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汤 第9页
-
白虎加苍术汤(《活人书》卷十八。)治疗湿温病。身热胸痞,汗多,舌红,苔白腻者;湿温,两胫逆冷,胸腹满,多汗,头目痛,苦妄言,其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伤寒发汗不解,脉浮者;湿温憎寒壮热,口渴,一身尽痛,脉沉细者;湿热证,壮热口渴,自汗身重,胸痞,脉洪大而长者;疹毒烦热渴泻者。白虎加苍术汤(《活人书》卷十八。)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白虎加苍术汤(《活人书》卷十八。)的秘方制作方法,白虎加苍术汤(《活人书》卷十八。)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湿温病。身热胸痞,汗多,舌红,苔白腻者;湿温,两胫逆冷,胸腹满,多汗,头目痛,苦妄言,其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伤寒发汗不解,脉浮者;湿温憎寒壮热,口渴,一身尽痛,脉沉细者;湿热证,壮热口渴,自汗身重,胸痞,脉洪大而长者;疹毒烦热渴泻者。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白虎加苍术汤(《活人书》卷十八。)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湿温病。身热胸痞,汗多,舌红,苔白腻者;湿温...
-
麻黄加术汤治风痹 乌头汤治寒痹 麻杏薏甘汤治湿痹
麻黄加术汤治风痹 刘某,女,40岁,1993年11月30日诊。周身关节游走性疼痛年余,初起未注意,后逐渐加重,近来因天气寒冷,病情加重。血沉38mm/h,抗“O”833u,类风湿因子阳性。 刻诊:关节疼痛部位不定,恶风怕冷,手足欠温,无汗,苔白微腻,质嫩红,脉细缓。 治法:发汗祛风,散寒利湿。 方剂:麻黄加术汤。 方药:麻黄10g,桂枝10g,杏仁各10g,羌活10g,独活10g,甘草6g。服药9剂,周身关节疼痛大减,自觉手足温暖,手足心津津...
-
寒湿痹阻腰痛 选用《伤寒论》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加味治疗
佐某,女,52岁,2019年4月12日诊。诉近一个多月来,晨起常见腰部僵硬难伸舒,伴双下肢沉重坠,而起床经逐渐运动后,疼痛慢慢缓解转舒。 诊见:体格肥胖,腰肌丰满发达,体重超标,平时纳食可,少运动,大便溏烂,有痰涎,睡眠打呼噜,舌淡苔滑腻,脉沉滑且涩。因脾统血,主肌肉,可运化水湿,湿性黏腻,寒湿侵袭带脉则见腰肌伸舒不灵,重坠沉着;风、寒、痰、湿诸邪痹阻经脉或外力所伤,气滞血瘀,则往往引致腰痛。脉证合参,此乃寒湿痹阻腰痛。 治则:温脾祛湿,散寒止痛。 临床选用《伤寒论》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
-
自拟五藤四味对苓术汤治痹验案二则
风湿痹症主要累及筋脉、肌肉、关节、骨骼等部位,肝藏血、主筋,肾主精、主骨,脾统血、主肌肉四肢,筋骨有赖于肝肾精血之充养,又赖肾中阳气之温煦,肝肾不足,脾失健运,精血不足,正气亏虚,风寒湿热毒邪侵袭,痰瘀气滞,合而为痹。笔者在临证中,以自拟五藤四味对苓术汤加减治疗痹症效果良好。 案一 患者,男,47岁,农民。主述:左髋部反复疼痛3年,加重2月且伴膝关节疼痛。曾在某医院被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刻下:精神萎靡,双髋、双膝部肿痛,皮色正常,微热,行走困难,身重,微恶寒,口渴不欲饮,小便黄,舌质暗淡,舌苔黄...
-
寒湿腹泻喝白术汤
寒湿腹泻,表现为腹痛肠鸣,大便 清稀,甚至如水样,痛一阵泻一次,或 兼有恶寒发热,鼻塞头痛,周身酸痛, 不思饮食,舌苔白腻,脉濡。多见于感 冒寒湿之邪后引起的急性腹泻。治宜解 表散寒,化浊利湿。用白术等中药煎汤 治疗;效果满意。 方法:取白术15克,干姜、茯苓各 6克,炙甘草3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 1剂。 于顺业 气虚头痛食黄芪粥 气虚引起的头痛,症见头痛绵绵, 早晨较甚,晚上痛减,劳累加重,疲倦 乏力,饮食减少,腹胀,大便稀薄,舌 淡脉弱。可服用黄芪粥治疗。 方法:取大米50克,黄芪30克。 先用水...
