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急性乳腺炎 第2页

急性乳腺炎 第2页

  • 治急性乳腺炎验方

    治急性乳腺炎验方

    蒲公英50克,赤芍、葛根各20克,露蜂房、郁金各10克,僵蚕、甘苹各5克。水煎服,每日1剂,高热者可日服2剂,轻者服药5日即可见效,重者服药10剂。 (蒋振民)...

  • 治急性乳腺炎 乳痈速消汤

    治急性乳腺炎 乳痈速消汤

      组成瓜蒌仁、牛蒡子(炒研)、天花粉、黄芩、栀子(生研)、连翘(去心)、皂刺、金银花、陈皮、青皮、柴胡、蒲公英、黄芪各15克,生石膏50克,甘草5克。   功效清热解毒,散结消痈。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   主治乳痈(急性乳腺炎)。   方解本方由《医宗金鉴》中的瓜蒌牛蒡子汤加生石膏、蒲公英、黄芪而成。方中用瓜蒌仁清热化痰,软坚散结;牛蒡子、黄芩、栀子、连翘、金银花、蒲公英清热解毒;天花粉清热生津,排脓;皂刺、黄芪脱毒消肿,生肌敛疮;陈皮、青皮理气止痛;柴胡与生石膏相伍,退热之效尤著;甘草调和诸药...

  • 乳痈(急性乳腺炎)方用瓜蒌牛蒡子汤加生石膏

    乳痈(急性乳腺炎)方用瓜蒌牛蒡子汤加生石膏

      急性乳腺炎   林某,女,31岁,2009年10月9日初诊。   主诉:产后乳房红肿热痛1周。该患10天前正常产一男婴,现母乳喂养。1周前哺乳后突觉乳房发热,红肿疼痛,继而出现气短胸闷,头痛目眩,烦躁多怒,口苦咽干,大便干结,小便赤黄。舌红,苔黄,脉弦数。现双乳异常疼痛,发热体温39℃。病情危急。某医院予抗炎治疗,患者畏惧,遂请中医诊治。   笔者辨证为:热毒内壅,气滞血瘀痰结而成乳痈(急性乳腺炎)。方用瓜蒌牛蒡子汤加生石膏。   处方:全瓜蒌30克,牛蒡子15克,天花粉15克,黄芩30克,...

  • 采用辨证治疗急性乳腺炎

    采用辨证治疗急性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发生于产后哺乳期的妇女,尤其是初产妇更为多见。最初感觉乳房肿胀疼痛,有硬结,表面皮肤红热,同时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炎症继续扩大,疼痛剧烈,上述症状加重。若治疗得当,多数消散痊愈;若失治或误治则可形成脓肿。中医学称之为“乳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辨证治疗。   初期乳头肿胀,乳汁停滞不下,乳部坚硬壅塞较剧。舌红,脉红数。治宜清热解毒散结通乳。药用金银花20克,连翘12克,皂刺10克,蒲公英10克,瓜蒌皮10克,茯苓10克,红花6克,陈皮10克...

  • 酢浆草治急性乳腺炎

    酢浆草治急性乳腺炎

    治急性乳腺炎经验 方法:取新鲜酢浆草全草适量,洗净,捣烂,搓成黄豆大小药丸,塞入患乳对侧鼻孔,6小时后取出,再换1 丸,每天换药2~4次。l~2天可愈。 主治:急性乳腺炎。 邹裕丰 治急性乳腺炎方 处方:蒲公英30克,连翘、野菊花各12克,王不留行9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连用7天。 主治:急性乳腺炎。 宁静...

  • 治急性乳腺炎“乳痈”中药单方

    治急性乳腺炎“乳痈”中药单方

    中医称急性乳腺炎为“乳痈”,选用单味中药治疗.疗效显著。 1.生半夏适量,晒千,研成细末,入瓶备用。以药棉包裹生半夏粉0.5 克,塞患乳对侧鼻孔。每日2次。 2.新鲜野葡萄根适量,将根之内皮切碎;捣 烂,加入适量食醋拌匀,外敷患处,1日2次。 3.白僵蚕15.克,研细末,陈醋调匀,涂乳房发炎处,日数次,直至肿块消失。急性乳腺炎一般用药2—3天症状缓解,5-8天肿块消失。 4.槐花15克,炒至黄褐色。研为细末,用黄酒与开水各半冲服,每日1 次。急性乳腺炎一般用药1-2次可治愈。 5...

