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崩漏 第8页

崩漏 第8页

  • 治崩漏用药经验

    治崩漏用药经验

    升麻葛根仙鹤草 虚性出血尤为宜 对虚性出血,田淑霄常用升麻、葛根、仙鹤草等有升补作用的药物。《本草汇言》曰:“(升麻)气味俱薄,浮而升,阳也。为足阳明、太阴引经之药。”《医学启源》谓:“升麻,若补脾胃,非此为引不能补。”因其气味清轻,性为阳而主升清,世人多以升提为用,遂中气下陷之崩中下血,可用升麻升阳益气。《神农本草经》:“葛根,味甘平……起阴气,解诸毒。”《本草求真》:“葛根专入胃,兼入脾,味甘性平,轻...

  • 固冲汤止崩漏体会

    固冲汤止崩漏体会

    崩漏是指妇女非周期性子宫出血,以发病急骤,出血量多少不定,淋漓不断为特点。“崩者漏之渐”,“漏者崩之甚”,因其病势进展迅速,变化莫测,急需止血以防气随血脱,血随气亡。“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虚当急固”。笔者常用固冲汤、理冲汤、归脾汤、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崩漏下血,其基本治疗法则为补气健脾,固冲摄血,活血化瘀,疏肝解郁。 固冲汤方出《医学衷中参西录》,由党参、白术、黄芪、煅龙骨、煅牡...

  • 腹痛崩漏用蚕沙炭

    腹痛崩漏用蚕沙炭

    蚕沙性味忖辛温,可祛风除湿,活血定痛,可用于治疗血瘀寒凝型崩漏,症见下腹冷痛,下血紫黑,量大。 方法:取蚕沙18克,炒炭研粉,每晚黄酒送服6克,连用3日可愈。曹恩...

  • 崩漏重症 孟广奇以安冲汤治之

    崩漏重症 孟广奇以安冲汤治之

    1975年前后,恩师孟广奇老师告诉我,他解放前在黑龙江省通河县行医时,曾用安冲汤治疗城西一个农妇的崩漏重症,效若桴鼓之应。那时农村生活条件很差,患者丈夫赶了一辆牛车接他出诊。牛车慢悠悠晃荡了两个多小时,才到病人家中。进门一看,一位中年妇女面黄肌瘦、披头散发坐在炕头,用被子捂在身上取暖。目光呆滞,语言有气无力。诊脉时,患者掀开被角,一股血腥味扑面而来。孟广奇诊为芤脉,断定为崩漏。患者然诺,说已经大出血一个多月了,吃什么药都不好使。孟广奇以《医学衷中参西录》的安冲汤治之,处方如下: 白术30克,黄芪29克,煅龙骨、...

  • 女性更年期崩漏如何调养

    女性更年期崩漏如何调养

    精神调养情志异常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妇女平均绝经年龄为城市49.5岁,农村47.5 岁,绝经前约有70%的妇女出现月经紊乱。更年期妇女应当了解这时候月经紊乱是正常的生理过程,生活中应注意保持情绪稳定,精神愉快,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和不良刺激,就会气机流畅气血归于平和。 起居调养要注意劳逸结合,崩漏下血者,由于过多的失血、气随血耗,身体比较虚弱,出现头晕目眩,心悸气短,倦怠无力等心脾两虚之症状,此时应卧床休息。待流血减少或停止后,根据身体情况,可做轻微活动,且忌过度疲劳,以加重出血。出血期间要注意外阴局部的清洁卫生,禁止...

  • 治妇女崩漏经验

    治妇女崩漏经验

    经验方:当归、黄芪各20克,党参、川芎、阿胶、赤石脂、赤芍、茜草、丹皮各10克,三七粉(冲服)、炮姜各4克。 加减:阴虚者加生地、龟版各15克;阳虚者加巴戟天、仙茅各10克;心血不足者加酸枣仁、夜交藤各20克;湿热者加黄柏、泽泻各 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因子宫内膜炎、功能性出血、黄体不足、子宫肌瘤、附件炎和子宫癌所致崩漏患者989例,治愈956例,无效33例。...

