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 第6页
-
加味吴茱萸汤治疗冲任虚弱,月候愆期,或前或后,或崩漏不止,赤白带下,小腹急痛,每至经脉行时,头眩,饮食减少,气满心怯,肌肉不泽。加味吴茱萸汤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加味吴茱萸汤的秘方制作方法,加味吴茱萸汤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冲任虚弱,月候愆期,或前或后,或崩漏不止,赤白带下,小腹急痛,每至经脉行时,头眩,饮食减少,气满心怯,肌肉不泽。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加味吴茱萸汤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冲任虚弱,月候愆期,或前或后,或崩漏不止,赤白带下,小腹急痛,每至经脉行时,头眩,饮食减少,气满心怯,肌肉不泽。...
-
加减吴茱萸汤治疗冲任衰弱,月候愆期,或前或后,或崩漏不止,赤白带下,小腹急痛。每至经脉行时头眩,饮食减少,气满心忪,肌肤不泽。加减吴茱萸汤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加减吴茱萸汤的秘方制作方法,加减吴茱萸汤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冲任衰弱,月候愆期,或前或后,或崩漏不止,赤白带下,小腹急痛。每至经脉行时头眩,饮食减少,气满心忪,肌肤不泽。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加减吴茱萸汤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冲任衰弱,月候愆期,或前或后,或崩漏不止,赤白带下,小腹急痛。每至经脉行时头眩,饮食减少,气满心忪,肌肤不泽。...
-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治疗手足厥寒,脉细欲绝,内有久寒者。现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雷诺氏病、慢性荨麻疹、冻疮等;亦可用于慢性消化道疾病而疼痛呕吐较剧者、头痛、溃疡病、慢性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肌炎、痛经、闭经等。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的秘方制作方法,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手足厥寒,脉细欲绝,内有久寒者。现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雷诺氏病、慢性荨麻疹、冻疮等;亦可用于慢性消化道疾病而疼痛呕吐较剧者、头痛、溃疡病、慢性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肌炎、痛经、闭经等。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手足厥寒,脉细欲绝,内有久寒者。现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雷诺氏病、慢性荨麻疹、冻疮等;亦可用于慢性消化道疾病而疼痛呕吐较剧者、头痛、...
-
肉桂吴茱萸等外敷治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过高,即舒张压超过12千帕(90毫米汞柱),或收缩压在40岁以前超过18.7千帕(140毫米汞柱)。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病)和继发性高血压(症状性高血压)两大类。前者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的以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常见疾病,属中医的“头痛”、“眩晕”范畴;后者是由于某些疾病引起,作为这些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 [方 剂] 肉桂、吴茱英、磁石各等份。 [制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密封备用。用时每次取上药末5克,用蜂蜜调匀,贴于涌泉穴上,阳亢者加贴太冲穴,阴阳不足者加贴足三里。每次贴两...
-
吴茱萸外治湿疹疗效好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皮疹多样性、对称分布、剧烈瘙痒 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为特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任何季节,但常在冬季复发或加剧临床上用吴茱萸配制软膏外用取得明显疗效。制法:取吴茱萸适量,研成细末,与医用凡士林调成30%(甲)和20%(乙)两种软膏;取甲软膏再配以等量的氧化锌软膏调匀(丙),以上三种软膏备用。 用法:早期湿疹用乙号软膏;对多年慢性阴囊湿疹用甲号软膏;对急性期、阴囊湿疹亚急性期和婴儿湿疹用丙号软膏。采用局部搽药的方法,每日涂药2次。 吴茱萸又称吴萸、左力,为芸香科植物吴...
-
痛经(肝寒气滞)方药:吴茱萸汤合金铃子散合方加减
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覆盖于子宫体腔面,如因某种因素,使子宫内膜在身体其他部位生长,在功能上随雌激素水平而有明显变化,临床患者多表现为剧烈痛经。笔者习惯于从肝经入手,治疗此病。今举以吴茱萸汤加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一例,具体如下: 患者,女,35岁。初诊时间:2017年2月28日。患者自述经前期及经期剧烈腹痛一年余。痛时有如大锤锤击,痛不欲生。伴头痛,畏寒肢冷,下腹坠胀,倦怠乏力,眼干,月经量少,色暗,有血块。曾被多家医院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口服镇痛药稍有缓解,但是病情反复,效果不佳。查见舌胖大、尖红、...
-
老人尿频 吴茱萸热敷
吴朵萸性热,有散寒止痛、温阳补肾的功效,对老人肾阳虚所致的夜尿频繁有良效。具体方法如下: 取吴茱萸60克,研成细粉,装入密致的纱布袋中,然后封口。将纱布袋放置于锅中,隔水略蒸5~10分钟后取出,待温度适宜,敷于腰部两侧肾区部位。每次15 分钟,每日1次。每剂药可加温后重复使用3-5日。如药包温度较高时,可以在腰部先铺上一块毛巾,然后再行热敷。 福建福州 潘 伟...
