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尿 第7页
-
治小儿遗尿 顽固性盗汗 阴囊疝气方
治小儿遗尿症经验 方法:取桑螵蛸、煅龙骨、煅 牡蛎、五味子各10克。肺脾气 虚,症见面色苍白,少气懒言,自 汗气短,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者,加黄芪、升麻各10克;肾阳 虚,症见面色无华,精神不振,畏 寒肢冷,腰膝酸软,小便清长,舌 淡,苔薄,脉细者,加仙灵脾、菟 丝子各10克;肾阴虚,症见形体 消瘦,腰酸乏力,小便短赤,舌 红,苔薄,脉细微数者,加黄柏、 知母各10克。共研细粉,混合均 消瘦,腰酸乏力,小便短赤,舌 红,苔薄,脉细微数者,加黄柏、 知母各10克。共研细粉,混合均 匀,密封备用。每次取适量,用醋...
-
小儿遗尿 艾灸治疗(图文)
小儿遗尿大多由先天秉赋不足,下元虚寒,或后天失于调养,肺脾气虚,膀胱约束无权而致。临床采用艾灸治疗该病效果较佳。 穴位 关元、肾俞、通里、大钟穴。 用法 将艾条点燃悬灸,先灸关元15分钟,后灸肾俞15分钟,再灸通里、大钟穴30分钟,以皮肤感到灼热但能忍受为度,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连灸2~4个疗程。 原理 关元在肚脐中心下三寸,系小肠之募穴,任脉和足三阴经之交会穴,为培元(补肾)固本之要穴。肾俞在第二腰椎下,督脉命门旁一寸五分,系肾在背之俞穴,有益(补)肾固精滋阴之功。通里在神门穴(在手掌面尺侧第一道腕...
-
治老年尿频及遗尿偏方
药物蛤蚧(焙干细末兑药水服)、金樱子、巴戟天、肉苁蓉各10克、熟地、黄芪各15克、山茱萸、杜仲、党参、白术各12克,淮山药20克,五味子、肉桂各6克,炙甘草5克。 适应症老年夜尿频数偏阳虚者,伴腰腿酸痛、头昏眼花、记忆减退、耳鸣等症。 加减尿频甚者加入参、桑螵蛸、益智仁、台乌药;肾阳虚加补骨脂、附片;肾阴虚去肉桂、巴戟天,加麦冬。 用法水煎成浓汁,3日1剂,15剂为1疗程,连用2-4个疗程。 说明长服该方具有抗衰老作用,可防治老年痴呆,具有补肾阳、固肾精、缩泉止遗的作用,对卧床遗尿、夜尿次数频繁者(除泌尿道感染以及...
-
高社光治顽固性尿频、尿失禁、遗尿案
编者按:高社光是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其遵东垣“治肝、心、肺、肾,有余不足,或补或泻,惟益脾胃之药为切”旨意,从脾胃论治疑难病证,获得较好效果。本版今起将陆续介绍高社光从脾胃论治疑难病医案4则。 高某某,女,19岁,农民。2010年9月6日初诊,患者及其母述,于2002年秋末冬初时,无明显诱因,患尿频,尿急,每15~50分钟上厕所一次,夜间睡眠时多尿床。患者极为痛苦,被迫休学。曾辗转邯郸、石家庄、北京数家大医院诊治,未能确诊。曾服诸多中西药物,罔效。刻诊:尿...
-
治顽固性遗尿 小儿遗尿偏方
治顽固性遗尿方 处方与用法;丁香 2克,小茴香5克,黄精 10克;伏龙肝10克,川木瓜10克,钩藤5克,紫苹5克。水煎服,日1 剂,10天为1个疗程。 功效:温补肾阳,调和阴阳,治小儿顽固性遗尿症,先天阳气不足,面色苍白,肢冷尿清,遭尿频频,舌淡者。 (胡斌) 治小儿遗尿偏方 处方与用法:蝉蜕5 克,姜黄5克,僵蚕5克,大黄2克,柴胡5克,川楝予5克。水煎服,日1 剂,5天为1个疗程。 功效:清利湿热,消积导滞,治小儿遗尿属于肝胆郁热者,症见遗尿频频,心烦急躁,夜寐梦多,食欲不振,经常腹痛,大便干结,小便色黄而臭秽...
-
咳嗽时遗尿 压力性尿失禁 方用辛润理肺汤苓桂术甘汤加减
咳嗽时遗尿,西医属压力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SUI)被国际尿失禁协会定义为在用力、劳累、咳嗽或打喷嚏时不自主漏尿。成年妇女SUI发病率居高不下,且随年龄的增加而明显提高,农村地区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城市地区。我国20岁以上成年女性的SUI发病率高达12.4%,在湖北省贫困山区绝经后妇女的SUI患病率甚至达到33.2%。SUI极大地影响了妇女的社交生活,甚至造成社会孤立,是女性产后及围绝经期抑郁症的重要原因。 咳则遗尿,中医属《素问·咳论》所论“六腑咳”之“膀...
-
治遗尿 便秘 尿失禁 3方
治习惯性便秘方 黑芝麻50克入锅炒熟,然后盛入碗中,用香蕉蘸黑芝麻食用。每天食用蘸过黑芝麻的香蕉5~6根,坚持食用一段时间,能缓解便秘的症状。 治老年女性尿失禁方 枸杞子9克,葡萄干12克,杏干2枚,桂圆2枚,核桃仁2枚,放入茶杯中,沸水冲泡加盖,20分钟后即可代茶饮,反复冲泡后,将所有药品吃下,每天1剂。 治小儿遗尿症方 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先用开水泡两次,去水)、益智仁各6克,五味子5克,以上药物用纱布包好,与洗净切成块的猪膀胱1具一起煎煮,待猪膀胱熟烂时,吃肉饮汤,每日1剂,连服5天。...
