:血虚夹瘀。 治法:养血化瘀止血。 处方:鸡血藤20克,丹参1...

  • 乳衄治法凉血止血 十灰散合犀角地黄汤

    乳衄治法凉血止血 十灰散合犀角地黄汤

      陈某,女,79岁,门诊病例,2004年5月16日初诊。   主诉:左侧乳头连续渗血4个月。患者4个月来每日需换敷纱布数十次,换下的纱布均被鲜血所染。医院B超发现其左乳腺导管异常,并建议手术治疗。因病人年迈不愿手术,故来就诊。   刻诊:观察其左乳头在3分钟内约有数颗血珠渗出,血色鲜红,乳头并无红肿疼痛,左乳房略有胀痛感,但乳中并无结节肿块。询其右乳则一切正常。过去曾有胃炎病史,现胸中常有灼热嘈杂感,伴心烦,口苦,口干欲饮,大便较干,小便略黄,舌红苔薄黄腻,脉细数。   辨证:血热乳衄。   ...

  • 固摄止血 吴玫玫治疗经间期出血方

    固摄止血 吴玫玫治疗经间期出血方

    名医治经间期出血(肾阴虚)方 处方:女贞子、旱莲草、生地、熟地各15克,龟版胶(烊化)、山栀子各12克,地骨皮10克,黄柏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补肾滋阴,清热止血。用于治疗经间期出血,中医辨证属肾阴虚型。症见月经干净后10 天左右,阴道有少量流血,下腹隐痛,腰膝酸软,口干咽燥,大便干少,舌红苔少,脉细数。 创方者:吴玫玫 名医治经间期出血(肾阳虚)方 处方:仙茅10克,仙灵脾、枸杞子、鹿角胶(烊化)各12克,黄芪20克,艾草炭、红枣各9克,炙甘草6克。 用法:...

  • 清热止血滋养冲任 郑珍梅治经间期出血方

    清热止血滋养冲任 郑珍梅治经间期出血方

    广东名医治经间期出血(肝郁脾湿)方 处方:白芍、白术、生地、仙鹤草各15克,当归、丹皮、香附、车前子、山栀子各12克,苍术、牛膝各9 克,黄柏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疏肝解郁,运脾止血。用于治疗经间期出血,中医辨证属肝郁脾湿型。症见两次月经之间有少量阴道流血,无血块,或有赤带,或有赤白带,心烦易躁,胸胁不适,神疲,四肢酸楚,小便短赤,舌苔黄腻或黄白腻,脉细弦。 创方者:郑珍梅 广东名医治经间期出血(气血亏虚)方 处方:党参、黄芪各20克,熟地、金樱子、仙鹤草、杜仲...

  • 活血化瘀止血 鲁文珍治疗放环后出血方

    活血化瘀止血 鲁文珍治疗放环后出血方

    名医治放环后出血(血瘀)方 处方:熟地15克,当归、赤芍、蒲黄炭(包)、五灵脂、血余炭、茜草炭、元胡、香附炭各10克,藕节炭 2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止血。用于治疗放环后出血,中医辨证属血瘀型。表现为阴道出血,或经行时量或多或少、色紫黯、有血块,或经血过期不止,伴经行少腹部胀痛,舌紫黯、或有瘀斑,脉弦涩。 创方者:鲁文珍 名医治放环后出血(血热)方 处方:生地、熟地、白芍、山药、川断、仙鹤草各 15克,旱莲草12克,地榆炭、茜草炭各10克,红藤、败酱草各加克,黄柏...

  • 主治妇人血崩或经来量多 妇人止血汤

    主治妇人血崩或经来量多 妇人止血汤

    成肇仁,男,1944年生。主任中医师,湖北省知名中医,师从全国著名伤寒学家李培生教授,为湖北省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中医药大学经方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从事中医教学、科研、临床近50年,主持和参与省级以上科研项目5项;主编或参编教材和专著25部;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在学术上主张着力《伤寒论》方的现代临床拓展应用。在临床上,注意理论联系实践,强调四诊合参,善于揉和历代名家经验为己用,擅用经方并结合时方治疗各科疑难杂症,尤其对呼吸系统、...

  • 崩漏证属脾虚元气下陷型 治则健脾止血

    崩漏证属脾虚元气下陷型 治则健脾止血

    广东省英德市中医院主任医师祝建华医理纯熟,医术精湛,从医近4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运用经方治疗内科杂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疗思路和用药特点。笔者有幸侍诊左右,现举一案,以供赏析。   患者陆某,女,42岁,某医院普外科护士长,于2015年10月3日初诊。自述:近两个月来工作过度劳累,出现月经潮后不止。本次已40天未干净,时而点滴漏下,时而量多而崩,反复使用止血西药及激素干预月余,并在该医院中医科治疗多次,效果不显著。诊见:疲乏纳差,面色萎黄,伴腰酸双下肢沉重,多梦。时见心悸,口干不欲饮,大便溏薄,舌...

