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巧治 第2页

巧治 第2页

  • 地骨皮巧治皮肤病

    地骨皮巧治皮肤病

    地骨皮为茄科植物枸杞的根皮,味 甘性寒,入肺、肝、肾经,有凉血清热、泻 火消炎、退蒸祛风等功效。临床观察发 现,地骨皮对某些皮肤疾病疗效颇佳,内 服外用均可,现介绍如下。 荨麻疹周身瘙痒,搔抓后起较多 红色丘疹条状团块,愈抓愈多,呈现时肌 肤有热感,时起时消,烦躁不安。处方:地 骨皮30克,生地15克,白鲜皮10克,浮 萍6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忌食 腥辣之物。 银屑病周身起较多约钱币大小红 色皮损,覆有银白色鳞屑,干燥痒,触之 皮损灼热,伴口渴咽干。处方:地骨皮30 克,生地15克,麦冬10克,玄参12克,...

  • 中药外敷巧治压疮

    中药外敷巧治压疮

    压疮是指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导致皮肤失去正常功能,引起组织破损和坏死。近年来关于压疮护理的临床报道较多,但目前尚缺乏公认理想的护理方法。笔者采用巾药外敷治疗浅度溃疡期压疮,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取青黛、三七粉、白及粉、血竭(研粉)各等分,混匀后用无菌干棉签蘸直接外扑于创面,外敷无菌布固定,每2天换药1次。 此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湿,敛疮生肌的作用。其中青黛清热解毒、凉血祛瘀;三七、血竭活血化瘀,祛腐消肿;白及生肌敛疮,该药可保持创面干燥,防止创面渗出,促进...

  • 花椒巧治皮肤病

    花椒巧治皮肤病

    花椒又叫香椒,川椒,蜀椒,原芳香科植物,花椒的干燥果皮。花椒富含挥发油,油中的成分主要是宁烯、枯醇等,此外尚含有植物醇,不饱和酸等。花椒性大热、味辛,除了有温中止痛、杀虫的主要作用外,对有些皮肤病有独特的疗效。 湿疹:花椒、白矾各9克,苦参15克,地肤子12克,煎水熏洗,每日2次。 脂溢性脱发:花椒60克,硫磺、枯矾各30克,共研细面,调香油擦患处,每日2次,有一定疗效。 疥疮:花椒15克,硫磺、百部各10克,煎水外洗患处,每天1次。 因花椒含挥发油,对于糜烂渗出明显的皮肤病不宜外用。...

  • 褥疮不愈中药巧治

    褥疮不愈中药巧治

    褥疮是指长期卧床不起患者因躯体的压迫及摩擦引起的疮疡,中医又称“席疮”。 药物组成:血竭、制乳香、珍珠母、冰片各50克,鸡蛋黄熬油适量。将珍珠母煅制后与余药共研成粉过100目筛,加入鸡蛋黄油成膏,装瓶备用。 使用方法:将患者褥疮部位用生理盐水清洗干净,剪除脓苔及坏死组织至有血液渗出,压迫止血后将血竭生肌膏擦涂创面,厚度2毫米,干净敷料敷盖创面,每隔1天用上述方法换药1次,使该部位悬空不再受压,并注意增加全身营养,加强褥疮护理,预防新的褥疮生成。1周为1疗程。 点评:本方抗感染,加入冰片对多种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

  • 鱼腥草巧治脓疱疮

    鱼腥草巧治脓疱疮

    药物:鲜鱼腥草250克。 用法:将药洗净,加水3000毫升,煮取2000毫升。倒人脸盆内先熏蒸疮面,待温度适宜时用毛巾蘸药液趁热外敷,并反复清洗疮面。每次熏洗20分钟左右。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脓疱疮多例有效。 病例:患者,女8岁。头部患脓疱疮已3年余,且每至夏秋季加重,曾用中西药乏效。以此法熏洗6次,症状减轻,坚持治疗15天,痊愈。随访1年余未见复发。  ...

  • 中成药巧治皮肤溃疡

    中成药巧治皮肤溃疡

    皮肤溃疡是由于真皮或皮肤深层组 织缺血、坏死引起的皮肤或黏膜缺损,是 一种皮肤慢性感染性溃疡。现介绍几种 治疗皮肤溃疡有效的中成药: 紫草油。先用75%酒精消毒患处 (有坏死组织用30%双氧水擦洗,再用 生理盐水冲洗拭干),随后涂上紫草油, 每日2次,直到愈合。 如意金黄散。将此药用醋调成稀糊 状敷患部,每日2次。也可将如意金黄散 与凡士林按2:8制成膏剂,外敷。如溃疡或分泌物多,先清洗伤口后再用此药。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此药虽是痔疮用药,但用于皮肤溃疡十分有效。先用 75%酒精消毒局部,用干棉签擦干,涂上此膏适量...

