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管炎 第2页
-
主治脱疽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方
赵尚华,男,1943年出生,山西省原平市人,山西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长期从事中医外科学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在周围血管病、乳房病和肿瘤的治疗有独到的经验。著有《中医外科心得集》《中医外科外治法》《中医外科类聚方》等多部著作。 组成:炮附子10g,桂枝10g,麻黄6g,丹参30g,鸡血藤30g,川牛膝12g,红花10g,地龙10g,当归15g,赤芍15g,炮甲珠10g,甘草15g。 功能:温阳散寒,活血通脉。 主治:脱疽(血栓闭塞性脉...
-
脱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椒艾洗剂
赵尚华,男,1943年出生,山西省原平市人,山西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长期从事中医外科学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在周围血管病、乳房病和肿瘤的治疗方面有独到经验。著有《中医外科心得集》《中医外科外治法》《中医外科类聚方》等多部著作。 组成:川椒15g,艾叶15g,桂枝15g,透骨草30g,防风15g,生川乌15g,桑枝15g,槐枝15g,当归30g,苏木10g,红花10g,蒜辫1条。 功效:温经散寒,活血祛风,消肿止痛。 主治:脱疽(血栓...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0名医方
【简介】发生于中小动脉(同时累及静脉及神经)的慢性进行性节段性炎症性血管损害;病变累及血管全层,导致管腔狭窄、闭塞。又称伯格氏病。 【治法】温经散寒,活血通络。 【疾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一) 【方名】解毒活血汤。 【组成】银花30克,玄参20克,当归20克,丹参20克,红花10克,蒲公英10克,紫花地丁10克,制乳香7.5克,制没药7.5克,生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叶汉帜方。 (二) 【方名】回阳通脉饮。 【组成】党参15克,白术15克,当归15克,黄芪25...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秘方数:7)
本病是一种周围脉管(指中小动脉及静脉)的慢性持续性、进行性的血管炎症病变导致血栓形成,血管腔闭塞,肢体缺血损害性的疾病,好发于男性青壮年。北方发病多于南方。受累病变可发生在全身血管,但以下肢为多,容易发生坏疽。简称“脉管炎”。患肢缺血性损害的程度与动态,可综合两种分类法:(一)缺血损害程度分期。(1)轻度缺血:患足趾蹠(或手指)冷痛、麻木、苍白、紫绀,休息或遇暖可减轻;活动时出现典型间歇性跛行,即步行较短路程,小腿肌群逐渐酸胀痛难忍,停歇一下才松解;足背和(或)胫后动脉搏动减弱以至消失。(2...
-
药膳调治脉管炎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全身性动、静脉的中、小血管慢性炎症病变。好发于下肢远端血管,由于长期血管痉挛,导致血管内膜增厚,血栓形成,以至血管闭塞,引起局部组织缺血、缺氧,最后导致肢体末端坏死脱落,中医称脱疽。本病多为男性(达95%以上),年龄多在20~45岁之间。 一、虚寒型:患肢喜暖畏寒、触之冰凉、麻木,局部皮肤苍白,足部、小腿有不定期疼痛,舌质淡红,苔白,脉沉细而迟。 1.附子粥:制附子、桂枝各3克,肉桂5克,葱白3茎,粳米100克,红糖适量。先煎制附片90分钟,人桂枝、肉桂、葱白,再煎40分钟。取汁与粳米煮粥...
-
防治脉管炎医疗体操气功、自我按摩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中、小动静脉的一种闭塞性疾病,好发在下肢。大多因精神抑郁、寒冷刺激、过多吸烟等因素,使血管处于痉挛状态所造成。健身运动可以使痉挛的血管放松,还可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促进患肢形成侧枝循环而使疾病转愈。它适用于病程的各个阶段。 运动种类可选择医疗体操、医疗气功、自我按摩等项目。 医疗体操这是针对患肢的专门性练习,如患者某侧下肢有病时,可取平卧位,先将患侧下肢抬高离床面大约70度左右,持续1~3分钟,并做踝关节背伸和跖屈运动10~30次。随后平放床上休息30秒钟~1分钟。再将患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