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虫咬 第3页

虫咬 第3页

  • 治虫咬皮炎 用中成药直接作用于局部

    治虫咬皮炎 用中成药直接作用于局部

        虫咬皮炎是指被虫类叮咬,接触其毒液或虫体的粉毛而引起的皮炎。较为常见的有蚊、蜂、蜈蚣、臭虫等,多见于害虫孳生的夏秋季节。中医认为,本病为外邪侵袭,邪毒积聚所为,当以清热解毒、祛风止痒、消肿止痛为治,用某些中成药直接作用于局部,可较好地发挥治疗作用。     1、南通蛇药片  取本品3-5片,研为细末,用温水调成稀糊状外搽患处,轻者每半小时1次,重者见药液干后即搽。一般用药2-5次,局部红肿、瘙痒、灼痛等可见明显减轻,一般用药3-5天可痊愈。     2、新癀片  取本品5-10片,研为细末,用凡...

  • 临床上治疗虫咬皮炎

    临床上治疗虫咬皮炎

      虫咬皮炎是由于昆虫叮咬皮肤后其体内毒液或唾液侵入皮肤引起的炎性反应,以丘疹、风团或瘀点多见,部分可出现脓疱、水疱或糜烂,自觉剧痒、烧灼感或痛感。笔者在临床上应用清热、凉血、解毒的方法对虫咬皮炎患者予以治疗,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内服药物:蒲公英、紫花地丁各20克,金银花、生地各15克,野菊花、白茅根、车前草、七叶一枝花、麦冬各10克,生甘草5克。水煎3次合并药液,分早、中、晚饮服,每日1剂。   外用药物:马齿苋50克,薄荷、荆芥各20克。水煎药液洗浴患处,每日2次。...

  • 紫金锭外敷治疗虫咬皮炎

    紫金锭外敷治疗虫咬皮炎

    将紫金锭研为细末,用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患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3~6天,可治疗虫咬皮炎。 表现为皮损为黄豆至花生米略呈梭形的红色水肿性斑丘疹,似风团样,中心可有水疱,自觉瘙痒剧烈。...

  • 治虫咬性皮炎

    治虫咬性皮炎

    蒲公英20克,黄连、野菊花各10克,紫花地丁12克。共研为细末备用,使用时取适量药粉及肤轻松软膏,调成糊状,外敷患处,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1次。 主任医师李典云...

  • 治虫咬性皮炎方

    治虫咬性皮炎方

    蒲公英20克,黄连、野菊花各10克,紫花地丁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毛虫性皮炎、蜂螫咬伤,同时拔除毒毛刺,还可将上药研细末备用,用时加适量药粉及肤氢松软膏调糊状,外敷患处,外用纱布、胶带固定,每天换药1次。 本方可清热解毒、消散疔疮、抗菌、抗溃疡、保护胃黏膜,适应于飞蛾、蠓、螨、隐翅虫、松毛虫、刺毛虫等引起的皮炎。 李典云献方...

  • 皮肤瘙痒症 虫咬性皮炎 银屑病 预防几种皮肤病

    皮肤瘙痒症 虫咬性皮炎 银屑病 预防几种皮肤病

    “医生,我的手臂、小腿都被我抓烂了,很痒,晚上都睡不着觉。”入秋后,天气渐冷,62岁的市民李先生饱受皮肤瘙痒的困扰,甚至影响到起居,不得不就医。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肖明辉介绍,天冷后,人体新陈代谢变缓,汗腺以及皮脂腺的分泌量减少,皮肤表面的水分随之减少,导致皮肤干燥。同时,气温的变化使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到细菌或病毒的感染,从而患上皮肤病。肖明辉提醒,多事之秋,要预防以下几种皮肤病。 皮肤瘙痒症 秋季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湿度也下降,皮肤容易干燥,引发瘙痒。特...

  • 夏季虫咬性皮炎的中医辨证防治

    夏季虫咬性皮炎的中医辨证防治

    每到夏季,虫咬性皮炎患者就较往日明显增多,其中又以婴幼儿为多。由于气温不断上升,蚊虫活动逐渐频繁,这是导致虫咬性皮炎患者增加的根本原因。而婴幼儿皮肤稚嫩,抵抗力较弱,故虫咬后易发生过敏性皮炎。 虫咬皮炎又称为“丘疹性荨麻疹”,常见致病昆虫有螨、蚊、跳蚤、臭虫、狗疥虫、鸡剌皮螨、米恙虫、蠓虫等。由于昆虫种类的不同和机体反应性的差异,可引起叮咬处不同的皮肤反应。皮损一般多发于躯干及四肢暴露部位,呈散在或群集分布的绿豆至花生米大小,如叮咬发生在婴幼儿眼周、手足背等组织疏松部位,还可引起大面积红肿...

