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节气常在“中伏”前后,是酷热盛行之时,也是喜热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炎热天气容易消耗人体的气津,因此有“暑天无病三分虚”的说法。人们常觉疲倦头晕、口干舌燥、食欲不振、胀气恶心,严重者动辄腹痛腹泻等,这些都是暑湿耗伤气津的表现。医药学家李时珍曾提出“粥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意思是说喝粥能健脾益气、补充身体气津的亏耗,以补虚损。在此为大家介绍几款大暑节气适宜喝的粥品。
荷叶消暑粥
食材:荷叶6克、砂仁6克、粳米50克。
功效:清热利湿、解暑生津、调理脾胃。
做法:将粳米洗净后放入两味药材,加 500毫升水以大火煮开转小火煮约30分钟至软烂,冷却后即可食用。
薏苡仁玉米须粥
食材:薏苡仁15克、玉米须6克、大米50克。
功效:解热健脾、利水祛湿、补虚和胃。
做法:将白米洗净后放入两味药材,加 500毫升水以大火煮开转小火煮约30分钟至软烂,冷却后即可食用。
生姜益气粥
食材:生姜三五片、淮山50克、白米50克。
功效:生姜健脾益气、开胃止呕。做法:将白米洗净后放生姜,加500毫升水以大火煮开转小火,加入淮山后煮10分钟,冷却后即可食用。
苦瓜粥
食材:苦瓜半条、白米50克。
功效:开胃醒脑、祛湿除烦。
做法:将苦瓜半条切薄片后焯出苦水,将白米洗净后加500毫升水以大火煮开转小火,加入苦瓜后煮10分钟,冷却后即可食用。
山药红绿豆粥
食材:山药、绿豆、红豆各10克、白米50克。
功效:补脾肾、益气养阴、解热消暑。
做法:将白米洗净后放入三味药材,加 500毫升水以大火煮开转小火煮约30分钟至软烂冷却后即可食用。
高温高湿天气,消化道疾病的患病率急骤上升,隔三差五喝上一碗消暑粥、益气粥、健脾粥,既能解湿热、益气生津、补脾胃,又能预防暑湿气积于体内所致的心烦气躁、精神困乏、食欲不振等,是安然度夏、防范疾病于未然的好方法。当然,糖尿病人、心脑血管病人能不能喝这些粥品,还需要根据个体差异咨询医生。(张稳)
相关文章
- 2024-03-07小寒节气时令勤御寒
- 2024-03-07中医退热 无发热汗已止
- 2024-03-07老中医田淑霄治杂病
- 2024-03-07中医养生 适合国人
- 2024-03-07向古人学呼吸
- 2024-03-07养生之道 正如煮一锅腊八粥
- 2024-03-07“雾笼全国”上焦如雾
- 2024-03-07严重口苦 泡脚拍打大腿
- 2024-03-07平衡养生
- 2024-03-07阳虚者食核桃红枣露 补肾阳养气血
最近发表
- 治疗咳嗽,哮喘,肺炎的精品中药秘方
- 成为VIP用户,免费查看本站99.99%秘方!
- 亲测过敏性鼻炎的中药方
- 尖锐湿疣和尿道口尖锐湿疣和各类尖锐湿疣的治疗小偏方配方,防复发性极高!亲测防复发!!
- 痛风的中医中药降尿酸配方,亲测,绝对有用!治疗痛风的中药配方来自于中医国药大师!!
- 内补黄芪汤治疗溃疡脓水出多,或过服败毒之剂,致气虚血弱,发热无寐,或兼盗汗内热,或不生肌。内补黄芪汤秘方制作方法。
- 防己黄芪汤治疗益气祛风,健脾利水。主治表虚不固之风水或风湿证。汗出恶风,身重微肿,或肢节疼痛,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防己黄芪汤秘方制作方法。
- 痛泻要方治疗补脾泻肝。主治肝旺脾虚,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弦而缓。痛泻要方秘方制作方法。
- 参术补脾汤治疗疟疾。参术补脾汤秘方制作方法。
- 人参胡桃汤治疗补虚定喘。主治喘促日久,肺肾两虚。人参胡桃汤秘方制作方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