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汤 第2页
- 
	
	白虎汤治疗阳明气分盛热。壮热面赤,烦渴引饮,大汗出,脉洪大有力或滑数;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伤寒大汗出后,表证已解,心中大烦,渴欲饮水,及吐或下后7-8日,邪毒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夏月中暑毒,汗出恶寒,身热而渴;一切时气,瘟疫杂病,胃热咳嗽、发斑,小儿疮疱隐疹伏热;温病身热,自汗口干,脉来洪大,霍乱,伤暑发痧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白虎汤的秘方制作方法,白虎汤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阳明气分盛热。壮热面赤,烦渴引饮,大汗出,脉洪大有力或滑数;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伤寒大汗出后,表证已解,心中大烦,渴欲饮水,及吐或下后7-8日,邪毒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夏月中暑毒,汗出恶寒,身热而渴;一切时气,瘟疫杂病,胃热咳嗽、发斑,小儿疮疱隐疹伏热;温病... 
- 
	
	白虎汤(《女科万金方》。)治疗:男子妇人感冒风寒,表里俱热,狂言妄语,后结不解,大热大渴;及暑热发渴;妇人身热如蒸而渴者。白虎汤(《女科万金方》。)秘方制作方法。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白虎汤(《女科万金方》。)的秘方制作方法,白虎汤(《女科万金方》。)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男子妇人感冒风寒,表里俱热,狂言妄语,后结不解,大热大渴;及暑热发渴;妇人身热如蒸而渴者。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白虎汤(《女科万金方》。)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男子妇人感冒风寒,表里俱热,狂言妄语,后结不解,大热大渴;及暑热发渴;妇人身热如蒸而渴者。... 
- 
	
	活用白虎汤治小儿纳差白虎汤出自《伤寒论》,常用于大汗、大热、脉洪大的阳明气分热盛证。但笔者抓住病机,活用本方收到较好疗效。 小儿纳差 纳差一证,小儿较为多见,一般治疗多责之食积、脾虚、胃阴虚。但笔者认为还当责之于胃热。 如一小女孩,纳差。已有3个月,烦渴喜冷饮,小便黄,舌质淡红,苔剥。辨证为胃阴虚,给予沙参麦冬汤加山药、石斛、五味子、山楂、神曲等;服药15剂,食欲仍差。后因发烧、口渴、汗多而改服白虎汤加山药、石斛、神曲;服药2剂,热退渴止,食量倍增。继服5剂,停药后食欲良好。 此例为何用沙参麦冬汤无效,而用白虎汤不治纳... 
- 
	
	白虎汤与血府逐瘀汤合方治经行发热赵某,女,29岁。2009年3月7日初诊。主诉经行发热5年,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以及肝功能等,均未发现明显异常变化,服用中西药未能达到有效控制,近因经行发热(38℃以上)前来诊治。刻诊:经行身热,经血夹块,小腹少腹疼痛,心胸烦热,夜间为甚,失眠多梦,口干咽燥,舌质暗红夹瘀紫,苔薄黄,脉细涩。辨为瘀热内结证,治当清泻郁热,活血化瘀。给予白虎汤与血府逐瘀汤合方:石膏48克,知母18克,粳米15克,桃仁12克,红花10克,当归10克,生地黄10克,川芎5克,赤芍6克,牛膝10克,桔梗5克,柴胡3克,枳壳6克,炙甘草6克... 
- 
	
	四逆散与川葛白虎汤合方治经行头痛蔡某,女,33岁。2008年8月16日初诊。经行头痛8年,经CT及MRI检查,均未发现器质性病变,经常服用中西药,未能取得预期治疗效果,近因头痛加重前来诊治。刻诊:头痛,急躁易怒,焦虑不安,失眠恶梦,因情绪异常加重,月经愆期,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属肝郁气逆夹热证,治当疏肝解郁,清热降逆,给予四逆散与川葛白虎汤合方:柴胡12克,枳实12克,白芍12克,川芎15克,葛根24克,石膏30克,知母18克,粳米12克,大黄3克,冰片2克,生甘草10克,炙甘草12克。6剂,水煎服,日1剂,分3次服。二诊、三诊、四诊、五... 
- 
	
