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 第4页
-
肛疾一味消治肛门病300多例,有效率100%。
主治:肛窦炎、肛乳头炎、肛周炎、肛周脓肿、肛瘘发炎、肛裂、内痔嵌顿、炎性外痔、混合痔肿痛、血栓性外痔等。 配方及用法:鲜崩大碗适量。先将崩大碗及捣药用的器具洗净,再用开水冲洗一遍,后将崩大碗捣烂榨汁,弃渣用汁,用棉片蘸取药汁敷于肛门患处,并用尼龙薄膜覆盖,胶布或丁字带固定。每天换药2~3次,5天为1疗程。 疗效:治疗肛门疾病300多例,发病早期用药1个疗程痊愈,绝大多数患者在1周内治愈,有效率100%。 按语:崩大碗又名“积雪草”,具有清热祛湿,祛淤消肿,凉血止痛之功效。 荐方人:广东省新丰县中...
-
治疗肛门瘙痒偏方—消风散
肛门瘙痒是一种常见的局部瘙痒症。肛门部有时有轻微发痒,如瘙痒严重,经久不愈则成为瘙痒症。它是一种常见的局限性神经机能障碍性皮肤玻一般只限于肛门周围,有的可蔓延到会阴、外阴或阴囊后方。 多发生在20~40岁中年、老年,20岁以下的青年较少,极少发生于儿童。男比女多见,习惯安静和不常运动的人多发生这种瘙痒症。 继发性瘙痒症有明显致病原因,容易治疗;自发性或原因不明的PA不易治愈,也常复发,约占全部患者的50%。肛门瘙痒症多见于中年人。 下面就为你介绍中医治疗的方剂——消风散 组成——当归9克,生地9克,防风9克...
-
治肛门瘙痒验方
肛门瘙痒多发于中老年人,主要症状为肛门周围皮肤瘙痒,时轻时重,有时剧痒难忍,有时刺痛或灼痛,久之可引起神经衰弱,精神委靡,夜不成眠。由于搔抓使皮肤溃烂、渗出、结痂,长期不愈可导致肛周皮肤增厚,苔藓样变,色素沉着或色素脱失,常蔓延至会阴及骶尾部。中医认为,肛门瘙痒主要是感受风、湿、热邪所致,外用中药坐浴、熏洗效果良好。 方一: 苦参30克,枯矾、紫草、青黛各10克,加水2000亳升,水煎去渣后加米醋15毫升。每日熏冼2次,每次20分钟。本方燥湿解毒,对湿热下注引起的肛门瘙痒,伴有黏液渗出、肛门下坠者效佳。 方二:黄柏...
-
蛇床子治肛门瘙痒
1998年夏日的一天,笔者到某单位办事,当时在门口的木凳上稍坐几分钟,后起身离开不久,便感觉肛门处不舒服。我意识到那张木凳肯定有问题,但因事情没办完,来不及换掉内外裤子。一两天后,惭觉肛门处瘙痒,用维肤膏外搽只能缓解片刻。再过两天,瘙痒更是剧烈难忍、让人坐卧不安。业余自学中医这么多年,自己还没有遇到过如此症状。我回想起 《中药学》中介绍有蛇床子等具有祛湿止痒之功,就决定用一则明代太医使用的含有蛇床子的中药处方研成粉剂后治疗。 先用温水洗过肛门之后,我把这含有大剂量蛇床子的中药粉撒在肛门处,站起身后;有很多的中药粉恰...
-
辽宁名医治肛门湿疹方
辽宁名医治肛门湿疹(湿热下注)方: 处方:革薜15克,薏苡仁、土茯苓、滑石、鱼腥草各20克,丹皮、泽泻、通草、防风、黄柏各10克,蝉蜕6克,大黄3克(后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用于治疗肛门湿疹,中医辨证属湿热下注型。症见发病急骤,肛门皮肤潮红,伴有丘疹、水泡、黄水淋漓,局部灼热、瘙痒,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弦数。 加减:湿热较盛者,加龙胆草、栀子各10克;剧痒者,加白蒺藜12克。 专家点评:方中革解、薏苡仁、土茯苓、滑石清热利湿;泽泻清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