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成药 第2页

成药 第2页

  • 止咳中成药要先分寒热

    止咳中成药要先分寒热

      洪女士:我女儿今年三岁半,从两个月前开始咳嗽,至今断断续续一直没好。有时夜里睡得正香就会突然咳醒,可以听见她喉咙明显有痰咳不出来。但因为她没有发烧,所以听家里老人的建议,我们自己在药店给她买了点急支糖浆,夜里一咳就喂她喝一点,有时似乎有点效,但有时喝完过后还是照样咳。   听说咳嗽有寒热之分,买止咳的中成药要先弄清寒热症状。请问寒热应该怎么分?平时常用的止咳中成药哪些可以用?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副教授胡小英解答: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咳嗽一证确有寒热之分,寒证主要证见咳嗽声重、咽痒、流清...

  • 止咳中成药

    止咳中成药

      止咳中成药    痰液黄稠不易咳出、口渴、咽肿喉痛:可选用川贝枇杷露、蛇胆川贝液、桑菊感冒片、罗汉果止咳冲剂等。   头痛、鼻塞、流涕、咽氧、痰液稀薄:宜选用半夏露、小青龙合剂、蛇胆陈皮散、通宣理肺丸等。   干咳无痰、口燥鼻干、咽喉干痛:可选用雪梨膏、川贝雪梨糖浆、橘红丸等。   痰稠色黄、不易咳出、咽干口渴、舌苔黄燥、小便赤黄:可选用枇杷叶膏、清气化痰丸、止嗽太和丸。   久咳不愈、痰稀气喘、气短畏寒:可服人参保肺丸、养阴清肺丸。   止咳西药    可待因:为吗啡衍生物,对咳嗽中枢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止咳作...

  • 止咳巧选中成药

    止咳巧选中成药

        咳嗽是多种疾病的常见症状,一旦出现咳嗽,最受人们青睐的莫过于中药止咳口服液、糖浆、膏滋之类。虽然每种止咳中成药都标有“止咳化痰”、“镇咳平喘”等功效,但由于中医讲究辨证施治,所以在选药时应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下面列举几种常用止咳中成药供大家参考:     牛黄蛇胆川贝液  此药是由人工牛黄、蛇胆汁、川贝母等药组成,其中牛黄可清热镇惊,蛇胆属祛风化痰药物,故此,该口服液只适用于热性咳嗽,而不宜于寒咳。适应对象是“上火”较重并兼痰多者,一般用于热症较深阶段。     杏仁止咳糖浆  此药是由杏仁、桔...

  • 毒蛇咬伤的中草药单方和成药

    毒蛇咬伤的中草药单方和成药

      中医学对治疗毒蛇咬伤有丰富经验,并有良好的疗效,现将疗效较好的中草药单方和成药介绍如下:   中草药   1.白花蛇舌草、半边莲  药用全草。外敷:鲜草洗净,加食盐少许,捣烂外敷伤口周围肿胀处。内服:鲜草15克~30克,(干草减半),洗净,水煎服。急救时,可取鲜草捣烂,绞汁内服。   2.东风菜  药用根或全草。外敷:鲜块根洗净,加食盐少许,捣烂敷伤口周围肿胀处。内服:鲜草30克,(干草减半)洗净,水煎服。或干品加龙胆草等量研粉,用开水送服,每次3克,每日3次。   3.鬼针草  药用全草。...

  • 选用中成药止咳 分辨是否有痰 痰是什么颜色

    选用中成药止咳 分辨是否有痰 痰是什么颜色

    深秋时节,呼吸系统疾病易高发,咳嗽是常见症状之一,一旦出现咳嗽,很多人会自行购药治疗。需要注意的是,选用中成药止咳前一定要仔细分辨是否有痰、痰是什么颜色、痰量的多少以及伴随的全身症状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对症选药,有的放矢。 痰稀色白 多为感受风寒引起的咳嗽,表现咳嗽声重,有痰,痰色白且稀薄,常伴有鼻塞、流清涕、发热怕冷、无汗、头痛、肢体酸痛等症状。应选用温化寒痰的止咳药,如通宣理肺丸、小青龙颗粒、蛇胆陈皮口服液等。 痰稠色黄 多为感受风热引起的咳嗽,咳嗽频繁,有痰,痰色黄且黏稠,咳嗽气粗,常伴有口渴咽痛、...

