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二陈汤 第8页

二陈汤 第8页

  • 乳腺癌的治疗处方 康泰汤合二陈汤加减

    乳腺癌的治疗处方 康泰汤合二陈汤加减

    国医大师张学文在中医急症、脑病、温病及诸多疑难病等领域,均有所研究,在防治恶性肿瘤方面,有自己独到的经验,治乳腺癌疗效甚佳,现将其治疗乳腺癌的经验介绍如下。 病因病机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病死率的首位。乳腺癌初期因患者不会出现特殊的临床症状,一般不易被发现,大多数患者在体检或检查其他疾病时,发现患有此病。乳腺癌的病因病机不离正虚邪实两个方面,但在不同阶段,正虚与邪实所占比重不同,所以治疗时扶正与祛邪各有侧重。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出现乳房内肿块、乳腺疼痛、乳头溢液、乳头...

  • 二陈汤擅治痰饮诸症 双乳增生案 肉瘿案

    二陈汤擅治痰饮诸症 双乳增生案 肉瘿案

    《和剂局方》二陈汤治疗“痰饮为患,或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发为寒热,或因食生冷而脾胃不和”,由半夏、橘红各五两、白茯苓三两、炙甘草一两五钱组成。每服四钱,用水一盏、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同煎六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二陈汤中半夏辛温,性燥,功专燥湿祛痰,和胃降逆;橘红理气燥湿,芳香醒脾;茯苓淡能渗湿,使湿从小便而去;生姜降逆化痰,助半夏、橘红行气消痰、降逆止呕,使气机宣畅而胀满除,并能制半夏之毒;乌梅收敛肺气,与半夏相伍,散中有收,使痰去而肺气不伤;甘草调和诸药...

  • 胃脘部痞胀 二陈汤

    胃脘部痞胀 二陈汤

      王某某,男,38岁。于2006年4月21日就诊。患者因1月前食冷食后,自觉胃脘部痞胀,食后症状加重,当时到某医院检查一切正常,给予气滞胃痛颗粒口服,1日2次,1次1包,服10天后,效不显而停药。近7天症状加重。刻诊:胃脘部不舒,痞塞胀满,食后症状加重,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头晕,头重如裹,小便少,大便不通。舌质淡红,边有齿痕,苔白腻,脉细沉滑。患者2年前做过脾切除术。诊断:痞满。为中气不足,湿停遏阳,升降失常所致。治以利湿补气,升清降浊。方予二陈汤加味。处方:清半夏、茯苓、苍术各15克,陈皮、白术各12克,甘...

  • 泽泻汤合二陈汤加味治眩晕

    泽泻汤合二陈汤加味治眩晕

    朴某,女,41岁,2013年9月26日初诊。 患者素有胃疾,3日前晨起头目眩晕,如坐舟车,伴恶心、呕吐频频。经当地卫生院静点用药,症状未见明显改善。刻诊:精神疲顿,面色苍白,稍事活动则恶心频作,呕吐之物多痰涎及些许食物。舌质淡、苔白略腻水滑,脉弦滑。此乃痰浊中阻,气机逆乱,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中焦运化失常。 治法:和胃降逆化痰,泽泻汤合二陈汤加味。 组方:泽泻40克,白术20克,茯苓30克,半夏15克,陈皮15克,竹茹15克,旋覆花15克,代赭石25克,生姜9片,炙甘草10,大枣10枚。2剂,水煎,每日...

  • 治脘腹胀满 痰通剂二陈汤

    治脘腹胀满 痰通剂二陈汤

      石国璧,男,山东历城人,1934年生于甘肃省。主任医师,教授,甘肃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指导老师,北京市朝阳区中医药薪火传承工程指导老师。曾任甘肃省卫生厅副厅长兼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院长等职。主编或副主编的著作有《经方要义》、《中医基础理论》、《医门真传》等。   组成:苍术12克,姜半夏1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厚朴10克,炙甘草6克,大枣5枚,生姜2片。   功能:燥湿化痰,运脾和中。   主治:脾胃病痰湿中阻。症见脘腹...

  • 百病生于痰 二陈汤除痰

    百病生于痰 二陈汤除痰

      “百病生于痰”、“久病生痰”……痰多是众多疾病的征兆,而痰的种类多种多样,有寒痰(病人怕冷、喜热饮、舌苔薄白或腻)、湿痰(病人身重、倦乏、便溏、舌苔薄白或白腻)、热痰(病人怕热、喜凉饮、舌红苔黄腻)、燥痰(病人自觉口、鼻、咽干燥,舌苔薄黄)、风痰(病人怕风、舌苔初白后转薄黄)“五兄弟”,要想治好,难就难在找到生痰的根源。   支持专家:   樊小容广西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中药房副主任药师   中医解密   老人痰多...