  • 苦蒿枯叶止血止痛消炎 熏蒸法治疗肛裂

    苦蒿枯叶止血止痛消炎 熏蒸法治疗肛裂

    苦蒿枯叶可止血止痛消炎 有一年我上山砍柴,因使 斧不慎,斧子砍伤右脚,动脉 血管像泉水喷出,印湿几层 布血都不止,在周边无人相 助的情况下,我吃力地爬向 埂子边,顺手揪了一把苦蒿 枯叶,在手中揉绒,敷在伤口 上,手稍紧压瞬间,用衣服撕 下的布条固定,包扎紧,十多 分钟血流就止住了,同时疼 痛缓解扶拐棍回家休息几 天,伤口就痊愈了。 如今事隔六十多年,往事 不忘。顾此防在野外劳作,不 慎跌伤、刀伤和枪伤流血不 止,在无人外援的情况下,可 就近采取苦蒿枯叶揉绒,敷在 伤口上,固定包扎好,会起到 止血止痛消炎的效果。...

  • 地榆收敛止血 治肛肠病变收效良好

    地榆收敛止血 治肛肠病变收效良好

      地榆,为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榆的根茎,味苦酸,性寒,具凉血止血、消肿止痛、收敛泻火之效。《本草便读》:“沉寒凉血分,火同湿热总堪除,且能散肿疏风,疮疹常用……痔漏多宜。”《别录》:“止脓血,诸瘘。”地榆主要成分含鞣质、地榆皂甙及维生素类物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地榆对几种肠内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地榆清热消炎,解毒消肿,收敛止血作用尤强,治疗某些肛肠病变确实收效良好。   肛周脓肿表现为皮下...

  • 溃疡性结肠炎多是湿邪为患 治法清肠止血

    溃疡性结肠炎多是湿邪为患 治法清肠止血

    •溃疡性结肠炎总为邪滞肠中,气血失和,其邪有湿热、寒湿之异,病性多为虚实相兼,经主气,络主血,发作期黏液便湿热蕴肠邪在经,脓血便湿热伤肠邪入络。发作期邪壅肠滞,要扭转病势由滞转通,宜导滞不宜涩止;缓解期有泻泄不止者脾肾俱亏,少邪无滞,肠滑谷流,须扭转病势由通转固,宜固涩不宜通滞;当便滞与便稀同时并见,通滞与固肠兼用。 •清湿热黄连、黄柏、椿根皮很有效,化脓血白头翁与炒蒲黄、地锦草常相配,大便白冻化寒湿,肉桂与黄连、木香常同用,腹痛泻肝破气血,泻肝用芍药甘草汤,破泄用三棱、莪术配...

  • 地榆凉止血消肿痛治肛肠病

    地榆凉止血消肿痛治肛肠病

      地榆,味苦酸,性寒,具凉血止血,消肿止痛,收敛泻火之效。《本草便读》:“沉寒凉血分,火同湿热总堪除,且能散肿疏风,疮疹常用,痔漏多宜。”《别录》:“止脓血,诸瘘。”地榆主要成分含鞣质、地榆皂甙及维生素类物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地榆对几种肠内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地榆治疗肛肠病变确实收效良好。   肛周脓肿表现为皮下红肿热痛,重坠明显,坐卧不安。取地榆60克,配大黄30克,赤芍30克,地丁30克,水煎适量,熏洗坐浴,每次30...

  • 养阴止血治血尿方

    养阴止血治血尿方

    处方:太子参、生地、旱莲草各15 克,麦冬、五味子、茯苓、泽泻、山药、 山萸肉、丹皮各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滋阴益气,养阴止血。 主治:血尿,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型, 症见小便频数,尿血,兼见气短乏力,潮 热盗汗,口干口渴,手足心热,舌质淡红, 脉沉细。 章朋元...

  • 凉血止血治隐匿性肾炎血尿方 症见小便热赤尿中带血

    凉血止血治隐匿性肾炎血尿方 症见小便热赤尿中带血

    治隐匿性肾炎血尿方 处方:生地30克,茜草15克,通草、淡竹叶、丹参、蒲黄(包煎)、炒栀子各lO克,甘草6克,琥珀(研粉冲服)5克。 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清心泻火,凉血止血。 主治:隐匿性肾炎血尿,中医辨证为心火内盛型,症见小便热赤,尿中带血,心烦,口渴,口舌生疮,舌质红,苔黄,脉数。 黎烨君...

