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第2373页
-
流行性乙型脑炎(秘方数:6)
本病是由乙型脑炎病毒所致的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的急性传染病。其临床表现以发病急骤、高热、惊厥、意识障碍为特征。变化迅速,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停止等危象,并往往留有后遗症。潜伏期10一15夫。起病后3天左右称初热期,发热、头痛、精神倦怠,部分病人有恶心、呕吐轻度嗜睡及颈部轻度强直。病程第4一10天为极期。体温可高达40℃以上,初热期各症状加重,神志昏睡或昏迷,严重者可出现抽搐、强直,甚至发生中枢性呼吸衰弱。极期后体温下降即进入恢复期,各种精神神经症状不再加重而趋向好转。严重者可留有痴呆、失语、吞咽困难、颜面瘫痪、四肢强...
-
六瘤(秘方数:18)
凡瘀血、浊气、痰饮停留于体表组织而产生的赘生物,中医称为瘤。《诸病源侯论》曰:“瘤者,皮内中忽肿起初梅李大,渐长大,不痛不痒,又不结强,言留结不散,谓之瘤。”本病各处可生,或发于皮肉之间,或发于筋骨之内。根据中医历代文献,大多分为六瘤,除脂瘤外,均配合五脏而定名,如气瘤属肺,肉瘤属脾,筋瘤属肝,血瘤属心,骨瘤属肾。中医文献中瘤与癌是分别论述的,癌是恶性的,瘤则多为良性。气瘤是指皮肤间的多发性肿瘤,其特点是肿块浮浅柔软而有弹性,宛如气在瘤中,挤压后随手弹起,故名气瘤。类似于现代医学的多发性神经纤维瘤。可行手术切除。肉...
-
妊娠剧吐(秘方数:6)
妊娠早期,孕妇发生轻度恶心呕吐,纳少择食,头晕体倦等现象,称早孕反应。一般于妊娠3月左右会自然消除。但有些孕妇反应严重,呈持续性或剧烈呕吐,甚至不能进食、进水,始可称为妊娠剧吐。妊娠剧吐的临床表现,按其程度可分为轻症和重症两类。轻症患者可有反复呕吐、择食、厌食、神疲头晕、大便秘结等,但体重、体温、脉率均无改变,尿酮体阴性。重症患者则呕吐剧烈,不能进食和进水,吐出物除食物、粘液外,甚至可有胆汁或咖啡色血水,并感全身乏力,明显消瘦,小便少,常出现酮体,同时,还可发现患者全身皮肤粘膜干燥、眼球凹陷,脉搏细弱而速(每分10...
-
三叉神经痛(秘方数:8)
三叉神经痛是指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反复出现剧烈的阵发性疼痛,历时数秒钟或数分钟,间歇期无症状。疼痛可自发,也可由轻微的刺激“扳机点”起,如表情肌的运动、微笑,轻微的触摸面部,微风的吹拂,头部的转动以及说话、洗脸、刷牙、漱口等均会引起疼痛发作。“扳机点”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两个以上,此点常位于牙龈、牙齿、上下唇、鼻翼、口角及颊部粘膜等处。疼痛如电击、针刺、刀割或撕裂样剧痛。发作时患者为减轻疼痛而做出各种特殊的动作,如咬紧牙关、连续咀嚼、咬唇、伸舌等,病程可呈周期性发作,发作期可持续数周或数月。有的患者发作与气候有关,春冬...
-
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秘方数:11)
偏头痛,或称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一种由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发作性头痛。以女性较多,多始于青春期,常有家族史。发作前常有一定诱因,如月经来潮、情绪波动、疲劳等,发作前可有先兆,如视觉闪光。暗点、偏盲、暂时性失语,半身麻木或运动障碍等,一般先兆症状持续15一2O分钟。头痛至周期性发作,每次持续4一48小时,偶可达数天,常见伴随症状有烦躁、恶心、呕吐、畏光、面色苍白等,少数病人可有眼肌麻痹,发作时两侧瞳孔可以大小不等。应注意鉴别症状性偏头痛(主要因为脑肿瘤、脑动脉瘤或脑血管畸形所致)。...