  • 理冲汤止崩漏体会

    理冲汤止崩漏体会

    展文国 甘肃省兰州市展文国诊所 理冲汤方出《医学衷中参西录》,由党参、白术、黄芪、三棱、莪术、知母、鸡内金、天花粉、生山药、陈醋等组成,具有益气行血、调经祛瘀之功,主治妇女产后血瘀所致恶露不尽,癥瘕积聚,经来量多,淋漓不断,口干烦热,胸闷痞胀,不思饮食。舌质暗红,苔薄黄或太少,脉细数涩。现代医学之子宫肌瘤、卵巢囊肿、葡萄胎、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异位证等所致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过多均可以此方加减治疗。 中气不足,统摄无权,冲任不固,可导致崩漏。脾主统血,用党参、白术、黄芪补气摄血,调理冲任。产后血...

  • 崩漏治疗偏验方

    崩漏治疗偏验方

      1)验方组成:过江龙(土老虎眼)种仁6~9克(曾治十二例,一般用药1~2次血止)  用法用量:烧存性研末,开水冲服,每日一次  附注:崩漏掼不在经期,忽然阴道大量出血,或持续淋漓不断出血的病症统称。来势急、血量多者为崩,来势缓而淋漓不断者为漏。因两者常易互相转化,崩可转为漏,漏可转为崩。多发于青春期及更年期妇女,崩漏以冲任不固为其基本病理。常见的气虚崩漏者,其血色淡红而稀,精神困倦,气短懒言,食欲不佳,腰酸痛等症状   2)验方组成:过江龙(土老虎眼)种仁6—9克。  用法用量:烧存性研末,开水冲服...

  • 李振华治崩漏 临床以脾肺气虚 典型病案

    李振华治崩漏 临床以脾肺气虚 典型病案

    崩漏是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发生严重失常的病证。即经血非时而下,或量多如注,或量小淋漓不断。经血暴下不止者谓之“崩中”,淋漓不断者谓之“漏下”。是妇科常见病,也是疑难急重病证。可发生在从月经初潮后至绝经的任何年龄,属于西医的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其发病和治疗历代医家均有论述,在《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别论》首先指出:“阴虚阳搏谓之崩”。尤其后世的治崩三法“塞流”“澄源&r...

  • 关于桑叶治疗崩漏

    关于桑叶治疗崩漏

    桑叶,性寒苦甘,入肝、肺二经,擅长于祛风清热,故后世本草书中多归类于清凉解表类,临床上亦多用于风热表证,我临床上亦常用于红眼病,嗓子痛,风热咳嗽等,诸如在桑菊饮,桑杏汤中作为主药。有时也用于盗汗、脱发二证。但是用于最多的还是妇科里的崩漏证,即西医称为的“宫血”之类。 实践证明治疗此证桑叶有独到之功,一旦加入治崩漏之方中,如虎添翼,力挽狂澜,使崩漏之证迅速痊愈,此非虚言。关于桑叶治崩漏,本应好好写一篇文章论之,不意发现董汉良名老中医一篇佳作,颇合我意,论述翔实,就此借来以飨读者。...

  • 柴归汤加减治崩漏案

    柴归汤加减治崩漏案

    吴玉泓,甘肃中医药大学教授,甘肃省名中医,从事《伤寒论》《中医诊断学》教学工作,临床及科研主要从事脾胃病的研究。笔者跟师期间,观其运用柴归汤加减治疗崩漏,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与读者共享。 杨某,女,29岁,2013年12月2日初诊。患者因半月前正逢经期,工作繁重而烦躁,又不慎受凉而致当月月经淋漓不尽,色淡,质稀,伴腰困。刻下症见:月经淋漓不尽,色淡,质稀,伴胸胁不适,腰困,胃脘痞满,口苦,纳差,面黄胖。舌淡,苔薄白,脉弦细。辨证为寒凝肝脉,肝胃不和;治疗以温经止血,疏肝和胃。方拟柴归汤加炮姜、焦山楂。...

  • 主治崩漏 养血活血止血方

    主治崩漏 养血活血止血方

    何复东,男,汉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中医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中医诊疗工作50余载。被评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13年初,他带领的工作室确定为“自治州首批高层次人才工作室”,同年又被确定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系昌吉州首个获此殊荣的名老中医。他擅长治疗各科疑难杂病,对心脑系病、肺病、脾胃病、经络肢体病等的研究尤为突出,形成了自成一体的学术思想。   组成:当归10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生地黄15克,阿胶15克(...

  • 阴虚崩漏饮侧柏汤

    阴虚崩漏饮侧柏汤

    功能性子宫出血属于中医学中 “崩漏”的范围。中医辨证为肾阴虚证的患者,常表现为经期提前,出血量少或淋漓不断,经期延长,色鲜红或色淡,平素伴有头晕耳鸣,眼花口干,手足心烦热,失眠盗汗,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肾固阴。用侧柏叶等中药煎汤服用,治疗效果显著。 方法:取侧柏叶、生地各15 克,白芍10克,甘草5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朱锦慧...

