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调 第3页
-
妇人气血失调血瘀 行气活血通之
妇人常以气血失调为病,故气滞血瘀者多,家父认为,妇人之病初,多为气结在经,可循经疏导,调肝为先,久之则入络。邪伤血络,成为隐伏较深的疾病。络病形成以痛为主,可见舌色紫暗,脘腹痞胀,切之脉涩。治络病,多用辛温通络,或以柔剂通之,重在活血化瘀,常用行气活血之品。 1986年初夏,邻村张姓妇人,37岁,患乳房胀痛有块,痛如针刺,汗出心烦,急躁易怒,面红脉涩。家父诊后,观前医用方,多取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类方药,但服后罔效。今乳房胀痛有块,多为肝经络瘀痹阻。观其心烦急躁,面红,乃阴虚而有血热瘀结也。古人云:...
-
广谱抗菌素易致菌群失调
长期应用广谱抗菌素容易出现新感染,广谱抗菌素可抑制人体内敏感菌的生长,导致耐药菌大量繁殖,成为优势菌。各种原发疾病、大手术等使机体免疫功能受损,优势菌就可引起消化道、肺部、尿路、血液等感染,且治疗困难,病死率较高。 很多人有个习惯,病了自作主张吃抗菌素。再贵再好的抗菌素也存在危害,随意用很容易导致身体菌群失调,如果必须吃抗菌素,一定要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不要感觉好一些了就不吃,以免身体产生耐药性,最后导致无药可医。正常人体内有许多共生菌群,抗菌素特别是广谱抗菌素的不合理应用,打破了其平衡。 对所有抗菌素都有抵抗能力...
-
更年期综合征阴阳失调所致 食疗药膳
部分女性在绝经前后和绝经期出现或多或少、或轻或重、或久或暂的一些症候,如月经紊乱、轰热出汗、潮热面红、五心烦热、烦躁易怒、失眠心悸、皮肤感觉异常等,称为绝经期综合症。本病中医诊断为“绝经前后诸证”,多因肾气衰竭,天葵将绝,阴阳失调所致,药膳食疗,有一定作用。 肾阴虚证 月经周期紊乱,颜色鲜红,量或多或少,甚或闭经,白带少而阴道干涩;头晕耳鸣,失眠多梦。心烦易怒,轰热出汗,五心烦热,腰膝酸软,皮肤干燥或如虫行,舌红,苔少,脉细数。 生地枣仁粥酸枣仁30克,生地黄30克,粳米10...
-
心肝失调型冠心病药膳
冠心病心肝失调的主要症状是心前区绞痛、心悸、气短、情志不舒、失眠多梦等症。能治疗冠心病心肝失调的中药有:川芎、天麻、酸枣仁、茯神、桑寄生、知母、炙甘草、菊花等。能制作的食物有猪肉、牛肉、羊肉、禽蛋、蔬菜、水果、海鲜及滋补心肝的一切食物。 妙香炒舌片 【配方】酸枣仁12克,猪舌1只,冬菇30克,黑木耳、淀粉各20 克,葱lO克,酱油、料酒各10毫升,植物油50毫升,姜、盐各5克。 【制作】 1.把酸枣仁烘干,研成细粉,猪舌洗净,用沸水焯透,刮去外层皮膜,切薄片,黑木耳洗净,发透,去蒂根,撕成瓣状。葱切段,...
-
肠胃失调 按摩调治
现代人多多少少都有肠胃功能失调的毛病,虽不是大病,但症状发作时相当恼人。 按摩方法:胀气令人坐卧难安,按压内关穴及天枢穴有助消除胀气。内关穴在手腕横格纹以上距三指处,以大拇指用力按压,不适感会逐渐消失。而天枢穴在肚脐左右两边2寸(约3指)处,可促进肠胃蠕动。 便秘时,以指尖按压中脘穴(肚脐正上方4寸处)、孔最(肘横纹下4寸处)、天枢穴、合谷穴,都有助肠胃收缩。或者依照升结肠(右腹部从下往上)、横结肠(肚脐上方由右到左)降结肠(左腹部从上往下)顺时针方向搓揉,会按到腹部促进肠胃蠕动的穴道,也有助排便。 胃痛先别...
-
湿热病证 脏腑功能失调内生湿热
湿热病证与脏腑相关理论探究 随着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改变, 湿热病证的发 病率逐年增多, 因其湿热胶着、 缠绵难愈, 故成为医患 的共同难题 [1 ] 。因此, 从藏象理论出发探讨湿热病证 与脏腑的相关性, 对于发展湿热理论、 指导临床治疗多 有裨益。 以下将从脏腑功能失调内伤湿热、 湿热导致脏腑 功能失调两方面来论述, 探讨其湿热与脏腑的关系。 1 脏腑功能失调内生湿热 1. 1 内生湿邪 内生湿邪是水液代谢输布障碍引起 的病理产物之一。水液代谢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 需多个脏腑的多种生理功能相互协调,...
-
月经失调病因病机食疗方
月经失调是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指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异常的一类疾病。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经期延长、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等。月经不调的病因病机,主要是七情所伤或外感六淫,或先天肾气不足,多产房劳,劳倦过度,使脏气受损,肾肝脾功能失常,气血失调,致冲任二脉损伤,发为月经失调。 月经过多:指月经量多,过期不 止。气虚者常见经色淡红、经质清稀,小腹空坠,神疲乏力,面色无华,气短懒言,舌淡红,苔薄白,脉软弱无力。宜补气摄血,健脾宁心。可用老母鸡1只,黄芪10克,艾叶15克,将老母鸡洗净,切块,同黄芪、艾叶...
-
手脚爱出汗是脾胃失调
秋季一般温度宜人,正常情况下不会出汗,但是有些人却经常手足潮湿多汗,而身体别的部位无汗,这是一种病理表现。中医认为,手足出汗一般是脾胃功能失常所致。 脾胃湿热型:手足出汗多而黏,同时伴有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身困而重、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者,为脾胃湿热内阻。治疗宜清热燥湿,可选用中成药平胃丸治疗,每日2次,每次6克。 脾胃阴虚型:手足出汗而手足心热,同时伴有咽燥口干、食欲不振、饥不欲食、大便偏干、舌红少苔者,为脾胃阴虚所致。治宜滋养胃阴,可用沙参、麦冬各9克,玉竹、生甘草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脾胃气虚型...
-
教您几招调理女性内分泌失调
从中医上来说,内分泌失调是阴虚的表现,是由气血瘀滞所造成。瘀血滞留体内、脉络受阻、外毒入侵人体、产后恶露不下等都可能会导致气血瘀滞。很多女性常见病,其实都是由于内分泌失调所引起。 中医认为:调节内分泌,要先令气血通畅,使精血滋养全身,促进血液循环,再由内而外全面调理,彻底平衡内分泌。 1.膳食平衡,饮食调节:食物应多品种多变化,搭配合理,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与刺激性食品,烹调食物要以植物油为主,动物油为辅,以获取更多的不饱和脂肪酸,从而调理内分泌失调;女性饮食调理不可挑食、偏食、厌食,尤其是减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