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婴儿 第4页

婴儿 第4页

  • 婴儿尿布皮炎治疗方

    婴儿尿布皮炎治疗方

      尿布皮炎常发生于乳婴儿,主要见于臀部会阴部等尿布覆盖的地方。由于皮肤长期受湿尿布的刺激,或因尿布粗糙、过硬,经常摩擦所致。初见皮肤粗糙发红,继之出现斑血疹及小脓疱,更进一步出现糜烂,表浅溃疡。治宜祛湿解毒。   (一)   处方:银花甘草汤,由银花、绿豆衣各10克,甘草3克组成。   用法:水煎频服,每日1剂,连服3~7天。   (二)   处方:滑青散,由滑石5份、青黛1份组成。   用法:研细末调匀,将小儿臀部用温水洗净后拭干,扑撒患处,每换尿布1次,扑撒1次。   (三)   处方:炉甘石(粉)20克,石...

  • 婴儿尿布皮炎 选用中药外治法

    婴儿尿布皮炎 选用中药外治法

      尿布皮炎为婴儿时期常见的皮肤病,多发生于6个月以下的小婴儿,由于会阴部、臀部经常受到湿尿布浸泡,尿液中的尿素刺激皮肤,尿布上残留粪便也对皮肤产生刺激作用,皮肤屏障功能受到损害,从而形成尿布皮炎。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湿热邪毒侵袭,当以清热解毒,利湿凉血为治,药物治疗的同时,还要家长注意使用纯棉、柔软的尿布,做到勤洗勤换,注意保护皮肤,可选用下列外治法。   1.将患处冼净擦干,然后均匀涂搽京万红软膏1次,复盖皮损面,每天换药1次,轻者1~3日,重者5~7日均可获愈。   2.金银花、连翘、蒲公...

  • 中医方剂治三类型婴儿湿疹

    中医方剂治三类型婴儿湿疹

      婴儿湿疹,俗称“奶癣”,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疾患。是由于素体脾虚湿重,内蕴胎毒,外感风热而成;或因消化不良,衣物摩擦,肥皂或热水洗拭等刺激而诱发。好发于两颊、前额、颈项、胸腋,波及全身。皮疹为多形性,有斑疹、丘疹、水疱、糜烂、渗液、结痂,分布对称。患部瘙痒剧烈,愈后容易复发成慢性。多见于产后2个月左右的婴幼儿,约在1~2岁断奶后,绝大多数能自愈,不留疤痕。天冷较重,天热较轻。   以下分几种症型给出对应中医处方,以供参考。      【湿热蕴蒸】(相当于急性湿疹) 红斑水疱,糜烂渗液,味腥而...

  • 婴儿湿疹便方快治

    婴儿湿疹便方快治

      婴儿湿疹是小儿常见皮肤病,初起皮肤发红,呈密集丘疹或丘疱疹,疱破后渗液、糜烂,液干结黄痂,好发于头额及眉间。1~3个月的婴儿多发,可选用下方治疗:   1.黄瓜皮适量,水煎代茶饮。   2.鲜马齿苋30克,水煎服,每次50毫升,分3次服。   3.炒槐米、香油各适量,将槐米研细,加香油调成糊状,涂患处。   4.红薯适量,捣烂取汁,用消毒纱布放在红薯汁内浸透,折成两层,贴患处,然后用干纱布包好,每日换药1次。   5.僵蚕适量,去嘴研末,煎汤浴洗,每日或隔日一次。   6.活蚯蚓4条,白糖少许,共捣烂取汁液,擦...

  • 民间疗法治婴儿重度尿布湿疹疗效好

    民间疗法治婴儿重度尿布湿疹疗效好

    婴儿的皮肤极为娇嫩,若长期浸泡在尿液中或.因尿布密不透气而潮湿,臀部常会出现红色的小疹子或皮肤变得比较粗糙,称作“尿布湿疹”或“红屁股”,严重者外阴及臀部皮肤破溃,小儿疼痛难忍,哭闹不止。 临床资料 治疗重度尿布湿疹患儿16例,平均年龄7天~3个月,病程3—4天,治疗前有皮肤发红、破损,伴有渗血。 治疗方法 重度尿布湿疹患儿每次便后温水清洗揩干臀部皮肤,取1个放置3—5,天的鸡蛋(太新鲜的鸡蛋不好剥下内膜),将鸡蛋打破,从蛋壳上轻轻剥下...