  • 气血不足可选那些中成药

    气血不足可选那些中成药

    气虚表现为面色淡白,气短,乏力,懒言,腹胀,食少,便溏,中气下陷则内脏下垂(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血虚多表现为面色萎黄或淡白,爪甲无华,心悸,失眠,多梦,肢麻,舌质淡,脉细弱等。气虚与血虚往往互见,不可不察。常用的补益气血类中成药如下:八珍丸:由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白芍、川芎、熟地黄等中药组成。功能补气养血。主治各种贫血、失血,以及疮疡久溃不愈、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习惯性流产、产后体倦发热等属气血两虚者。服法:水蜜丸每次6克,大蜜丸每次1 丸(9克),冲剂每次1袋 (8克),每日2次...

  • 肾阳虚的补肾中成药

    肾阳虚的补肾中成药

    一般而言,阳虚主要侧重于心、脾、肾三脏,其中心、脾阳虚以“温里剂”治之。肾阳虚为本类方剂的主要治证,患者可见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腰膝酸痛,下肢软弱无力,小便不利,或小便频数,尿后余沥,少腹拘急,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舌淡苔白,脉沉细,尺部尤甚等。常用补阳药物如附子、肉桂、巴戟天、肉苁蓉、仙灵脾、鹿角胶、仙茅等,同时配伍利水、补阴之品,代表方如肾气丸、右归丸等。 肾气丸。肾气丸出自《金匮要略》,主要由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附子等组成,功能补肾助阳,主治肾阳不足证,症见腰痛脚软,半身以下...

  • 可治疗肾阳虚的中成药

    可治疗肾阳虚的中成药

      肾虚患者除了进行饮食调理或用药膳滋补以外,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是服用中成药进行补肾。但在服用中成药进行补肾治疗时,首先要辨明自己的证候,弄清自己是属于哪一种肾虚,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进行服药。例如,有上述肾阴虚症状的患者应补益肾阴,可常服六味地黄丸进行治疗。若在具有上述肾阴虚症状的同时兼有舌苔黄腻的症状,则不应服用六味地黄丸,而应服用知柏地黄丸进行治疗。若在具有上述肾阴虚症状的同时兼有两眼昏保健品、视物不明或眼睛干涩的症状,则应服用杞菊地黄丸进行治疗。此外,肾虚的患者在用中成药进行治疗的同时,还应让西医对自身的疾病...

  • 补肾中成药 地黄丸8兄弟

    补肾中成药 地黄丸8兄弟

    提起补肾的中成药,很多人马上就会想到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是中医滋补肾阴的代表方剂,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六味中药组成,用于各种肾阴不足、虚火上炎引起的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耳鸣、手足心热等症状。而实际上,在补肾的地黄丸家族中,六味地黄丸只是其中的一员,它们一共有八个兄弟。其他七位小兄弟,因各有增加不同的药物,使各自的适应证亦有不同的侧重,表现出各自的特长。 知柏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知母、黄柏两昧药而成。此方不仅能够滋补肾阴,而且又具备了降火的功能。临床广泛用来治疗阴虚火旺之证,如骨蒸潮...

  • 选用中成药治疗肾阴虚

    选用中成药治疗肾阴虚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是生命力的源泉。人们若长期劳累或久病失养,就会出现肾虚的症状。肾虚多见于中老年人。有些青壮年人由于体质较弱或长期患病,也可出现肾虚的症状。根据肾中精气阴阳的偏盛偏衰,肾虚患者可以有肾阴亏虚、肾阳亏虚、肾气不固、肾不纳气、肾阴肾阳两虚、肾阴虚火旺等表现。在临床上,肾虚也可简要地分为肾阴虚证、肾阳虚证两种。肾虚的主要表现是:腰背酸痛、小腿软、足跟痛、耳鸣耳聋、发脱枯悴、齿摇稀疏、性机能失常、尺脉弱等。肾阴虚证可在肾虚症状的基础上兼有五心烦热、失眠、盗汗、口干咽燥、头晕目眩、梦遗、午后颧红、舌...