-
龋病(秘方数:9)
龋病是牙体硬组织逐渐毁坏崩解形成实质缺损的一种疾病。发病率极高,平均有50%以上的人患有龋病。龋病的特征是牙齿硬组织在色、形、质方面都发生变化。浅龋平时无自觉症状,只是在检查时才被发现。中龋因冷、热、甜、酸等刺激在病牙处会引起敏感的疼痛,但刺激去除后,症状即消失。深龋因温度和化学刺激、食物嵌入均引起明显的牙痛,一般也不发生自发性疼痛。随着龋病病程的进行和发展,如侵及牙髓组织便出现牙髓炎症状;侵及牙周膜便出现根尖周围炎的症状;侵及颌骨便出现颌骨骨髓炎的症状,并会出现咀嚼功能异常,消化能力下降,颌面部畸形等症状。目前认...
-
溢乳闭经综合征(秘方数:2)
溢乳闭经综合征是一种非生理状态下乳房分泌乳汁和闭经同时存在的综合征。乳汁分泌的量从挤压时有少量到漏奶。尚可伴血泌乳素(PRL)增高、不孕、性欲减退等现象。主要是由于下丘脑一垂体功能紊乱所致。其病因主要有:(1)垂体肿瘤,主要是泌乳素细胞性垂体腺瘤引起PRL过度分泌。(2)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常偏高,刺激泌乳素细胞分泌。(3)多囊卵巢综合征,一部分多囊卵巢综合征表现为多巴胺分泌过低,而多巴胺(DA)常被视为一种泌乳素抑制因子(PIE)。(4)药物,如灭吐灵等是多巴胺受体抑剂,使用后可引起...
-
疥疮(秘方数:6)
本病系由疥螨(疥虫)感染人的皮肤所引起的瘙痒性皮肤病。皮疹表现为疥虫在表皮内掘成的隧道(浅灰色或皮色的细线纹、微弯而隆起)及隧道末端的小丘疹或疱疹,因剧烈瘙痒(尤以夜间明显)经搔抓后可见多数抓痕,湿疹样变以致继发感染性皮疹。好发于指缝、腕屈面、肘窝、腋前缘、下腹、阴部及股内侧,重者可遍及全身。幼儿则可发生于颜面及掌蹠。引起疥疮的主要病原是人疥螨,通过密切接触而传染,传染性很强。在家庭或集体宿舍中往往互相传播,可由直接接触病人而感染,也可因使用病人用过的衣、被等物而间接传染。根据好发的特殊部位,以夜间明显瘙痒和以丘疱...
-
内痔(秘方数:8)
内痔是在肛门齿状线以上、粘膜下的痔上静脉丛发生扩大、曲张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好发于截石位的3、7、11点处,是肛门直肠病中的常见病。大便时或大便后滴血是主要症状,出血有发作期与间歇静止期,饮酒、过劳、便闭、腹泻、内热,往往加重发作。初起痔核小如樱桃样,柔软而嫩;日久痔核增大,大便时可脱出肛外,便后自然回复,若屡屡脱出,渐至不能自行回纳,需用手推回,或休息一段时间方始回纳;再发展严重,在咳嗽、喷嚏或行走时也可脱出,且多伴直肠粘膜脱垂之症。若内痔脱出肛外,发生血栓、嵌顿、水肿,可有剧烈疼痛。由于内痔脱出,粘液分泌增多,...
-
喉癌(秘方数:8)
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喉癌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声音嘶哑,呈送行性加重,咽喉部异物感;吞咽时不适,咽下疼痛,或伴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严重时有呼吸困难及预部肿块。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病因不明,一般可能与吸烟、接触有害粉尘、口腔卫生欠佳、维生素D代谢夫常,内分泌失调及放射或病毒等因素有关。本病诊断依据不明原因的进行性声音嘶哑,咽喉异物感、咳嗽、痰血、吞咽困难伴疼痛、呼吸不畅,应高度怀疑本病,可作喉镜检查。一般采用间接喉镜观察喉部的变化及声带、会厌等活动情况,局部有无新生物、溃疡等,必要时可涂片或活检。近年来纤维喉镜、...