  • 大黄甘草 巧治臁疮

    大黄甘草 巧治臁疮

    笔者临床用生大黄、甘草治疗臁疮,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方药:生大黄15克,甘草3克。用法:先将大黄研极细末,另取甘草捶碎,去净纤维,取细粉,共搅匀。先用温开水洗净疮面,揩厂后均匀撒布药粉,再用“千层”(又名“千张”或“百叶”,为纯黄豆制成品,以薄而韧者为良)覆盖包好。如有渗出液外流,叮听其自然,第2天再洗。每口换药1次。轻者换药3-5次,重者 8-9次,即可新生肉芽。此n寸不可再洗,药粉可少用或不用,但“千层”必须每日换1次。当结痂牢固时会发生痒感,不可揭去痂盖,隔5-7 日或7门以上,痂盖 会自然脱落。 江...

  • 千里光水巧治疖病

    千里光水巧治疖病

    疖表现为局部炎性浸润结节,红、肿、热、痛,化脓后形成脓头。单发者称为疖,反复多发者称做疖病。千里光又名岐黄菜,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功能清热解毒,去腐生肌,止痒杀虫,为民间治疗疮毒之要药。临床应用本方治疗疔痈疖肿,均收到满意疗效。 方法:取千里光(鲜品)100克,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一般4~5日患处疖肿可结痂而愈。 吴霜...

  • 中药煎剂巧治黄水疮

    中药煎剂巧治黄水疮

    黄水疮是一种急性化脓性皮肤病,也叫脓疱疮,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或两种菌混合感染所致。本病的传染性强,常因抓破皮肤而传染,好发于头面、四肢等部位,不及时治疗可引发全身症状或并发症。用中药煎液湿敷患处,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治疗方法 处方:马齿苋、野菊花各 60克,黄柏30克。 用法:将上药水煎后去渣,浸透纱布4层(其丽积略大于疮面)挤去多余的水分,展平,置于患处行湿敷,每日 1~2次,一般治疗2~3日可减轻症状,4~7日痊愈。 体会 马齿苋含生物碱、黄酮类、皂甙、维生素A、B及胡萝卜素、果糖、葡萄糖...

  • 三种食物巧治手足皲裂

    三种食物巧治手足皲裂

    【辨证】本病中医称之为“手足皲裂”、“手足破裂”、“皲裂伤口”等,其病是因外感风寒,引起肌体气机不调,血脉运行不畅,四肢末端经脉失养,渐枯渐槁变脆,反复摩擦或牵引,乃至皲裂而成。 【治法】 1.取核桃仁20克,芝麻10克,共捣烂研末,加蜂蜜15克调匀,涂抹患处。    2.取黄豆100克,洗净,晾干,研细,过筛。与凡士林200克混匀,装瓶备用。用时先洗净患处皮肤,然后将药膏填平裂口,外用纱布覆盖,每隔3天换1次药。一般换药2~4次即可痊愈。黄豆与凡士林制成的药膏,具有祛风润肤之功效,对手足皮肤干燥、脱屑、皲裂、疼痛...

  • 六神花露水巧治灰指甲

    六神花露水巧治灰指甲

    老年人的手指甲、脚趾甲感染霉菌很常见。这种灰指(趾)甲十分顽固,服西药抗霉菌虽有一定效果,但对肝脏毒性太大。有一种价廉效良的治疗灰指(趾)甲的简单方法,就是用六神花露水外搽,一般只需3个月就能治愈。 其方法为:每天晚上上床前,洗净双手、双脚,用棉签蘸六神花露水涂于甲根部,保护好新长出的指(趾)甲,不受霉菌侵犯。这样,前端病甲不断生长,长到被完全剪除后,后面新甲就都是健康的指(趾)甲了。 冯志民...

  • 中药外洗巧治尿布皮炎

    中药外洗巧治尿布皮炎

    临床采用中药洗剂治疗尿布皮炎 500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一般资料:治疗患儿500例,年龄3 天~8个月。其中男256例,女244例。皮 疹表现:红斑、丘疹,伴轻度糜烂300例。 中药洗剂:黄柏、川椒、侧柏叶各10 克,蒲公英、芒硝各30克,紫花地丁、槐花各15克,苍术5克,荆芥6克。加水 1000毫升,浸泡30分钟,文火煎30分钟。待药液降至约30~Cfi寸,外洗患处5 分钟,每日3次,7天为1个疗程。平时加强臀部皮肤护理,大便后加洗1次。 治疗结果:治疗7天时痊愈380例,显效100例,好转20例,愈显率9...