  • 湿疹婴儿的家长 可用土茯苓山药

    湿疹婴儿的家长 可用土茯苓山药

      孙子出生3个月时出湿疹,用药治疗未还能缓解。后经亲友传授,用苹果、胡萝卜各200克,不削皮,切成薄片加水煮开,用小火煮10分钟,倒出果汁,分2次给孩子喝。如要增加甜度,可在煮时稍加冰糖。20天后,孙子的湿疹痊愈。其后又继续喝了半个月,以巩固疗效,此后湿疹未有再发。(茂名罗先生)   专家点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查旭山指出,婴儿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炎症,其病因较复杂,可由食物过敏、衣物纤维过敏等引起。若过多使用碱性较强的肥皂,也可引起本病。   苹果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协助人...

  • 婴儿湿疹冰片粉治

    婴儿湿疹冰片粉治

    婴儿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炎症,起病大多在生后l~3个月,6个月以后逐渐减轻,一部分患儿延至幼儿或儿童期。皮损以丘疱疹为主,多见于头面部,表现为散发或群集的小红丘疹或红斑,逐渐增多,并可见小水疱,黄白色鳞屑及痂皮,可有渗出、糜烂及继发感染。患儿烦躁不安,夜间哭闹,影响睡眠,常到处搔痒。用冰片粉治疗效果好。 方法:取冰片8克(药店有售),研成细粉,与痱子粉20克拌匀,涂于患处,每日数次,若洗澡,洗后续涂。由于病在表皮,愈后不留疤痕。 陈进才...

  • 治婴儿奶癣 宜清热祛风

    治婴儿奶癣 宜清热祛风

      六个月大的强强,生得白白胖胖,人见人爱。但最近脸上长出了一些小红点,起初家长还不太在意,谁知这红点逐渐蔓延,两天后两边脸颊全部成了两大块红斑。不仅如此,原本挺乖的强强变得烦躁不安,老是睡不着或睡着后突然醒来哇哇大哭,喂奶也不大肯吃,这让年轻的父母急得不知所措。经医生诊查,说是强强患上了奶癣症。   奶癣在中医上又名胎癣。通常在出生两个月后发生。中医认为多因婴儿风湿热毒蕴留肌肤而发,好发于婴幼儿之头面部,或可延展于其他部位。其初起者形似粟米,或散发,或密集群聚,疹色红赤,搔之即起白屑,其形若癣样。不起泡,...

  • 婴儿湿疹分型辨治

    婴儿湿疹分型辨治

    婴儿湿疹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或亚急性皮肤瘙痒性、炎症性疾病,属中医学胎毒、湿毒范畴,俗称奶癣,是婴儿常见的皮肤病,多见于1—6岁婴儿。轻者皮肤局部红斑、丘疹、水疱,有分泌物渗出;重者以糜烂瘙痒为主反复发作,影响婴儿健康。用中医辨证论治方法治疗婴儿湿疹81例取效良好,现介绍如下。 中医辨证分型。湿热型:形体强壮,活泼好动,多食易饥,多怒,大便多干,小便多赤。脾虚型:形体虚胖,性格较静,大便易溏,舌多胖,苔多腻。血燥型:形体偏弱,面色少华,食纳较少,少动懒言,哭声较低,大便多不成形,小便多清,舌淡,苔少或花剥。...

  • 治婴儿湿疹方

    治婴儿湿疹方

    婴儿湿疹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好发于1-6个月大的婴儿,常发生面颊和头部,少数可累及胸背及上臂等处,皮疹有红斑、丘疹、水泡、糜烂、渗液、结痂、脱屑等多形损害,皮肤奇痒为其主要表现。 药物组成黄柏、金银花、马齿苋、枫杨树皮、生大黄、蛇床子各10克,白矾、炉甘石粉、生甘草、陈艾叶各6克。 用法将以上药物用布袋装好,扎紧口袋,加水煎成浓汁,供外洗浴用,或置温热后湿敷。每日1-2次,数日即可消退。 功能清热除湿、祛风止痒。 适宜症急性或亚急性的婴儿湿疹,渗出液多的瘙痒皮肤病。 湿疹外扑粉苦参、白藓皮各30克,冰片5克,滑石粉...