  • 自拟“景前二陈汤”治疗小儿慢性咳嗽

    自拟“景前二陈汤”治疗小儿慢性咳嗽

      小儿慢性咳嗽指小儿一个月以上的咳嗽。其临床表现常为咳嗽、气短、乏力等,夜间时有加重,时间长了易厌食、纳呆等,服用一般止咳药多无效。自2011年以来,我们自拟“景前二陈汤”治疗小儿慢性咳嗽(气虚痰热壅肺型)20余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处方组成:红景天6克,生黄芪10克,茯苓10克,陈皮6克,清半夏5克,白前5克,前胡5克,桔梗3克,黄芩5克,鱼腥草(后下)10克,炙甘草3克。   加减运用:咳嗽重者加炙款冬花6克;痰多者加蜜紫苑6克;痰黏不易咯出者加浙贝母5克...

  • 主治各种眩晕症 二陈汤四物汤去熟地加天麻汤化裁

    主治各种眩晕症 二陈汤四物汤去熟地加天麻汤化裁

    息风止眩汤的药物组成:天麻6克,钩藤15克,桑叶l0克,菊花12克,制半夏10克,陈皮6克,茯苓15克,炙甘草5克,当归10克,赤芍12克,川芎6克,丹参15克。   功能:平肝息风,止眩化痰。   主治:各种眩晕症,脉弦或弦硬,并见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痰湿内蕴之症状。   用法:每日1剂,分煎2次,取药液250毫升,分2次口服。   方解:本方由《证因方论集要》二陈汤四物汤去熟地加天麻汤化裁而成。天麻、钩藤平肝息风;桑叶、菊花疏散风热;二陈汤化痰;四物汤去熟地加丹参,活血养...

  • 腹泻 痛泻要方合二陈汤加减治之

    腹泻 痛泻要方合二陈汤加减治之

    •“痰泻”之名,见于明代《医学入门》,一则大便黏液鱼冻样在形态上似痰,二则从病理因素认识为痰湿作祟,治法亦从痰入手。   何某,男,43岁。下黏液鱼冻样便7月余。患者7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少腹隐痛,腹部怕冷,肠鸣辘辘,受寒辄甚,大便日行1次,夹有黏液,有时如鱼冻,泡沫多。查大便常规示黏液(++),白细胞(-),脓细胞(-),曾予抗炎药、肠道益生菌等治疗后症状可缓,但停药即发。后行肠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患者虑西医治疗效果欠佳,遂求治于国医大师徐景藩处。   刻诊:大...

  • 中医治眩晕 天麻钩藤饮,二陈汤为基础方加减

    中医治眩晕 天麻钩藤饮,二陈汤为基础方加减

    临床常见眩晕患者。中医认为眩晕病因病机有几种: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有“无痰则不作眩”;“无虚不作眩”……相对容易治疗,但是如果伴有严重耳鸣,病机相对复杂,治疗不容易,以某一单方治疗难取效,必须经过加减方能收效。兹举以典型病例如下。 患者女性,55岁,耳鸣头晕半年余,经多方医治,到过省级医院治疗疗效不佳。患者自觉耳朵轰响,耳内闷胀,听力明显减退。眩晕时发,晨起时较轻,活动后加重。口苦口干,夜晚饮水多次。...

  • 二陈汤加味治疗夜间咳嗽

    二陈汤加味治疗夜间咳嗽

    治疗夜间咳嗽验方 林建亮, 王金霞 ( 山东省青州市立医院, 山东 潍坊 2 6 2 5 0 0 ) 笔者曾于门诊遇到以下症状的患者: 患者白天无任 何不适, 夜间咳嗽严重, 胸闷不舒, 痰液黏稠不易咯出, 五心烦热, 舌边有齿痕等。胸片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 笔者给予二陈汤加味治疗: 陈皮1 2g , 清半夏9g , 茯苓 1 5g , 甘草片 6g , 当归 1 5g 。 5 剂后患者的咳嗽症状有 明显改善, 再服5剂症状消失, 诸症获愈。 体会: 脾虚湿困导致的咳嗽仅在夜间发作, 多提示 有阴血不足的...