  • 崩漏,虚劳,女性不孕症,益气破瘀止血方

    崩漏,虚劳,女性不孕症,益气破瘀止血方

    姓名:林某某 性别: 女 年龄:26岁 职业:职员 初诊日期:2008年11月25日 主诉:月经紊乱1+年,阴道不规则出血2个月,同居未避孕未孕2年余。 现病史:患者2006年结婚,婚后同居未避孕至今未孕。12岁初潮,既往月经经期6—7天,周期28—30天,量中,痛经(一),近1年多月经紊乱,周期60—9O天不等,每次来潮则淋漓难净,经量暗红,有血块,本次发病为阴道不规则出血,量时多时少,时暴下如注,伴下腹剧痛,时量少淋漓难净,伴下腹隐痛。...

  • 治产后崩漏 细诊凉血治之

    治产后崩漏 细诊凉血治之

      1997年4月,有一产妇因经行不止求诊。血下或红或淡,延日不止,病逾3月未愈。前医遍用参芪补品,病益加,用止涩药罔效。观其面色萎黄,头晕脚轻,舌红苔白。家父细诊其脉云:脉沉细弱,唯感左寸手少阴脉动洪而快,左寸脉盛者,多主血热,当以凉血治之。   处方:生地18克,炒白芍12克,丹皮9克,栀子9克,黄芩10克,阿胶12克,当归15克,云苓9克,陈皮5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患者共服12剂而愈。   家父云:此案患者一是产后气血耗伤,二则气血虚弱症状凸显,看似属气不摄之故,然细辨之,则见该患者性...

  • 谈“胞络者系于肾”崩漏 堕胎小产

    谈“胞络者系于肾”崩漏 堕胎小产

    妇人有经带胎产之别,有胞宫、胞脉、胞络之殊,可行月经并妊育胎儿。中医认为,凡生殖器官均统属于肾,胞宫、胞脉、胞络是肾所主的主要器官。故《素问·奇病论》云:“胞络者系于肾。” 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主藏精,肾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故经云:“夫精者,身之本也。”妇人肾气盛则天癸至,而促使任脉通,太冲脉盛,则月事以时下,阴阳和而能有子。胎儿的生成、发育、娩出,肾起着主导作用,而胞宫、胞脉、胞络则由肾所维系,从而生成女性特有的月经胎产过程,可见肾在...

  • 崩漏治验偶拾

    崩漏治验偶拾

    尹某,女,30岁。患 者崩漏出血1个多月而 就诊。刻诊:月经量少、 经色淡.头晕.食欲不 振,乏力,舌淡白,苔薄 白,脉沉无力。血压:97/ 70毫米汞桂。诊断为崩 漏。治宜益气养血止血。 方用加味八珍汤:土白 术20克.白茯苓10克. 红参15克.甘草10克. 当归10克.川芎10克. 土白芍10克.干地黄10 克.陈皮7.5克.黄芪10 克,干姜7.5克,大枣10 克。5剂,水煎服,每日1剂。建 议:服药时另取三七粉1.5克,用 药水冲服. 二诊:患者服用上方5剂,崩 漏出血已止。因此患者不按时复 诊,停药1...

    精品偏方 2024-03-08 10 0 崩漏
  • 归脾汤治疗妇科疾病 脏躁崩漏

    归脾汤治疗妇科疾病 脏躁崩漏

    归脾汤首载于南宋严用和所撰的《严氏济生方》(简称济生方)[1]。由黄芪、白术、当归、酸枣仁、人参、龙眼肉、木香、大枣、茯苓、远志、甘草、生姜等组成。主要用于治疗心脾两虚之心悸、怔忡、健忘、不寐,及脾不统血、气不摄血之月经不调、崩中漏下、皮下出血等症。笔者灵活的应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举例如下。 脏 躁 王某,女,48岁,2008年4月初诊。近1年来感心悸怔忡,同时伴疲乏无力、失眠健忘,潮热、心烦,饮食减少。月经数月一至。舌淡苔白,脉细弱。同时查心电图示:T波改变,心得安试验阳性。中...

