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怕撞脸,穿衣搭配怕撞衫,标新立异的东西总能吸引他人的眼球。中医文化建设亦是如此,想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就应追求个性化发展,求同存异办好自身的特色。
盘点中医文化建设报道,有很多眼前一亮的创新举措:北京市在大力打造“文化之都”的过程中,按照规划,中医药博物馆与故宫等景区将在一条旅游线路上;甘肃省编排中医药文化剧目《皇甫谧》和地方剧《医祖岐伯》;百集中医动画系列片《葫芦响叮当》正在进展中;湖北省将建设中医药“三堂一室”作为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主要载体和创新品牌……这些中医药文化建设亮点汲取了中医药几千年的精华营养,围绕“中”字做文章,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为避免中医药文化建设“同质化”或“普及”样本,中医药文化建设应注重内涵建设,可在群众中征集意见和创意,使中医药文化建设“锦上添花”,更加有张力地凸显。笔者认为,张扬中医药文化建设个性化,可结合以下5个特点:
结合民族特点。中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医药传承也有较长的历史,其中藏医藏药、彝族医药、苗医苗药等都有较长的历史沉淀,中医文化在地方发展时,请不要丢弃了这些民族医药的传承和发展。
结合地域文化。各地中医医院的地域特色不同,历史沉淀、中医学术渊源、文化背景各有千秋,如果能在这些方面加以挖潜,就能形成鲜明的文化特点。
结合旅游景观。可开辟种植芍药、金银花、牡丹花等亦药亦观赏的植物,结合当地的旅游景观,开发旅游线路,增加农民收入,多一些这样一举两得的惠民之举。我院在谷城县石门村启动了“襄阳中医林”扶贫建设项目。去年建成了50亩的“金银花基地”,今年又将投资12万元建设60亩3500棵的“桂花树基地”,以改善民生。
结合宣传造势。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宣传力度。应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渗透中医药知识,提高了中医药文化与大众的亲和力。
结合信息助力。中医药文化建设也要搭上信息化的“快车”,在医院内部网络上搭建平台,为患者和员工提供中医药文化常识,规范礼仪和诊疗行为等,从而培养其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我院借助信息化建设推动中医文化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医护移动工作站、后台营运管理、自动物流等信息化系统科学、规范、高效地传递中医文化。
相关文章
- 2024-03-07小寒节气时令勤御寒
- 2024-03-07中医退热 无发热汗已止
- 2024-03-07老中医田淑霄治杂病
- 2024-03-07中医养生 适合国人
- 2024-03-07向古人学呼吸
- 2024-03-07养生之道 正如煮一锅腊八粥
- 2024-03-07“雾笼全国”上焦如雾
- 2024-03-07严重口苦 泡脚拍打大腿
- 2024-03-07平衡养生
- 2024-03-07阳虚者食核桃红枣露 补肾阳养气血
最近发表
- 治疗咳嗽,哮喘,肺炎的精品中药秘方
- 成为VIP用户,免费查看本站99.99%秘方!
- 亲测过敏性鼻炎的中药方
- 尖锐湿疣和尿道口尖锐湿疣和各类尖锐湿疣的治疗小偏方配方,防复发性极高!亲测防复发!!
- 痛风的中医中药降尿酸配方,亲测,绝对有用!治疗痛风的中药配方来自于中医国药大师!!
- 内补黄芪汤治疗溃疡脓水出多,或过服败毒之剂,致气虚血弱,发热无寐,或兼盗汗内热,或不生肌。内补黄芪汤秘方制作方法。
- 防己黄芪汤治疗益气祛风,健脾利水。主治表虚不固之风水或风湿证。汗出恶风,身重微肿,或肢节疼痛,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防己黄芪汤秘方制作方法。
- 痛泻要方治疗补脾泻肝。主治肝旺脾虚,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弦而缓。痛泻要方秘方制作方法。
- 参术补脾汤治疗疟疾。参术补脾汤秘方制作方法。
- 人参胡桃汤治疗补虚定喘。主治喘促日久,肺肾两虚。人参胡桃汤秘方制作方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