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疮 第4页
-
治疗冻疮中药13方
【简介】冻疮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冬季气候寒冷和潮湿,引起人体局部血管痊孪,麻痹郁血。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肢端血液循环不良、手足多汗、缺乏运动、营养不良、贫血及一些慢性病又为冻疮发病的诱因。 【治法】 一:取桂枝50g,紫苏50g,加水煎煮,浸泡患处,每天3~4次。 二:新鲜桔皮3~4个,生姜300g,加水2000ml,煎煮30分钟,连渣取出,浸泡并用药渣盖过患外。 三:取夹竹桃叶50g,加水500ml,煎水浸泡患处,注意有溃疡时禁用此方。 四:取紫草100g,芦根100g,加水1500ml,煎至1000ml后,...
-
中医误治“冻疮”医案
患者王某,男,43岁。2008年2月17日来诊。 主诉:双手冻疮4年。患者4年前双手即开始生冻疮,手背胀痛,纳眠俱佳,余无不适,察见患者双手肿胀,按之凹陷不起,颜色苍白微青紫,手背冻疮较多,手凉,耳边有冻疮,舌淡红,脉沉细。正处方之际,患者诉说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上肢无力症状,不能长时间举重物,无肩颈酸楚疼痛不适,曾于当地医院检查颈椎正侧位片未见异常,期间未做任何治疗,后自行缓解。目前上肢无力症状基本消失,再查:颈椎活动度基本正常,双侧臂丛牵拉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旋颈试验均为(-),双上肢肌张力无明显...
-
防治冻疮外用4方
冻疮,多见于儿童及妇女,自觉麻木感,遇热有瘙痒感。冻疮一旦发生,在冬天里常难快速治愈,要等天气转暖后才会逐渐愈合。防治冻疮除做好日常防护外,中医药在这方面可大显身手。 方一:生山楂300克或干山楂片150克,草红花100克,装入广口瓶中,加入60度烧酒(没过山楂约1厘米)。每日搅动,泡1周后可局部外用。用后添酒,始终保持白酒没过山楂1厘米。功效:活血通络、消肿祛寒。用于因寒冷受冻引起的局部红肿痒痛。 方二:风油精治疗冻疮:将患处洗净,取本品少许涂搽患处,接着用手轻轻地揉搓,直至局部发热,每日3次,连续3周,适用于冻...
-
冬季好发冻疮 防治验方
冬季好发冻疮。寒主收引,受冻部位的皮下小动脉发生痉挛收缩,造成局部组织损伤甚至坏死。典型皮损为局限性暗紫色隆起的水肿性斑块或结节,表面紧张而光亮。严重时表面可发生水疱、糜烂、溃疡,愈后留色素沉着。好发于手、足、面颊、耳廓等处。自觉瘙痒明显,受热后加剧。下面介绍几则验方: 内服验方 当归四逆汤(著名的治冻疮验方):桂枝12克,当归、赤芍各15克,细辛10克,炙甘草6克,通草5克,生姜10克,大枣5枚。水煎取汁300毫升,分3次温服,每日一剂,连服7天为一疗程。用于冻疮初起及手足部冻疮。 阳和汤加味:熟...
-
冻疮怎么治 中药治法十三方
冻疮是冬季多发疾病,症见局部皮肤发凉,出现暗紫红色或紫蓝色斑片,按之柔软,严重时出现水疱,破裂后形成糜烂或溃疡。遇热后自觉痒、灼热感及疼痛,给人的身心和工作带来很多痛苦和不便。中医认为,冻疮主要由寒冷之气所伤,系阳气不达、阳抑血凝、经脉涩滞、血行不畅而成,治疗方法应以寒者温之、结者散之,采用温阳通络、活血化淤的中药,效果较好。 治法一:樟脑25g,海螵蛸 10g,凡土林150g,调成膏状,外敷溃疡疮面。对于顽固型冻疮可配合内服中药治疗,处方:党参9g,黄芪15g,附子6g(先煎),桂枝9g,当归9g,丹参9g,陈...