-
咳而遗尿临床医案一则
患者,女,36岁。主诉因背部受凉咳嗽而遗尿10余年,于12月30 日就诊。患者素怕风,于每年冬季出现背凉则清涕咳嗽,咳痰清稀色白,咳痰量多,咳而遗尿。 刻证:面白形瘦,咳痰清稀色白,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病属:膀胱咳,肺脾肾阳虚证。治疗原则:补脾肺肾,益气固涩。 方药选用苓桂术甘汤合玉屏风散加味。处方:桂枝12克,茯苓20克,白术 12克,防风10克,生黄芪 10克,党参15克,覆盆子 10克,甘草10克,白芍15 克,生姜为引。3剂水煎服。药后诸症若失,继服3剂, 2年未发。 讨论 膀胱咳是一种不咳...
-
五苓散治自汗与盗汗 五苓散治尿崩症,多尿症,遗尿症
《伤寒论》中的五苓散是仲景为太阳病蓄水证而设,蓄水证的病机为膀胱气化不利,水不下输,津不上布;证候表现为小便不利、烦渴、舌苔薄白而滑润。本证小便不利为主要特征,小便不利的产生,责之于膀胱气化不利。本方主治太阳病表邪未解,内传膀胱经,致膀胱经气不利,水蓄下焦,形成太阳经腑同病之证。五苓散由猪苓、泽泻、茯苓、白术、桂枝五味药组成,具有利水渗湿,健脾通阳功能。 诊疗经验 全国名中医张静生认为临床上凡口渴,小便不利及其兼症汗出、呕吐、癫眩、下利等,是由膀胱气化不行,水液输布不利所致,皆可应用五苓散。小便...
-
小儿遗尿(尿床)外治7方
小儿遗尿:小儿不自觉地排尿。睡中自出者,俗称尿床。常见于三岁以上的小儿。多因肾气不足,膀胱寒冷,下元虚寒,或病后体质虚弱,脾肺气虚,或不良习惯所致。 1.葱白7个切碎,与硫黄粉3克共捣成糊状,敷于脐部,纱布固定,每2日换1次,一般连用5~6次即愈。2.五倍子、肉桂各等分,研细末,以葱汁调和均匀,敷于脐部,纱布固定,每2日换1次。3.五倍子、何首乌各3克,共研细末,醋调后敷脐部,纱布覆盖,每晚换药1次,连用3~5次。4.生姜30克捣成泥状,炮附子6克,补骨脂12克,共研细末合为膏状,敷于脐上,外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
遗尿症(秘方数:6)
遗尿症是指3岁以后不自主地排尿者。常发生于夜间熟睡时,往往于梦中排尿,尿后并不觉醒。轻则数夜1次,重则1夜多次。症状时消时现,有的持续至青春期才消失。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仅少数患儿是由于尿路病变、烧虫病、脊柱裂等所致;绝大多数是由于大脑皮质及皮质下中枢功能失调,属于功能性遗尿症。产生原因可能与遗传因素、泌尿系统功能发育不成熟、精神因素有关。本病根据其临床表现不难诊断。现代医学对本病无特效疗法。对器质性遗尿症患儿主张治疗原发病;对功能性遗尿症患儿主张用药物(如丙咪嗪)帮助其建立大脑的警觉性,或使用某些解痉药物(如阿托品...
-
小儿遗尿症药膳
小儿年满3周岁以上,睡中小便流出不觉,醒后方知者,中 医称为遗尿。原因是因小儿下元虚冷和脾肺气虚。因膀胱的氧化 功能与肺、脾、肾三脏的功能有密切关系,三脏功能失调,皆可 影响尿的氧化而产生遗尿。主要症状是面色无华,形体瘦弱,肢 体不温。 制法治小儿遗尿药膳的药物有桑螵蛸、覆盆子、菟丝子、益 智十二、黄芪、白术、金樱子、升麻、乌药、党参、沙参、茯苓、陈皮等。能制法小儿遗尿药膳的食物有羊肉、牛肉、狗肉、鸽肉、鹌鹑肉、龟肉、虾类、禽蛋类、蔬菜类、水果等。 黄芪桑螵蛸鸡 [配方]黄芪20克,桑螵蛸10克,鸡500克,姜5克...
-
药膳治小儿遗尿
5岁以上的小儿,经常在睡眠中不知不觉地排尿,称为遗尿症。小儿长期遗尿会出现面色苍白或灰暗、记忆力减退、精神不振、肢体疲乏等。遗尿小儿平常小便多清长,四肢不温,有的口渴,喜欢喝水。本病除少数由膀胱炎、包茎、蛲虫病、脊柱裂或者其他脊髓病变等器质性疾病引起外,绝大多数是由于大脑皮质与皮质下中枢功能失调所致。也有一些小儿是因日间长期过度疲劳、父母经常训斥、精神过度紧张、傍晚饮大量水等引起。 小儿遗尿除了配合医护人员进行积极治疗外,还可以辅助以药膳: 1.取猪肉500克,黑大豆100克,同煮烂食之。 2.取鸡肠1具,剖开洗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