  • 婴儿湿疹民间偏方

    婴儿湿疹民间偏方

      婴儿湿疹是小儿常见皮肤病,初起皮肤发红,呈密集丘疹或丘疱疹,疱破后渗液、糜烂,液干结黄痂,好发于头额及眉间。1~3个月的婴儿多发,可选用下方治疗:   1、黄瓜皮适量,水煎代茶饮。   2、鲜马齿苋30克,水煎服,每次50毫升,分3次服。   3、炒槐米、香油各适量,将槐米研细,加香油调成糊状,涂患处。   4、红薯适量,捣烂取汁。用消毒纱布放在红薯汁内浸透,折成两层,贴患处,然后用干纱布包好,每日换药1次。   5、僵蚕适量,去嘴研末,煎汤浴洗,每日或隔日一次。   6、活蚯蚓4条,白糖少许,共捣烂取汁液,擦...

  • 婴儿湿疹 治宜疏风养血润燥

    婴儿湿疹 治宜疏风养血润燥

      婴儿在0~6个月内,经常会出现湿疹,因发生在婴儿喝奶的时期,且有些婴儿一喝奶就湿疹加重,所以俗称“奶癣”。中医认为湿疹主要与湿邪有关,湿可蕴热,发为湿热之证,热则伤阴血,而致虚实夹杂之证。治疗时以清热利湿,疏风养血润燥为主。   方一:用乳汁擦拭,可治疗轻度湿疹。   方二:苦丁5根,干菊花10朵、金银花2~3克,煎水凉透后,用棉签擦洗患处。每天坚持涂3~5次,5天即可见效。每天坚持用蘸后剩余的药水稀释后,为婴儿洗澡,起到预防作用。洗澡水温在36℃~40℃。注意:洗澡水不宜洗...

  • 两型论治婴儿湿疹

    两型论治婴儿湿疹

    婴儿湿疹是发生于2岁以下婴幼儿中的湿疹,中医称之为“奶癣”、“胎敛疮”。多因乳母过食蛋白质食物,小儿消化不良所致,衣服摩擦、肥皂洗浴也可引发本病。中医认为多由禀性不耐,脾胃运化功能失调,内有胎火湿热,外受风湿热邪,二者蕴阻肌肤所致。本病好发于面部、头皮、颈、臀部及四肢屈侧,皮损为红斑、丘疹、丘疱疹。慢性婴儿湿疹可轻度浸润肥厚,有皲裂、抓痕及结血痂。自觉剧痒,患儿常挠抓、烦躁、哭闹。笔者在临床上将本病分为两种证型予以论治,均获得了良好的疗效。   胎毒湿热型...

  • 治疗婴儿湿疹的偏方

    治疗婴儿湿疹的偏方

    方药:青黛、黄柏、苦参、炉甘石各 50克,石膏、滑石各100克, 以上药物 研细末和匀外搽,每天3-4次。 主治: 婴儿湿疹。 疗效标准:症状7天内完 全消失为显效;10天内症状消失为有 效;10天后仍未消失为无效。 结果:治疗40例,显效25例,有效12例,无效 3例。总有效率为92.5%。...

  • 治婴儿湿疹内服外洗方

    治婴儿湿疹内服外洗方

      内服方藿香15克,佩兰6克,白术6克,陈皮6克,山药5克,扁豆5克,牛蒡子5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   外洗方黄连10克,黄芩6克,黄柏6克,地丁5克,白鲜皮5克,甘草3克,上药煎水取汁,外擦患处。每日3次。...

  • 肺炎、咳嗽 (小儿婴儿感冒)

    肺炎、咳嗽 (小儿婴儿感冒)

    小儿感冒(包括婴儿) 生姜5钱,水半碗煎开加入红糖服下,一日二次,2天可愈。 肺炎、咳嗽 取鲜藕汁半两,蜂蜜半汤匙,芝麻油3滴,起搅匀,一次服下,一日二次,连用2~3天,疗效极佳。...

  • 百日咳(及婴儿气喘)

    百日咳(及婴儿气喘)

    用1只大蒜头,去皮后把蒜头捣烂加入三钱白糖,过30分钟后用滚开水一两冲入,再去渣服汁, 1日2次,2天可愈。...