-
垂体腺瘤(秘方数:1)
垂体腺瘤以嫌色性腺瘤最多见,其质地柔软,血管丰富,有膜色绕呈暗褐色。体积可大可小,小者圆形且光滑;大者多呈不规则结节状。肿瘤内可有出血、变形、呈假囊状。临床表现因肿瘤扩展、压迫所致的局部症状,如头痛、视野缺损、视力减退、复视,部分病人可嗅觉丧失,出现尿崩症、嗜睡、体温调节紊乱等。此外,由于肿瘤以外的垂体组织受压和破坏引起不同程度的垂体前叶机能减退表现,如面色苍白、皮肤色素较淡、腋毛阴毛稀少、皮肤干枯、闭经、性功能减退、软弱无力、情感淡漠等。如感染、手术时病人抵抗力甚低,且发生危象,甚至昏迷而危及生命。现代医学对本病...
-
经典方剂黄土汤的君药即为伏龙肝
伏龙肝,为烧木柴或杂草的土灶内底部中心的焦黄土块,别名灶心土、釜下土、釜月下土、灶中土、灶内黄土。其味辛,性微温,归脾、胃经,有温中止血、止呕、止泻的功效。《本草便读》记载:“伏龙肝即灶心土,须对釜脐下经火久炼而成形者,具土之质,得火之性,化柔为刚,味兼辛苦。其功专入脾胃,有扶阳退阴散结除邪之意。凡诸血病,由脾胃阳虚而不能统摄者,皆可用之。” 经典方剂黄土汤的君药即为伏龙肝,该方出自《金匮要略》,功效为温阳健脾、养血止血,主治脾虚阳衰所致大便下血、吐血、衄血、血色黯淡、妇人崩漏等。...
-
毒蛇咬伤(秘方数:8)
本病在我国南方各省夏秋农忙季节较为多见。被毒蛇咬伤后,可发生一系列的中毒症状,并有一定的死亡率。国内主要毒蛇有眼镜蛇、眼镜王蛇、银环蛇、金环蛇、蝮蛇、尖吻蝮、竹叶青、烙铁头、蛙蛇、海蛇等10种。被毒蛇咬伤后,一般都有较粗大而深的牙痕,局部伤口常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或有麻木蚁走感,局部肿胀有发展趋势,附近淋巴结肿大;或有出血不止;或有水、血疱形成。金环蛇、银环蛇、海蛇的蛇毒主要是神经毒,局部伤口出现轻度疼痛,并有麻木感,伤口流血不多,患肢无弥慢性肿胀,易被疏忽,全身症状有头昏、嗜睡、肌肉关节酸痛、呕吐、腹痛及腹泻等,重...
-
肺癌(秘方数:18)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系指原发于支气管粘膜和肺泡的癌肿,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半个世纪来许多国家和地区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逐年增加,在男性居民中尤为明显。肺癌的常见症状为咳嗽、胸痛、咳血、发热、气急等,以咳嗽和血痰为常见的早期症状。咳嗽多为阵发性刺激呛咳,无痰或有少量粘液痰;咳血常见持续性或间断性的反复少量血痰,偶尔有大咯血;胸痛一般多为隐痛不适,如在病程中出现持续性剧痛,常提示胸膜或胸壁转移;胸闷气急为癌肿阻塞或压迫较大支气管,病变广泛较大量胸水或气胸时均可出现气急。常见的全身症状有发热、疲倦、乏力、消瘦、贫血...
-
念珠菌病(秘方数:6)
念珠菌病又称串珠菌病,通常发生于粘膜、接连粘膜的皮肤和褶迭处的皮肤,在这些部位出现急性或慢性损害,少数病例皮肤可有广泛皮损。另外,体弱患者的肺等内脏器官亦可因白色念珠菌感染而发生病变。念珠菌病按发生的部位可分成皮肤念珠菌病、粘膜念珠菌病和内脏念珠菌病三类。皮肤念珠菌病多发生于肥胖婴儿和妇女,以及长期从事浸渍水浆的劳动者(洗涤、染坊、缫丝工等)。病变大多于皮肤皱折而又潮湿处,如第3、4指间、股内侧、外阴、臀缝、腋窝、乳房下和颈项等部位。皮损为边界清楚之擦烂红斑,或指间糜烂,表面有白色脱皮,其下为焮红潮湿糜烂面。向外扩...