  • 治崩漏 乳腺增生经验方

    治崩漏 乳腺增生经验方

    治崩漏方 处方:黄芪30克,党参15克,荆芥炭9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 剂。 主治:崩漏,中医辨证为气不摄血型,症见月经量多,色淡,质稀薄,头晕目眩,面色苍白,精神疲乏,四肢无力,心跳失眠,易出汗,食欲减退,大便溏泻,舌淡苔白,脉沉细弱。陈才溢 治乳腺增生经验 方法:取鹿角霜15克,丹参、香附、地龙各12克,仙茅、淫羊藿、柴胡各lO克,莪术、制乳香、制没药、土鳖虫、皂角刺、青皮各9克。每日 1剂,每剂水煎取液150毫升,浸湿透纱布,放在乳房结节处或疼痛处,每日1次,每次40分钟,15天为1 个疗程。...

  • 产后出血“崩漏”

    产后出血“崩漏”

      门诊经常会遇到一些产后出血的患者,不少人是西医看不好才找中医看的,但是一些中医为这些患者开的几乎都是具有止血功效的中药,似乎出血就应该从止血入手。然而事实证明,不但效果有限,还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深入辨证,以至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产后出血属于中医妇科“崩漏”的范畴,因为其属于妇女非行经期间阴道出血。一般来势急,出血量多的称崩;出血量少或淋漓不断的称漏。   西医认为,产后出血的发病原因依次为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

  • 产后崩漏 多主血热当以凉血治之

    产后崩漏 多主血热当以凉血治之

      2012年4月,有一产妇因经行不止求诊。患者血下或红或淡,延日不止,病3月未愈。前医遍用参芪补品,病益加,用止涩药罔效。笔者观其面色萎黄,头晕脚轻,舌红苔白。细诊其脉,脉沉细弱,唯感左寸手少阴脉动洪而快,思左寸脉盛者,多主血热,当以凉血治之。   方药:生地18克,炒白芍12克,丹皮9克,栀子9克,黄芩10克,阿胶12克,当归15克,茯苓9克,陈皮5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共服12剂而愈。   此案患者一是产后气血耗伤,二则气血虚弱症状凸显,看似属气不摄血之故;然细辨之,则见其性情急躁,左寸脉...

  • 崩漏血下淋漓3月余中药验方

    崩漏血下淋漓3月余中药验方

      1975年秋,有一患崩漏患者,找家父求诊。患者刘某,女,38岁。主诉血下淋漓3月余,贫血貌,经诸医诊治,病情未见起效。刻诊:面色潮红,五心烦热,血下淋漓,量少色红,少腹隐痛不适,精神不振,伴腰酸乏力。观其形消体瘦,舌红口干,苔薄少津,六脉细数。   此阴虚症状明显,辨证当属无误。观前医所用方药,多属益气养血止血之品,也有养阴之方。诸如参麦散、益气汤、八珍汤等加减化裁,多用阿胶、麦冬、元参等养阴之品。何而未建寸功?余疑之,细观家父立方。父以四物汤加龟板一味,即当归15克,川芎5克,炒白芍12克,生地24克...

  • 崩漏 治疗当益心健脾滋补肝肾

    崩漏 治疗当益心健脾滋补肝肾

      祝某,女,22岁,未婚,2009年11月15日初诊。患者月经量多,已持续20天,淋漓不断已有5月余。自述每次月经提前7~10天,月经周期15~20天,量较多,血色红稍暗,伴有小腹坠痛,腰骶酸痛,头痛恶心,双眼干涩,纳差乏力。舌淡红,舌苔薄白,脉沉细数。   辨证为肝肾阴虚,心脾亏虚。治疗当益心健脾,滋补肝肾。   组方:党参15克,焦白术30克,黄芪30克,地榆炭15克,生地炭30克,炒酸枣仁15克,川断20克,当归20克,白芍30克(酒炒),炙甘草10克,艾叶炭15克,炮姜炭15克,海螵蛸15克。...

  • 崩漏治疗当以引血归经为大法

    崩漏治疗当以引血归经为大法

      医云:“经者常也,月经有长度,经水有常期,其衍乎长者皆病也。”妇人经水失调过多者,多见经水先期,经量过多,月经持久不止,甚则崩漏等。   临症对出血过多的治疗,古有:“塞流、澄源、复旧”、“止血、消瘀、补血”等诸法。导致月经过多崩漏不止者,其病因病机错综复杂,涉及脏腑、气血、冲任功能失常,而以肝、脾、肾三脏功能失常最为重要。   治疗当以引血归经为大法。   引血归经与止血塞流,目的都是为了止血,但方法有异,塞流者多用固涩收...