-
厥阴病 骨科外伤术后发热 方以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加减
感染是骨科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因此骨科术后发热应先鉴别是否为感染引起。而对于非感染性发热的治疗,西医以物理降温及药物降温等对症治疗为主,中医则讲究辨证施治,其优势在于能针对患者不同发热情况及其他兼症进行个性化治疗。本案在排除感染导致发热的前提下,从“厥阴为阖”理论着手,采用温少阴、阖厥阴的思路治疗,获得显效。现整理总结如下。 冯某,男,47岁,2022年5月21日入院。患者当日上午于工地2米高的高架工作时跌落,左侧肢体着地,致左侧胸部、腰部、左髋部疼痛,被送至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急...
-
用吴茱萸汤治疗头痛头晕
吴茱萸汤出自《伤寒论》,陈宝贵老师在临证中不仅应用吴茱萸汤治疗头痛、呕吐、胃痛等,还治疗眩晕、寒疝诸症。具体临证需灵活加减。如恶寒甚者加制附子,呕吐甚者加丁香、半夏,腹胀者加白豆蔻,吞酸者加海螵蛸,气虚甚者改党参为人参,血虚者加当归。举案如下: 病案1 张某,男,65岁,2008年6月初诊。患者诉头痛10余年,每遇天气变化或受凉后头痛加重,以右侧头痛为著,疼时有跳动感,头部怕凉。现时值夏季,患者仍头戴厚帽子,患者口淡,食纳差,小便清长,大便溏硬不调。曾多次查CT均无异常表现,西医诊断为神经性...
-
降压妙方:吴茱萸菊花食醋糊外敷
1.吴茱萸、菊花各15克,食醋适量。将前两味共研为细末,用食醋调成糊状,于睡前敷于双足心涌泉穴,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次晨去除,每天1次,14天为1个疗程,间歇7天再敷贴1个疗程,一般连用3个疗程可显效。 2.吴茱萸、川芎、辛夷各10克,冰片5克,共研为极细末。将神阙穴(肚脐)擦洗干净,取中药粉4~5克放入脐中,纱布覆盖,胶布固定,3~4天换药1次,连用30天为1个疗程。 3.天麻10克,白芥子30克,胆南星、苍术、川芎各20克。共研为极细末,装瓶备用。治疗时取药末20克,用生姜汁调成糊状,于睡前敷贴中脘...
-
产后头痛 处方用吴茱萸汤合当归四逆汤化裁
广东省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刘志龙教授,临床诊疗经验丰富,具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临床擅长灵活运用经方治疗糖尿病及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各种疑难杂症等。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其验案一则分享如下,以飨同道。 刘某,女,37岁,2016年6月14日初诊。 患者自诉头痛两年余。两年多前,患者在加拿大生小孩后没有像国内产妇一样坐月子,反而是产后食用冰冻之品,此后患者一直出现头痛至今。这次回国慕名前来广东省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刘志龙教授处就诊。患者形体中等,面色偏青暗,患...
-
美尼尔氏综合征:单用吴茱萸汤加减
美尼尔氏病以旋转眩晕,波动性耳鸣和耳聋为主要症状。眩晕多呈突发性旋转性眩晕,并有一定的方向性,也有感到物体绕自身旋转或左右晃动,站立不稳而倒向一侧,同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但患者神志清醒,体温、血压均无波动性改变,更无头痛症状。中医认为本病属眩晕证范畴。 治法:停用一切西药,单用吴茱萸汤加减。处方:吴茱萸5克,党参15克,生姜4片,大枣4枚,桂枝6克。若有呕吐加法半夏8克。上方每剂煎2次,日分2次服下。一般只需3剂诸证明显改善,眩晕、呕吐止,恢复正常活动。 注意事项发作时应静卧休息,少盐或无盐饮食。解除思...
-
口腔黏膜溃疡 吴茱萸粉调敷涌泉穴
口腔黏膜溃疡为临床常见 病、多发病,溃疡多分布在唇颊 部、舌体、腭、齿龈黏膜等处,分 复发性、疱疹性、创伤性及慢性 唇炎等。治疗以口服药物及患 处外敷药物多见。用中药外敷 涌泉穴治疗该病,疗效好,现介 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60例患者中,男19例,女 41例;年龄3~58岁;病程2 天~12年,复发性30例,疱疹 性12例,创伤性14例,慢性唇炎4例。 二、治疗方法. 处方:吴茱萸18克,胡黄连、粳米各12克, 大黄8克,天南星4克。 用法:共研细粉混合,分成4~5份。取涌泉 穴,用直推法推拿5一100...