  • 神经性皮炎 肉桂巧治疗

    神经性皮炎 肉桂巧治疗

    肉桂是樟科植物肉桂树的树皮,亦称桂心。其味辛;甘,性大热,归肾、脾、心、肝经。具有温补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之功效,笔者临床用肉桂研末外敷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颇佳,现介绍如下。 方法:取肉桂200克,研为极细末,装入瓶内密封备用。使用时,根据病损大小,取肉桂末适量,用米醋调成糊状,涂敷病损处,两小时后糊干即除掉。一般轻者一次,重者2-3次即可见效。 湖南湘潭 陈 德...

  • 日晒皮炎验方巧治 血虚脱发洗桑叶水

    日晒皮炎验方巧治 血虚脱发洗桑叶水

    日晒皮炎验方巧治 日光性皮炎患者皮肤出现红 斑、无水疱,或有细小水疱未破溃, 可用中药湿敷治疗。 方法:野菊花20克,蒲公英、地 榆、马齿苋各30克。诸药水煎去渣, 待药液冷却后用毛巾蘸药液冷敷 患处。每次20分钟,每日2次,1日 1剂,7日为一疗程。 郑玉容 服香薷饮治空调病 夏日出现恶寒、无汗、发热、头 痛、头重身倦、胸闷恶心或腹痛吐 泻、舌苔白腻、脉浮等“空调病”症 状时,可服用香薷饮治疗。 方法:香薷15克,白扁豆、厚朴 各12克。将上述三味药入砂锅中, 加水600毫升,浸15分钟,旺火煎 沸后改用小火煮1...

  • 古方巧治老年皮肤瘙痒症

    古方巧治老年皮肤瘙痒症

    病案:李某,男,76岁。主诉皮肤瘙痒反复发作逾5年,入冬为甚,曾行中西药治疗,疗效甚微。半月前泡洗温泉水后,瘙痒加剧。现周身皮肤瘙痒,以背部、四肢为著,阵发性发作,夜间尤甚;皮肤于燥,血痕累累,间有皮肤肥厚及色素沉着;神疲乏力,面色不泽,夜不能寐,口干、便结;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既往无糖尿病等显要病史。西医诊断:老年皮肤瘙痒症。中医诊断:风瘙痒(气虚血瘀)。治当补气活血,散风止痒。方用补阳还五汤化裁。组方:黄芪50克,当归、生地、白蒺藜、地肤子、夜交藤各15克,赤芍、地龙、桃仁、川芎各10克,制首乌18克,蝉蜕...

  • 马齿苋巧治带状疱疹

    马齿苋巧治带状疱疹

    取干马齿苋适量,研为细末,每次3克,加糖适量调味,开水送服,每日3次。并同时用鲜马齿苋、花生油各适量。捣成糊状,敷于患处,干后再涂,每日换药4~6次,直至带状疱疹痊愈。 小贴士:马齿苋有清热消肿之功效,用鲜嫩马齿苋捣泥外敷亦可,对缓解带状疱疹疼痛很有效。  李华...

  • 藤黄苦参酊 巧治毛囊炎

    藤黄苦参酊 巧治毛囊炎

    酊剂制作及用法:藤黄 15克,苦参10克,75%酒精 200毫升。将前2味共研细末,置容器中,加入75%酒精浸泡后5—7天,即可取用。使用时以药棉球蘸药酊外涂擦患处,干后又涂,重复4次。每日2-3次。 毛囊炎系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毛囊引起的炎症,类似中医的“发际疮”、“须疮”之类。初起为红色充实性丘疹,以后迅速发展成丘疹型脓疱,继而干燥、结痂。此症好发于头、面、项、胸背部。 中医认为,毛囊炎多因湿热内蕴,外受热毒,湿热之毒郁于肌肤所致。苦参性寒味苦,能清热燥...

  • 夏日晒伤 丝瓜巧治

    夏日晒伤 丝瓜巧治

    晒伤又称为日光性皮炎,是由日光中的紫外线过度照射引起的皮肤急性炎症反应。主要表现为局部皮肤痛痒、灼热,并可见到水肿、水疱,且有刺痛。 外用丝瓜汁是治疗晒伤的好方法。在中医学看来,晒伤是由于热毒外侵伤及血分引起,治疗需清热解毒凉血。丝瓜性平味甘,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其“有凉血解热毒,活血脉,通经络等妙用”。 现代医学证实,丝瓜中还有大量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可以抑制皮肤肿胀,减轻皮肤刺激,对抗皮肤炎症反应。取丝瓜一条,带皮绞汁涂擦患处即可,一日多次。...

