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炎 第3页
-
从风湿相搏辨治狼疮性肾炎
李某,女,32岁。1999年3月3日初诊。 既往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十余年,七年前发现狼疮性肾炎,曾用泼尼松治疗,最大剂量用至100mg/d,目前维持量30mg/d,一个月前静滴环磷酰胺0.6g/d,共7天,引起严重脱发。2月28日尿常规检查示:蛋白(+)、隐血(++)、脓细胞(++)。症见满月脸,形体较胖,头发稀疏,面部潮红有灼热感,腰酸,小便浑黄并有黏膜沉淀,尿沫不明显,头晕,乏力,不耐久坐,腰脊疼痛,空腹时胃脘不适,有饥饿感,阴道有痒感,带下色黄量多,月经常衍期,量少,经行小腹不适,一周前曾患...
-
慢性肾炎 全身水肿 五苓散消
成某,男,33岁,2013年4月就诊。患者2012年春季患慢性肾炎,反复缠绵难愈。2013年3月水肿加重,曾口服双氢克尿噻及氨体舒通治疗,但水肿消退后复起。遂来笔者处就诊。 刻诊:全身水肿,小便小利,下肢按之没指,口干,心烦;大便溏、黏腻不爽、量少,舌淡红胖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沉尚有力。查尿:蛋白(2+),白细胞(+),红细胞少许。 诊断:慢性肾炎,证系水湿内胜,阳气阻遏。 处方:桂枝10克,茯苓30克,泽泻15克,生白术15克,猪苓12克,车前子30克(包煎),生姜皮10克,通草1...
-
慢性肾炎水肿 冬瓜鸡汤茯苓鱼汤
冬瓜鸡汤、茯苓鱼汤都具有健脾益气、利水消肿的好处,适合慢性肾炎所引起的肢体水肿者食用,但每个人的体质、症状都不太一样,使用药膳前应向中医师咨询后才能食用。 冬瓜鸡汤 材料泽泻、车前子各6克,茯苓、薏仁各9克,红枣5粒,冬瓜1块,鸡胸肉100克,香菇丁半杯,干贝3粒,胡萝卜丁半杯,竹笋丁半杯,盐1茶匙,生姜2片,米酒半匙。 做法把泽泻、茯苓、薏仁、车前子等中药材放入锅中,加入2杯清水,以小火熬煮至剩1杯量后,过滤取药汁备用;红枣去籽切成细块,冬瓜、鸡胸肉切成块状,之后把干贝用热水泡软,...
-
便方:老鸡治肾炎
【组成】将老鸡的心、肝、脾、胃、肾洗净后用瓦片焙干,研成细末 【制法】空腹服用,每次1~2克 【用法】每日两次,1周为1个疗程。 【慢性肾炎食疗方】 黑芝麻茯苓粥:黑芝麻6克,茯苓20克,粳米60克。茯苓切碎,放入锅内煎汤,再放入黑芝麻粳米煮粥即成。每日2次,早晚餐服用,连服15天。适用于精神萎糜者。 双皮汤:葫芦壳50克,冬瓜皮30克,红枣5枚。把上述各味药共加水4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渣留汁。每日1剂,服至浮肿消退为止,适用于浮肿者。 山药粥:干山药60克或鲜山药120克,粳米60克。山药洗净切成片,与...
-
每天黄芪30克防治慢性肾炎
时值隆冬季节,寒冷的天气会导致感冒病人增多。对于正常人来说,普通的感冒还能抗一抗,对于慢性肾炎患者而言,感冒会导致加重,一定要预防。安徽省中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王亿平说,坚持服用黄芪水,不但可以预防感冒,还能避免慢性肾炎其它症状。 王亿平说,黄芪是免疫调节剂,就是说黄芪能降低过高免疫,提高过低免疫,此外还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有些慢性肾炎患者因为病情需要服用激素,这样就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而坚持服用黄芪水就能使免疫恢复到正常。此外,黄芪还有利水、消肿的作用,对部分出现此类症状的朋友也大有裨益。 服用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到...