  • 治急性乳腺炎塞鼻法 内服法 贴敷法

    治急性乳腺炎塞鼻法 内服法 贴敷法

    治急性乳腺炎塞鼻法:新鲜半夏 2粒(去皮),葱白2根,共捣烂,揉成条状塞于患乳对侧鼻孔。日2 次,每次约半小时。此法对早期未化脓者疗效甚佳。 治急性乳腺炎内服法:金银花、野菊花各18克,蒲公英 30克,瓜蒌皮18克,柴胡12克,穿山甲6克,甘草6克。水煎服,日1 剂。一般连服2—3剂可治愈。 治急性乳腺炎贴敷法:①活泥鳅 1条(以10厘米左右长为佳),无斑点的马铃薯 1个,共捣烂做成适当大小的饼状,贴敷于患处(勿盖往乳头)。日1 次,一般1—2次见效,3— 4次可愈;②鲜葡萄嫩叶...

  • 急性乳腺炎的调护外治法

    急性乳腺炎的调护外治法

    急性乳腺炎是乳房疾病中的常见病,属中医的“乳痈”范畴,临床以乳房局部结块,红、肿、热、痛,并有恶寒发热为特征。绝大多数发生于产后哺乳期,以初产妇多见,好发于产后3~4周。由于对外吹乳痈的防治不但关系到产妇的康复,而且关系到哺乳及婴儿的生长发育,因此颇受医家重视。   病因多为正虚邪侵   正气虚损:妇女产后失血耗气,正气不足,腠理不密,抵御外邪的功能下降,外邪趁虚而入,引发本病。   情志内伤:乳头属足厥阴肝经,肝主疏泄,调节乳汁分泌。妇人新产,气血损耗较多,不能濡养肝经,肝失所养,疏泄失畅...

  • 治月经先期 急性乳腺炎方

    治月经先期 急性乳腺炎方

    治月经先期方 处方:黄芩、地骨皮,椿根白皮各9克。水煎2次,药液混合后分3次服,每日1剂,每月服10 剂。或按上方比例取药,共研成粉,每次服9克,每日1次,每月服15次,温开水送下。 主治;月经先期,中医辨证为血热妄行型,症见月经提前’血量多,色深红或紫红,质粘稠有块,心胸烦闷,面红口干,喜冷怕热' 尿黄便结,舌质红,苔黄:j脉-滑数或洪数。高咏茵 治急性乳腺炎经验 方法:取葱白10克,半夏 6克。共捣烂如泥,揉成团,用纱布包裹,塞人一侧鼻内,左右两侧交替塞,每次30分钟。再取芒硝20克,用纱布...

  • 治妇女产后乳痈(急性乳腺炎)方

    治妇女产后乳痈(急性乳腺炎)方

    乳痈是发生于乳房部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乳腺炎。中医乳痈。痈肿之发于乳房者。又名妬乳、乳毒、吹你、吹乳、内吹、外吹、乳根痈、乳疯等。多因肝气郁滞,胃热壅塞,乳汁瘀积,兼感风寒之邪结聚而发。初起者,证见乳房部出现大小不等之硬结,始觉胀痛,乳汁吮吸不畅而郁滞,渐感全身恶寒发烧,或头痛,肢节不适。继则肿块增大,焮红痛加,寒热不退,甚则疼痛加剧,全身酸痛乏力,局部肿块由硬而软变,有波动感,为脓已成。 中药方剂: 用法:蒲公英30克,忍冬藤50克。水煎,日 1剂,加少量米酒一起饮服。连服3 剂。 功效:清...

