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皮治 第2页

皮治 第2页

  • 老枣树皮治疗肠炎

    老枣树皮治疗肠炎

    取老枣树皮适量,洗耳恭听净晒干革命,研成细粉,装瓶密封备用。每次温开水冲服0.9克,每日3次,儿童酌减。临床验证,大部分患者服药1-3天症状减轻,大便次数减少,腹痛消失,2-6天临床痊愈。 药理研究表明,枣树皮粉不仅有收敛止泻作用,还有类似消炎药或抗菌素的功能。现在,已有药厂将枣树皮提炼制成片剂成药,更便于患者服用。(副主任中药师 韩德承)...

  • 冬瓜皮治肾炎浮肿

    冬瓜皮治肾炎浮肿

      取冬瓜皮、西瓜皮、白茅根各18克,   玉米须12克、赤小豆90克,   水煎取汁,一日分三次服用。   此方治疗因肾炎引起的小便不利、全身浮肿有较好的效果,但对因营养不良而致的虚肿无效。...

  • 石榴皮治腹泻

    石榴皮治腹泻

    方法:干石榴皮15克,水煎,每次饮用20毫升,日服3次,7天为1疗程。...

  • 烤红薯皮治胃反酸

    烤红薯皮治胃反酸

    很多老人吃烤红薯时,认为红薯皮较脏而丢弃了,其实红薯皮中含有的生物碱可中和胃酸,对防治打嗝、反酸大有帮助。巾医认为,红薯皮炒熟之后,还能温胃健脾,行气补虚,治疗胃部疾病。 将红薯洗净削皮,取100克红薯皮,放入锅内用小火炒至焦酥,加入盐、葱、姜末等调味品即可食用。每周两次,连吃3周,可改善胃酸过多引起的反酸症状。...

  • 果树皮治病小验方

    果树皮治病小验方

    1.桑树皮治老年咳嗽气喘:桑树皮(去外层粗皮,取内层白皮入药)100兑,带骨狗肉1000克,共加水炖至狗肉熟透,饮汤吃狗肉。每周1剂,10剂为1个疗程。 2.板栗树皮治漆疮:板栗树皮2份,蟹壳1份,各煅炭存性研细末,用麻油调匀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至愈。 3.枣树皮治荨麻疹:枣树皮60克,红糖30克,水煎,1次服下。连服3日可愈。 4.桃树皮治咳嗽:桃树皮(去粗皮)500克,浓煎。加蜂蜜适量调匀,装瓶置阴凉处。咳嗽时服,每次1匙。 5.老枣树皮治脱肛:老枣树皮6克,石榴皮6克,明矾5克。将3味共加水煎300毫升。用...

  • 柳枣树皮治甲沟炎方

    柳枣树皮治甲沟炎方

    柳树皮,枣树皮各等量,烧灰存性,每次取适量,以醋调糊状.涂于患处,外用纱布包扎,每日1换。 (李春雨)...

  • 黄瓜霜治口腔溃疡 西瓜皮治腰扭伤

    黄瓜霜治口腔溃疡 西瓜皮治腰扭伤

    黄瓜霜治口腔溃疡 取黄瓜一条,在中间开一个约1-5厘米的方形口,用小勺取出大部分瓜瓤,再将明矾粗末填满封口,悬吊在阴处待干。不久在瓜皮上会出现白霜,可分次或干透时一次性取霜。用时将黄瓜霜(加少许冰片效果更好)少许撒于患处,每日数次,连用3-5天,溃疡可愈。期间忌辛辣食物。 广西灵川县氮肥厂 陈燕炳献方 西瓜皮治腰扭伤 取西瓜皮适量,将瓜皮内白色部分切除,留下青色的瓜皮,将其晒干或风干后捣碎成末备用。每次取20克,加入食盐2克,用黄酒冲服,每日3次,可治疗各种腰痛,尤其是急性腰扭伤效果甚好。...