  • 虫咬皮炎中医辨治

    虫咬皮炎中医辨治

    虫咬性皮炎常见于婴儿和儿 童,是春夏秋三季常见的过敏性皮 肤病之一。可能引起虫咬性皮炎的 昆虫有很多,常见的有蚊、臭虫、跳 蚤、螨虫等,主要表现为蚊虫叮咬处. 出现丘疹、风团、水肿性红斑、水疱、 疱疹、瘀斑等,中间可见刺吮点。这 些丘疹、风团等可发生于身体的各 个部位,既可散在分布,也可数个成 群。此外,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 痒、刺痛、灼痛等,其中以皮肤瘙痒 最为常见。 根据症状轻重可采取中医辨证 治疗。 一、患儿皮损以小出血点、丘 疹、疱疹、风团及肿胀为主,同时伴 有全身症状,宜清热解毒。 处方:蒲公英、紫...

  • 收集小妙招 不怕蚊虫咬

    收集小妙招 不怕蚊虫咬

      教你一招   炎炎夏季,很多人免不了要被蚊虫叮咬,掌握了以下的小妙招,你就可以再也不怕蚊虫了!   1、 苹果醋      如果不小心被蜜蜂蛰咬,立即用苹果醋浸泡伤口几分钟。具体做法:将浸了苹果醋的棉球固定在伤口处。苹果醋有助于缓解红肿症状。      2、 嫩肉粉      被毒蚊子蛰咬之后,立即在患处涂上嫩肉粉。嫩肉粉中含有的酶能分解毒液,避免伤口肿胀、发炎。具体做法:在少许嫩肉粉中加入水调成糊状,涂在伤口处保持1小时。   3、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糊能为伤口止痒。具体做法:将1~2片阿司匹林放入...

  • 治毒虫咬伤方(蜈蚣蝎子毒蜂)

    治毒虫咬伤方(蜈蚣蝎子毒蜂)

    处方与用法:生大黄30克(后下),金银花15克,连翘10 克,青黛5克(分2次冲服),赤芍15克,丹皮10克,白花蛇舌草 10克,蓼刁竹20克,土茯苓30克,槐花15 克,牛膝15克,水煎服。欠饮通畅后,减大黄用量或去大黄。服药的再时;宜同时处理伤口,排净毒液。 功效:通便、清热、解毒、凉血,可用于各种毒虫(如蜈蚣,蝎子,毒蜂等)咬蜇,局部肿痛,全身发热恶寒,头痛等,脉洪数等。...

  • 蚊叮虫咬 止痒有方

    蚊叮虫咬 止痒有方

      蝎子蜇伤:蝎子毒呈酸性,可以用碱性肥皂水(别用香皂)、苏打水、3%氨水、4%碳酸氢钠等清洗伤口,用碘酒、酒精进行消毒。可以用拔火罐、吸奶器吸出毒液,用泡开的冷茶叶(碱性)敷上或用桐树皮一块贴患处,即可止痛。   蜈蚣咬伤:蜈蚣的毒液呈酸性,用碱性液体可中和。丝瓜叶一把或丝瓜一块,捣烂敷患处,或凤仙花捣烂敷,或鱼腥草一把捣汁搽患处。   黄蜂蜇伤:黄蜂其毒呈碱性,在拔出毒刺后,用碘酒、酒精消毒,把醋敷在伤口上;或鲜青蒿捣烂如泥,敷于患处。   蜘蛛咬伤:生姜捣汁加清油调和搽患处;或用鲜桃树叶一把,捣烂敷于患处。...

  • 虫咬皮炎 新癀片治

    虫咬皮炎 新癀片治

    夏季被蚊虫叮咬,外用新癀片治疗,可获立竿见影之效。 方法:先用盐水将皮损处洗净,然后取新癀片适量研成粉末,以食醋或开塞露调成稀糊状外涂,面积稍大者覆盖消毒纱.布,每日1—2次。 一般用药1天后痒痛减轻,3天即可痊愈。 韦江华...

  • 蚊虫咬伤后红肿、痒

    蚊虫咬伤后红肿、痒

    可选用生姜、大蒜头擦,或用醋、牙膏、盐水、香烟灰加入人的口水调匀涂,均可立即见效止痒,解毒消肿。...

  • 蚊叮虫咬让疼痛快速消失妙招

    蚊叮虫咬让疼痛快速消失妙招

    夏季是蚊叮虫咬的高发期,如何能让疼痛快速消失,达到治疗效果。不妨用下面这些妙招试一下,可以起到惊奇的效果。 居家蚊叮虫咬 妙招一:平时用30克重楼,泡100毫升白醋。放在家里不易被小孩抓到的地方。一旦被蚊叮虫咬,就用棉签蘸重楼泡的白醋搽患处。即愈。红肿疮痛也可以涂擦。 妙招二:如果家里有盆栽的仙人掌,被蚊叮虫咬,取小刀,切一小片仙人掌下来,贴在患处,当仙人掌薄片干后,再换一片,反复几次,即可止痛,消去红肿。烧烫伤也可以用此方法治疗,不会起泡,留疤痕。 野外...