  • 远志米酒治急性乳腺炎

    远志米酒治急性乳腺炎

    处方与用法:远志25克。以淡米酒 (低于10度的糯米酒为佳)适量,浸过药面,再加300毫升水,文火煮沸3分钟即可,温服。每日1剂,21 天为1个疗程。 功效:通血脉,止疼痛,退湿热。治急性乳腺炎,局部红肿热痛,影响哺乳,脉细数者。 远志图文详解 远志功能主治: 安神,益智,祛痰,消肿。用于惊悸健忘、多梦失眠、咳痰不爽、痰湿痈肿。 ·急性乳腺炎(秘方数:19) ·乳腺增生病(秘方数:11) ·乳腺癌(秘方数:13) ·乳腺癌 ·化脓性乳腺炎中药方...

  • 治急性乳腺炎

    治急性乳腺炎

    葱白、黄豆各适量,二药捣烂,加米醋适量调成糊状,外敷乳腺肿胀处及双足心涌泉穴,纱布包扎固定。12~24小时换药1次。 中医学认为急性乳腺炎由肝气郁结,胃热壅滞,乳汁凝滞不通,邪热壅滞而发,并有“传囊”和“袋脓”之变。治疗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等为主,酿脓后拟切开引流。...

  • 急性乳腺炎与炎性乳癌

    急性乳腺炎与炎性乳癌

    急性乳腺炎浆细胞性乳腺炎发病多见于哺乳期多见于非哺乳期病程短,预后良好长,且顽固局部症状好发于乳房的下部象限,或深部,有红肿热痛或化脓。好发于乳晕部,大多有乳头先天性凹陷史,脓液中夹有豆腐渣样、极臭的分泌物,部分可形成瘘管,创口反复发作全身症状寒战、高热,浑身乏力,大便干燥急性期可有发热,但不如急性乳腺炎那样高,慢性期一般无全身症状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特别是中性粒细胞数显著升高溢液涂片或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可见大量的浆细胞及中性白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炎性乳癌又称弥漫性乳癌,是一种比较少见的乳腺癌...

  • 乳痛 急性乳腺炎 药物预防

    乳痛 急性乳腺炎 药物预防

    乳痛又称急性乳腺炎,初起表现为乳房胀痛,患处皮肤红热,触之压痛,有硬块,如不及时治疗,病人可有寒战、高热、局部化脓等症状,重则并发败血症。主要见于初产妇,多发于产后3~4周。该病贵在预防,应采取以下措施。 注意饮食调养:产后体质虚弱,免疫力下降,宜饮食清淡,富有营养,尽早恢复体力,提高抗能力。另一方面,新产妇应禁食辛刺激之物,中医认为,乳房属阳明胃经,过食辛辣,则助火生热,火热之邪循经蕴蒸,热灼肉腐,则患乳痈。 保持精神舒畅:乳头属厥阴肝经,肝主疏泄,促使乳汁排出。如精神紧张,郁闷烦躁,就会使肝...

  • 急性乳腺炎 运用内服方药和外敷药

    急性乳腺炎 运用内服方药和外敷药

    笔者临证20年来,时遇因初次母乳喂养不当、不愿意母乳等,导致乳汁壅滞于乳房,引发急性乳腺炎病例,尽早运用内服方药和外敷药,疗效满意。 内服方:王不留行8g,通草8g,鸡血藤12g,丝瓜络10g,路路通6g,熟地黄15g,川芎10g,大枣10g。水煎服,每日1剂,温服。一般连续服用1周即可。 外用方:黄柏20g,金银花20g,紫花地丁20g,蒲公英15g,千里光15g,每次用500ml,水煎开后待温热敷患病部位,早晚各1次,每次热敷半小时左右,热敷后可继续喂奶。每日1剂,连续用3~5天。...

  • 急性乳腺炎(秘方数:19)

    急性乳腺炎(秘方数:19)

    本病是乳房部最常见的外科急性化脓性感染疾病,往往发生于产后尚未满月的哺乳妇女,其中尤以初产妇更为多见。在哺乳期发生的,中医名“外吹乳痈”;怀孕期发生的,名“内吹乳痈”;无论男女老小,与哺乳无关的,名“非哺乳期乳痈”。临床上最多见的是“外吹乳痈”。本病的临床症状,发病前一般都先有乳头皲裂现象。哺乳时感到乳头刺痛,或有乳汁郁积现象,往往在哺乳时可见一二个乳管阻塞不通。继而在乳房的某一部分有胀痛和硬结,全身感觉不适,胃纳减少,...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