-
治蜜月型肾炎方
本病好发于新婚年轻女性,因不讲卫生致尿路上行性感染,继而向上蔓延至肾脏,导致肾炎。急性蜜月型肾盂肾炎90%以上可用下方治愈,慢者治愈则相较对困难。 处方 金银花15克,鱼腥草、蒲公英、车前草、瞿麦各30克,茯苓、柴胡各15克。日服一次,水煎服。尿血较甚加白茅根、小蓟、生地;伴有结石者加海金沙;病久伤阴者可加生地、女贞子、旱莲草。有尿路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伴有发热、血尿者,应卧床休息,多饮水多排尿。笔者临床四十年,按此方治疗急性蜜月型肾盂肾炎百余例,非淋菌性尿道炎(加用克拉霉素或阿奇霉素)近千例,均取得了满意...
-
慢性肾炎朋友 服用黄芪有益处
黄芪是免疫调节剂,就是说黄芪能调节人体免疫功能。有些慢性肾炎患者因为病情需要使用激素,这样常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此时,坚持服用黄芪水有助于使免疫功能恢复。此外,黄芪还有利水、消肿的作用,对部分出现此类症状的朋友也大有裨益。 服用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到医院药房或者药店购买黄芪饮片,用黄芪30克,加入50—100毫升水煎服,坚持每天服用,效果非常好。也有袋装黄芪颗粒制剂,每袋装15克,开水冲服,每次15克,一日2次。 ·黄芪当归治贫血-益气养血 ·黄芪仙茅汤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m...
-
治小儿肾炎水肿名医赵立波方
吉林名医治小儿肾炎水肿(脾阳虚)方 处方:炒白术、炒车前子、大腹皮、桑寄生各12 克,茯苓18克,山药15克,黄芪20克,薏苡仁、益母草各25克,仙灵脾16克,木瓜8克,桂枝5克,炒茴香、白茅根、厚朴各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温阳健脾,化气行水。用于治疗小儿肾炎水肿病,中医辨证属脾阳虚弱型。症见全身浮肿,按之没指,抬手凹陷不易恢复,脘闷纳呆,腹胀便溏,尿少,面色萎黄,神倦肢冷,舌质淡,苔白腻而滑,脉沉细而缓。 创方者:赵立波 吉林名医治小儿肾炎水肿(风水相搏)方 处方:麻...
-
名医张传珠治慢性肾盂肾炎方
名医治慢性肾盂肾炎(湿热蕴结)方 处方:金银花、瞿麦、扁蓄、车前草、紫花地丁、滑石各12克,黄柏、黄芩;连翘各8克,通草、甘草各4 克。 加减:若寒热往来者,加柴胡;发热数日不退或午后热甚者,加青蒿、地骨皮;血尿者,加白茅根、小蓟、栀子。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用于治疗慢性肾盂肾炎,中医辨证属湿热蕴结型。症见尿频、尿急、尿痛,尿道有灼热感,尿黄或混浊或血尿,口干喜凉饮,小腹拘急胀痛或腰痛,肾区有叩击痛,舌质红,苔白腻或黄腻,脉滑数。 创方者:...
-
房铁生治肾炎蛋白尿方
治肾炎蛋白尿(肾阴不足)方 处方:生地、女贞子、旱莲草各15克,山药、山萸肉、丹皮各10克,泽泻8克,茯苓、白茅根各2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滋阴补肾。用于治疗肾炎蛋白尿,中医辨证属肾阴不足,扰精外溢型。症见慢性肾炎蛋白尿反复不愈,伴见面热潮红,头晕目眩,心悸失眠,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创方者:房铁生 治肾炎蛋白尿(脾肾阳虚)方 处方:制附子8克(先煎),肉桂6克,熟地、车前子、补骨脂、菟丝子、茯苓各15克,丹皮、淫羊藿、炒杜仲、枸杞子各10克,金樱子30克。 用...
-
治疗慢性肾炎之水肿用黑大豆丸
黑大豆一药,古人论述颇丰。除了《本草》记载它有补肾消肿利水、活血解毒之功效外,不少方书中也有大量记载。肾炎除脾肾亏虚之外,也与淤、热、毒有关。而黑大豆身兼数种功能,无疑是十分适用的。且其本身为优质蛋白,能补人体蛋白之丢失,故无论在治疗期间,还是在巩固疗效时期,均可服用,临床实践证明确有良好的疗效。 慢性肾炎之水肿与蛋白尿有一定的关系,尿中流失大量蛋白,会加重水肿的症状。水肿证型多为脾肾阳虚。若脾失运化、肾失封藏、脾肾不足,则精气不能滋养人体,而从尿中漏出。所以,专家在运用健脾固肾之品的同时,选用黑大豆为主药,制成黑...