  • 中医治肥胖 中成药辨证治疗

    中医治肥胖 中成药辨证治疗

      中医认为,肥胖与家族遗传、性别、年龄等有关,主要是饮食不节、过食肥甘、缺乏运动所造成。其病理特点是阳气虚衰、痰湿内盛,可兼有水湿、血瘀、气滞等。选用中成药辨证治疗,可获良效。   痰湿内盛:形盛体胖,身体重着,肢体乏倦,胸膈痞满,过食肥甘,饮酒过度,神疲嗜睡,舌苔白腻或白滑。主选二陈丸,以燥湿化痰,理气消痞。   胃热滞脾:症状表现为多食,消谷善饥,形体肥胖脘腹胀满,面色红润,口干口苦,心烦头晕,胃脘灼痛嘈杂,食后缓解,舌红苔黄腻。宜选保和丸(颗粒或片),可清胃泻火,消食化积。   脾虚不运:形体肥胖,臃肿困重...

  • 治小儿疖病的中成药

    治小儿疖病的中成药

    疖病是一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常扩展到皮下组织,多发生于富有皮脂腺的头、面、项、背等处,常见于儿童。 中成药内服方 1.龟苓膏:每次30 毫升,每日2次,食时可加白糖调味。可清热解毒;适用于疖痈、湿疹等。 2.蒲公英膏:本品为蒲公英经煎煮提取制成的膏剂。开水冲服.每次20毫升,每日 3次-可清热消炎: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疖肿,乳腺炎。 3.野菊花膏:本品为野菊花经煎煮提取制成的膏剂。冲服,每次20毫升,每日3次。可清热解毒:用于疖疮肿痛,目赤肿痛,头痛眩晕。 中成药外治方 1.硫磺软膏:...

  • 皮肤溃疡中成药帮忙

    皮肤溃疡中成药帮忙

        皮肤溃疡是由于真皮或皮肤深层组织缺血、坏死引起的皮肤或黏膜缺损,是一种皮肤慢性感染性溃疡。现介绍几种治疗皮肤溃疡有效的中成药如下:     紫草油 先用75%酒精消毒患面(有坏死组织用30%双氧水擦洗,再用生理盐水冲洗拭干),随后涂上紫草油,每日2次,直到愈合。     如意金黄散 将此药用醋调成稀糊状敷患部,每日2次。也可将如意金黄散与凡士林按2:8制成膏剂,外敷。如溃疡或分泌物多,先清洗伤口后再用此药。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 此药虽是痔疮用药,但用于皮肤溃疡十分有效。先用75%酒精消毒局部,用干棉签...

  • 疖肿可选用下列中成药治疗

    疖肿可选用下列中成药治疗

        疖肿是一种急性化脓性毛囊及毛囊周围组织的炎症,以头、面、颈、腋下及臀部等部位较为多见,可选用下列中成药治疗。     蕾香正气水  取藿香正气水加等量冷开水混匀备用,先洗净患处,并用生理盐水冲洗消毒,再取上药外部涂擦,每日3-4次,连用3-5天,可清热祛湿。     复方硫黄软膏  将患处用温水洗净后,直接将药膏涂抹于患处。每天3-4次,3天为1疗程,连用2-3个疗程,可清热解毒。     黄连素  取5粒研为细末,加大黄粉、蒲黄粉、飞硫黄各5克,混合均匀,清水调为稀糊状,外涂或敷患处,每日...

  • 中成药治疗顽固难治的皮肤病

    中成药治疗顽固难治的皮肤病

    特约专家、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何国兴 选用适宜的中成药治疗顽固难治的皮肤病,经临床观察疗效显著,使用方便,药源丰富,副作用少,颇受人们欢迎。现介绍如下,供患者选用。 1.京万红软膏外涂治疗痤疮:中医认为,本病主要病因病机是饮酒过多,过食肥腻食物,过食辛辣而致肺胃积热,复感外风,日久热毒壅滞,搏结于面所致。用京万红软膏治疗痤疮37例,效果颇佳。方法:先将患处清洁,后涂上京万红软膏适量,每天2~3次,5天为l疗程,连续用药至症状消失为止。疗效:37 例中,临床治愈(皮疹完全消退,症状全部消失)30例,有效...

