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专家 宋兴华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
“夏至三庚数头伏”,随着今年进入“初伏”,相信很多市民都贴上了三伏天灸预贴之后的正式第一帖。但是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街坊:为什么三伏天灸贴药的地方会起泡?如果起泡了该怎么办?如何才能预防起泡这种情况的发生?针对这3个问题,记者特地请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宋兴华作指导,请她讲解如何才能更加舒服地进行三伏天灸。
起泡后效果更好
宋兴华解释,其实天灸又叫“发泡灸”,所以三伏天灸时会起泡是正常药物良性反应,证明所贴药物已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
宋兴华说,根据临床的经验,往往起泡后效果会更好一些,因为疾病可以在这里找到排除的路径。但每个人对药物反应不尽相同,有的人皮肤娇嫩,对药物反应敏感,就会出现数日灼热、疼痛和瘙痒,甚至晚上入睡都会受到影响。极个别出现极度烫伤、瘙痒的现象。
起泡后只能洗清水
所谓“起泡”,就是贴药部位皮肤会出现发红,有灼热感,起泡,有的人起的泡较大,有的人是密密的黄豆样小水泡。
宋兴华提示,出现水泡时要注意防止感染,不要压迫和抓挠,洗澡时不要摩擦,也不要用刺激性的沐浴露擦洗,用清水洗就可以了。起大水泡、溃烂疼痛者,可以到医院门诊由医生处理;出现小水泡,大多数人在三天之内就消退了,如果水泡破了,要用碘酒消毒,烧伤膏外涂;忌食易化脓食物,如鸭、烧鹅、牛肉、花生、芋头等及其他煎炸食物;避免烟酒。
如何预防三伏天灸发泡?
三伏天灸少部分人会出现起泡现象,甚至泡消后会留下灰色瘢痕。现在很多人基于对皮肤美观的要求,担心会起泡。宋兴华提示,其实市民是可以预防贴药部位起泡的。
首先贴敷的时间不要过长,成人一般贴药时间以2~4小时为宜,儿童时间为0.5~2小时,根据每个人的个体情况及贴药处产生辣辣的感觉但可以耐受为度,以免时间过长灼伤皮肤。另外个别出现皮肤过敏者,需立即取下药膏,可涂抗过敏药膏,并及时到医院对症治疗。并戒食牛肉、鱼虾、鸡、鸭、鹅、花生、芋头等易致敏食物。
相关文章
- 2024-03-07小寒节气时令勤御寒
- 2024-03-07中医退热 无发热汗已止
- 2024-03-07老中医田淑霄治杂病
- 2024-03-07中医养生 适合国人
- 2024-03-07向古人学呼吸
- 2024-03-07养生之道 正如煮一锅腊八粥
- 2024-03-07“雾笼全国”上焦如雾
- 2024-03-07严重口苦 泡脚拍打大腿
- 2024-03-07平衡养生
- 2024-03-07阳虚者食核桃红枣露 补肾阳养气血
最近发表
- 治疗咳嗽,哮喘,肺炎的精品中药秘方
- 成为VIP用户,免费查看本站99.99%秘方!
- 亲测过敏性鼻炎的中药方
- 尖锐湿疣和尿道口尖锐湿疣和各类尖锐湿疣的治疗小偏方配方,防复发性极高!亲测防复发!!
- 痛风的中医中药降尿酸配方,亲测,绝对有用!治疗痛风的中药配方来自于中医国药大师!!
- 内补黄芪汤治疗溃疡脓水出多,或过服败毒之剂,致气虚血弱,发热无寐,或兼盗汗内热,或不生肌。内补黄芪汤秘方制作方法。
- 防己黄芪汤治疗益气祛风,健脾利水。主治表虚不固之风水或风湿证。汗出恶风,身重微肿,或肢节疼痛,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防己黄芪汤秘方制作方法。
- 痛泻要方治疗补脾泻肝。主治肝旺脾虚,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弦而缓。痛泻要方秘方制作方法。
- 参术补脾汤治疗疟疾。参术补脾汤秘方制作方法。
- 人参胡桃汤治疗补虚定喘。主治喘促日久,肺肾两虚。人参胡桃汤秘方制作方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