-
北京名医治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方
北京名医治隐匿性肾小球肾炎(风邪内侵)方 处方:荆芥、防风、蝉蜕、川芎、茯苓、独活、柴胡、陈皮、桔梗、杏仁各10克,白茅根15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加减:偏于风寒加麻黄、桂枝各5克,紫苏叶10 克;偏于风热加金银花、连翘、黄芩各10克;血尿明显加小蓟15克,紫草10克;蛋白尿明显加石韦、浮萍、牛蒡子各10克。 功效主治:疏风散邪,宣通肺气。用于治疗隐匿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辨证属风邪内侵型。此型见于本病合并外感症状者,症见恶风寒,鼻塞,咳嗽,苔薄白,脉浮紧。偏于风热者,多伴咽喉红肿...
-
消除肾炎蛋白尿方
芡实白果粥治蛋白尿 取芡实30克,白果10枚,糯米30克,煮粥,日一次,10日为一疗程,间歇服2~4疗程,食量少者,芡实、糯米用15~20克。三味煮粥,具健脾补肾,固涩敛精,通利小便之功。 本方对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后期蛋白尿久不消者效果尤显。此粥亦可作为治疗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辅助食疗法,长期间歇服用。陈修源主治医师献方 消除肾炎蛋白尿方 方药 生黄芪60克,太子参15克,焦白术10克,茯苓10克,煨葛根15克,白茅根30克,干荷叶10克,旱莲草10克,金樱子20克,菟丝子10克,蝉蜕6克,丹皮10克,甘草...
-
白茅根疗急性肾炎
白茅根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茅的根茎,又名茅根。茅根性寒,味甘,具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的功效,因此广东人经常使用来煲竹蔗以消暑解渴。最近研究发现,以白茅根治疗急性肾炎结果确切。急性肾炎是一种以肾脏弥漫性肾小球损害为主的疾病,临床以浮肿、高血压、少尿、血尿和蛋白尿为主要表现。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茅根含有大量的钾盐、葡萄糖、果糖、蔗糖、柠檬酸、草酸、苹果酸等,有显著的利尿作用,而白茅根花能缩短凝血时间及出血时间,故有止血作用;其水浸液能降低血管的通透性。 据临床观察,用白茅根50克,益母草、洋泻、半边莲各25克,车前...
-
老年性紫癜性肾炎(气阴两虚)方
辽宁名医治老年性紫癜性肾炎(气阴两虚)方 处方:党参、黄芪各30克,白术、当归、远志、大枣、炙甘草各10克,白芍、酸枣仁各12克,地榆1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健脾养血,益气摄血。用于治疗老年性紫癜性肾炎,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型。症见腹部、上下肢皮肤见散在紫斑,斑色暗淡,时起时伏,劳则加重,反复发作,尿赤尿血,神疲体倦,心悸气短,少气懒言,口干咽燥,手足心热,头昏、纳差,面色萎黄,舌红少苔,脉细数。 加减:若尿血重者加仙鹤草、槐花,气虚重者加重党参、黄芪剂量。 专家点评:目前,对...
-
关幼波治疗慢性肾炎分两个阶段
病例摘要:李某,女,24岁,初诊日期1979年6月10日。 患者于1978年6月因感冒后出现浮肿,尿少,当时血压110/88毫米汞柱,尿蛋白4+,尿沉渣中白细胞0~2个/高倍视野,血沉30毫米/小时,血胆固醇374毫克%,白蛋白:球蛋白为3.1:3.1。 曾在某医院诊断为急性肾炎,予强的松、抗生素等治疗,至9月份浮肿消退,尿常规转正常,激素亦逐步减量。但至12月份,因劳累复发,周身高度浮肿,尿蛋白4+,并见颗粒管型,在某地医院治疗,效果不显。 自1979年1月6日,关幼波教授根据通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