-
前列腺癌(秘方数:1)
前列腺癌是发生于前列腺腺体的恶性肿瘤。发生于前列腺腺体的后叶与侧叶,尤以后叶为最多见。常见于老年男性。临床表现早期症状多不明显,常有短时的尿频与夜尿。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尿流变细,进行性排尿困难,尿程延长,尿痛及尿潴留等与前列腺增生症相似的症状,晚期则可见血尿和疼痛。疼痛常表现为腰骶痛和腰背痛,也可见坐骨神经痛,或疼痛向会阴及直肠部放射。晚期前列腺癌可沿淋巴道和血道转移播散,侵及骨骼。常见的转移部位以盆骨、腰椎、股骨和肋骨多见,内脏转移以肺居多,其次是肝、胸膜、肾和脑等器官。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
-
肾癌能治愈吗?中医治方
石某,女,57岁。于2010年2月就诊。1月前发现右肾癌,在某三甲医院行右肾脏摘除术。术后精神萎靡,恶心呕吐,不欲饮食。血肌酐155mol/L,血尿素氮16.6mmol/L。查:面色萎黄、虚浮,声低气怯,形寒怕冷,腰痛背痛,纳差便溏,口淡无味,舌质淡,苔厚腻,脉沉细而滑。辨证为阳虚水泛,湿浊郁阻。治则:温阳化气,利湿祛浊。处方:黑附子30克(与生姜45克一起先煎1小时),白术30克,茯苓45克,白芍45克,泽泻30克,桂枝45克,砂仁15克,半夏30克,沉香15克(后下)。5剂,每剂以水1600毫升煎至600毫...
-
少阴病助阳抑阴四方经验 四逆汤 干姜附子汤 附子汤 真武汤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山东省名中医刘启廷从医70年,善用经方,现将其临床运用《伤寒论》少阴病助阳抑阴四方经验分享如下。 四逆汤 《伤寒论》323条: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辨证要点:脉沉细,但欲寐,精神萎靡,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呕吐,无热恶寒,或大汗出,或身有微热,热不剧,小便清长,舌苔白。证属亡阳欲脱,阴寒弥漫。 药用:炙甘草6g,干姜4.5g,附子9g。上三味,以水600ml,煮取240ml,去渣,温服。 方解:方中附子温肾回阳,...
-
血卟啉病(秘方数:7)
血卟琳病(血紫质病)系由先天性卟味代谢紊乱,叶啉前体或卟啉在体内聚积所致。常有遗传因素。临床表现有腹痛、神经精神症状、光感性皮肤损害等。卟啉主要在红骨髓和肝内合成,根据卟啉代谢紊乱出现的部位,分为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病和肝性血卟啉病二类。前者较少见,属儿科学范围。肝性血卟琳的临床表现可分为:(l)急性间歇型。以腹痛、神经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临床较多见。(2)迟发性皮肤型。卟啉的共同特性是能吸收400毫米范围的光波。卟啉及其衍了生物吸收光波后被激活而放出荧光,破坏皮肤表皮细胞溶酶体,因而产生皮肤病变、红斑、水泡、湿疹、字...
-
子宫颈癌(秘方数:17)
本病是通常发生在宫颈阴道部或移行带的鳞状上皮细胞及颈管内膜的柱状上皮细胞交界处的恶性肿瘤,是妇女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宫颈癌的发展大多都是由癌前病变(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但不是所有的宫颈癌均存在不典型增生,或者所有的不典型增生均将发展为癌。临床表现在早期,一般没有症状,或仅在阴道检查时,可见表浅的糜烂。一旦出现症状,多已达中、晚期。常见的症状是白带增多和阴道出血。白带可为浆液性、米汤样或洗肉水样,可有恶臭味。阴道出血开始多见于性交或检查后,量常少而能自止;以后则可能有经期间或绝经后少...
-
手足癣(秘方数:10)
皮肤真菌感染手掌、足底及指趾间的皮肤组织,统称手足癣。发生于手、足背面者,则属于体癣范畴。手足癣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在夏季尤为多见。当皮肤真菌侵入掌蹠部的角蛋白组织后,在合适的环境下,先形成菜籽大的小丘疹和水疱,然后等距离从中心向外围扩展,呈圆形,中央有愈合倾向和少量脱屑,几个环可合并成多环形,炎症一般不明显,可有痒感。但常由于磨擦和搔抓,这一发展过程不如体癣那么典型。如病发于指趾间,可引起浸渍和糜烂;慢性病例可引起皮肤增厚,角化过度,入冬则发生皲裂。临床上可根据皮损分为水疱型、丘疹鳞屑型、糜烂型、角化过度型等。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