  • 咳嗽处方 平喘五药合二陈汤加减

    咳嗽处方 平喘五药合二陈汤加减

    范某,女,50岁。2012年8月6日来诊。诉咳嗽1年余,咳甚时吐逆,重复发生,查无显着反常,经多方诊治,作用欠安。现见阵发性剧烈咳嗽,吐白痰,舌淡红苔薄,脉沉细。患有冠心病,血压高,糖尿病等。 确诊:咳嗽(痰阻气机,肺络郁滞)。 处方:平喘五药合二陈汤加减:麻黄6g,麻黄根6g,苏子10g,炒莱菔子15g,葶苈子10g,陈皮6g,半夏6g,茯苓10g,甘草5g,干姜3g,细辛3g,百部15g,紫苑15g,浙贝6g,桔梗6g。5剂。水煎服,日1剂。一起配以抗敏止咳散1瓶,每次3g,日2次。...

  • 反复咳嗽,咯痰,气促,二陈汤的加味方

    反复咳嗽,咯痰,气促,二陈汤的加味方

    苏某,男,70 岁,1993年 12月17日初诊。 反复咳嗽、咯痰、气促10年,再发1月。患者 每年冬春季节发病,时重时轻。1月前因受凉后又出 现咳嗽、气促、喉中痰鸣、咯白色泡沫痰,经中西药 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诊见:咳嗽、气促、咯白色泡沫样痰,量多,伴胸胁作痛,乏力,纳呆,便溏,舌淡、苔白腻,脉弦滑。查:BP22.7/12.7Kpa,胸部X 线摄片示:双肺纹理增粗,肺气肿。血常规检查正常。中医诊断为咳嗽,证属痰湿蕴肺型。治宜健脾燥湿,止咳化痰。处方:茯苓、麦冬各12g,陈皮、法半夏、钩藤(后下)各10g,...

  • 柴胡二陈汤

    柴胡二陈汤

    组成及用法: 柴胡、郁金各12克,法半夏、黄芩、生姜、枳壳、甘草各9克,陈皮、竹茹、川贝各6克,泡参、茯苓各15克。水煎,每日1剂,分3服。 主治:虚人感冒,痰热郁滞少阳证。 解析:此为贵州名医谭绍尧的经验方。有体虚感冒风热者,食少纳呆,有寒热感,心慌闷乱,默默不欲言语,咯痰想吐,舌白稍腻,脉浮弦,诸多抗生素无效,清热祛风解毒方无效,虽明为少阳证,予小柴胡汤亦无效。 谭氏认为小柴胡汤证过程中,或全归少阳而半表半里,或兼表证也可连滞于里,故主证未必齐备,从证又多种多样,表里虚实并非一致,...

  • 起病六君子 送命二陈汤

    起病六君子 送命二陈汤

      “六君子汤”是一中药汤剂,用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等六种草药煎熬而成。具有益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二陈汤”也是一剂中药汤头名,最早见于宋代《大平惠民和剂局方》,由法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组成。是一种能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中医药方。而二陈的由来是因配药时,选取半夏和陈皮应以陈旧者为佳,故名二陈汤。   这两服药本来是治病救人的良方,可是到了民国,却要了一个人的命。是呀!再好的药方,如果使用不当,的确容易害人。那这位被两服药方害死的人物是谁呢?...

  • 人老易痰多 通用“二陈汤”

    人老易痰多 通用“二陈汤”

      “百病生于痰”“怪病生于痰”“久病生痰”……痰多是众多疾病的征兆,而痰的种类多种多样,痰有寒痰、湿痰、热痰、燥痰、风痰“五兄弟”,要想治好,难就难在找到生痰的根源。专家提醒,治疗痰多最好不要相信偏方,先辨证后治疗才是治痰硬道理。    原因   老人痰多是“虚”儿童痰多是“热”   在人们印象中,痰多伴随着感冒、咳嗽等症状,尤其是老人和小孩,...

  • 膜原是什么 从二陈汤配伍机理解析膜原

    膜原是什么 从二陈汤配伍机理解析膜原

    膜原在人体五脏六腑空地间无处不在,无所不可。他行走于十二经隧、奇经八脉,背靠督脉,从大椎以下;胸有任脉,自天突穴下走。膜原依附于阴阳,存在于脏腑空地中,并在三焦气化功用推荡下顺气而降。“膜”属有形屏藩隔绝之实体,其属性为阴,中有血络筋膜结构,能隔绝人体各脏腑的津液,水气转输运化;“原”为空地管道体系,是无形气机升降浮沉的通道,其属性为阳。《难经》通称其为原气之别使。 膜原是什么 膜原的一阴一阳,即有形实体结构与无形气化功用态,合而为一,行走于人体五...

‹‹ 4 5 6 7 8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