  • 婴儿湿疹“奶癣”中医称“胎敛疮”

    婴儿湿疹“奶癣”中医称“胎敛疮”

    婴儿湿疹,中医称之为“奶癣”或“胎敛疮”,是有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过敏性皮肤炎症,为婴儿时期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 本病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但冬季常易复发,可泛发或局限,由于病变在表皮,愈后一般不留瘢痕。 1 婴儿湿疹·临床表现 起病大多在出生后1~3个月,6个月后逐渐减轻,1岁半后大多数患儿自愈。一部分患儿延至幼儿或儿童期。 病情轻重不一,皮疹多见于头面部,逐渐蔓延至颈部、肩部、躯干、四肢。 皮损呈多形性,初起时为红...

  • 怎样喂幼儿婴儿中药

    怎样喂幼儿婴儿中药

    由于中药疗效好,副作用少,许多患儿家长求治于中医中药。但苦于未掌握给小儿服中药的方法,最后只好作罢。其实只要按照婴幼儿不同时期的特点、不同的药物性质,采用不同的方法,给婴幼儿服中药就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煎药量与服药方法 给新生儿喂药,每日药量30-50毫升,分9~10次服完。因新生儿味觉发育尚未健全,可将药汁直接放在奶瓶中由他自己吮吸,或用滴管慢慢滴人口内。1--3岁的婴幼儿,每日药量在100毫升左右,分6—7次服完。这时期的婴幼儿的味觉非常敏感,所以喂药的方法很重要。首先药汁的温度要低于37度,这样...

  • 治婴儿皮肤发黄方

    治婴儿皮肤发黄方

    此症多为湿热使然。若服药不愈,可取鲜车前草1把(200—250克,或更多一些),水煎给婴儿洗浴,日2次,数日即愈。...

  • 初生儿目闭(婴儿眼不开)

    初生儿目闭(婴儿眼不开)

    【疾病】月内婴儿眼不开 【组成】芦荟花适量。 【制法】上药煎汤备用 【用法】取药液洗眼。主治月内婴儿眼不开。 【出处】古今外治灵验单方全书 2 【疾病】初生儿目闭 【组成】熊胆汁少许。 【制法】上药蒸水即成 【用法】取药汁洗目,1日7-8次。如3日不开,服四物加甘草、天花粉。 主治初生儿目闭,由胎中受热所致。 【出处】全幼心鉴...

  • 婴儿风寒感冒醋炙葱白外涂有良效

    婴儿风寒感冒醋炙葱白外涂有良效

    六个月以前的婴儿,由于有着从母体带来的免疫力,一般不容易受到病菌和病毒的侵袭,但是,由于家人的某种疏忽,有时也会患上风寒感冒。其病症表现为:发热恶寒,无汗,鼻塞流涕,咳嗽,食欲下降,精神不振,眼睛欠明亮,反常地啼哭不安等症状。 遇到这种情况,家人可以选用一小把壮实的大葱,去叶,保留须根(即为葱白),洗净后,在陶器中捣烂;再加食醋50~100克,放置砂锅中拌炒至八成熟,呈半干半湿稀糊状时,立即取出,用一块纱布包严。然后,用手指挤压纱布,使葱糊往外透出;将温热的葱糊涂搽在婴儿的双脚脚心、双手手掌、手背、胸部、背部和头顶...

  • 小儿消化不良用婴儿健脾散治

    小儿消化不良用婴儿健脾散治

      婴儿健脾散是儿科常用药,为中西药结合制剂。由白扁豆(炒)、山药(炒)、鸡内金(炒)、白术(炒)、川贝母、木香、碳酸氢钠、人工牛黄等组成。外观为淡黄色的粉末,气香,性味咸、微苦,具有健脾、消食、止泻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婴儿消化不良、乳食不进、腹胀、大便次数增多等的治疗,笔者体会,其尤适用于除大便次数增多外,伴粪质稀臭、含有未消化食物、乳食少进的患儿。   用法用量:每袋0.5克,一岁以内每次1/2袋,1~3岁每次1~2袋,均每天两次(早、晚各服一次),服药后须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本药虽冠名为“婴儿健...

  • 唐洪丽解答 婴儿发烧怎么办?

    唐洪丽解答 婴儿发烧怎么办?