  • 中医血尿一症 凉血宁络止血方

    中医血尿一症 凉血宁络止血方

    病案: 詹某,女,48岁,浙江临安人。2008年10月23日初诊。主诉:反复镜下血尿半年。患者于半年前体检时发现尿检异常,蛋白阴性,红细胞(+~+++),红细胞形态为多形性。当时无浮肿,无腰酸乏力等不适,曾到我院诊治,经多种中西药治疗后病情改善不明显,遂到周老门诊就诊。患者自诉口干口苦,烦躁口渴,胃脘灼热不适,小便短赤,大便略干,舌质红苔黄,脉滑偏数。患者平时嗜食辛辣之品。中医诊断为尿血,证属火热内蕴,迫血妄行。治宜清热泻火解毒,凉血宁络止血。 方如下:川黄柏9 g,川黄连6 g,黄芩15 g,丹参皮...

  • 化瘀止血 治消化道出血方

    化瘀止血 治消化道出血方

    组成:白及、龙骨、乌贼骨、三七、大黄、百合粉各10克。 功效:化瘀止血。 用法:研末冲服,每次服8克,日 3次。 方解:本方用白及、乌贼骨名日乌及散,善治胃痛吞酸呕血;用龙骨、三七,加强固涩止血之功;用大黄,使血止而不留瘀;用百合,不仅可以改善缺血引起的心慌气短症状,而且能够引血归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黄,能引胃气下行,故善治吐血呕血,能使瘀血除而新血生。实践证明大黄是治疗消化道出血的首选药物,不可畏其性猛而弃用。龙骨一药,为镇定安神之要药,也是固涩止血之圣品。 吴浩...

  • 上消化道出血 止血行血祛瘀方

    上消化道出血 止血行血祛瘀方

    方药:白及粉4.5克,血竭粉1.5 克。上药混合为1次量,温开水调成糊状服,每日服3次。 功能:止血行血祛瘀。 主治:上消化道出血。 疗效:治疗 94例,有效90例,止血天数平均为 2.6天。 张志成...

  • 上消化道出血 内服止血方

    上消化道出血 内服止血方

    上消化道出血原因有两种,一是胃热偏盛,血热妄行,二是中阳不足,气不摄血,两者之治疗拟方用药,迥然有别。良好的内服止血方,必能具有收敛止血、活血化瘀、制酸止痛、生肌护膜的效果,将药制成粉剂,可护披于溃疡面,收效较好。可用炒黑乌骨鱼120克,白芨80克,三七粉40克,共研细末,装胶囊或干药粉吞服,每次服8— 12克,每日可服2-3次。白开水送服。其功效止血收敛,散瘀、制酸止痛,生肌护膜。研成极细粉,不易对胃造成刺激。本方对虚多实少患者较适宜,对胃热偏盛,实重虚轻的患者需慎重。服药期间,忌吃生冷刺激食品。 张...

  • 化瘀止血治消化道出血方

    化瘀止血治消化道出血方

      组成:白及、大黄、龙骨、乌贼骨、三七、百合粉各等份。   功效:化瘀止血。   用法:研末冲服,每次服10~20克,日3次。   方解:本方君以白及、乌贼骨名曰乌及散,善治胃痛吞酸呕血;臣以龙骨、三七,加强固涩止血之功;佐以大黄,以其善于通六腑,使血止而不留瘀也;使以百合,不仅可以改善缺血引起的心慌气短症状,而且能够引血归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黄,能引胃气下行,故善治吐衄,《神农本草经》谓其能“推陈致新”,能使瘀血除而新血生也。实践证明大黄是治疗消化道出血的首选药物,且不可畏其性猛而弃用...

  • 降气泻火止血治胃火气逆呕血

    降气泻火止血治胃火气逆呕血

      杨某,女,40岁,教师,门诊病例。   1991年7月2日初诊:脘腹胀痛3日,昨日开始吐血,继则大口呕血,呕吐时血中夹有少许食物残渣,口苦,大便色黑而不畅。询其病史,答:几年前曾患过胃痛,近2个月来,胃中偶有胀满及灼热感。舌红苔黄,脉滑数有力。   辨证:胃火气逆呕血。   治法:降气泻火止血。   主方:小承气汤合失笑散。   处方:生大黄10克,厚朴10克,枳实10克,炒五灵脂10克,蒲黄炭15克,白茅根20克,田七粉20克(冲服),竹茹10克。3剂,水煎服。   1991年7月...

  • 鲜蔷薇花根清热解暑止血止痢

    鲜蔷薇花根清热解暑止血止痢

      中医认为,蔷薇花性味甘、凉,入脾、肺、大肠三经,具有清热解暑、止血止痢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暑热侵袭、热毒泻痢等症。   1.鲜蔷薇花4朵,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鲜蔷薇花洗净、切细;大米淘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为稀粥,待粥将熟时加入蔷薇花、白糖,稍煮即成,每日1剂。具有清热解暑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小儿夏季热、中暑头晕等症。   2.鲜蔷薇花4朵,大米、绿豆各50克,白糖适量。将鲜蔷薇花洗净、切细;大米、绿豆淘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为稀粥,待粥将熟时加入蔷薇花、白糖,稍煮即成,每日1剂。具有清热解暑的功效,...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