-
冻疮_中药方集
冻疮是指局部皮肤、肌肉因寒气侵袭、血脉凝滞,形成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而致皮肉损伤的疾患。常由耐寒性差,或暴冷着热与暴热着冷等引起。多患于手足、耳廓等暴露部位,初起局部皮肤呈苍白漫肿、麻木冷感,继则呈青紫色,或有斑块、边沿赤红、自觉灼痛、瘙痒。轻者十天左右自行消散,重者则疼痛加剧,可出现紫血疮,皮肤溃烂,一般收口缓慢,至天暖才愈。严重的有水疱,疱破后可形成溃疡,瘙痒和烧灼甚至痛感。 1.红辣椒酒治冻疮 [配 方] 新红辣椒50克,白酒100克。 [制用法] 将新红辣椒洗净切碎,用白酒泡5-7天。涂擦患处。溃烂处不宜...
-
冻疮 冬季常见病 偏方数则
冻疮是冬季常见病,现介绍几则治疗冻疮的验方: 生姜白酒方:将生姜50克捣烂后,放入白酒50毫升浸泡,搅匀后外涂患处,每日3次。 辣椒白酒方:将红辣椒10克去籽切碎,放入白酒60毫升中浸泡7天,再加入樟脑2.5克。用时摇匀,将棉花蘸药水涂患处,每日2~3次。 十滴水方:先用脱脂棉球搽净患处,再用药水搽患处,每日4~5次。伴有溃疡者,先用红霉素软膏外搽,再用本品外搽。 米醋白药方:未溃烂之冻疮,用云南白药和米醋调成糊状,外敷患处;溃烂者将药粉直接撒布患处,纱布包扎。新型云南白药酊疗效更佳。 生姜...
-
桂枝红花治冻疮
桂枝是樟科樟属植物肉桂的嫩枝,性温,味辛、甘,归心、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表、温经通阳的功效,在中药里属辛温解表类药。传统上主要用于外感风寒、头痛、发热、恶寒、肩背肢节酸痛以及阳虚所致的痰饮、胸痹等症。利用桂枝温经通阳的1功效治疗冻疮,具有良好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取桂枝50克,红花、附子、荆芥、紫苏各20克,加水3000 毫升,煎沸,稍冷却后将患部浸于药液中,每日浸泡3次,每次20~30 分钟;并用药渣糅搓患部,每剂可连用3 天。一般用药10 天以内,红肿、痒痛消失。此法简单、实用,且一般2~3 年内不会复发。...
-
中药七方治冻疮溃烂
未破溃的冻疮可用促进血液循环的药物如10%樟脑醑或辣椒酊局部揉擦。民间用辣椒煎水局部烫洗,有一定效果。还可厚搽蜂蜜猪油软膏(猪油30%,蜂蜜70%),每日一次。已成溃疡时应用5%硼酸软膏。红霉素软膏、0.5%新霉素软膏等一日三次涂搽并包扎。可选用下法: 1.白及50克,研成细末。每次用适量撒于患处.日2次,以愈为度。 2.兔毛30克,烧灰存性。外用红萝卜煮水洗患处。兔毛灰用芝麻油调敷患处,每日1~2次。 3.柑皮20克,白芨10克、共研为细末,以芝麻油调敷患处,每日1次。 4.蜜糖除水净蜜10克,熬猪油2克,拌成...
-
中药防治冻疮有良效
在寒冷的季节,许多在野外劳动作业的人其手、足、脸、耳容易受冻形成冻疮,这里介绍几种常用中成药治疗冻疮的简便方法,并能收到奇效,患者不妨一试。 1.云南雪上一枝蒿止痛搽剂:该药具有舒筋活血、消肿止痛功效。适量涂搽患处,用手揉至局部发热。每日3次,连续用1—2 周即可消散,适宜冻疮未溃者。 2.辣椒风湿膏(追风膏):该药具有温经散寒、活血驱湿功效。局部先热敷拭干后,贴上膏药,2日一换,连用数贴即愈。贴后局部有发热感。适宜冻疮初期未溃者。 3.伤痛酊:该药具有祛瘀活血、消肿止痛之功效。取本品适量涂搽患处,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