    特约专家、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 唐洪丽 刘女士问:我的儿子才4个月大,最近发烧一个多星期了都不退,小脸蛋红红的,还有轻度的腹泻,我该怎么办? 答:小儿发热时体温37.5~38'12为低热,38~39℃为中热,39%:以上为高热,超过41℃为超高热。如果没有出现高热惊厥,家长可以不那么紧张,其实孩子感冒发烧一般不过38℃,就可以不急退烧。引起发烧的原因很多,大多为呼吸道感染,其中90%都是病毒感染,尤其是在季节转换的时候加上孩子的机体免疫低下,患感冒、发烧的比较多。在家里给小儿退热时...

  • 治婴儿脾虚泄泻方

    治婴儿脾虚泄泻方

    方药:苍术、吴茱萸各15克,丁香10克,肉桂5克,胡椒15粒,文火焙干碾组为末装瓶备用。 用时取药粉 1-3克,用食用油调成糊状敷脐处,用胶布固定。 每24小时换药1次。 主治:婴儿脾虚泄泻。 疗效:治疗98例,治愈71例(主症、次症消失,大便每天 1-2次大便成形);显效22例(大便每天2-3次近似成形,症状改善);无效 5例。总有效率为94.9%。 胡权名...

  • 吴萸散敷脐治婴儿腹泻

    吴萸散敷脐治婴儿腹泻

    婴幼儿腹泻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消化不良、乳糖不耐受症、轮状病毒感染及其他细菌感染,促使肠蠕动增强,出现大便次数增加、腹部不适等。目前虽然治疗婴幼儿腹泻的方法很多,但病程长,费用高。采用吴萸散敷脐疗法,既经济,又方便,且疗效可靠。 方法:取吴茱萸3克,丁香1.5克,木香1.5克,苍术3克,肉桂3克,五倍子10克。共研细末,混匀后加食醋适量调成糊状,敷于脐部,用胶布或伤湿止痛膏固定,每2日换药1次。如腹泻严重有脱水症状者,可口服补液盐。 中医认为,腹泻多由饮食不节,食滞胃肠或感受暑湿,致使湿热阻于中焦,脾胃功能失调,因...

  • 小儿(婴儿)腹泻(拉黄、绿便)

    小儿(婴儿)腹泻(拉黄、绿便)

    用大蒜头1只,烧到蒜熟皮焦,再煎半碗汤,加上红糖适量, 1次服下,1日3次, 一天显效,连用3天,无不痊愈,并可治细菌性痢疾。...

  • 婴儿腹胀 小儿消化不良

    婴儿腹胀 小儿消化不良

    山楂0.5两,白萝卜1两切成小片,一起煎成1小碗汤1次服下, 1日2次,有特效。...

  • 针灸敷脐并用治婴儿腹泻

    针灸敷脐并用治婴儿腹泻

    婴儿脏腑娇嫩,喂食不当,环境不良,肠道感染皆可导致腹泻,一年四季皆有发生,但以夏秋季为多。提示天气变换,外邪入里与内伤乳食相互为病,腹泻由生。若治疗不当,见泻止泻,滥用抗生素致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受损,常致腹泻久久不愈。 笔者十几年来用针刺加敷脐,辅以辨证用药,取得良效,略作介绍。 针刺方法 病初取穴:双足三里、双天枢及脐下五分的腹泻穴。病久或病重再加双阴陵泉穴、长强穴。 针刺方法:选一寸毫针,先用指甲点按穴位,按出指甲印(点按可减轻疼痛),常规消毒,依次取足三里、天枢、腹泻穴,...

  • 自制紫草油治疗婴儿皮肤褶皱处红肿

    自制紫草油治疗婴儿皮肤褶皱处红肿

    由于婴儿皮肤娇嫩, 易受细菌感染, 特别是皮肤褶 皱处, 不易透气且容易积蓄汗液和皮肤的代谢物, 如果 不能得到及时的清理, 容易引起皮肤红肿, 严重者会发 生溃烂。在湿热季节, 出生不久的新生儿及肥胖婴儿的 皮肤褶皱处易多发红肿。笔者结合传统紫草油制备工 艺和橄榄油的特点, 将紫草油的制备工艺简化, 方便自 制应用。 1  紫草油的制备 ① 取新疆紫草2 0g , 粗粉碎, 用两层纱布包裹后装 入玻璃瓶内, 加橄榄油至浸没纱布, 密闭, 在室温下暗处 浸渍5~7d , 时时振摇, 至溶液呈紫红色, 用纱布过滤...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