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5日 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到来了
小寒节气时, 每天半夜11点至凌晨3点, 取正坐姿势, 然后一手向后方按住一侧的脚心, 身体伸直, 重心略后仰, 一手向上托举, 并仰头上视, 上举时, 掌尖要朝向内侧, 举至极致并配合吸气, 身体在手臂上举同时向上伸展, 略停片刻后,呼气放松, 换另一手上举, 一手按脚心, 左右各15 次, 然后行叩齿、吐纳、咽津液法。
此式主要针对邪气积滞在足太阴脾经的相关症状, 可调理食后不化引起的反胃, 胃部疼痛, 腹部胀满, 胃气上逆引起的呕吐, 水饮停留中焦引起的中焦胀满, 饮食减少, 爱叹气, 身体沉重, 食欲不佳, 心中烦闷, 心下胃口疼痛。
对大便溏稀, 腹中有结块、腹水,黄疸症,各种泄泻,排便异常,气色不佳, 大小便排泄不畅, 脸色发黄, 口中发干, 脾胃虚引起的身体倦怠, 总想睡觉, 胃气上逆引起的心慌, 心下气机阻滞, 胃热引起的进食多却易饥饿身体消瘦, 有胃口却吃得不多等相关脾胃症状, 都有一定的调理功效。
说明
此式以调理足太阴脾经相关病症为主, 故动作重点在拉伸脾经。
练习时, 要配合呼吸,上举的手要掌面并拢并朝上, 指尖朝向内侧,并仰头上视手掌背面, 掌跟用力上托, 带动身体及相关经络向上拉伸, 下按的手也要用力伸直, 按住足心部位, 使身体呈对侧上下最大化地拉伸。
今人用于保健, 可不必拘于练习时间。
原文
行功
每日子、丑时, 正坐, 一手按足,一手上托, 挽首互换, 极力三五度,
吐纳, 漱咽, 叩齿。
治病
荣卫气蕴,食即呕、胃脘痛、腹胀,哕、疟、饮发中满、食减、善噫、身体
皆重、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闭、黄疸、五泄、注下五色、大小便不通、面黄、口干、怠惰嗜卧、抢心, 心下痞、苦善饥、善味不嗜食。
相关文章
- 2024-03-07小寒节气时令勤御寒
- 2024-03-07中医退热 无发热汗已止
- 2024-03-07老中医田淑霄治杂病
- 2024-03-07中医养生 适合国人
- 2024-03-07向古人学呼吸
- 2024-03-07养生之道 正如煮一锅腊八粥
- 2024-03-07“雾笼全国”上焦如雾
- 2024-03-07严重口苦 泡脚拍打大腿
- 2024-03-07平衡养生
- 2024-03-07阳虚者食核桃红枣露 补肾阳养气血
最近发表
- 治疗咳嗽,哮喘,肺炎的精品中药秘方
- 成为VIP用户,免费查看本站99.99%秘方!
- 亲测过敏性鼻炎的中药方
- 尖锐湿疣和尿道口尖锐湿疣和各类尖锐湿疣的治疗小偏方配方,防复发性极高!亲测防复发!!
- 痛风的中医中药降尿酸配方,亲测,绝对有用!治疗痛风的中药配方来自于中医国药大师!!
- 内补黄芪汤治疗溃疡脓水出多,或过服败毒之剂,致气虚血弱,发热无寐,或兼盗汗内热,或不生肌。内补黄芪汤秘方制作方法。
- 防己黄芪汤治疗益气祛风,健脾利水。主治表虚不固之风水或风湿证。汗出恶风,身重微肿,或肢节疼痛,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防己黄芪汤秘方制作方法。
- 痛泻要方治疗补脾泻肝。主治肝旺脾虚,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弦而缓。痛泻要方秘方制作方法。
- 参术补脾汤治疗疟疾。参术补脾汤秘方制作方法。
- 人参胡桃汤治疗补虚定喘。主治喘促日久,肺肾两虚。人参胡桃汤秘方制作方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