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炙 第2页

炙 第2页

  • 炙甘草汤气血阴阳俱补

    炙甘草汤气血阴阳俱补

      吾师崔应珉,出身中医世家,自幼随父习岐黄之道,业医三十余载,治病无数。余有幸侍诊多年,崔应珉教授经方运用灵活精当,效若桴鼓。炙甘草汤是《伤寒论》治疗“心动悸,脉结代”的名方。现就其临证经验略述于此。   炙甘草汤气血阴阳俱补   查找方剂教材,炙甘草汤均列为补益剂,但有的载入补血剂中,有的纳入气血双补剂名下,其论亦仁者见仁,志者见其志。纵观全方由九味药组成:炙甘草12g,生姜9g,桂枝9g,人参6g,生地黄50g,阿胶6g,麦门冬10g,麻仁10g,大枣10枚。组方法度严谨,阴阳合和协调...

  • 炙甘草汤

    炙甘草汤

    炙甘草汤在伤寒论里治疗“脉结代”,就是心律紊乱,包括早搏、房颤等。很多人把炙甘草汤,当作治疗心律紊乱的专方。其实,炙甘草汤可以治疗多种心脏病,不止是心律紊乱。 上文说到,用炙甘草汤治疗一个小伙子心绞痛,巧的是就在同一天,还有一个老人也来看心脏病,她是心慌,也是用炙甘草汤治的。 2020 9 12 ,某女,61岁,心慌难受半年,做恶梦、或受惊吓、或高兴都会引发心慌,安静下来就好了。白天活动还好,但晚上起来小便走回床上就心慌,纳可,大便偏干,眠可、梦多,血糖高,舌...

  • 小议炙甘草汤之生地的用量

    小议炙甘草汤之生地的用量

    患者徐某,男,35岁,2015年9月16日初诊。主诉:心慌1月余。病史: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慌,心悸,偶见下午疲乏、恶寒,性急易怒,口唇偏紫,无乏力气短,无胸闷胸痛等表现,纳可,寐欠安,二便调。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而涩。既往体健,半年前体检,心电图呈窦性心律失常,未予诊治。即刻血压:146/95mmHg;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非勺形改变,晨峰血压明显升高,全天血压平均值125/80mmHg,白日血压平均值130/90mmHg,夜间血压平均值110/67mmHg。 西医诊断:窦性心律不齐,高血压;中...

  • 炙甘草汤加减治疗疾病总结

    炙甘草汤加减治疗疾病总结

    炙甘草汤的临床应用举隅 炙甘草汤出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治并治下》第177条“伤寒, 脉结代, 心动悸, 炙甘草汤主之”, 且方后悉数列举了方药组成、剂量和煎服方法。原方组成为炙甘草四两, 人参二两, 生地一斤, 麦冬半斤, 桂枝三两, 麻仁半升, 阿胶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三十枚[1], 广泛应用于各种辨证属阴血不足, 心气虚弱者[2]。现将笔者近5年运用本方加减治疗疾病做一总结, 简述如下。 1 心脏疾病 1.1 心律不齐 患者, 女, 65...

  • 炙甘草汤证的应用常有茫然

    炙甘草汤证的应用常有茫然

    •炙甘草汤的应用不必拘于“脉结代,心动悸”,凡符合阴血不足、阳气虚馁,血脉不畅者,诸如月经不调、头晕耳鸣、血不养筋、病后体虚、化疗后心血失养等,皆可用之。 •炙甘草汤的证候可谓虚中夹瘀。此“瘀”由阴血不足引起,与瘀血证有本质不同,因此不用活血化瘀药,而用火麻仁等滑润血脉药。 近代著名中医学家曹颖甫对经方应用娴熟,其高足姜佐景整理的《经方实验录》,医案翔实,要点突出,多有启迪。书中关于炙甘草汤的应用值得一读,今就其主要内容叙述如下...

  • 心悸不宁可用炙甘草汤

    心悸不宁可用炙甘草汤

    笔者曾诊一58岁男子,有冠心病史3年,因心悸伴短暂黑朦,查动态心电图提示室早,短阵室速。当即收住院,给胺碘酮治疗后症状好转,动态心电图恢复正常。出院时要求坚持口服胺碘酮半年。3个月后自觉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肢体肿胀,遂到医院检查。发现甲状腺功能减退,医生考虑是胺碘酮副作朋,便立即停用。停药1月后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肢体肿胀等症减轻,复查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但心悸胸闷气短加重,伴有一过性头晕黑朦,动态心电图提示病情加重。这一波三折,令患者拒用任何西药,坚持要求中药治疗。辨证属阴阳两虚,心血瘀阻。治宜滋阴养m、通阳复脉...

  • 生升麻 蜜炙升麻

    生升麻 蜜炙升麻

      升麻为毛茛科植物升麻、大三叶升麻或兴安升麻除去须根的干燥根茎。本品味辛、微甘,性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功能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主治风热头痛,齿痛,口疮,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阳毒发斑,胃下垂、胃轻瘫,脱肛,子宫脱垂等病症。入煎剂常用量每天3~9克。本品对于阴虚阳浮、喘满气逆及麻疹已透等病症应当忌服。服用本品过量可产生头晕、震颤、四肢拘挛等不适症状。本品炮制方法不同分为生升麻和炙麻黄,二者性状不同功效也有差别。   生升麻是将原药除去地上茎等杂质,洗净,润透,切片,干燥,筛去灰屑而成。本品为...

  • 雷斅 炮炙十七法

    雷斅 炮炙十七法

    提到中药炮制学,就不能不提一本著作——《雷公炮炙论》,这本书是中国历史上对中药炮制技术的第一次总结,奠定了中药炮制学的基础,它的作者是雷斅。 踪迹难寻 关于雷斅,有几种不同记载:明代的徐春甫认为雷斅是黄帝时期的大臣,北宋的苏颂认为雷斅是隋代人,明代的李时珍则认为雷斅是刘宋时期人,众说不一。 因为雷斅所写的书名为《雷公炮炙论》,有人据此猜测,雷斅会不会是雷公呢?雷公是上古时期大名鼎鼎的人物,在《黄帝内经》中,雷公与黄帝对答,讨论了脏腑理论、经脉理论、色诊、脉诊等,...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雷斅十七
  • 炙甘草汤:阴阳并调 快慢皆治

    炙甘草汤:阴阳并调 快慢皆治

    •炙甘草汤在当下临床多应用于伴心动悸、脉结代的消耗性疾病。这些疾病核心病机多为阴虚阳损、营卫失调、络脉瘀阻。炙甘草汤治疗心律失常具有“快慢皆治”的中医药特色。 •炙甘草汤补阴津大于益心气,但心动悸、脉结代之心律失常多伴宗气虚陷、血瘀络阻,可合用升陷祛瘀汤以益气举陷、祛瘀通络,以达更为全面的阴阳、营卫、气血、升降、制化的调整。 心悸在临床较为常见,大多为各类心律失常,目前西医细胞电生理、动作电位、离子通道等有关心律失常的病理生理研究已相当精细,对应治疗也...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