-
治咳嗽鱼腥草梨 大便偏稀陈术汤治
鱼腥草梨巧治咳嗽 很多老人咳唔嗽时咯痰色黄而黏稠。中医认为,这是肺部有热的表现,喝鱼腥草梨水可治疗。具体方法为:鲜鱼腥草50克 (干品25克),中等大小雪梨1 个(洗净、切块),加水煮15分钟,吃梨喝汤,每日1次,连续3 日。 姜志远 大便偏稀陈术汤治 有些老人发现,自己很多天大便偏稀,不成形。中医称这种现象为便溏,认为是气候潮湿、饮食寒凉,寒湿伤脾所致。治宜健脾祛湿,可服陈术汤。 具体方法为:取炒白术6 克,陈皮5克,薏苡仁30克,加水煎煮,取汁分2次当日饮服,每日1剂,连续7日。 何建华 中年...
-
失眠 真武汤 甘姜苓术汤合交泰丸加减
经方辨治顽固性失眠验案1则 患者,男,60岁,2018年2月22日初诊。 主诉:失眠、入睡困难30余年,加重3周。现病史:患者30余年来一直睡眠不佳,每日睡眠4h左右,入睡较快,但经常凌晨2点后醒来不能再入睡,曾服用甜梦口服液、枣仁安神液等药物,效果不佳。患者2018年1月初退休,退休后至北京和儿子同住。到京后,情绪不佳,心情低落,一直睡眠不佳,入睡困难,早醒,多梦,每日睡3~4h,自行购买枣仁安神液服用,效果不佳,仍不能入睡[1],后求诊于附近药店,予以5剂汤药(以柴胡疏肝散为主方加酸枣仁、远志等...
-
小儿哮喘反复发作 方药小半夏加茯苓白术汤合桂枝汤
患者,女,7岁。哮喘反复发作多年,近日因外感牵动哮喘发作,入夜尤甚。现发热38.7℃,恶寒,咳嗽,头晕,食少,汗出较少,伴有呼气性呼吸困难与哮鸣音,咽喉梗阻感较明显,口渴不欲饮,咳喘剧烈时牵扯腹痛与呕吐,2日未大便。舌质淡,苔白腻,中间有2条裂纹,腹直肌挛急,脉沉细紧,心率112次/分,因近2日哮喘发作,患儿精神状态不佳,白天较萎靡。 诊断:小儿哮喘反复发作。 辨证:本病具有哮喘的病理基础,内外感召(外感引动夙疾),出现呼气性呼吸困难与哮鸣音等,故患儿处于哮喘发作期,隶属于太阴病水毒表证;腹直肌...
-
交感丹与交感丸 银翘散与银翘汤 枳术汤与枳术丸
笔者曾在2017年9月14日刊登过“方名一字之差,组成功用不同”,今续举三例与同路同享之。 交感丹与交感丸 铁瓮先生交感丹,《补充内经拾遗方论》言为瑞竹堂方,铁瓮先生所制也。交,相也;感,通也,心肾交通,水火既济,故名交感也。组成为茯神去木四两、香附一斤炒黄,具调气安神之功。这以后并载降气汤,亦为瑞竹堂方,由茯神、香附、炙甘草组成,具升降阴阳之效。 后《慈禧光绪医方选议》载交感丸,由炙香附一两、茯苓四两、琥珀五钱组成,具宁心解郁安神之功。主一切诸气为病,公私拂情...
-
甘姜苓术汤速除“无解”痛
我1999年从中医药院校毕业后一直在媒体从事编辑工作。虽然没有成为一名中医大夫,但常把学到的中医知识应用到自己和照顾家人上,屡屡受益。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中医药的信任和依赖更是与日俱增。而最近发生的一件事,让我亲身感受到了中医药的神奇。 痛不知所起,一波三折终消解 今年5月初,我因重感冒用西药泰诺发汗太过,动辄汗出淋漓,怕风。11日恰遇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张英栋医生来京出差,遂将症状和原委告知。察舌按脉后,予桂枝汤方(桂枝12克、赤芍15克、生甘草8克、大枣20克、生姜12克)两剂,嘱&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