  • 理气通经治闭经 固经涩血治崩漏

    理气通经治闭经 固经涩血治崩漏

    理气通经治闭经方 处方:党参、当归、益母草各15 克,黄芪12克,香附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补气活血,理气通经。 主治:气血不足型闭经,症见月经由后期量少,逐渐至完全停闭,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弦,心悸怔忡,气短懒言,精神疲倦,四肢无力,唇舌色淡,脉细弱。 卫华辉 固经涩血治崩漏方 处方:侧柏叶(炒炭)、地榆(炒炭)、贯众(炒炭)各9克,升麻、黄柏各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清热凉血,固经涩血。 主治: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中医辨证为血热型,症见阴...

  • 月经量过多崩漏 引血归经

    月经量过多崩漏 引血归经

      医云:“经者常也,月经有长度,经水有常期,其衍乎长者皆病也。”妇人月经失调者,多见经水先期,经量过多,月经持久不止,甚则崩漏等。临证对出血过多的治疗,古有塞流、澄源、复旧、止血、消瘀、补血等诸法。导致月经过多崩漏不止者,其病因病机错综复杂,是脏腑、气血、冲任功能失常,而以肝、脾、肾三脏功能失常最为重要。治疗之法当以引血归经为大法。引血归经与止血塞流,目的都是为了止血,但方法有异,塞流者多以固涩收敛的炒剂炭剂一类药物,疗效尚欠理想,而引血归经则多辨其证而灵活用药。如崩漏证,因于寒者宜温...

  • 月经崩漏各种治疗方法

    月经崩漏各种治疗方法

    月经崩漏 月经崩漏指妇女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称崩中或经崩;后者称漏下或经漏;崩与漏出血情况虽不同,但二者常交替出现,故概称崩漏。 本病是因冲任损伤,不能约制经血,故经血从胞宫非时妄行。可突然发作,亦可由月经失调发展而来,常见病因有血热、肾虚、脾虚、血瘀等。 [方一] 乌梅肉15克,红糖适量。将上二味加水.5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渣。日内分2次服。 本方适用于虚热之崩漏。 [方二] 豆腐250克,好醋120克。将豆腐与醋同煮,煮熟即成,一次顿服,可连服数剂,血止后停服;要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本方...

  • 补益冲任 治崩漏方

    补益冲任 治崩漏方

    处方:党参、淡竹茹各15克,女贞子、补骨脂、紫石英各12克,枸杞子、旱莲草、沙菀蒺藜、肉苁蓉、炒当归各9克,鹿角霜6克,小茴香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补益冲任。 主治:崩漏久治不愈(包括经西医妇科诊断为功能性子宫出血,或人流后出血量多如崩或淋漓不净,或疑似子宫内膜异位致崩等),中医辨证为冲任虚损型,症见经色淡红,腰酸膝软,头晕耳鸣,面色淡黄或晦暗,舌淡苔白,脉细弱。 华云...

  • 血崩症中医崩漏的治疗

    血崩症中医崩漏的治疗

    中医中药秘方网: 我每次来月经量都很多,家里老人说这是血崩症,请问中药能否治疗? 江苏南京许丽 许丽读者: 崩漏是妇女阴道异常出血的病 变。凡出血量多,来势骤急的叫“崩”, 出血量少,来势缓慢的谓之“漏”。本病 的病因,与血热、气虚、血瘀冲任不足 等有关。中医一般分以下三型辨证论 治。 一、脾肾两虚,冲任亏损型:患者 月经量多、色淡红,腰酸膝软,大便溏, 舌淡红,苔白,脉细弱。 治则:温养脾肾,益气止崩。 处方:菟丝子、党参、海螵蛸各15 克,川断、白及...

  • 崩漏 月经过多用固冲汤治疗

    崩漏 月经过多用固冲汤治疗

    崩漏是妇女非行经期间阴道出血的总称。临床以阴道出血为其主要表现。来势急,出血量多的称崩;出血量少或淋漓不断的称漏。西医的功能性子宫出血,女性生殖器炎症,肿瘤等所出现的阴道出血,皆属崩漏范畴。崩漏是妇女月经病中较为严重复杂的一个症状。 陈宝贵教授认为,凡见到崩中漏下或月经过多的属于脾肾两虚而致的均用固冲汤治疗。脾为后天之本,脾气健旺,气血生化有源,则冲脉盛,血海盈。肾为先天之本,肾气健固,封藏有司,则月事能按期而来,适度而止。若脾虚而不摄,肾虚而不固,以致冲脉滑脱,则血下如崩或漏下难止。对于舌淡齿痕,面色无...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