  • 八方巧治皮肤瘙痒

    八方巧治皮肤瘙痒

      皮肤瘙痒症,多发生在气候干燥的寒冷季节。中医认为,本病多为气滞血淤所为,当以凉血化淤、祛风止痒论治。根据临床经验,介绍几则外治效方,供选用。   药醋疗法:取苦参100克,加入食用白醋适量,浸泡3~5天即成。每日洗浴时,加入苦参醋液30~50毫升于浴水中洗浴,或用棉签蘸药液外搽瘙痒处,每日2~3次,连用5~7天。   药酊疗法:取夜交藤、鸡血藤、乌梢蛇各20克,加入上等白酒适量,浸泡1周即成。每日洗浴时,加入药液30~50毫升于浴水中洗浴,连用5~7天。   药浴疗法:取荆芥、防风、苦参、丝瓜络、蛇床子、当归各...

  • 日光性皮炎桃叶汁巧治

    日光性皮炎桃叶汁巧治

    方法:取鲜桃叶100克,洗净晾干后切碎、装瓶,然后将陈醋150克、白酒100克倒入封口,浸泡7天后滤液密封备用。以药汁涂擦患处,患者即感凉爽舒适。每日3~4次,一般连用3-5日即可痊愈。...

  • 内服外洗 巧治瘙痒

    内服外洗 巧治瘙痒

    采用中药汤剂治疗血虚风燥型皮肤瘙痒症,经临床观察,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治疗方法 处方:蝉蜕、木槿皮、当归各12克,白芍、防风各10克,全蝎、甘草各5克。 用法:加水浸泡,水煎2次,取液 400毫升,于早上和晚上饭后1小时后分别服用,余药再煎取液500毫升,趁温热进行全身擦洗。每日l剂。服药期间忌辛辣鱼腥。 二、体会 辨证分析认为,本方中蝉蜕有透疹止痒之功;木槿皮杀虫止痒,为治疗皮肤疥癣之良药;当归补血活血;白芍养血敛阴且性酸,合甘草酸甘化阴,治疗阴血亏虚;防风为“风药...

  • 中药外搽巧治脱发

    中药外搽巧治脱发

    侧柏叶味苦、涩,性微寒,归肺、肝、大肠三经,有益阴清热、凉血止血、祛痰止咳之功,本用于各种热性出血及咳喘痰多之证。笔者认为,该药之特长并不在上述疾病之治疗,而在外用治疗脱发,且疗效较他药为优,其机理或与其能益阴、清热、凉血有关。 具体方法如下: 取生侧柏叶150克,骨碎补300克,何首乌50 克,用95%的酒精适量浸泡15天后,每日取少许药液涂擦头皮。忌食辛辣、刺激之物。 脱发一证,一般认为多系肝肾亏虚、气血不足所致,其治不离滋补肝肾、益气养血之法,常有不效者。笔者认为,禀赋不足,毛孔疏松,风邪...

  • 巧治落发 防治脱发

    巧治落发 防治脱发

    防治脱发应从日常生活着手,注意以下几点: 一、均衡膳食多食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鱼类、大豆、鸡蛋、瘦肉等,这些食物对保护头发,延缓老化具有较好的作用。少食辛辣食物、咖啡、烈性酒,以及生冷、肥腻食物。不吸烟。 二、保持头皮清洁头皮是头发生长的土壤,要护理头发,必须先从护理头皮入手。头皮脏不仅会造成脱发,还会使新发难以生长。 三、按摩头皮按摩头皮能促进血液循环,头皮的血液循环良好,毛囊就能获得所需的营养物质,促使头发良好生长并且能延长头发的寿命。 柚子核治落发如果头发发黄、斑秃,可用柚子核25克,用开水浸...

  • 慢性荨麻疹桃仁酒巧治

    慢性荨麻疹桃仁酒巧治

    我患慢性荨麻疹已经4年了,病情经常反复发作。一年前,有位中医师建议我在病情发作时使用白酒泡桃仁进行治疗。此后,每当病情急性发作时我就使用此方进行治疗,往往用药一次患处的风疹块就可消失。 桃仁酒的制法是:取鲜桃仁500克,与1000毫升的白酒一起放入瓷瓶中密封浸泡数日(在夏季和秋季可浸泡7日,在冬季和春季可浸泡15日)即成。在荨麻疹发作时,可用棉签蘸少量的桃仁酒涂抹在患处。孕妇忌用此方。 江苏徐州张琴音...

