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 第6页
-
疥疮是由疥虫引起的皮肤病 处方
疥疮是一种由疥虫引起的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此病易在家庭、学校及人群密集的地方传播。中医认为,多因虫毒湿热,结聚肌肤所致。阴囊疥疮结节非疥虫直接引起,系患者对于疥虫及其代谢产物过敏所致。疥虫虽已杀死,但该处结节往往可持续数月,甚或数年。临床采用复方苦参洗药熏洗治疗,效果满意。 处方:取苦参、蛇床子、百部、千里光各30克。加水2000毫升,煎汤去渣,趁热先熏后洗患处,每日1剂,早晚各1次,每次约30分钟。一般连用7~10剂疥疮结节即可消退。 值得注意的是,患者治疗期间避免搔抓和热水烫洗,否则会影响疗...
-
甲虫皮炎马齿苋治
甲虫皮炎是一种因皮肤接触甲虫体内毒液引起的毒性皮肤炎性反应。其特点为接触毒液数小时至2日内出现条状、片状的水肿红斑,其上密集红疹、水疱及脓疱,继发糜烂、坏死,反应剧烈者还伴有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笔者用鲜马齿苋捣烂敷于患处治疗甲虫皮炎,取得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治疗方法:取鲜马齿苋20克捣烂,先用生理盐水做局部清洗后,再将捣烂的鲜马齿苋敷于患处。每日2次。 点评:甲虫皮炎多为湿热热毒入侵。马齿苋为马齿苋科植物马齿苋的幼嫩茎。马齿苋性寒,味甘酸,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甲虫皮炎用新鲜马齿苋捣烂外敷于患处,见效快...
-
虫咬皮炎中医辨治
虫咬性皮炎常见于婴儿和儿 童,是春夏秋三季常见的过敏性皮 肤病之一。可能引起虫咬性皮炎的 昆虫有很多,常见的有蚊、臭虫、跳 蚤、螨虫等,主要表现为蚊虫叮咬处. 出现丘疹、风团、水肿性红斑、水疱、 疱疹、瘀斑等,中间可见刺吮点。这 些丘疹、风团等可发生于身体的各 个部位,既可散在分布,也可数个成 群。此外,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 痒、刺痛、灼痛等,其中以皮肤瘙痒 最为常见。 根据症状轻重可采取中医辨证 治疗。 一、患儿皮损以小出血点、丘 疹、疱疹、风团及肿胀为主,同时伴 有全身症状,宜清热解毒。 处方:蒲公英、紫...
-
治疗蛔虫验方
本病是由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或其他器官所致的疾病。患者以儿童较多,常有腹痛(多为阵发性)或夜眠不宁,磨牙,食欲不振,有时吐出或从大便,排出蛔虫等症状。 1.石榴皮、槟榔各12克,烘干,共研细末,每次6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连服2天。 2.鲜葱白30克,麻油30毫升。将葱白捣烂取汁,调入麻油,空腹1次服下(小儿酌减),每日2次,连服4~5次。 3.花椒油30~60毫升,口服。秋季花椒成熟时,采鲜花椒10克,装入可密封的玻璃瓶中,灌入茶油(或麻油)500毫升浸泡备用。 4.黑色丝瓜种子适量,剥壳取仁嚼烂,空腹用温开水...
-
宝宝蛲虫病 中医疗法大全
蛲虫病是由蠕形住肠线虫寄生于人体回肠、盲肠和结肠等处引起的肠道寄生虫病。多见于小儿,以肛周瘙痒、烦躁不安为主要表现。潜伏期2~6周。局部表现肛周与会阴部奇痒,以夜间为甚,常影响睡眠;腹部隐痛、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肛门胀坠感;儿童可有烦躁不安、失眠、夜惊、惊厥或癔病发作。可出现蛲虫性阑尾炎、阴道炎、子宫内膜炎、膀胱炎、皮肤损害、前列腺炎、结肠炎等异位损害表现。患儿入睡1~3小时后在肛门皱襞、会阴等处可找到乳白色小线虫。清晨未大便前蛲虫卵检出率高。 主要治疗方法为驱虫治疗。并发蛲虫性阑尾炎者,在进行驱...
-
小儿蛲虫病冰片巧治疗
记得儿子2岁的几天晚上,在熟睡中他时不时川厂在肛门前抓挠,我带他去了医院儿科,诊断为蛲虫病。医生开了几片西药,吃后不见好转。这时恰逢一位懂中医的朋友来到我家,听说儿子病情后,说他知道一个专治此病的中药验方,可以给孩子试试。 用冰片1克,麻油3毫升,混匀调成糊状,于每晚睡觉前,先用消毒过的棉球塞入肛门内涂抹后取出,再换棉球蘸上调配好的药糊外涂肛门四周。用此法治疗几天后,儿子竟能安然入睡了。我的体会是此法简单,经济实用且效果明显。 冰片为无色透明或白色半透明的片状松脆结晶,气清香,味辛、凉,具挥发性。本品在乙醇,氯仿或...
-
姜片虫病 简便治方
姜片虫病,是姜片虫寄生在人的肠子里引起的一种疾病。生吃染有姜片虫幼虫的荸荠,菱角、茭白、藕等水生植物就容易得这种病。一般得病轻的没有什么感觉,重的就有肚子胀,肚子痛,肚子里面作响,大便有时泄泻,有时秘结,尤以大便时解出颜色象生肉、形状象姜片的虫体为特征。病人一般面色苍白,身体消瘦,浮肿。治疗宜以驱虫为主,佐以调理脾胃。 处方 (1)槟榔30一60克 乌梅10克 甘草3克 水煎服。早晨空腹1次服下。小儿剂量减半。 (2)香砂六君子丸(成药)每次10克, 日服3次,饭后 用水送下(此方于驱虫后调理用)。 预防...
-
肠道蛔虫 秋季驱蛔正当时
肠道寄生虫以蛔虫最为常见。用药驱蛔虫虽说一年四季都可进行,但是最佳季节是在秋天。 夏季,大人和儿童进食大量的生鲜蔬菜和瓜果,这些食品难免带有蛔虫卵,感染蛔虫的机会较多。到了秋季,幼虫长为成虫,都集中在小肠内,此时服用驱虫药,正好药到虫驱。 常用的驱蛔虫药有驱蛔灵(枸橼酸哌嗪)、盐酸左旋咪唑、盐酸四咪唑(驱虫净)、阿苯哒唑(肠虫清、丙硫咪唑、抗早敏)、甲苯哒唑(甲苯咪唑,安乐土)等。目前小儿服用的驱蛔药共同特点基本上是用法简单、疗程短、疗效好。以肠虫清治疗蛔虫病为例,每次只需服两片,晚睡前一次服下,或每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