-
小儿口腔溃疡 用醋调吴茱萸贴敷
小儿口腔溃疡临床多见。近几年小儿手足口病较为流行,表现有发热、手足疱疹外,口腔还见溃疡,部分患儿口腔溃疡较为严重,患儿拒食、流涎、哭吵。以抗生素治疗效果不理想,口服药物困难,用醋调吴茱萸贴敷患儿双侧涌泉穴,方法便捷,效果良好,见效迅速,贴敷后1~2天溃疡面明显缩小,3~5天基本痊愈。 穴位贴敷疗法,是在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根据内病外治、上病下治等原则,敷于相应的穴位,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的一种外治法。 据文献记载,吴茱萸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被用于治疗相关疾病,到了汉朝更有了“辟邪翁&...
-
失眠合并高血压病 自制肉桂吴茱萸散
案例 失眠合并高血压病 黄某某,男,52岁。2017年3月15日初诊。患者诉夜寐不安、多梦、易醒、睡眠浅、时有头胀、口干口苦、脾气急、腰膝酸软、双足易冷、舌红苔黄腻、脉弦。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平素服用络活喜5毫克,每天4次,血压近期时有波动,服药后血压有时高到150/90毫米汞柱左右。 处方 自制肉桂吴茱萸散。共14剂,每晚1次,睡前半小时敷贴双侧涌泉穴,至次日清晨取下。 复诊 患者睡眠做梦现象改善,夜间醒的次数减少,睡眠质量较前提高,血压亦平稳。 按 此例患者失眠多...
-
里虚寒 胃炎 方药:吴茱萸汤加减
吴茱萸汤《伤寒论》原方:吴茱萸一升,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伤寒论》242条:“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胃虚有寒饮,则食谷欲呕,宜吴茱萸汤主之,若服药后呕反增剧者,是误把上焦因热致呕,而以本方治之也。 王某,男,72岁。2021年3月18日初诊。诉烧心10余年,重则吐清水。现烧心(胃脘部烧灼感),似有火烤,重时吐清水、夜重,重则不能寐;喜热饮。查体见患者平躺后腹部如舟状,上脘部触摸冰凉。脉沉细。胃镜显示慢性胃炎。 该患者无通过汗...
-
顽固性呃逆 三拗汤,桂枝加桂汤,吴茱萸汤加减
郑某,男,60岁,于2018年6月28日初诊。患者嗜酒,既往高血压,2型糖尿病,冠心病,心律异常病史。4天前饮酒减衣着凉后呈现呃逆,24小时不止,伴心慌、乏力、胃痛、胃满。于3天前至某市医院就诊,查胃镜示“糜烂性胃炎”,心电图示“房颤”;住院予西药治疗,心慌、胃痛缓解,呃逆无显着改善,遂求治于吾师陈五一,陈五一临证推崇审证求因,拿手把握病机。 刻见:体型肥硕、精神焦虑、乏力懒言、四肢欠温、频发呃逆;诉近4天自觉有一气团于脐周跳动,随后上窜并呈现呃逆,至咽喉部...
-
吴茱萸汤治疗呕吐涎沫
患者俞某,女,36岁。2017年因呕吐涎沫就诊于我中心,之前曾就诊当地某医院,西医治疗无效,故求治于中医。刻诊见呕吐涎沫、连续不止、头痛、畏寒肢冷、面色白光白、舌淡苔白、脉沉细等。自述半年前因感寒后发病。 处方:吴茱萸10g,党参10g,大枣12枚,生姜20g,3剂,水煎服。患者3日后来诊,其母诉,患者第1天,服药1次,呕吐涎沫频率减少;服药第2次,呕吐涎沫停止。 此例病例疗效明显是因为使用了吴茱萸汤原方。《伤寒论》第37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厥阴肝...
-
吴茱萸汤治神经官能症
李某,女,48岁。2003年3月初诊。患者自诉:患病8年,事由婚姻失败,精神长期处于抑郁状态,常感心烦易怒、恶心、吐涎沫、疼痛难忍。近日来病情时有加重,失眠多梦易惊,记忆力减退,精神恍惚,情绪暴躁,多疑伤感,甚则厌世,胃纳减少,形体见日消瘦,气短,肢冷,出冷汗。曾经当地医院检查,诊为神经官能症。刻诊:舌质淡,苔黄厚腻,脉沉滑。余认为此乃心脾两虚,一则病久体虚,心血暗耗。思虑不遂,必伤脾气,脾虚无以化源,此案气血虚弱无疑。加之肝气郁结,郁而化热,肝胆郁热,湿热壅滞,聚液成痰,痰热上扰。故立方以归脾汤合温胆汤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