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汗 第5页

发汗 第5页

  • 空调病的治疗 发汗就管用

    空调病的治疗 发汗就管用

      随着盛夏的来临,有些人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的症状,服药后症状缓解,吹空调后会再次复发,其实这并非感冒,而是“空调病”。   发汗可排毒   空调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其发病原因是由于室内、室外温差较大,当进入温度较低的室内时,机体毛细血管快速收缩,汗毛孔紧闭。排汗本是人体的一种排毒过程,在夏季,借助于外界的阳气,人体本来是要将体内的各种寒湿毒排出体外,但由于空调的介入,打乱了这个过程,不但排毒不彻底,还将外界的寒毒也一起带入了体内。机体血液流通不畅,人体调节功能紊乱,免疫力下降,就容易患病...

  • 发汗解表良药——葱白

    发汗解表良药——葱白

    药性:辛,温。归肺、胃经。 功效:发汗解表,散寒通阳。 用法用量:煎服,3—9克。外用适量。 临床运用:①用葱白、冰片各适量,捣烂敷脐治疗各种尿潴留共9例(前列腺、剖宫产、肠梗阻手术后4例,产后3例,原因不明2例),均用药3~8次而愈。②以葱白甘草汤治疗痉挛性咳嗽(尤以百日咳多见)21例,疗效较好。③治疗小儿中毒性肠麻痹,采用葱白泥敷脐部并按揉腹部,使得葱白辛窜之性作用于气机壅滞之府,从而疏通脏腑之气机,促进排气排便而腹胀缓解④治疗鸡眼,连须葱白1根,蜂蜜少许,温水洗净患处,消毒后用手术刀削去老皮至渗血...

  • 何谓“解肌”“发汗”“解表”

    何谓“解肌”“发汗”“解表”

    •病在皮毛“发汗”治疗应该是开腠发汗,主以麻黄汤。病在肌肤“发汗”治疗应该是“解肌”发汗,主以桂枝汤。   •“解肌”“发汗”“解表”与“开腠”“发汗”“解表”并无力量强弱之分,而是所治病位根本不同的区别。因此,可以认为桂枝汤功效并不弱。   说到桂枝汤的功效,多...

  • 药浴疗法发汗适中

    药浴疗法发汗适中

      感冒一年四季都会发生,特别是在昼夜温差较大的季节更容易因为不适应天气的变化而出现感冒。中医在治疗外感时多强调发汗解表之功效,多为内服中药,其实外治也可以发汗清热。那么如何外治感冒呢?下面介绍两个中药外治感冒的方子。   方一:取生麻黄70克,荆芥、防风、葛根、桑叶、菊花、桑白皮各50克,黄芩25克,桂枝50克,细辛25克。首先将上述药物放到锅里,加入1500毫升水,煎煮20分钟后,将药水倒进盆里。用药水蒸汽熏脚,等温度合适后再泡脚(温度不要低于43摄氏度),为保持药水温度可以随时放入适量的温水或加温。每回浸泡通...

  • 葱白 散寒通阳 葱叶 祛风发汗

    葱白 散寒通阳 葱叶 祛风发汗

    葱是中国老百姓最常用的烹饪佐料之一,不仅因为其独特的口感和百搭的特质,更因其美好寓意的谐音。比如,中国民间有的地方婚嫁的时候,新婚夫妇的卧室床铺会“藏”有葱,让亲友的儿童到床上去找,一来祝福亲友的孩子学习聪慧,二来也通过“压床”这种方式预祝新人早生贵子。您别看葱其貌不扬,但文人墨客常会把它带入诗中。比如宋代文人黄庭坚的一首词《西江月·月侧金盆堕水》中,就有“君诗秀色雨园葱”的佳句。可谓雅俗共赏。 由于葱的栽培方法简单,也...

  • 辛温发汗剂“广汗法”

    辛温发汗剂“广汗法”

    “汗者,散也。”辛以散之为汗法之常,而服承气汤、清营汤、清瘟败毒饮、加减复脉汤等绝无发散作用的方剂,却可汗出、病解,这还属于“汗法”的范畴吗?本文从中医历史长河中撷取几则“汗出病解”的故事,并延伸开去,认为这些无发散作用的方剂属于“深层求其汗出”、“不表之表,不汗之汗”的汗法,是更深、更广意义上的汗法——“广汗法”。   许叔微是宋代著名医学家,以善...

  • 蜡疗:促进代谢 发汗减肥

    蜡疗:促进代谢 发汗减肥

    选用医用石蜡,采取间接加热法,用双层套锅隔水加热或在蜡槽底部水层上用电加热。将加热后完全融化的蜡液倒入搪瓷盘或铝盘中,厚度约2~3cm,冷却至初步凝结成块时(表面温度45℃~50℃),用小铲刀将蜡块取出,敷于肥胖部位;如此反复涂刷,直至蜡膜厚达0.5~1.0厘米时,外面再包一块蜡饼,或者将蜡膜涂刷至0.5~1.0厘米厚,然后再用塑料布及棉垫保温30~60分钟,每日1次,20~30次为一疗程。 点评:由于石蜡具有热容量大,导热系数低,保热时间长等特点,蜡疗时蜡疗区局部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明显,热透入可达皮...

  • 食柚能通便 柚皮发汗功消食入馔更添一味香

    食柚能通便 柚皮发汗功消食入馔更添一味香

    柚皮发汗功消食,入馔更添一味香 柚,古名“文蛋”,今人写作“文旦”。在广西、福建等地都有出产,泰国产的也很多。柚有两种,小的仿佛是橙,吃的人不多,大的像瓜,爱吃的人很多。本篇所述的,就是指市上大的那一种,柚皮极厚,瓤中多汁,略带酸味,柚皮可作医疗之用。《本草纲目》上说,柚“能消食快膈,散郁懑之气”。 1.蜜渍柚皮,作为消闲食品,可以开胃通气。 2.蚝油煮柚皮、虾子煲柚皮,都是佐餐妙品,可以助消化。 3.柚皮炖鸭...

‹‹ 1 2 3 4 5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