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汤 第5页
-
葛根汤 大黄附子汤
葛根汤 组成:葛根四两(12g),麻黄去节,三两(9g),桂枝去皮,二两(6g),芍药切二两(6g), 甘草炙二两(6g),生姜切三两(9g),大枣擘十二枚(4枚)。水煎服。 适应症: 治太阳病,项背几几,无汗恶风,亦治太阳阳明合病下利。 临床应用:张某,女,34岁。述精神痴呆10天,小便不能自控。曾感冒高热、头痛。经治疗有好转,但出现精神痴呆,表情淡漠,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辨证:邪入太阳经脉,经气不舒,津液不能上承,而致清窍不利。治法:祛邪升津,开窍醒神。处方:葛根汤加减。方药:...
-
芍药甘草附子汤,黄连汤方,仲景方,蜜煎方,小青龙汤方
章太炎精于《伤寒论》文献研究及理论研究,他的研究成果至今犹有重大价值。199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章太炎全集》,2016年重加编写再次出版,内有多篇《伤寒论》文献考据论文。 章太炎以《宋版伤寒论》为依据,将王叔和注语寻出,不仅确证王叔和绝未改窜经文,而且确证宋本《伤寒论》正文中有许多王叔和注语。这是一个前无古人的发掘工作。此前,人们读的多是成无己《注解伤寒论》,而成无己对《伤寒论》正文中包含王叔和注语不曾知晓。读赵开美白文本《伤寒论》者,对正文中的王叔和注,亦无所考、无所知。章太炎对王叔和注语的揭示与分...
-
仲景用含有人参的桂枝新加汤和附子汤治疗身痛
人参为补药之王,系五加科多年生草本人参的干燥根,性平、微温,味甘、微苦,归脾、肺经,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之功,主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 在《伤寒论》中,仲景用含有人参的桂枝新加汤和附子汤治疗身痛,现辨析如下: 桂枝新加汤 桂枝三两,芍药四两,甘草二两,人参三两,大枣十二枚(擘),生姜四两。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
-
甘草附子汤“祛风祛湿”和“大补脾肾之阳”
甘草附子汤证出仲景公之《伤寒论》第175条,原文:“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此方古今医家注者颇多,但意见不甚统一,刘渡舟先生在临床实践中,运用该方治验许多,从理论上对该方进行了提炼,见识非凡。 《黄帝内经》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寒邪搏于外,凝滞而收引,致使经脉不得通,关节烦疼,掣痛;湿邪黏腻,无阳而不化,滞留于关节之间,故关节难以屈伸;风湿在外,营卫失调,...
-
桂枝汤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加附子汤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山东省名中医刘启廷,从事中医70年,对中医经典深入研究,娴熟于胸,善于借经方之精炼、时方之轻灵,临床用药量少效著,直中病所,以简便廉验著称。《伤寒论》是辨证论治的专著,被历代医家誉为方书之祖,临床辨证时每循其法,取方用药,得心应手,疗疾去病,收效卓著。现将学习刘启廷临床运用《伤寒论》中桂枝汤及其类方的经验总结介绍如下。 桂枝汤 原文: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桂枝汤主之。 辨证要点:发热,恶风,自汗,头痛,鼻塞,干呕,舌苔薄白,脉浮缓。...
-
方剂解读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黄细辛附子汤的主要作用是温经通阳、散寒通痹,即温阳、通阳、升阳、补阳,临床应用并不局限于太少两感证,更不必拘泥于有无发热恶寒之表证,举凡风寒身痛、暴哑咽痛、冷风头痛、风寒齿痛等诸多病证,使用本方均收卓效。 麻黄细辛附子汤出自《伤寒论》,是临床常用经典经方,现就该方的主治、方解、加减化裁及临证运用心得等进行解析,并附验案二则。 方剂解读 原文:《伤寒论》第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麻黄二两(去节)(6g),细辛二两(6g),附子一枚(炮...
-
少阴病助阳抑阴四方经验 四逆汤 干姜附子汤 附子汤 真武汤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山东省名中医刘启廷从医70年,善用经方,现将其临床运用《伤寒论》少阴病助阳抑阴四方经验分享如下。 四逆汤 《伤寒论》323条: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辨证要点:脉沉细,但欲寐,精神萎靡,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呕吐,无热恶寒,或大汗出,或身有微热,热不剧,小便清长,舌苔白。证属亡阳欲脱,阴寒弥漫。 药用:炙甘草6g,干姜4.5g,附子9g。上三味,以水600ml,煮取240ml,去渣,温服。 方解:方中附子温肾回阳,...
-
冲和汤治术后发热 附子汤治畏风怕冷
冲和汤治术后发热验案一则 李某某,男,85岁。患者2022年1月28日在家摔倒,致左髋部疼痛、活动受限,被诊断为左股骨近端骨折。既往有脑梗死后遗症6年余。2月6日行左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术加钢丝捆扎术。术后最高体温达38℃左右,2月21日请外院西医会诊,建议给予头孢噻肟钠和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静脉点滴,联合吸入氨溴索、硫酸庆大霉素及硫酸特布他林注射液,治疗后体温下降至37℃左右,2月28日下午邀请笔者会诊。刻诊:发热时发时止,发时伴躁动、多言,纳、寐可,二便调,舌质淡,苔白,脉弦细。形体偏瘦,伤口愈合良好,双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