  • 散风苦参汤巧治风热型荨麻朝疹

    散风苦参汤巧治风热型荨麻朝疹

    荨麻疹属中医学“隐疹”范畴。临床常分为风热型、风寒型。临床报道用散风苦参汤治疗风热型荨麻疹(症见起病急,风团色红,自觉灼热,瘙痒、遇热加重,遇冷减轻,多伴有恶心、心烦、口渴、咽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散)90例,取得较好疗效。散风苦参汤,方药组成:苦参、防风、玄参、黄连、黄芩、栀子、菊花各8克,甘草6克;便秘者加大黄3克。每日1剂,两煎取汁300毫升,早晚分服,每次150毫升,7天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应忌食油腻、辛辣及鱼虾等有刺激性食物,并停服其他药物。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疗效:治疗90例...

  • 中药巧治“青春痘”

    中药巧治“青春痘”

    青春痘,医学上称为痤疮。中医认为,本病多因湿热蕴于颜面肌肤,日久便可导致红色炎性丘疹、结节发生,湿热化毒,可继发感染成脓疱。用中药治疗疗效佳。 方药:土茯苓、白鲜皮各12克,黄芩、栀子、白芷、苦参各6克,白术、滑石各10克,薏苡仁30克。加减:有脓疱者加银花、地丁各20克,大便秘结加火麻仁10丸,皮损色红加牡丹皮12 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诸药合用,共奏清湿热祛皮脂、解毒医疮的功效。治疗期间和愈后一段时期,患者应忌食辛辣油腻之物,以免影响疗效。 柯永泉...

  • 京万红膏巧治粉刺

    京万红膏巧治粉刺

    粉刺又称“肺风粉刺”,西医称“痤疮”,是青春期常见 皮肤病。其病因多为青春期男女素体阳盛,又过食辛辣或 肥甘厚味、情志失调,至肺胃积热壅于肌肤所致。由于多 发于面部,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笔者近年来用京 万红治疗本病28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方法:洗净脸后用京万红软膏涂于患处,每日1次。 京万红软膏为治疗烧烫伤的著名中成药。烧烫伤为 外伤,其所受之邪应为热或湿热,临床有红、肿、热、痛等表现。粉刺的病因为肺胃热盛或湿热蕴结于内,发于肌肤所致,临床上亦有红、肿、...

  • 白果外搽巧治痤疮

    白果外搽巧治痤疮

    每晚睡前用温水将患部洗净(不能 用肥皂或香皂)。 将去掉外壳的白果种 仁用刀切出平面,频搽患部,边搽边削 去用过的部分,每次按青春痘的多少, 用1-2粒种仁即可。 用药的次日早上洗 脸后可照常搽雪花膏之类的护肤用品。 一般用药7—14次,青春痘即见消失,患部不留疤痕。 兰艳娜...

  • 中成药巧治阴囊湿疹

    中成药巧治阴囊湿疹

    阴囊湿疹是会阴部炎性过敏性皮肤病,是男科常见皮肤病,发于阴囊及会阴四周,患部皮肤潮红,增生肥厚,浸润及苔藓样变,间有糜烂、渗液与皲裂,搔痒无度或发生皲裂而引起疼痛。本病属中医“肾囊风”范畴,多为脾胃积热,潮热下注所致,当以清热泻肝、燥湿祛风止痒为治。可选用下列中成药治疗: 1.冰硼散。局部常规清洗后,取冰硼敞适量外撒于患处,每日3~5次,连续用药3~5日。 2.双料喉风散。局部常规清洗后,取双料喉风敞适量外喷于患处,每日3~5 次,连续3~5日。 3.藿香正气水。取藿香正气水适量,用消...

  • 自制药膏巧治头癣

    自制药膏巧治头癣

    头癣多见于儿童,包括黄癣、白癣,中医统称为“秃疮”。近年来,笔者临床上采用启拟中药膏治疗本病1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方药组成及配制:雄黄8克,苦参、白鲜皮各15克,蛇床子20克,黄柏、百部各5克。将上药研细末过筛,用凡士林和匀,装入干净玻璃瓶中备用。 使用方法:将患部用0.9%生理盐水洗净,然后用药膏涂抹患处,1天1次,6天为1疗程。在涂抹过程中患者忌食辛辣刺激之物。 点评:中医认为头癣主要是虫毒外侵,湿热郁积于头皮毛发所致,治宜杀虫止痒、清热除湿。雄百散中,雄黄辛温有毒,有杀虫、解...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