  • 蜱虫咬伤 中药治案

    蜱虫咬伤 中药治案

    近日,笔者治疗了一例被蜱虫咬伤的八旬老人。患者被咬伤后第3天出现严重感染,并引发高烧,家属及时联系笔者进行诊治,患者服中药后很快转危为安,旋即痊愈出院。 患者7月8日发现背部有一只黄豆大小的蜱虫咬进皮肤里,皮肤周围红肿,面积有巴掌大小,把蜱虫拔出后,所叮咬的部位有一个圆形伤口。可惜当时未予重视。第二天继续下地干活。下午被人发现倒在地里,紧急送往当地一家医院。做了头部CT、心电图、心肌酶等检查,考虑诊断心肌梗死。于是立刻转入当地综合医院,被收入重症监护室治疗。病情和治疗经过如下: 7月10日开始发...

  • 虫咬皮炎(秘方数:5)

    虫咬皮炎(秘方数:5)

    本病系虫类叮咬,接触其分泌液或粉尘等而引起的皮炎。皮疹往往以水肿性丘疹、风团或瘀点多见。皮损顶部常有一丘疱疹(虫咬痕迹),偶有水疱,甚至血疱,亦可见到伪足。皮损多见于暴露部位,但根据害虫习性不同又各有异,如虱病又分头虱、衣虱和阴虱三种,分别寄生在人的头发、内衣和阴毛上。主观有剧痒或刺痛感,由于搔抓可发生继发性感染。本病除局部反应外,严重者可发生全身性荨麻疹,甚至过敏性休克等。 较为常见的虫类有蚊、跳蚤、虱、蠓、臭虫、蜂、蜈蚣等。引起虫咬皮炎的机理一般分为:(1)叮咬的...

  • 夏季蚊虫咬该涂什么药

    夏季蚊虫咬该涂什么药

    夏季蚊虫叮咬很难避免,为缓解瘙痒症状,可用一些消炎止痒药涂搽。 清凉油。用于蚊虫叮咬后皮肤瘙痒,可消肿活血、清凉止痒。风油精有提神醒脑、驱蚊止痒等作用。 无极膏。有抗炎、镇痛、抗菌等作用,外搽适用于虫咬性皮炎、皮肤瘙痒症。 皮炎平软膏。消炎快,止痒迅速,抗过敏作用强,适用于虫咬性皮炎、各种类型湿疹、皮炎、瘙痒等。 易喷爽。为广谱抗菌药与止痒剂的复合制剂,具有消炎止痒作用,适用于虫咬性皮炎。 须注意的是,清凉油和风油精中的樟脑具有一定的毒性,怀孕前三个月的孕妇应禁用,新生儿及三周岁以下幼儿忌用。创面皮肤不完整、面部及...

  • 虫咬性皮炎该如何防治

    虫咬性皮炎该如何防治

    夏季是虫咬性皮炎的多发季节,预防虫咬性皮炎,夜间应尽量不要开灯,以避免招来蚊虫。劳动期间或晚上睡觉时尽量穿长衣、长裤,或在身体暴露部位涂以防护药物。 一旦被蚊虫咬伤,可用2%的冰片或清凉油、风油精涂擦患处,也可用皮炎平霜治疗。瘙痒剧烈或有全身反应时,可口服抗组胺制剂,如扑尔敏等。...

  • 虫咬可致儿童荨麻疹

    虫咬可致儿童荨麻疹

    夏季节潮湿炎热,蚊虫生长繁殖迅速,也是蚊虫滋扰人们造成疾病流行的时候,所以夏季亦是传染病多发的季节,而蚊虫叮咬造成的危害首当其冲是小儿。蚊虫叮咬不但伤害儿童皮肤,而且可以引起皮肤感染淋巴结肿大、发烧,更严重的是可以传播一些疾病,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丝虫病等,而且有时还可以导致传染病的流行。 像涛涛所患的丘疹性荨麻疹实际上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这种病症在孩子中间广泛出现,多数和蚊虫叮咬有关系。除此病多见外,病毒性皮肤病、传染性红斑、红斑丘疹鳞屑性皮肤病、真菌所引起的体癣和股癣以及春季性皮炎的患者也较多。 被昆虫叮...

  • 夏天郊游 提防虫咬

    夏天郊游 提防虫咬

    夏天,蚊虫叮咬的情况较多,在这个季节,还特别要防蜱虫叮咬。5-9月是蜱虫病高发期,必须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尤其是人们在郊游、爬山时,更要提防虫咬。 叮咬严重者可致死 蜱在叮刺吸血时宿主多无痛感,但由于螯肢、口下板同时刺入宿主皮肤,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肿、急性炎症反应,还可引起继发性感染。有些硬蜱在叮刺吸血过程中分泌的唾液中有神经毒素,可导致宿主运动性纤维的传导障碍,引起肌肉麻痹现象,称为“蜱瘫痪”,可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2010年,河南、山东等地就曾发生多人被蜱咬伤致死的事件。蜱...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