  • 瓜蒌皮治病偏方

    瓜蒌皮治病偏方

    肺痈咳痰 瓜蒌皮15克,陈皮10克,半夏10克,款冬花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上药水煎,早晚温服,每日1剂。 老年肠燥便秘 瓜蒌皮12克,木香6克,火麻仁10,厚朴6克,麦冬10克,郁李仁10克,生地10克,上药水煎,早晚温服,每日1剂。 黄水疮 瓜蒌皮15克,蒲公英10克,野菊花10克,冬葵子6克,乳香6克,地丁10克,甘草6克,上药水煎,早晚温服,每日1剂。 乳房胀痛 瓜蒌皮15克,瓜蒌子10克,丝瓜络10克,白芍10克,甘草6克,通草6克,路路通10克,甘草6克,上药水煎,早晚温服,每日1剂...

  • 椿树皮治失音 白花蛇舌草治痤疮

    椿树皮治失音 白花蛇舌草治痤疮

    椿树皮治失音 取新鲜椿树皮(刮去粗皮)50克,白糖(或红糖)20克。先将椿树皮加水煎,煎好再加入白糖(或红糖)溶化即可,分两次服。此方适用于肺热津伤、肺气耗散等导致失音者,一般2-3剂可愈。 注:有热象者用白糖,有寒象者用红糖。 白花蛇舌草治痤疮 取白花蛇舌草50克,水煎服,每日1剂。药渣再加水1000毫升煎水,晾温后搽洗患处,每天3次,直至痊愈。 败酱草治扁平疣 取鲜败酱草适量洗净,捣烂后外敷患处,或水煎取药液涂擦患处,也可将叶中的乳白色汁涂患处,每日2次。一般用药1-2周...

  • 秦皮治疗眼结膜炎

    秦皮治疗眼结膜炎

    秦皮,内服止痢疾,外洗消目赤肿痛。治疗眼白睛肿起,赤碜痛痒,余常用《圣惠方》中的洗眼秦皮汤。 方用:秦皮(去粗皮)50克,桑根白皮50克,玄参75克,葳蕤50克,川大黄25克,竹叶100克,栀子仁25克,青盐25克(未成汤下)。研成粗末,以水2大盏,煎至1盏半,入盐,滤去滓,微热淋洗,冷即再暖洗之。 本方有清热解毒之功,用于治疗眼结膜炎最效。...

  • 淫羊藿陈皮治神经衰弱

    淫羊藿陈皮治神经衰弱

    处方组成:淫羊藿25g,陈皮、桔梗、半夏、当归、白术、茯苓、郁金各10g,熟地黄20g,细辛3g,甘草6g,枸杞子、酸枣仁、黄芪、党参各15g。大枣5枚。 用法用量:每日1剂,将上药水煎,分2次服。7剂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神经衰弱。 加减:若有热象者,加栀子10g,黄芩10g;若有寒象者,加肉桂6g,干姜8g。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神经衰弱患者34例,其中治愈27例,好转5例,无效2例。一般经1~3个疗程能基本治愈。 (张磊)...

  • 妙用熟大蒜治暴泻 巧用椿根白皮治带下

    妙用熟大蒜治暴泻 巧用椿根白皮治带下

    杨光福是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从医30多年来,一直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中医药理论造诣颇深,秉承易水学派专家任琢珊学术思想之精华,“师古不泥古,尊师重发挥,立论基临证,探究寻真谛”。对临床疑难杂症有独特的诊疗经验,笔者侍诊于侧,现录验案二则如下,供同道参考。 妙用熟大蒜治暴泻 患者张某,男,43岁。2014年12月8日初诊:诉泻下水样便1天。现患者缘于1天前因饮食不洁及受凉出现泻下水样便,日十数次,伴见发热(T38.5℃)、腹痛、不欲食、恶心,无呕吐,无脓血便及...

  • 绿豆红糖加陈皮治胃肠型感冒

    绿豆红糖加陈皮治胃肠型感冒

    胃肠型感冒是夏季中老年人较常见病,患者除有鼻塞、流涕、低热、咳嗽等感冒症状外,还伴有腹胀、腹泻、食欲差等消化道症状。用绿豆红糖加陈皮煎汤饮服,治疗胃肠型感冒多在6天左右痊愈。 绿豆清热解毒,能减轻消化道充血症状,但绿豆性凉,加入温和暖胃的红糖和陈皮可以降低绿豆之寒凉。方法是:绿豆150克,陈皮10克。绿豆洗净与陈皮放入锅中,加水1000毫升,用大火煮沸后,改小火再煮30分钟,待绿豆开花烂熟时,放入红糖25克调匀即成。每天早晚服用,连服3天。 朱本浩...

