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丸 第27页
-
八味地黄丸(《医部全录》卷三三一引《体仁汇编》。)治疗产后虚羸久咳,虚损劳热,咳嗽吐血,潮热盗汗。八味地黄丸(《医部全录》卷三三一引《体仁汇编》。)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八味地黄丸(《医部全录》卷三三一引《体仁汇编》。)的秘方制作方法,八味地黄丸(《医部全录》卷三三一引《体仁汇编》。)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产后虚羸久咳,虚损劳热,咳嗽吐血,潮热盗汗。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八味地黄丸(《医部全录》卷三三一引《体仁汇编》。)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产后虚羸久咳,虚损劳热,咳嗽吐血,潮热盗汗。...
-
六味地黄丸未必都补肾
一提起六味地黄丸,很多人都会觉得六味地黄丸就是滋阴补肾的,肾虚了就能吃。这就大错特错了,六味地黄丸不一定都能补肾! 专家提醒说,六味地黄丸并非万能的补肾药,其主要是治疗肾阴虚,对于肾阳虚没有效果,得根据体质服用。 六味地黄丸主治肾阴虚而阳盛,合理使用能滋阴补肾,可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体质属阴虚者,在熬夜时可适当服用。中医认为夜属阴,熬夜不睡觉,消耗的是阴气,而六味地黄丸滋阴,这种情况下可以吃点调补身体。 另外,用脑过度也可吃。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过度用脑,会产生...
-
补肾中成药 地黄丸8兄弟
提起补肾的中成药,很多人马上就会想到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是中医滋补肾阴的代表方剂,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六味中药组成,用于各种肾阴不足、虚火上炎引起的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耳鸣、手足心热等症状。而实际上,在补肾的地黄丸家族中,六味地黄丸只是其中的一员,它们一共有八个兄弟。其他七位小兄弟,因各有增加不同的药物,使各自的适应证亦有不同的侧重,表现出各自的特长。 知柏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知母、黄柏两昧药而成。此方不仅能够滋补肾阴,而且又具备了降火的功能。临床广泛用来治疗阴虚火旺之证,如骨蒸潮...
-
干燥综合征 对燥痹辨证论治 蠲痹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累及唾液腺和泪腺等外分泌腺为主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常以明显的口眼干燥为特征。该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口干、眼干,同时可累及肾、肺、甲状腺和肝等多种器官,出现间质性肺炎、肾小管酸中毒、胆汁性肝硬化、外周及中枢神经损伤等表现。 该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不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者称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继发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者称为继发性干燥综合征。干燥综合征女性多发,发病年龄集中于30~55岁。 历代古籍中,无干燥综合征之病名的记载,但与该病相关的论述,...
-
吃知柏地黄丸治春季轻微盗汗
盗汗可简单理解成:汗,睡熟时偷偷泄出,睡醒则渐收。湖南省名老中医、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彭坚说:“春天大地的阳气刚刚萌生,阴虚之人,身体的阳气顺应天时,容易往外浮越,出现盗汗。这可以看成是一种生理现象。轻微的话,不必在意,季节一过,自然会好。如果比较严重,可以吃知柏地黄丸(按说明书服用)滋阴降火安神。”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姜良铎则建议用黄芪15克、鸡肉150克煮汤,或党参30克炖排骨;也可用浮小麦加大枣煮水,当茶喝,有很好的补气止汗作用。长期盗汗者,应做个身体的全面检查...
-
小儿手足口病服用己椒苈黄丸合参附汤
小儿手足口病的诊治与预防 小儿手足口病为临床多发急性传染性疾病, 多发于3岁以下儿童。临床主要以手、足、口腔和臀部发生水疱疹为主要特征。病原体主要为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其中柯萨奇病毒A16型及肠道病毒71型为最常见的病毒。无论感染何种病毒, 多数患儿均可自愈, 但部分患儿会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继而出现无菌性脑膜炎及肺水肿, 有病情发展快和死亡率高的特点。现主要分析其预防及诊治方式。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山西省儿童医院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收治...
-
从六味地黄丸治阳痿说开
年纪“奔五”的老张因为性功能有点儿低下,到省中医院找专家开方。专家看过老张的舌脉及表现后,开了一张很普通的药方:六味地黄丸,早晚各1 丸,以黄酒送服这也能壮阳治阳痿?六味地黄丸不是补肾阴的吗?并没有壮阳作用,是不是大夫看错了?懂得一点中医的老张以怀疑的眼光看着处方。大夫说,试一下,不会有什么副作用的。老张半信半疑,服了30天,性功能便有所好转,坚持服3个月,性功能基本正常。原来,在引起男子性功能下降的原因中,肾阳不足者所占的比例不到四分之一。其他原因引起的还很多。肾阳不足型,表现为阳痿较重,...
-
肾小球肾炎 予以二至丸合用六味地黄丸加减
患者年某某,女,45岁,发现肾小球肾炎7年,高血压7年,此次因劳累后出现腰酸双下肢肿胀3天。2012年6月5日就诊,诉腰酸,肢肿乏力,头晕,舌红,苔薄白,脉沉细。尿常规示:蛋白(++),潜血(++);肾功能正常。血压140/95毫米汞柱。辨证为肝肾阴虚兼有脾虚证,予以二至丸合用六味地黄丸加减。 处方: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地黄20克,山药10克,山茱萸10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茯苓10克,黄芪15克,益母草15克,白茅根30克。14剂,水煎450毫升,分早中晚分服,同时口服依那普利,以控...
-
六味地黄丸治震颤麻痹
震颤麻痹属中医“颤证” 的范畴。一般60岁以后好发。主要表现为患者动作迟缓,手脚或身体的其他部位震颤,身体失去了柔软性,变得僵硬等。六味地黄丸可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中医认为,本病病机为肝肾亏虚,血不荣筋,虚风内动所致。而中成药六味地黄丸为补阴的基础方,方中重用熟地滋肾阴,为君药。山药甘平,补脾养胃,益肺养阴而固精;山茱萸酸涩微温,养肝肾而涩精止遗;二药为臣,与君药共起滋肾阴,养肝血之功。由于肾阴亏虚,常导致虚火上炎,而致肾浊不降,故配以泽泻甘淡寒,泄肾之湿浊;茯苓甘淡平,渗脾湿;丹皮辛苦凉...
-
杞菊地黄丸+西比灵 治偏头痛
偏头痛是指由脑血管收缩而引起的反复阵发性的一侧头痛。该病发作时,疼痛可持续4~72个小时,患者还可出现恶心、呕吐、畏光等症状。医学研究发现,很多因素如睡眠不足、过度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天气变化、女性月经来潮及饮食不当等都可引发偏头痛。另外,最新的研究认为,人血管中的某些血管活性物质(如5-羟色胺、血栓烷A2、前列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组胺、乙酰胆碱、缓激肽、P物质、脑啡肽等)之间的比例失衡可引起脑血管收缩,从而也可导致偏头痛的发生。 偏头痛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常令患者感到焦虑和烦躁不安,因而该病患者总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