  • 临床采用中成药外治疖、痈

    临床采用中成药外治疖、痈

        临床上采用中成药外治疖、痈,往往具有疗效显著、使用方便、药源丰富、价格适宜的优点,现详细介绍如下:     六神丸  取六神丸20粒,鱼石脂软膏适量,将六神丸研为细末,与鱼石脂软膏混合均匀备用。局部常规消毒清洗后,将药膏摊于敷料上外敷患处,并用胶布固定。每天外敷1次,连续用药4-5天可愈。该方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     新癀片  取新癀片5-10粒,研为细末,用食醋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患处,敷料覆盖,并用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连续用药3-5天可愈。该方具有清热解毒、消痛散结之功效...

  • 治疗疖痈的中成药

    治疗疖痈的中成药

      疖是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常常扩展到皮下组织,多发生于皮脂腺丰富的头、面、颈、背等处;痈则是多个相邻的毛囊和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或者由多个疖融合而成,一般好发于较粗厚的皮肤部位,比如颈、背部,多见于成年人。临床上采用中成药外治法巧治疖、痈,往往具有疗效显著、使用方便、药源丰富、价格适宜的优点,现详细介绍如下:   六神丸:取六神丸20粒,鱼石脂软膏适量,将六神丸研为细末,与鱼石脂软膏混合均匀备用。局部常规消毒清洗后,将药膏摊于敷料上外敷患处,并用胶布固定。每天外敷一次,连续用药4~5天可愈。该...

  • 中成药巧治皮肤溃疡

    中成药巧治皮肤溃疡

    皮肤溃疡是由于真皮或皮肤深层组 织缺血、坏死引起的皮肤或黏膜缺损,是 一种皮肤慢性感染性溃疡。现介绍几种 治疗皮肤溃疡有效的中成药: 紫草油。先用75%酒精消毒患处 (有坏死组织用30%双氧水擦洗,再用 生理盐水冲洗拭干),随后涂上紫草油, 每日2次,直到愈合。 如意金黄散。将此药用醋调成稀糊 状敷患部,每日2次。也可将如意金黄散 与凡士林按2:8制成膏剂,外敷。如溃疡或分泌物多,先清洗伤口后再用此药。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此药虽是痔疮用药,但用于皮肤溃疡十分有效。先用 75%酒精消毒局部,用干棉签擦干,涂上此膏适量...

  • 扁平疣 适宜的中成药

    扁平疣 适宜的中成药

      中医认为,扁平疣是上焦肺胃蕴热,或血虚肝旺及肝郁血瘀所致。在治疗上针对病因,进行辨证施治,选择适宜的中成药,往往可取得佳效。   肺胃蕴热:以鼻尖及鼻翼两侧多见,疣赘为扁平丘疹样,疣体较大,周围皮肤红润,有时面部伴有粉刺。此型扁平疣多发生在青春期。治疗上应选普济消毒丸,该药有疏风散邪、清热解毒,凉血祛瘀的功效,亦可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栀子金花丸。    血虚肝旺:疣赘多发生于面部及颈部。有时伴有头晕、失眠、心悸、目眩、舌红少苔等症状。治疗上选用清肝胆、利湿热的龙胆泻肝丸,同时加服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功效的血府...

  • 夏季皮肤病用中成药

    夏季皮肤病用中成药

        千锂膏外敷     治疔疮暑疖     暑疖是发生在夏日炎热潮湿季节的一种常见皮肤病。千锂膏有清热祛湿、抗菌消炎等功效。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痱子、暑疖、脓疮、丹毒以及毛囊炎等夏日感染性皮肤病。     用法  洗净患处后外敷本药,每天2次。最好用于暑疖初起未溃破时。不良反应或毒副作用少见,偶有局部瘙痒或一过性小风团,病愈停药后可消失。     芙蓉膏外敷     治狐臭     狐臭在中医学中称为“腋疽”和“腋疖”等,西医认为主要为厌氧菌感染。芙蓉膏有消炎、祛肿、杀菌、除臭等功效,...

