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人体阳气生发之时,《黄帝内经》日:“冬夏养阳,秋冬养阴。”人的一切生命活动均与外界环境息息相关,四时气候:昼夜晨昏等变化,都会对人体的生理变化产生影响,人必须顺应自然,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中医认为,冬夏养阳,能使少阳之气生、太阳之气长。
阳气是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也是人体生殖、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的决定因素。人的正常生存需要阳气支持,古人曾说“得阳者生。失阳者亡”。阳气具有温养全身组织、维护脏腑功能的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阳气会逐渐亏耗,老年人阳气不足时,常会出现全身疲乏无力、少气懒言、头晕目眩、耳鸣耳聋、消化不良、腰膝酸软等症状。
撞背后背正中的督脉是人体奇经八脉之一,总督人一身之阳气,通过撞背,可以促进督脉气血流注,激发阳气化生,缓解老年人眩晕、耳鸣、健忘、腰脊酸软等症状。人体背部分布着丰富的脊神经,背部皮下还有大量的免疫细胞,通过撞背能激活免疫细胞活性,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在早晨日上三杆之时,选后背向阳的地方,先进行10分钟热身活动,然后双腿分开,双手护后脑,蓄力时吸气.吐气时后背轻撞树干,反复108次。
扣腰两腿自然分开立,全身放松.双手半握拳.随腰部的转动发力.交替叩击厉腰部,左右拳各扣108下。后腰的肾俞穴可以益肾助阳,每日叩击此穴,不仅可增强肾功能。还能治疗腰痛、高血压等病。
捏脊取俯卧位,裸背,请家人甩双手的拇指和食指捏脊柱两旁,由颈部开始,自上而下,直至骶部.每日连续捏3次。注意捏脊时用力不宜过大、过猛,速度不宜太快。动作宜柔和缓慢。冬季捏脊能起到调和阴阳、疏通气血、化气助阳的作用,缓解老年人全身疲乏无力、少气懒言等症状。
跺脚脚与肾经关系密切,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趾下,斜行于足心涌泉穴,沿足跟部上行。跺脚可以补助。肾气,促进肾气的通阳化气作用。早上日出后,左右脚各跺 108次,可缓解老年人肾阳不足引起的怕冷畏寒、足跟冷痛、下肢浮肿等症状。
相关文章
- 2024-03-09治疗脚气民间老偏方大全
- 2024-03-09三个民间老偏方治疗女性贫血效果好
- 2024-03-09甲鱼白鸽汤治疗女性偏头痛效果好
- 2024-03-09斑蝥槟榔治疗脚气偏方
- 2024-03-09治疗宝宝消化不良十二个有效偏方
- 2024-03-09两个民间偏方防治胰腺炎效果好
- 2024-03-09食疗偏方中常用的水产类食品
- 2024-03-09四天就能治愈小儿疝气的偏方
- 2024-03-09老中医推荐两个治疗牙周炎偏方有奇效
- 2024-03-09民间巧用莴笋治疗老年便秘偏方
最近发表
- 治疗咳嗽,哮喘,肺炎的精品中药秘方
- 成为VIP用户,免费查看本站99.99%秘方!
- 亲测过敏性鼻炎的中药方
- 尖锐湿疣和尿道口尖锐湿疣和各类尖锐湿疣的治疗小偏方配方,防复发性极高!亲测防复发!!
- 痛风的中医中药降尿酸配方,亲测,绝对有用!治疗痛风的中药配方来自于中医国药大师!!
- 内补黄芪汤治疗溃疡脓水出多,或过服败毒之剂,致气虚血弱,发热无寐,或兼盗汗内热,或不生肌。内补黄芪汤秘方制作方法。
- 防己黄芪汤治疗益气祛风,健脾利水。主治表虚不固之风水或风湿证。汗出恶风,身重微肿,或肢节疼痛,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防己黄芪汤秘方制作方法。
- 痛泻要方治疗补脾泻肝。主治肝旺脾虚,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弦而缓。痛泻要方秘方制作方法。
- 参术补脾汤治疗疟疾。参术补脾汤秘方制作方法。
- 人参胡桃汤治疗补虚定喘。主治喘促日久,肺肾两虚。人参胡桃汤秘方制作方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