	胃火炽盛证 治法清胃泻火 方药白虎汤李某,男,26岁,2013年4月24日就诊。 主诉:饥饿难忍,进食复饿1月加重7天。 现病史:起病于1月前患感冒、鼻塞、头痛、发烧,自服复方氨酚烷胺胶囊,每次1粒,日服2次,连服3天,症状消失。间隔3天出现,等不到早、中、晚进餐时间,就感觉肚里饥饿,未引起重视,就忍受着饥饿折磨,照常工作。由于症状逐渐加重,饥饿难忍,影响工作,呈做过相关检查多次未发现异常。刻下症:饥饿难忍,每天须进食6~7次。2小时后复饿重现,得食暂缓解,甚者晚上再进餐,否则苦诉饥饿难以忍受,饥饿得睡不着觉。微渴,软便、一日排3~4次。无多... 
- 
	
	肺炎高热 方以柴胡白虎汤加减朱某,男,40岁,农民,2014年3月19日入院。 患者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伴左侧胸痛。3天前因受凉出现恶寒发热,体温最高达39℃,伴有咽痛,轻微胸痛,发热时恶心呕吐,咳嗽,痰白质黏,偶有血丝。即于2014年3月16日去南京某医院急诊就诊,胸部CT示:1.两肺炎症;2.纵膈肌双侧腋窝多发肿大淋巴结。予头孢呋辛、阿奇霉素静滴抗炎、吲哚美辛塞肛退热等治疗,出现全身皮疹瘙痒(考虑头孢呋辛、阿奇霉素过敏),高热不退。因担心抗生素过敏,当日下午来我院住院治疗。 入院后当班医生根据患者病史及外院检查结果,给予莫... 
- 
	
	中暑有阴阳之分 白虎汤 藿香正气中医认为,中暑有阴、阳之分,著名医家张景岳曾说:“暑月受寒,故名阴暑;暑月受热,故名阳暑。”我们平时所指的中暑大多指阳暑,多因在高温、通风不良、湿度较高的环境下长时间劳作所引发,主要表现为头晕胸闷、高热汗出、体若燔炭、面红目赤、烦躁不安、大渴大汗、喘促气粗等,这种中暑往往病情较危重。 治疗阳暑主要以清热解暑为主,可用张仲景的白虎汤,药物组成为生石膏50克(先煎),鲜芦根、生地黄30克,竹叶心、知母各10克,荷叶1张,西瓜皮1块,生甘草8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如热极生风、四肢... 
- 
	
	恶寒 流清鼻涕 选用柴胡白虎汤加味陈某,男,71岁,2014年2月12日初诊。 患者主诉发热1周。患者曾有恶寒、头痛、身痛、流清鼻涕,因发热曾服用过解热镇痛药及中药荆防达表汤、银翘散之类,发热未已来诊,刻下患者发热,体温39.7℃,以午后及夜6~7点为甚,发热前稍有恶寒,口渴明显,口苦,口黏,呛咳,咳吐白黏痰,舌苔黄腻而燥,舌质暗红,脉浮滑数。 结合运气特点,从少阳合并阳明论治,选用柴胡白虎汤加味,因有舌苔黄腻、呛咳、咯吐白黏痰等,故复入清化湿热、清宣肺气之品。 处方:柴胡35克,法半夏10克,黄芩10克,党参30克,炙甘草5克,生石膏... 
- 
	
	白虎汤清气分热,石膏知母草米协“白虎汤清气分热,石膏知母草米协”。这二句方剂歌诀说的是中医名方白虎汤的功效及药物成分。白虎汤是中医之祖张仲景首创,最早见于《伤寒论》一书。它是由石膏(打碎)30克、知母10克、炙甘草5克、粳米10克组成。是清气分热剂,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适用于热在气分、症见高热烦躁、口渴、汗出、面赤、恶热、脉洪大有力等常见的临床表现。方中石膏能清热除烦,知母能清热生津,甘草、知母能和中养胃、甘润生津、调合药性。故四味组合唯妙唯肖,具有极好的清热泻火的功效。此方从汉代一直流传至今,疗效极佳。 关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