  • 中成药治扁平疣

    中成药治扁平疣

      中医认为,扁平疣是上焦肺胃蕴热,或血虚肝旺及肝郁血瘀所致。选择适宜的中成药,治疗可取得佳效。   肺胃蕴热:以鼻尖及鼻翼两侧多见,疣赘为扁平丘疹样,疣体较大,周围皮肤红润,有时面部伴有粉刺。此型扁平疣多发生在青春期。治疗上应选普济消毒丸,该药有疏风散邪、清热解毒,凉血祛瘀的功效,亦可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栀子金花丸。   血虚肝旺:疣赘多发生于面部及颈部。有时伴有头晕、失眠、心悸、目眩、舌红少苔等症状。治疗上选用清肝胆、利湿热的龙胆泻肝丸,同时加服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功效的血府逐瘀胶囊。两药配伍合用,既清肝胆湿...

  • 治虫咬皮炎 用中成药直接作用于局部

    治虫咬皮炎 用中成药直接作用于局部

        虫咬皮炎是指被虫类叮咬,接触其毒液或虫体的粉毛而引起的皮炎。较为常见的有蚊、蜂、蜈蚣、臭虫等,多见于害虫孳生的夏秋季节。中医认为,本病为外邪侵袭,邪毒积聚所为,当以清热解毒、祛风止痒、消肿止痛为治,用某些中成药直接作用于局部,可较好地发挥治疗作用。     1、南通蛇药片  取本品3-5片,研为细末,用温水调成稀糊状外搽患处,轻者每半小时1次,重者见药液干后即搽。一般用药2-5次,局部红肿、瘙痒、灼痛等可见明显减轻,一般用药3-5天可痊愈。     2、新癀片  取本品5-10片,研为细末,用凡...

  • 老年红斑狼疮应当坚持中成药调理善后

    老年红斑狼疮应当坚持中成药调理善后

    老年红斑狼疮 一般而论,系统性红 斑狼疮多发生在18~40岁 之间,对发病较晚,年龄在 50岁以上的红斑狼疮,往 往被忽视或漏诊,因而,老 年红斑狼疮应运出现。 老年红斑狼疮除具备 系统性红斑狼疮共同的临 床证候外,对老年人要特 别重视下列证候的诊查: 关节病变主要侵犯手部的 小关节、腕关节和膝关节; 内脏损害,以肾损伤、胸膜 炎、心包炎、肺实质病变以 及肝脾肿大较为突出,其 发生率在23%~55%之间。 人进入中老 年,脏腑功能衰 退是其共有的生 理现象,然其施治又以阴 阳偏虚者居多,故老年性 红斑狼疮分肺阴虚损...

  • 中成药治疗女阴瘙痒疗效甚佳

    中成药治疗女阴瘙痒疗效甚佳

        阴部瘙痒为妇科常见病,其临床特征为外阴及阴道内瘙痒。临床观察发现,采用中成药治疗女阴瘙痒疗效甚佳,不妨一试。     痰咳净  临睡前洗净外阴后,先取本品0.2克外涂局部瘙痒处,继用0.1克塞入阴道,每日一次,7天为一疗程,连续1-2个疗程。     六神丸  每晚临睡前清洗外阴后,取本品15粒塞入阴道内(经期停用),6天为一疗程,连续1-2个疗程。     锡类散  每晚清洗外阴后,用消毒纱布条蘸取锡类散,而后塞入阴道内,次日取出,隔日一次,10天为一疗程,连续1-2个疗程。     ...