  • 山竹皮水治脚癣 外敷青皮治老年人腹胀

    山竹皮水治脚癣 外敷青皮治老年人腹胀

    山竹皮水治脚癣 夏季炎热,脚癣多发,可用山竹皮水泡脚来防治。每天取3颗新鲜山竹的外皮(带果蒂),掰碎后用开水烫1分钟(去除多酚氧化酶),捞出后再用清水煮沸10~15分钟,取汁趁热泡脚,每天1次,连用3周。 需要提醒的是,泡脚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以免山竹皮中的天然色素附着在脚的皮肤上。 (韦忠义) 外敷青皮治老年人腹胀 对部分老年人因长期卧床,缺乏运动造成的腹胀不适,采用青皮外敷有很好的疗效。 取青皮10g,研为细末,以凉开水调成稀糊,清洁脐部后进行外敷,上盖纱...

  • 果皮治杂病

    果皮治杂病

    柿子皮 有清热除烦、润肺化痰、开胃止渴、生津健脾之功效。治疮痈红肿未溃:将红柿皮连柿肉贴敷患处即可。治冻伤:取柿子皮50克,晒干,置炉边焙至焦黄,存性备用。用时研末,以菜子油数滴调匀涂患处,每日1次。 石榴皮 治顽癣:石榴皮(炒炭),研细末备用。用时取适量,以芝麻油少许调成稀糊状,涂患处,每日1次。治水火烫伤:干石榴皮适量研末,加冰片1—2克、芝麻油少许调稀糊状,外敷患处。每日1次。...

  • 妙用树皮治病

    妙用树皮治病

    树皮,一般人认为没多大用处,其实不然,运用得当的话,某些树皮还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石榴树皮:取石榴树皮20克,洗净,加水500毫升,煎汁后频频含漱,可治疗口臭,减轻扁桃体发炎症状。 柿树皮:取柿树皮100克,洗净,晒干,焙研为末,用米汤送服,每日1次,连服14天,可治疗痔疮出血。或将柿树皮烧成灰,用食油调敷,可治开水烫伤或烧伤,表皮红肿热痛者。 桑树皮:取桑树皮20克,洗净,与甘草、竹叶各5克共煎汁,温服,每日1次,可治晨起后痰多、咽部不适。 松树皮:取松树皮适量,焙研为末,用芝麻油调搽患处,可用于治疗头...

  • 柚子皮治病食疗验方

    柚子皮治病食疗验方

    柚子是一种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水果,一般人在食用柚子时,将柚子皮扔掉,实在可惜,将柚子皮放置室内,可吸附居室污染,作为居室里的空气清新剂。柚子皮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中医认为柚子皮味苦、辛,性温,具有润肺祛痰、止咳平喘、疏肝利胆、健脾止呕的功效,现举几款柚子皮治病验方如下。 哮喘取柚子皮1个,鲜百合0.15公斤,水煎去渣,加入冰糖0.2公斤,每天服用3次,3天服完。 慢性支气管炎取柚子皮30克,洗净切碎,开水冲泡代茶饮,频服。 食欲不振柚子皮15克,鸡内金、山楂各lO克,砂仁5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妊...

  • 何为“取象比类”何为“以皮治皮”

    何为“取象比类”何为“以皮治皮”

    “以皮治皮”理论源流及研究进展 “以皮治皮”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创立的 治疗皮肤病的学术思想,明代李时珍 《本草纲目》 中提到 “以胃治胃” “以皮治皮”理论,是中医 “取象比类”思维的典型表现。中医古籍中也记载 了诸多用皮类药物治疗皮肤病的经验之方,随着现 代医学的发展,皮类中药在皮科的临床应用及治疗 机理的相关研究也从未间断。我们对 “以皮治皮” 的理论源流及现代研究...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