  • 治带状疱疹中药与成药

    治带状疱疹中药与成药

        带状疱疹多发于春、秋两季,好发于老年人,临床表现以疼痛为主,治疗带状疱疹的方法很多,下面介绍的一些中药或成药都有很好的疗效。     当归 将当归研粉,依儿童年龄大小,每服0.5-1克,4-6小时服1次。成人亦可用0.5克当归浸膏片内服,每次2-4片,4小时服1次。一般服药后第3天疱疹部分枯萎,第4天可结痂。     马齿苋 鲜马齿苋捣烂,外敷于局部,每日换药2-3次。一般敷药的次日疼痛即可减轻,连续使用3-7日即可结痂痊愈。     鱼腥草 取鱼腥草干品30-50克,加水适量煎汤,温服。每日1剂,分3次服...

  • 中成药治带状疱疹

    中成药治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皮肤病。运用一些常用中成药治疗,也可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六神丸:取六神丸适量研细末,加醋或水适量调成半稀糊状,用毛笔蘸药液涂擦患处,每日3次,同时内服六神丸,1日3次,每次5— 10粒,3-5天可治愈,并且止痛效果很好。 云南白药:取云南白药粉加数滴香油,用适量白酒或酒精调成糊状,涂擦患处,同时内服云南白药粉,每日3-4次,每次0.3~0.5克,一般用药后1~3 天结痂,3—8 天可痊愈。 南通蛇药片:取蛇药片10片左右,把蛇药片研成细末,用高度...

  • 中成药治皮肤病举隅

    中成药治皮肤病举隅

    在多年临床中,对某些皮肤病变采用中成药进行辨证治疗,同样可收到较好效果,介绍如下。 痤疮:栀子金花丸,内服,每次9克,日1~2次。 多发性疖、穿掘性毛囊炎:连翘败毒丸,内服,每次9克,日2~3次。 面部皮炎(胃火炽盛):清胃黄连丸,内服,每次9克,日2次。 阴虚型湿疹:知柏地黄丸(水丸),内服,每次20丸,日3次。 胆碱型荨麻疹:防风通圣丸,内服,每次9克,日2次。 慢性荨麻疹:十全大补丸,内服,每次9克,日2次。 慢性湿疹:参苓白术丸,内服,每...

  • 可治水痘的中成药口服液

    可治水痘的中成药口服液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的急性儿童传染病,临床以发热,皮肤及黏膜分批出现斑疹和丘疹为特征。尤以冬春季发病较多。中药口服液治疗本病有较好的效果,现简介.其中几种。 双黄连口服液。本晶由金银花、黄芩、连翘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对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均可使用,常用于感冒发热、流行性感冒、咽喉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肝炎等。每次1支,每日3次。治疗水痘,外可祛时邪风毒;内可清除湿热,对水痘出疹期、脓疱期、恢复期皆有效用。脓疱期局部外用有收敛固痂及抗病毒作用。 复方大青叶合剂。由大青叶、金银花、大黄、羌活组成。具有清...

  • 中成药治肛门瘙痒

    中成药治肛门瘙痒

    肛门瘙痒多由肛瘘、肛裂、痔疮、肛门疮毒、癣、疣、蛔虫、蛲虫等多种疾病引起,常因抓破皮肤继发感染所致。中成药治疗此症简便易行。 风油精晚间睡前用棉球蘸浸风油精少许,塞入肛门或肛周涂擦,1-3次即可消除瘙痒症状。过敏体质者不宜用。 肤阴洁洗液先用水洗净肛周,温开水稀释成20%溶液500毫升左右,坐浴15分钟,每日2次,10天1疗程。 祁增年...

  • 痤疮粉刺介绍几则中成药外治疗

    痤疮粉刺介绍几则中成药外治疗

      寻常性痤疮,即粉刺,又称青春痘,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慢性毛囊皮脂腺炎症性疾病,好发于面部及胸背部,是青少年时期常见的一种损美性皮肤病。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肺热及血热郁滞肌肤,或过食膏梁厚味,致使脾胃积热,上蕴肌肤,或肌肤不洁,热毒雍盛所为,当以清热解毒,凉血行滞为治,   寻常性痤疮,即粉刺,又称青春痘,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慢性毛囊皮脂腺炎症性疾病,好发于面部及胸背部,是青少年时期常见的一种损美性皮肤病。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肺热及血热郁滞肌肤,或过食膏梁厚味,致使脾胃积热,上蕴肌肤,或肌肤不...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